引言
1919年春,美、英、法等國操縱巴黎和會,蠻橫拒絕了中國代表的正義要求,公然決定將德國在山東的一切權力轉給日本。這一消息傳到中國,立即引起全國人民的強烈義憤,山東人民率先舉起了反帝愛國鬥爭的大旗。
「五四」運動前山東人民的愛國熱潮
4月20日,山東各界群眾10萬多人在濟南舉行國民請願大會,強烈要求北洋軍閥政府「懲辦賣國禍首,廢除非法密約」,收回青島和山東的路礦權。大會還首次提出了「外爭青島,內懲國賊」、「廢除非法的賣國條約」等口號,表現了山東人民徹底反帝反封建的鬥爭精神。
5月2日,濟南3000多搬運工人又在北崗子舉行了收回青島演說大會。車夫趙強東在演說中疾呼:「我生在這裡,長在這裡,我就是這裡的主人翁。我們的領土如果有一尺一寸的損失,這都是我們的奇恥!」這充分表達了山東工人階級誓死挽回國家利權的堅強決心。
當時,山東上層社會的愛國人士,也積極進行了一些愛國活動。早在2月初,山東省議會就致電出席巴黎和會的中國代表,呼籲:「青島問題務請堅持,萬勿退讓,魯民全體以死力對待。」5月3日,山東籍眾議院議員謝鴻燾、沙明遠等,又向北洋軍閥政府總統徐世昌提出了《查辦賣國大吏案》,強烈要求立即將曹汝霖、陸宗輿、章宗祥等撤職嚴辦,反映了對賣國賊的無比痛恨。
山東人民的正義鬥爭,揭開了全國「五四」反帝愛國運動的序幕。
國恥紀念大會和罷市鬥爭
「五四」運動爆發後,山東的反帝愛國運動又出現了新高潮。
5月7日,山東各界62個團體3萬多人,在濟南召開國恥紀念大會,聲援北京學生的愛國鬥爭,強烈呼籲收回青島和山東路礦權。會上,一位報紙編輯在演說中慷慨疾呼:「國恥非以血洗不可!」「組織小刀會,速殺日本人。以濟南為起點,一直殺到青島!」另一位青年學生在演說時,還當場咬斷手指,血書「良心救國」4個大字,以激勵群眾。大會還致電徐世昌和出席巴黎和會的中國代表陸徵祥等,憤怒譴責北洋軍閥政府鎮壓北京學生愛國運動的罪行,要求徐世昌「鋤奸廢約,用挽危亡」;警告陸徵祥等不可承認日本在山東的權利,不能在和約上簽字,否則,山東人民決不饒恕。
在這場偉大運動中,山東的青年學生始終走在前列。在濟南,5月12日成立了山東學生聯合會,23日又實行了全市總罷課。在青州,第一中學的學生楊某在各界召開的國民大會上,咬斷手指,血書「赤心保國,身死志存」8個大字,群眾倍受感動。在煙臺,28所學校的學生集會遊行,並與各界聯合成立了「煙臺國民外交後援會」,通電一致力爭青島和山東主權。在泰安、曲阜、蓬萊、兗州、聊城、惠民、臨沂、濟寧等地,愛國學生也紛紛集會遊行,聲援北京學生的愛國行動。其規模之大,範圍之廣,在山東歷史上是空前的。
此外,濟南商會也通電全國商會,相約抵制日貨。泰康、瑞蚨祥等百餘家商號約定:凡私售日貨者,「從重罰辦」。山東省議會則向北洋軍閥政府再次嚴正聲明:如果政府繼續鎮壓愛國運動,並在巴黎和約上簽字,山東省議會將「自請解散」。
6月3日,北洋軍閥政府悍然逮捕北京學生數百人,激起全國人民更大的憤怒。在濟南,山東省議會於6月9日上午在學生聯合會的敦促之下,召開了各界代表會議,決定舉
行罷市,以示抗議。當晚,在省立第一師範又召開了商學聯合會議,通過了罷市宣言書,提出了嚴懲賣國賊、釋放被捕學生等四項要求。次日晨6時,學生們首先走上街頭,手搖白旗,高呼「罷市」。濟南各商店不顧軍警阻撓,紛紛關門歇業,並且在店門前懸掛寫有「良心救國」、「懲辦國賊」、「商學一致」等字樣的白旗和條幅,以示誠心。山東督軍張樹元卻下令各商店必須在6月13日一律開市,學生也不能出校,否則論罪。這更激起了各界愛國群眾的憤怒。
6月13日凌晨,省立第一師範學監範明樞率領學生不顧反動軍警的棍棒毆打和阻攔,首先衝出校門。工專、一中等各校學生也相繼衝出校門。然後,學生們匯合在一起,沿街遊行示威。全市各商店和廣大市民紛紛送糕點、飲料表示慰問,但學生們為了表示對反動當局的抗議,拒不進食。
在這天的鬥爭中,省立第一師範學生孫法朱身帶重病,奔走呼號,悲憤勞累過度,在西門大街咯血而死。他是山東的「五四」運動中,第一個獻出生命的愛國青年。
6月15日,學商聯合會議再次召開。會議決定:鑑於北洋軍閥政府已於10日罷免了曹汝霖、陸宗輿和章宗祥的職務,鬥爭取得了初步勝利,罷市行動即日宣告結束。同日中午,濟南學生高舉寫有「山東萬歲」、「中國萬歲」、「同心救亡」等字樣的旗幟,冒雨遊行,慶祝勝利。同時,各商店也重新開門營業。罷市鬥爭勝利結束。
在濟南罷市的同時,日照、蓬萊、煙臺、福山、萊陽、聊城、濰縣、坊子、諸城、青州、安丘、鄒平、桓臺、淄川、博山、臨淄、博興、壽光、臨、昌樂、廣饒等地,也紛紛展開了抵制日貨鬥爭,形成了強大的反帝怒潮。
赴京請願
在罷市和抵制日貨鬥爭勝利的基礎上,6月中旬,山東人民又組成85人的「山東各界請願團」,赴京請願,要求北洋軍閥政府拒籤和約、嚴懲賣國賊。臨行前,代表們表示:不達目的,誓不生還。
在北京,他們高舉大旗,前往總統府請願,在新華門前遭到了軍警的阻攔。他們高呼口號,表示至死不渝的決心,並全體跪倒門前,號啕大哭。當時,天氣非常悶熱,不久又突然下起大雨,但他們卻足踏泥水,任憑雨淋,無一人離去。
山東請願團的悲憤之舉,震動了北京全城。各界群眾紛紛前來表示慰問,並痛斥北洋軍閥政府的賣國行徑。在強大的壓力之下,總統徐世昌被迫接見了請願代表,並勉強答應由國務院批覆請願書中的要求。然而,國務院的「批覆」卻玩弄花招,迴避請願要求。山東人民聞訊更加憤怒,又立即組成70多人的第二批請願團赴京。山東農會還致電北洋軍閥政府,指出:如果政府繼續敷衍,全省農民也將「罷耕」。
在山東請願鬥爭的推動下,北京、天津、陝西等地也紛紛組成請願團,聯合到北京新華門前請願,北洋軍閥政府在政治上陷入了空前的孤立。
在全國人民的強大壓力下,北洋軍閥政府不得不拒絕在巴黎和約上簽字。全國人民拒籤和約的鬥爭取得了勝利。6月30日,山東請願團勝利返回濟南。
此後:山東人民的鬥爭目標又對準了省內的親日派。7月18日,憤怒的群眾搗毀了詆毀學生愛國運動的濟南《昌言報》報館。8月,山東各界代表又曾組成請團三次赴京,強烈要求懲辦在濟南慘殺馬雲亭等三位回族愛國志士的劊子手—濟南鎮守使兼城防司令馬良,再度震動京城。
總結
「五四」運動時期,山東人民鬥爭的規模之大、影響之廣、行動之早,在全國是少見的。五四運動是我國近現代史上具有裡程碑意義的重大事件,五四精神是五四運動創造的寶貴精神財富。作為一場以先進青年知識分子為先鋒、廣大人民群眾參加的徹底反帝反封建的偉大愛國革命運動,五四運動標誌著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起點。
五四運動直接因山東問題而爆發,山東人民的反帝反封建鬥爭是五四運動的一股巨大洪流,在全國五四交響樂中的每個音符裡,都可以聽到山東的強勁聲音。它有力地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在山東的傳播,為山東共產黨組織的誕生奠定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