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弈思維——人生贏家的跨界通用方法

2020-11-07 心理才子


人類天生就有勢利眼,每個人既欣賞博弈贏家,也想當博弈贏家。


哈佛大學心理實驗:

讓一群1歲多的嬰兒觀看動視頻,第一段看一個大型藍色正方體推倒一個小型綠色三角體,嬰兒的

眼睛從頭到尾基本上注視著藍色正方體;第二段看小型綠色三角體推倒藍色正方體,視頻收尾過

程,嬰兒的眼睛死死盯著綠色三角體。

現實生活中,連小學生也喜歡運用博弈思維與老師和家長鬥法——

A:小學老師叫同學們上交家庭作業,大家都交了,只有小明沒交。

老師問他:怎麼回事?

小明說:我今天上學時,摔了一跤,跌入了一個水坑裡,作業本都溼透了,我就順手扔掉了。

老師眯著眼睛幽幽地回了一句:這套路比那個坑深多了!

哇!全班學生爆發一陣哄堂大笑!

B:老王是一家小公司的部門主管,他的兒子正在讀小學3年級,有一天下班後,他看完兒子的考

試成績單,滿臉不高興,懟了兒子幾句:

你的成績根本就拿不上檯面,上次家長會,我見過你的班主任,你看看你們班裡,有那麼多的同學

成績比你好!

小王同學聽完老爸的抱怨之後,振振有詞地反擊道:

您每個月的收入好像也不咋地,你看我們班裡那麼多同學的家長,賺的錢都比你多!這個世界上,

您有您辦不到的事,我也有我做不到的事,對吧?

哇!小王同學的這番話,充滿博弈思維的技巧,說得簡直像一個跨界通用理論家,弄得他老爸一下

子啞口無言。

博弈心理實驗:

主持人把一個信封放在講桌上,邀請在座的43人分別往信封裡塞錢,多少隨意,禁止商量。信封

裡的錢無論多少,統統歸主持人所有,但是,如果總額超過250元,主持人必須給每人10元。

實驗結果:

好玩的是——幾乎每次的總額都不夠250元,讓主持人樂呵呵地穩賺了一把。原因是,多數人都想

佔一些便宜;更好玩的是——有很多次大家分別塞錢的金額總和相當接近250元,可就是大家把幾

乎到手的每人10元偏偏留給主持人了,哈哈!這就是博弈思維的威力!

01

世界之大,無奇不有。演員和觀眾本來是穩定的合作雙方,但是,在特殊情景下,也可能是有矛盾

的博弈雙方。

若干年前,相聲演員楊少華跟隨劇團到國內中部一個城市演出,劇場上坐著一大幫酒氣燻天的觀

眾,瞎起鬨、喝倒彩之聲此起彼伏。輪到楊少華上臺表演單口相聲時,還未來得及開口,下面已經

響起亂七八糟的吵鬧起鬨:「下去吧!下去吧!」

楊少華對著觀眾席深鞠一躬之後,果真走下臺了。


這回,輪到觀眾們傻眼了,咦!怎麼回事?起鬨聲停下來了,此時,楊少華又重新走上臺,起鬨聲

音又來了,不過,少了一大半,楊少華只好故伎重演。

當楊少華第三次走上臺時,起鬨聲已經只剩下一丁點了,這次,楊少華開口就說:嘿嘿!累了吧?

令全場觀眾哄堂大笑,楊少華順勢開演!

哈哈 !這場笑星演員與搗亂觀眾的博弈,本身就是一場情趣盎然的經典喜劇!

當然,博弈思維的作用,在戰爭中會發揮得淋漓盡致。

60年代有一場戰爭,A國在一次空戰中擊落Y國9架飛機,而自己損失了10多架。

這次空戰結束後,A國運用博弈思維開展空戰訓練——

首先挑選出最優秀的10位戰鬥機飛行員,組成紅隊,專門模仿Y國飛行員的打法套路;然後挑選出

技術水平僅次於紅隊的另外10位飛行員,組成藍隊。

紅隊和藍隊天天進行針對性的空戰對抗練習,每次練習後,立即進行互相之間的總結、交流、切

磋、復盤、反饋、推演。

一年後,這支經過博弈思維嚴格訓練的空戰隊伍再次投入戰場,再一次空戰,擊落Y國14架飛機,

而自己只損失1架。


美國人的5G比中國落後了,但他們的博弈思維並不見得怎麼落後。

美國五角大樓去年4月1份關於5G的報告分析道——

」5G的真正潛力是它對未來戰爭網絡的影響。該網絡會越來越多地包括大量更便宜、連接更多、更

具彈性的系統,以便在不斷變化、快速發展的戰場中發揮重要作用。『』

去年10架無人機空襲沙特阿美石油公司,沙特石油產量立馬下降一半,全世界油價上浮20%。

你看,5G對4G相當於一種摧枯拉朽的降維打擊,就像當年火車對馬車的降維打擊一樣!面對火

車,馬車只有仰天長嘆的份。誰說5G不可以指揮成千上萬架無人機攻擊任何軍事目標?

至於博弈思維如何讓你在賺錢過程中逢兇化吉、左右逢源、紅利滾滾,那更令人心馳神往,先睹為

快。


02

作為公眾號「學習與智慧齊飛」的作者,心理才子研究博弈思維,想與大家分享一些跨界通用大智慧

原理:

1、人的一生中,需要解決的事情有很多,有時會面臨多個目標的抉擇,如何確定哪個是最主要的

目標、哪個是次要的、哪個是無關緊要的,這是一個十分複雜的問題。

這個時候,就需要沉住氣,靜下心來,運用博弈思維確定最主要的目標,相應地調整自己,才能讓

自己投入最主要的精力和時間去實現這個目標。

2、任何人在社會上假如不重視博弈思維,到頭來肯定吃大虧。

3、說到底,人生最重要的,就是人能夠自己做主的事情。我們唯一能夠自己做主的。是以什麼樣

的方式度過自己餘下的生命。對人來說,這就是天大的事兒,沒有什麼比這個問題更重要。

4、人生充滿博弈,若想在複雜的社會中做一個強者,就必須學會運用博弈思維。

5、天地之間有一張極大的棋盤,世間的每一個人都是一名棋手。人生中的每一種行為都是在這張

看不見的大棋盤上布一顆子,精明慎重的棋手能夠沉住氣,善於揣摩,在變化萬端的棋局中瀟灑自

如。

6、每個人都生在現代社會,不懂得博弈論的人,就像夜晚走在陌生的坑坑窪窪的道路上的行人,

永遠不知道前方哪裡有障礙、溝坎,甚至陷阱。而懂得博弈論並能將這種理論運用嫻熟的人,就仿

佛同時獲得了一盞明燈和一張地圖,能夠看清腳下和未來的路,把握前進的主動權。

7、博弈思維講究理性分析和選擇。做到理性選擇除了要有邏輯判斷能力以外,還要控制自己,切

忌衝動,遇事三思而後行,而且需要經常從對方的角度來想問題,很多時候,在問題找不到突破口

的時候,從對方的角度想問題便會找到新的解決方法。

8、在運用博弈思維時應重視信息的全面性和準確性。 信息是做出決策的依據,往往誰掌握的信息

更全面,更準確,誰的勝算就會更大。否則,信息不靈通, 就容易吃大虧,遭受慘敗。

9、權不可用盡,勢不可使盡。自己活,也讓別人活。一旦把事情做的太絕,讓他人沒有活路,往

往容易導致魚死網破、大家同歸於盡的下場,得不償失。


10、成功人士與普羅大眾的區別,關鍵在於思維方法的區別。普羅大眾用的大多是司空見慣的普

通思維方法,而成功人士用的大多是非同凡響的跨界通用思維方法。跨界通用思維方法是一整套系

統,心理才子早已陸續發布相關文章,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從頭到尾追著讀,至於在哪裡可以看到,

你懂的。

相關焦點

  • 人生贏家,都懂這七種頂級思維
    人生需要一個閃轉騰挪的空間,缺失了足夠的移轉空間,會把自己活活憋死的。喜歡拿文科說事兒。孔子是文科生,可是孔子年輕時替人家管理庫房,創造出了帳目管理的方法。王陽明也是文科生,沒學過數理化,可王陽明在督造工程時,自己琢磨出了運籌學,提升了工程效率。
  • 膽拖組合與複式票的「博弈」,誰是最後的贏家
    人生就是一場修行,在成長的路上,懂得了,有一些習慣我們必須戒掉。走得慢一些,要求的少一些,那麼你就不會留下太多的幸福沒有撿起,你就不會因為沒有撿起而感到遺憾!每一天都是新的開始,新的希望,購彩路上總是充滿著太多的未知數,能給人帶來驚喜,同時也有太多的失望……每個人追求的目標都不盡相同,但用的方式方法難免會有所不同,膽拖組合與複式票之間的「博弈」,最終的目的還是為了一個,誰是最後的贏家?今晚八點半後也將揭曉答案!
  • 策略思維:了解博弈論,讓你成就自我
    人生是一個永不停息的決策過程。從事什麼樣的工作,怎樣打理一宗生意,該和誰結婚,怎樣將孩子撫養成人,要不要競爭總裁的位置,都是這類決策的例子。你不是在一個真空的世界裡做決定。相反,你身邊全是和你一樣的決策制定者。雖然衝突的成分很多,但是合作的因素也不少。
  • 產業創新與跨界轉型的博弈,把大象放進冰箱需要幾步?
    在產業創新與跨界轉型的複雜博弈中,新物種在橫衝直撞中不斷打破並重構著創新新生態,要在新的複雜環境下繼續生存和發展,大企業同樣也必須積極勇敢地探索開放式創新,重新認識並撬動基於更大商業生態圈的更多潛在價值。問:「把大象放進冰箱需要幾步?」
  • 深度閱讀《認知差:你比人生贏家差在哪裡?》更新觀念
    她採訪的對象,都是他人眼中的人生贏家。「據我觀察,所有的人生贏家終身都只在做一件事——不斷提升自己的認知。他們都對自己負責,對人性有更深刻的認識,更信任邏輯和規律,不斷顛覆固化思維,替換自己的弱者心態,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
  • 親子博弈,誰是最終贏家?
    《學習型家庭》第二課:博弈(二)「教練啊,我太難了!」,有沒有家長心裡這樣想?「上一天班太累了,還要跟孩子鬥智鬥勇,哄著她/他,我曾經也是個寶寶呢,誰來哄我呀」,「天天對著神獸,好吃好喝的伺候著,難道還讓我供著她/他嗎?」,「我也知道不應該發脾氣,好好溝通,可臣妾做不到啊!」
  • 通用罷工,沒有贏家
    可是,近日卻有底特律專家表示,本質上看,沒人在這場通用大罷工中真正獲勝。 去年10月25日,美國汽車工人聯合會(UAW)終於和通用汽車達成了一項為其四年的新勞動協議,從而結束了為期40天的工人大罷工活動。這次罷工覆蓋了通用汽車美國10個州的55家工廠,4.8萬名工人參與,預計給該公司帶來超過20億美元的損失。
  • BNU課程思政雲享會 | 博弈思維:從博弈論的角度幫助學生理解國家的大政方針政策
    本期的分享人是北京師範大學系統科學學院周亞副教授,他講授的是本科生通識課「博弈思維」課程。談到博弈論,首先要明確的是,它絕不是厚黑學,絕不是教人爾虞我詐的學問,而是我們觀察、分析客觀世界的一種普適方法及應有之視角。
  • 懂得博弈論,過得會更好
    人生最好的位置在哪裡? 如何實現長期健康的發展? 在整個自然進化和社會演化的過程中,不止存在著競爭,還有合作。 如果我們能用提高質量的方法贏得競爭,會比單純的壓低成本更好。 3.關係的附加值:忠誠度的培養 另外一種方法是繞開價格,在關係上進行投資。
  • 跟簡·奧斯丁學博弈論:她有意識地在小說中建立策略思維
    此外,奧斯丁還仔細區分了策略思維與另一些容易混淆的概念,如利己主義與經濟至上,也探討了策略思維的缺點。通過以上研究,奧斯丁最終探索了博弈論的新應用,她的結論之一是:策略夥伴關係是親密關係最可靠的基礎。《傲慢與偏見》奧斯丁的系列討論具有相當的廣度和前瞻性,我認為她也態度明確地表示了應從理論層面而非實用角度來探討策略思維。
  • 懂點博弈論,人生會大不一樣
    有人說看到數字我會頭禿,得到知名專欄作家,前物理學家、現科學作家萬維剛的新書《博弈論究竟是什麼》,不涉及過多的數學分析,抽出大量生活案例中的博弈論思想,告訴我們如何在生活中使用博弈論,過個不一樣的人生。
  • DNF:國服「第一黑武」毀號,狂人卻成最大贏家,跨界郵箱太壯觀
    「地下城與勇士之小狐狸君愛談遊戲電競」第二千八百四十六期《DNF:國服「第一黑武」毀號,狂人卻成最大贏家,跨界郵箱太壯觀》,作為目前人氣低的第一職業老規矩搞快點,直接上本次茶哥毀掉黑武士打造劍魔的實測截圖展示: 狂人卻成最大贏家,
  • 對抗機器學習的博弈論方法
    基於博弈論方法的一個例子讓我們從一個簡單的示例開始:垃圾郵件檢測。以下部分描述了W. Liu和S. Chawal為對抗性學習而開發的博弈理論模型(ieeexplore.ieee.org/document/5360532)。
  • 當精緻的利他主義者,做真正的人生贏家
    好的表達的過人之處在於,我們能夠立馬對應某些急吼吼地奔向人生目標的人群。&nbsp&nbsp&nbsp&nbsp據說錢教授為此還舉過一個例子:有學生坐在他的課堂的第一排,專心致志地聽課,下課後主動誇教授課講得:錢教授,您課講得真好!並且能夠說到點子上,指出好在哪裡。這樣套近乎到了第四天,那個學生開始提要求了,想去美國留學,希望錢教授能寫推薦信。
  • 可以幫我們做出正確決策的博弈論!妙趣橫生的博弈論
    各位書友大家好,歡迎繼續做客老齊的讀書圈,一直以來很多小夥伴,都希望老齊講講博弈論,什麼是博弈論呢?他是經濟學的分析工具之一,目的就是通過對結果的充分研究,找出最優的解決方案。比如歷史上我們的孫子兵法,其實就是一部博弈論著作,它裡面很多的知識,都是博弈論範疇。今天我們就找來一本書,好好聊聊博弈論,書名叫做妙趣橫生的博弈論,副標題是事業與人生的成功之道,號稱是西方世界的孫子兵法。
  • 全世界的父母都面對的一個問題:親子博弈!誰是最終贏家?
    《學習型家庭》第二課:博弈(一)全世界的父母都面對的一個問題:親子博弈!提到「博弈」這個詞,大家會想到什麼?感覺好像很深奧,「博弈」的本意是:下棋。提到下棋大家能想到幾種棋?第一個可能會想到有著悠久歷史的中國象棋,還有跳棋,圍棋、軍棋、五子棋、西洋棋等等。
  • 智慧樹博弈策略與完美思維答案
    博弈策略與完美思維單元測試答案1【單選題】(20分) 博弈論中,參與人從一個博弈中得到的結果常被稱為( B )。 A. 效果 B. 支付 C. 決策 D.利潤 2【單選題】(20分)根據博弈的參與人之間是否達成具有約束力的契約來分,博弈可分為( B )。 A. 靜態博弈和動態博弈 B. 合作博弈和非合作博弈 C. 完全信息博弈和不完全信息博弈 D.
  • 「成功致富思維3」跨界打劫、免費加跨界思維商業實戰案例
    後來、這個魔術師學習了大相交的免費+跨界思維,瞬間橫空出世、直接整合了婚慶公司.他是怎麼做到的呢?很簡單,它向全城發布一條消息,只要來到這裡預定婚慶,即可免費贈送價值5000元的魔幻婚禮;比如喝交杯酒的時候,哎!酒杯是飛過去的.交換戒指的時候啊!戒指是飛過去的,等、等、等.20多個魔術環節.結果幾乎所有想要結婚的人都來到他這裡預定婚慶!
  • 博弈論第一節--人生如棋
    各位御書房的夥伴們,大家好,您現在聽到的,是第六期博弈論的解讀內容,說白了,這集就是一個特大的廣告,廣告什麼呢?廣告接下來的20多節關於博弈論的內容,所以,今天的語音十分的重要,我會儘量通俗的,合理的,把博弈論這本書的內容,及其重要性一點一點掰開了,揉碎了給大家聽。
  • 解決問題的三大思維和通用方法
    解決問題的三大思維和通用方法《解決問題的三大思考工具》中有一個很有意思的關於分巧克力的問題。甲使用的是邏輯思維最常用的方法:拆分,也稱為分而治之,把問題拆分到可以解決的最小單元。乙使用的是橫向思維的聯想,通過聯想到平均分酒的方法,將巧克力融化後平均分配。丙的使用的是批判性思維的追本溯源,溯源到為什麼非要分9塊,從而得到分8塊也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