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人、讀好書、打好球」,這是李國君給學生們的九字箴言。沒有拿到奧運冠軍,是中國女排前隊長李國君的遺憾,如今在上海市進才中學擔任副校長,她延續著自己的夢想。
體育人擔任實驗性示範性高中的副校長,並不多見,體育育人的理念,在進才中學綻放二十餘年。「在九年制義務教育和高中校園開展體教融合,需要有頂層設計,這樣體教融合的道路才會越走越寬。」李國君說。
暴力主攻手夢想當老師
小時候,李國君的夢想就是成為一名人民教師。如今,夢想實現,將心愛的排球和鍾愛的職業相結合,是她最大的幸福。
李國君被認為是郎平在中國女排的第一位接班人,在「鐵榔頭」80年代中期淡出後,李國君正好進入國家隊,成為中國女排又一位重炮手,成為一名「暴力」主攻,後來擔任中國女排隊長。遺憾的是,1990年世錦賽和1991年世界盃,中國女排距離冠軍僅一步之遙,但李國君被國際排聯評為最佳運動員。最苦澀的回憶,莫過於巴塞隆納奧運會,比賽中她不慎受傷,為了繼續打比賽,她要求隊醫連續給自己打了11針止痛藥,但最後上場時才發現前鋸腓骨斷了,只能含淚揮別賽場。
小時候體重較重、天賦一般,連跳山羊都不敢跳的她,將排球賽場的成績全都歸功於自己「每球必爭」的努力和勤奮。「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這是李國君當運動員時的執念,也是她後來傳遞給學生的理念。
學生本科錄取百分之百
1993年,李國君創辦國君銀泰女子排球俱樂部,與此同時,她重回課堂,在上海市體育學院深造,成為碩士研究生,向著當人民教師的夢想繼續前行。
「開車上下班的路上,經過一所新建成的漂亮的學校,我心想,這所學校我一定要進去看看。經多方打聽,才知道這是一所全新的中學,叫進才。我多麼希望,人生的下半篇章能在漂亮的校園裡度過。」李國君至今記得,經朋友介紹,她和校長見了面,一聽她的教學理念,雙方一拍即合——體育是最好的教育。1996年,李國君的排球俱樂部入駐進才。除了培育專業的排球苗子,從1997年開始,進才中學的校園排球運動也轟轟烈烈發展起來。
「我的性格,通俗點說,就是『一根筋』,想要做的事,就一定要做好。」李國君笑言。在浦東新區社會事業發展局(現為浦東新區教育局、浦東新區文化體育和旅遊局)的支持下,排球俱樂部從全市各地招收的學生,匯聚到浦東,除了訓練,他們得以在小學、初中和高中寄宿就讀,「一條龍」的升學方案,解決了學訓矛盾,讓李國君工作起來得心應手。此後,俱樂部進一步擴大,開始招生男排。「當年我進少體校,就算想讀書、讀書再好,為了打球都得放棄。現在的孩子不能再走這條路,現在不光要打排球,更要接受教育。」
上海男排、中國男排主力戴卿堯便是李老師一手栽培的。「我三年級轉學到浦東新區第二中心小學,李老師就像媽媽一樣陪伴我度過了整個少年時代。之前我從沒打過排球,當父母把我交給李老師的時候,他們卻很放心,認準了李國君這塊金字招牌。」由於浦東的英語教材用的是牛津英語,戴卿堯剛轉學時有點跟不上,為此,每天晚上李國君都會親自輔導戴卿堯,必須當著她的面背完課本才能睡覺。「教育為我後來的發展打好了基礎。」進入市隊之後,戴卿堯沒有放鬆學習,今年,他領到了上海大學本科學位證書。
「你是一個排球瘋子。」李國君很喜歡朋友們送給她的這句話。將家搬到學校附近的李國君,幾乎每晚都要陪伴那批孩子到晚上八九點,兼任生活老師、輔導老師,直到他們熄燈睡覺。從俱樂部輸送到上海隊、國家隊的排球人才,源源不斷,更值得一提的是,大學本科錄取率100%。
女排精神照亮學子生活
2015年10月28日,李國君擔任進才中學副校長,到今年是第五年。她也曾收到過各種橄欖枝,比如在專業體育領域擔任職務,但都被她婉拒了。「我只想要下沉到學校裡,當一名學生的德育老師。」
進才教育集團的育才理念,同李國君的教育理念一致——「分數是一時的,德育是一輩子的。」1997年至今,進才中學做到班班有排球隊、年年有排球賽。在上海市校園排球聯盟比賽中,進才高中的男女排隊伍、專業和業餘隊伍,都取得了名列前茅的成績。
回憶起排球場上的那道青春火焰,2002級畢業生季晨說,排球運動培養了自己堅韌不拔的人生態度。「我是體育委員,高二時我們班女排取得了年級第一名的成績,在同學們看來這是一個很光榮的成績。打排球的經歷不是很多女生都有的,前不久和幾個男性朋友一起打沙灘排球,我的發球讓他們都很吃驚。」當初填報志願時,選擇進才,季晨看中的就是學校健康開放的氛圍,「在進才不僅有高質量教學,還能體驗各種運動,相當酷。」不只是高中校園,進才教育集團下屬的其他幾所學校,也都將排球列為特色課程,一批批非專業排球訓練出身的學生們,在教育和體育相融合的道路上,茁壯成長。
擔任副校長的五年裡,李國君見證了學校體育百花齊放的局面。遊泳、高爾夫、橋牌運動也走進了校園,這其中誕生了不少熱愛體育的「小學霸」。這幾天,王子凡正在參加全國青少年高爾夫比賽,全校師生正盼望著他凱旋歸來,而他本人也絲毫不擔心落下的課程,進才的老師將全力幫助他補上學業。
「在體育裡,排球只是一個小項目,各類體育運動的全面開展,有助於學生的身心健康培育。」分管學校德育工作的李國君常常強調:「挫折教育很必要,我希望家長、學校合力,將孩子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培養,放在第一位。」
上周市教育局召開的「體教結合一條龍」會議上,李國君在發言中說道:「體教融合的先行先試,在浦東新區、進才中學已收穫碩果。讓高中領銜,和九年義務制教育銜接,需要頂層設計,體教融合的道路才能越走越寬。」
並不是每個學生都能成為冠軍,也不是每個學生都能考到第一名,但通過體育教育,將「永不放棄」的女排精神融入生活,必將對學生的人格塑造大有裨益。
(新民晚報記者 陶邢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