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我的電影黨課」啟動:三代中國女排講述《奪冠》背後的故事

2020-12-16 新民晚報

兩天前,原名《中國女排》的電影《奪冠》正式上映,影片回溯了中國女排40年風雨徵程,「女排精神」從球場被搬上了銀幕。兩天後的今天,周鹿敏、李國君、諸韻穎,三位分別於20世紀70年代、80年代和90年代加入中國女排的上海「姑娘」,來到上海影城「學四史 迎百年——2020我的電影黨課」特別活動現場,又將「女排精神」從電影搬回現實。難忘曾經的奮鬥歲月,也難忘胸前繡著國旗的光榮。

圖說:三位不同年代的女排隊員同臺亮相 官方圖

電影《奪冠》裡,1981年中國女排艱難戰勝「東洋魔女「日本隊,最終以7戰全勝姿態,壓倒衛冕的主辦國日本,獲得第三屆女排世界盃冠軍,成為中國三大球中首個世界冠軍。消息傳回國內,千萬人走出家門、宿舍,在街上歡呼高喊「中國萬歲」。從此中國女排勢如破竹,短短六年內,成為世界排球史上第一支獲得「五連冠」的隊伍。

電影外,1979年加入中國女排的二傳手周鹿敏,回憶起在第一代中國女排中奮起的崢嶸歲月,動容不已,她說:」我們當運動員很簡單,就想打出好成績,參加比賽就是想要為國爭光。」她說,沒有那些血與淚的砥礪,就沒有中國女排的五連冠;她說,是那個奮發昂揚的時代造就了中國女排,造就了女排精神。

「我們三代人,看體型,就知道我是重炮手。」 曾被國際排聯評為「最佳運動員」的前中國女排隊長李國君一說話,就把全場觀眾逗笑了,但她與女排的故事卻也含著淚。在巴塞隆納奧運會上,李國君扣球落地時,不小心把前鋸腓骨擰斷了。痛得撕心裂肺,但還是要求隊醫打封閉止痛,共打了11針封閉,才止住痛繼續上場。上場跑動起來的時候,才發現腿已經斷了,跳不起來了,只能淚別賽場。

李國君說:「作為中國女排隊長,身上的壓力和重擔是別人難以想像的。但,同樣作為中國女排隊長,我的驕傲與自豪也同樣不言而喻。不僅因為在世界大賽的舞臺上可以代表隊伍,更是因為可以代表中國。」她說,看到電影《奪冠》裡,女排姑娘落後對手時,場上和場下的隊員抱成了團,就像是我們當年,「就像是一個人,這就是女排精神。」

「放棄重點中學,毅然選擇上海女排,我的夢想就是中國女排。」1994年,17歲二傳手諸韻穎進入上海市女子排球隊,僅兩個月後她就夢想成真,成為了中國女子排球隊的一員。雖然時間過去了很久,諸韻穎依舊難忘當時的感受,「真的只有激動二字。沒有什麼比加入這樣一個光榮的集體,更讓我感到驕傲了。」

圖說:諸韻穎 官方圖

掌聲陣陣,帶著感動與振奮。隨後,三位女排隊員「下場」休息,「上場」的是中共上海市委黨校副教授袁芳,作為今天「電影黨課」的主講人,在觀摩了影片《奪冠》前,她為黨課學員們上了一堂生動的示範課《奪冠之路:中國精神!中國力量!中國奇蹟!》。袁芳回顧了中國女排與我國的改革開放歷程交相呼應的奮鬥史,闡釋了什麼是代表中國精神的「女排精神」。「中國女排是中國體育史上的榮譽之師,她們帶給我們的不僅僅是獎牌和獎盃,更是一種拼搏奮進、勇於突破、永不止步的精神鼓勵。」袁芳說,從改革開放伊始,到建國70周年前夜再奪奪冠,40多年來女排精神激勵了一代又一代中國人,在各自的工作領域,踐行著那些扎紮實實、勤學苦練、無所畏懼、頑強拼搏、同甘共苦、團結戰鬥、勇攀高峰的精神品質。

「學四史 迎百年——2020我的電影黨課」由市委組織部、市委宣傳部、市電影局等部門共同主辦,從今天起至年底,活動將精選21部兼具思想性、教育性、藝術性、觀賞性的影片(包括《奪冠》《我和我的家鄉》《一點就到家》《金剛川》等),通過授課、觀影、交流等形式,打造可持續運作的黨員教育新載體,為全市各基層黨組織和黨員緊密結合「四史」學習教育,提供生動的黨性教育資源。(新民晚報首席記者 孫佳音)

相關焦點

  • 2020電影黨課:三代「中國女排」講述《奪冠》背後的故事
    9月27日下午,「學四史 迎百年——2020我的電影黨課」特別活動在上海影城舉行。作為經歷新冠疫情後本年度的第一堂電影黨課,上影選擇了時下正在熱映的電影《奪冠》。蒞臨特別活動現場的中國女排前隊員周鹿敏、李國君、諸韻穎分別於1970年代、1980年代、1990年代不同時段加入中國女排,是女排精神的一貫傳承和踐行者。1979年加入中國女排的二傳手周鹿敏,親歷了電影中1981年那場激動人心的奪冠。回憶起在第一代中國女排中奮起的崢嶸歲月,她依然動容不已。
  • 電影《中國女排》改名為《奪冠》 預售總票房超300萬
    電影《中國女排》改名為《奪冠》 預售總票房超300萬 2020-01-18 14:52:48 來源:北京商報  |  作者:盧揚 鄭蕊《中國女排》官方微博【電影中國女排改名】1月17日晚間,電影《中國女排》官方微博發布消息稱,該片正式更名為《奪冠》,並將自1月18日零點起啟動預售。
  • 講述中國女排精神的電影《奪冠》,鞏俐的郎平和朱婷演技太棒了
    電影《奪冠》主要就是講述了中國女排40年以來的風雨歷程,那時候我們國家剛剛改革開放,我們中國女排背負了巨大的期待,希望我們中國女排能夠走出國門,摘得金牌,為國爭光,因為我們需要向世界展示自己,吸引世人的關注。
  • 《中國女排》國慶檔《奪冠》,女排精神背後的故事
    《奪冠》原名《中國女排》,由陳可辛執導,鞏俐、黃渤、吳剛、彭昱暢、白浪、中國女子排球隊領銜主演。《奪冠》講述了中國女排在1981首奪世界冠軍到2019年拿下第十個世界冠軍的歷史,詮釋了幾代女排人歷經浮沉卻始終不屈不撓、不斷拼搏的傳奇經歷。
  • 我輸了他們卻罵你!《奪冠》是不是《郎平傳》?女排故事該怎麼講
    《奪冠》原名《中國女排》,這部電影從立項之初就得到體育總局的大力支持,從籌備、拍攝到後期首映宣傳,片名一直是《中國女排》。當時郎平與陳忠和兩位女排冠軍教頭還曾為電影站臺宣傳,大家也因為「中國女排」這四個字對這部電影充滿期待。
  • 體育編輯如何看《奪冠》,感動我的不是電影本身,而是中國女排!
    在我看這部電影之前,其實內心是很忐忑的,作為體育媒體人,我非常希望能看到國產的體育電影能為中國體育產生積極正面的影響,但我也知道這種半紀錄片式體育電影很在故事性上去打動人,結局在已知的情況下發揮空間非常小,可能整部電影不會讓人特別滿意。
  • 《奪冠》影評:中國女排,承載了幾代人的情懷與記憶
    劇情簡介: 《奪冠》作為一部劇情運動片,以中國女排傳奇人物-郎平和陳忠和教練為主視角展開,兩個多小時的劇情簡單來說可以概括為三場比賽三個故事: 第一場比賽:1981年世界盃決賽,中國隊對陣日本隊
  • 電影《奪冠》精彩,但《奪冠》只是一個結果,懷念《中國女排》!
    作為從小看中國女排掛曆長大的一代,看了《奪冠》後,心難定,意難平。這種涉及國家利益和個人情感題材的電影,請香港導演拍就對了。大陸導演容易像舊時徒有渴望自由、追求理想之心的進步青年,最終結局難逃被父母抓回農村延續包辦婚姻的厄運。
  • 《奪冠》——一個關於奮鬥的故事
    當晚,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以《電影〈奪冠〉今日上映 再現中國女排精神》為題進行了報導:「電影《奪冠》今天正式登陸全國電影院線,影片回溯了中國女排40年的風雨徵程,詮釋了幾代中國女排人不屈不撓、不斷拼搏的精神傳承。」報導中大量引用了精彩感人的電影畫面。對於中國觀眾來說,中國女排的故事早已是家喻戶曉,但以電影這種藝術形式展現中國女排的故事,還並不多見。
  • 《中國女排》能否奪冠
    >《中國女排》凝聚了觀眾最大的期待。-09-25(中國大陸) 片長: 135分鐘 2008年8月15日,北京奧運會女排比賽,中國VS美國。 我不得不在影片的開頭利用各種機會講述這項運動的規則,讓觀眾對這項運動有所了解。 前期研究 不可馬虎 寫劇本前,一定要做好大量的前期調研和資料收集的工作,不管是什麼樣的故事,前期的研究工作都是最重要的。
  • 《奪冠》熱映,口碑炸裂,看完才知什麼是中國女排精神!
    作為一部講述中國女排歷經艱辛奪冠的一部電影,這部作品本身的題材特別好,根據真實故事改編的這部作品,故事情節也無可挑剔,單就作品的題材來說就非常值得大家去支持。作為一部講述中國女排奪冠歷程的電影,這部作品是由我們國內特別知名的實力派導演陳可辛執導的,而陳可辛在這麼多年來執導的很多作品無論是票房還是口碑都特別不錯,因此這一次他執導的《奪冠》這部作品也一直備受大家關注。陳可辛也沒有讓大家失望,他執導的《奪冠》這部作品在上映之後迅速得到了觀眾認可,很多人在看完之後對於這部作品的口碑還有評價都非常好。
  • 貴圈|電影《奪冠》中的這些情節,在中國女排歷史上都真實發生過
    儘管片尾寫明「本故事純屬虛構,如有雷同,實屬巧合」,但影評網站上,觀眾對《奪冠》的認可,很大程度上來自它紀錄片般的真實質感。 電影講述了中國女排30餘年的沉浮,涉及的故事早已被無數文字、影視作品反覆呈現過。鞏俐出演郎平時甚至表達過擔憂:郎平家喻戶曉,表演只要「有一絲跑神,就可能造成失誤」。
  • 排球星空專訪女排電影《奪冠》老女排隊長飾演者毛雯
    陳導演沒有忘記老女排,把她們全部搬上了銀幕。感謝電影《奪冠》的問世,讓我們又可以重溫女排精神誕生時那激情燃燒的歲月。通過銀幕我們又看到了老女排隊員那一個個青春鮮靚的面容。毛雯,南京大學女子排球隊員,在電影《奪冠》中飾演「五連冠「時期中國女排第一任隊長的角色,她對角色完美的演繹以及人物外形的接近,在銀幕上形象地再現了當年老女排隊長的形象。
  • 看完電影《奪冠》,《中國女排》確實應該改名
    10月1日,祖國華誕70周年,當中國女排奪冠歸來坐著花車出現在全中國人面前,「中國女排,世界第一」口號嘹亮天際,讓所有人的眼眶溼潤了。時隔一年,中國女排再一次歸來。這一次,他們出現在大熒幕上。《奪冠》給經歷過「疫情」的人們打了一針紅彤彤的雞血。
  • 郎平在津回顧中國女排奪冠之路 講述奪冠的故事
    22日,中國女排主教練郎平來到天津美術館參觀《國家榮譽——中國女排精神展》,並與中國女排隊長朱婷等人回顧了中國女排40年來勇奪十次世界冠軍的光輝歷史和拼搏之路。 郎平在展館裡細細觀看著每件展品,還跟年輕球員回顧著展品背後的故事,講述她印象深刻的一場場比賽和對手。
  • 中國女排精神,奪冠給我們回憶
    中國女排精神鼓勵了一代又一代人,這個精神讓我們明白了對於任何事情都要靠自身的努力以及還有重要的一點就是團隊精神。這就是中國女排告訴我們的一個道理,我們也在這樣的精神督促下生活,完成工作。
  • 什麼是女排精神?——《奪冠》觀後感
    因為特殊情況好久沒有上映新片了,期初的《八佰》沒趕上,最近比較熱門的三部影片就數《奪冠》,《姜子牙》,《我和我的家鄉》了。期初我不看好《奪冠》,認為只是一部紀錄片而已,但是有陳可辛,鞏俐和黃渤的加持,就抱著試一試的心態去看了。
  • 鞏俐為《奪冠》手寫助威口號:中國女排 奧利給
    在《奪冠》即將上映之際,作為主演之一的鞏俐親手為影片寫下一組助威口號。擲地有聲的字句,在鞏俐鏗鏘有力的筆觸下誕生,中國女排代代傳承的精神由此躍然紙上,令人動容。除了為中國女排加油打氣,鞏俐還以片中角色郎平的口吻寫下「我郎平從來不裝」「你不用成為我 你只要成為你自己」等語句,與此前電影預告片中郎平與朱婷的師徒對話相呼應。值得注意的是,鞏俐在文本中熟練運用了不少網絡流行詞彙,如「奧利給」、「不服來battle」、「瑞思拜」等等,生動又接地氣。
  • 中國女排電影故事,《奪冠》首秀破5000萬,主演朱婷曾兩度崩潰!
    在等待長達8個月的時間後,電影院終於宣布解封,9月25日以中國女排的勵志故事為題材的電影《奪冠》終於上映, 由陳可辛執導,鞏俐、黃渤 、吳剛 、彭昱暢 、白浪和中國女子排球隊領銜主演,可能唯一的缺憾的就是教練郎平並沒有出演,而是由鞏俐進行代替,當然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無可厚非。
  • 《奪冠》的故事屬於郎平和中國女排,而不屬於陳忠和
    陳可辛的《奪冠》國慶電影檔上映的第一部影片。從過年延期到9月25日,鞏俐和黃渤主演的《奪冠》原本就在我春節的片單之內,我想看看電影裡的中國女排和郎平、陳忠和是什麼樣的。但是看完電影後發現,這個故事是屬於郎平和中國女排的,而並非屬於陳忠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