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平在津回顧中國女排奪冠之路 講述奪冠的故事

2020-12-16 騰訊網

22日,中國女排主教練郎平來到天津美術館參觀《國家榮譽——中國女排精神展》,並與中國女排隊長朱婷等人回顧了中國女排40年來勇奪十次世界冠軍的光輝歷史和拼搏之路。

郎平在展館裡細細觀看著每件展品,還跟年輕球員回顧著展品背後的故事,講述她印象深刻的一場場比賽和對手。

展品中還有中國女排五連冠時期的訓練裝備,按比例還原了中國女排艱苦創業時期的竹棚訓練館,郎平在看到如此充滿歷史感的展品時,十分動容。

作為中國女排的主教練,郎平十分關注本次中國女排精神展。在開展時她通過視頻發來祝賀致辭,她表示,女排精神不僅成就了中國女排勇奪世界冠軍的夢想,更是鼓舞中國人民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道路上奮勇前進的寶貴精神財富。

此展覽展期為10月1日至12月31日,展覽分祖國至上、團結協作、頑強拼搏、永不言敗、海河迴響五個部分。

相關焦點

  • 《奪冠》的故事屬於郎平和中國女排,而不屬於陳忠和
    陳可辛的《奪冠》國慶電影檔上映的第一部影片。從過年延期到9月25日,鞏俐和黃渤主演的《奪冠》原本就在我春節的片單之內,我想看看電影裡的中國女排和郎平、陳忠和是什麼樣的。但是看完電影後發現,這個故事是屬於郎平和中國女排的,而並非屬於陳忠和。
  • 中國女排亞運會奪冠 郎平:這枚金牌非常特別
    (雅加達亞運會)中國女排亞運會奪冠 郎平:這枚金牌非常特別中新社雅加達9月1日電 題:中國女排亞運會奪冠 郎平:這枚金牌非常特別中新社記者 邢翀決賽中戰勝泰國女排,對於參加雅加達亞運會的中國女排14名隊員來說,這是她們第一次獲得亞運會冠軍,但對於與亞運會有著很深淵源的中國女排總教練郎平而言,這枚金牌同樣非常特別。
  • 講述中國女排精神的電影《奪冠》,鞏俐的郎平和朱婷演技太棒了
    電影《奪冠》主要就是講述了中國女排40年以來的風雨歷程,那時候我們國家剛剛改革開放,我們中國女排背負了巨大的期待,希望我們中國女排能夠走出國門,摘得金牌,為國爭光,因為我們需要向世界展示自己,吸引世人的關注。
  • 《中國女排》國慶檔《奪冠》,女排精神背後的故事
    《奪冠》原名《中國女排》,由陳可辛執導,鞏俐、黃渤、吳剛、彭昱暢、白浪、中國女子排球隊領銜主演。《奪冠》講述了中國女排在1981首奪世界冠軍到2019年拿下第十個世界冠軍的歷史,詮釋了幾代女排人歷經浮沉卻始終不屈不撓、不斷拼搏的傳奇經歷。
  • 《奪冠》:銳意進取,講好中國女排的好故事
    張冀編劇、陳可辛導演的《奪冠》,通過對袁偉民、陳忠和、郎平等數代女排人的描寫,充分體現了中國女排與時代相互激揚的讚歌。《奪冠》作為商業類型片,對於訓練和比賽的完成度還原的相當充分,營造出一種沉浸式觀影體驗。主要角色的性格體現也到位,特別是鞏俐飾演的郎平其外形神似、與內在執著,都能夠讓觀眾覺得堅毅的態度、高水平的臨場反應可信,這是一個四十年始終在中國女排、世界女排在場的人。
  • 《奪冠》影評:中國女排,承載了幾代人的情懷與記憶
    講述了老一代的中國女排,在極端艱苦的條件下,克服重重困難,為中國贏得了第一個三大球世界冠軍的故事。 講述了郎平擔任中國女排主教練,帶領新一代女排重回巔峰的故事。
  • 中國女排電影《奪冠》提檔 影片開頭16個字內容揭秘
    中國女排電影《奪冠》提檔 影片開頭16個字內容揭秘  《奪冠》首映禮昨天在北京舉行,導演陳可辛攜主創來到首映現場和觀眾進行交流。而在今天,《奪冠》又發布了新版海報,宣布提前一天上映,從原本的農曆鼠年大年初一提檔到豬年的除夕上映。
  • 中國女排精神,奪冠給我們回憶
    中國女排精神鼓勵了一代又一代人,這個精神讓我們明白了對於任何事情都要靠自身的努力以及還有重要的一點就是團隊精神。這就是中國女排告訴我們的一個道理,我們也在這樣的精神督促下生活,完成工作。
  • 裡約奧運中國女排奪冠誰功勞最大?郎平?朱婷?還是其他隊員?
    中國女排是中國體育的一面旗幟,也是中國體育三大球最大的驕傲,裡約奧運會冠軍讓女排精神再次家喻戶曉,直到現在,當我們回想起裡約奧運會女排決賽場景依然心潮澎湃。
  • 郎平通過鞏俐的《奪冠》,向世界講述了中國女排的精神
    《奪冠》從去年宣發就一直備受關注,排球在國內的流行也正是因為我國女排得到的種種成就所得。特別是宣布郎平由鞏俐來演,更是讓人充滿期待。從鞏俐微微馱著的後背,走路的姿勢甚至是說話的方式,眼神都像極了郎平。連郎平本人都忍不住摟住鞏俐說神像。而在神像背後更引人注目的是背後的精神。為什麼不叫郎平傳?
  • 中國女排電影《奪冠》看哭球迷!郎平、朱婷是中國偶像
    關於中國女排的電影《奪冠》上映之後好評如潮,袁偉民、陳忠和、郎平、朱婷一代一代,太不容易了。1984年,袁偉民教練帶著鐵榔頭郎平等人獲得美國奧運會冠軍;2004年,陳忠和主教練帶著中國女排拿到巴西奧運會女排金牌;2016年,郎平主教練帶著中國獲得巴西奧運會金牌,彌補1996年銀牌之憾。
  • 什麼是女排精神?——《奪冠》觀後感
    因為特殊情況好久沒有上映新片了,期初的《八佰》沒趕上,最近比較熱門的三部影片就數《奪冠》,《姜子牙》,《我和我的家鄉》了。期初我不看好《奪冠》,認為只是一部紀錄片而已,但是有陳可辛,鞏俐和黃渤的加持,就抱著試一試的心態去看了。
  • 《奪冠》看哭觀眾 導演陳可辛:鞏俐是演郎平的不二人選
    為什麼選擇鞏俐飾演郎平?如何找到郎平女兒出演?精彩激烈的排球比賽是怎麼拍的?怎麼看待有人說《奪冠》拍成了《郎平傳》?國慶檔首部亮相的大片《奪冠》上映四天後,導演陳可辛終於發聲,回顧起這部影片的拍攝歷程,並透露出很多幕後故事。
  • 《奪冠》再燃女排精神,彭昱暢神似年輕黃渤,白浪本色出演媽媽郎平!
    《奪冠》這部作品原名叫「中國女排」,原本定於大年初一上映,但後來因為各種原因只能選擇撤檔,直到今年的9月25號才正式和大家見面。影片本身講述的是中國女排歷經30多年,從崛起到低谷再到重新創造奇蹟的故事,講述的是我們看不到的中國女排背後的故事。在影片中一共有三場主要的賽事,每一場比賽都看得大家激動人心,在這些比賽中,中國女排也用中國女排精神深深的激勵著我們每一位觀眾,再燃了中國女排精神。
  • 《奪冠》是不是《郎平傳》?女排故事該怎麼講
    《奪冠》原名《中國女排》,這部電影從立項之初就得到體育總局的大力支持,從籌備、拍攝到後期首映宣傳,片名一直是《中國女排》。當時郎平與陳忠和兩位女排冠軍教頭還曾為電影站臺宣傳,大家也因為「中國女排」這四個字對這部電影充滿期待。
  • 電影《奪冠》精彩,但《奪冠》只是一個結果,懷念《中國女排》!
    作為從小看中國女排掛曆長大的一代,看了《奪冠》後,心難定,意難平。這種涉及國家利益和個人情感題材的電影,請香港導演拍就對了。大陸導演容易像舊時徒有渴望自由、追求理想之心的進步青年,最終結局難逃被父母抓回農村延續包辦婚姻的厄運。
  • 致敬中國女排的《奪冠》,也是一部人生勵志片
    王 珉 今年國慶檔電影最引人關注的非《奪冠》莫屬。它改編自中國體育史的真實事件,講述30多年來中國女排頑強拼搏的奮鬥歷程。雖然時代、隊員和對手都在變化,但女排精神不曾改變,它代表著一個時代的精神,喊出了為中華崛起而拼搏的時代最強音。
  • 中國女排《奪冠》振奮人心的故事
    在電影《奪冠》當中,郎平這個名字必不可少的被頻頻提及,而彭昱暢和黃渤扮演的那位男人的姓名,卻沒有出現一次。大家只在電影裡看到了郎平和中國女排的成長,以及最後郎平的力挽狂瀾,獲得裡約奧運會女子排球冠軍,卻沒有仔細思考,在郎平擔任美國教練的那幾年,有一個男人在帶著中國女排默默地前進。
  • 《中國女排》能否奪冠
    >《中國女排》凝聚了觀眾最大的期待。陳忠和望向郎平,目光充滿深意,不斷經過的人影遮蔽了他的視線,中國女排三十餘年的沉浮圖景被緩緩打開…… 」這支隊伍的感情非常深刻,當年由孫晉芳、郎平、周曉蘭、曹慧英、陳亞瓊、陳招娣、張蓉芳等組成的傳奇老女排,曾是一代人的集體記憶。
  • 看完電影《奪冠》,《中國女排》確實應該改名
    奪冠的頒獎典禮上,本來規定只可以有14位運動員參與上臺領獎儀式,但為了贏得這一時刻,只有主教練郎平清楚姑娘們一路走來的艱辛與不易,於是,中國代表團與組委會溝通協商,16位中國女排姑娘們要一起上臺享受這一刻的榮譽。郎平曾過說:「我們的目標就是升國旗,奏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