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奪冠》:銳意進取,講好中國女排的好故事

2020-12-16 雲飛揚

有一支隊伍,叫做中國女排。有一種精神,叫做女排精神。中國女排和女排精神,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體育的總代表。女排精神,是銳意進取、頑強戰鬥、勇敢拼搏的總概括,鼓舞、激勵和引領了無數中國人不斷向前,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歷史進程中的重要組成。張冀編劇、陳可辛導演的《奪冠》,通過對袁偉民、陳忠和、郎平等數代女排人的描寫,充分體現了中國女排與時代相互激揚的讚歌。《奪冠》作為商業類型片,對於訓練和比賽的完成度還原的相當充分,營造出一種沉浸式觀影體驗。主要角色的性格體現也到位,特別是鞏俐飾演的郎平其外形神似、與內在執著,都能夠讓觀眾覺得堅毅的態度、高水平的臨場反應可信,這是一個四十年始終在中國女排、世界女排在場的人。對於本片的評價,有很高的個人印象分,畢竟中國女排對於1980年代的童年印象太深刻了。

吳剛飾演的袁偉民教練,是中國女排史上最為重要的開拓者。正是他的人格魅力,將科學訓練與艱苦拼搏有機高效結合起來,從而實現了中國三大球在世界範圍內的突破(遺憾的是,迄今也只有中國女排奪得過而且十來次世界冠軍),袁偉民可以說是中國體育教練員的最傑出代表。白浪(郎平女兒)飾演青年時代的郎平,與彭昱暢飾演的青年陳忠和,作為兩個邊緣人在國家隊訓練場上相遇。陪練陳忠和與郎平、張蓉芳等一起成長,從零到一是任何事業最為艱難的砥礪進程,訓練、訓練、訓練,不打無準備之仗,是中國女排唯一的路徑。郎平如何成為「鐵榔頭」,充分必要條件就是要對自己狠一些,不拼搏則絕對沒有勝利的可能。

《奪冠》有三場重要比賽的近乎紀錄片式的呈現,僅有第一場是中國女排第一次在日本奪取世界冠軍。現在大銀幕上回看重塑的比賽歷程,與記憶中14英寸黑白電視上的畫面相比,全然是簇新的衝擊。中國女排首次奪冠以至於五連冠,成為1980年代中國人有關體育最為重要的集體記憶。「不怕犧牲,不怕困難,勇於鬥爭,勇於勝利」的女排精神,注入了中國人的精神世界。女排作為龐大的社會話題,激發了有關民族、國家、性別、待遇。榮譽等等的深度討論,「中國體育陰性陽衰」的全民熱議以女排為議題設置的核心要素。

當時間進入1990年代,隨著上一代女排運動員的退役,國家隊體制有所變化,社會進入市場經濟時代,女排也進入了衰落期。鞏俐飾演的郎平、黃渤飾演的陳忠和,也先後成為中國女排主教練。郎平從海外帶來了新理念,陳忠和則是有著對中國女排連續而紮實的認識。郎平的第一次嘗試,距離成功還有距離。2004年,陳忠和則實現了大逆轉,重獲奧運會冠軍。2008年,他們分別帶領中國隊和美國隊在北京奧運會上相遇。眾所周知,中國隊在家門口輸掉了比賽。此後,《奪冠》來到了郎平再次執教中國隊的歷史時刻。郎平這次改革大獲成功,尤其是不拘一格降人才,擴大國家隊規模,引進全新的訓練和比賽模式。以朱婷為代表的中國女排國家隊成員,紛紛飾演了當年輝煌的自己。體育片《奪冠》,充分體現了運動員作為「人」的主觀能動性,堅持並快樂著的爽,他們無論是作為運動中的人、還是愛國行為的群體,還是共同進步的戰友,情緒飽滿、道路自信。《奪冠》後兩場精彩激烈的比賽非常流暢,試聽衝擊力強烈。奪冠永無止息,女排在不斷向冠軍衝鋒。

《奪冠》既是體育片,也是主旋律電影,本質上是具有鮮明特色的「中國故事」。在思想表達的兌現率上,介於《中國機長》與《橫空出世》之間。中國女排的奪冠,既是他們的集體勝利,也有個人的特別貢獻,當然也是中國時代的象徵。積極向上的小我、精湛發揮的技術、渾然一體的配合,追逐更新科學訓練的反饋,這是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的保障。陳忠和與郎平四十來年的競爭與合作,是中國女排奪冠路上的傳奇註解。《奪冠》對中國女排不斷的改革開放的藝術表達,是對重新回到世界舞臺的中國的修辭。對於奪冠,女排是衝鋒。對於民族復興,中國也是如此。

相關焦點

  • 《奪冠》是不是《郎平傳》?女排故事該怎麼講
    電影《奪冠》在國慶期間叫好又叫座,短短幾天時間便斬獲6億票房,成功引起一波「女排熱」。在票房和口碑齊飛的同時,這部電影也引起一些爭議,部分網友認為《奪冠》更應該叫《郎平傳》。《奪冠》原名《中國女排》,這部電影從立項之初就得到體育總局的大力支持,從籌備、拍攝到後期首映宣傳,片名一直是《中國女排》。當時郎平與陳忠和兩位女排冠軍教頭還曾為電影站臺宣傳,大家也因為「中國女排」這四個字對這部電影充滿期待。
  • 作文素材:中國女排《奪冠》最精選素材
    《奪冠》講述了中國女排在1981首奪世界冠軍到2019年拿下第十個世界冠軍的歷史,詮釋了幾代女排人歷經浮沉卻始終不屈不撓、不斷拼搏的傳奇經歷。 本期精選:有關中國女排的20個名言金句;12個精選作文標題;女排精神;主流媒體時評。推薦給同學們做作文素材,也一起為中國女排喝彩!
  • 高考作文素材:中國女排《奪冠》最精選素材
    高考作文素材:中國女排《奪冠》最精選素材有一種精神叫中國女排,這種精神無疑將激勵億萬中國人《奪冠》。講述了中國女排在1981首奪世界冠軍到2019年拿下第十個世界冠軍的歷史,詮釋了幾代女排人歷經浮沉卻始終不屈不撓、不斷拼搏的傳奇經歷。
  • 《中國女排》國慶檔《奪冠》,女排精神背後的故事
    《奪冠》原名《中國女排》,由陳可辛執導,鞏俐、黃渤、吳剛、彭昱暢、白浪、中國女子排球隊領銜主演。《奪冠》講述了中國女排在1981首奪世界冠軍到2019年拿下第十個世界冠軍的歷史,詮釋了幾代女排人歷經浮沉卻始終不屈不撓、不斷拼搏的傳奇經歷。
  • 《奪冠》的故事屬於郎平和中國女排,而不屬於陳忠和
    陳可辛的《奪冠》國慶電影檔上映的第一部影片。從過年延期到9月25日,鞏俐和黃渤主演的《奪冠》原本就在我春節的片單之內,我想看看電影裡的中國女排和郎平、陳忠和是什麼樣的。但是看完電影後發現,這個故事是屬於郎平和中國女排的,而並非屬於陳忠和。
  • 《中國女排》能否奪冠
    >《中國女排》凝聚了觀眾最大的期待。) 片長: 135分鐘 2008年8月15日,北京奧運會女排比賽,中國VS美國。陳忠和望向郎平,目光充滿深意,不斷經過的人影遮蔽了他的視線,中國女排三十餘年的沉浮圖景被緩緩打開……
  • 中國女排《奪冠》振奮人心的故事
    在電影《奪冠》當中,郎平這個名字必不可少的被頻頻提及,而彭昱暢和黃渤扮演的那位男人的姓名,卻沒有出現一次。大家只在電影裡看到了郎平和中國女排的成長,以及最後郎平的力挽狂瀾,獲得裡約奧運會女子排球冠軍,卻沒有仔細思考,在郎平擔任美國教練的那幾年,有一個男人在帶著中國女排默默地前進。
  • 什麼是女排精神?——《奪冠》觀後感
    因為特殊情況好久沒有上映新片了,期初的《八佰》沒趕上,最近比較熱門的三部影片就數《奪冠》,《姜子牙》,《我和我的家鄉》了。期初我不看好《奪冠》,認為只是一部紀錄片而已,但是有陳可辛,鞏俐和黃渤的加持,就抱著試一試的心態去看了。
  • 用英漢雙語讀懂女排的奪冠故事
    這部電影由鞏俐飾演傳奇女排教練郎平,講述了中國女排幾代人為祖國榮譽奮力拼搏的故事。——用英語講中國故事 (提高級)永不放棄的「女排精神」郎平重新但人女排總教頭的那年,她53歲,距離他第一次和隊友在國際冠軍講臺聽到國歌,已經過去32年。
  • 《奪冠》影評:中國女排,承載了幾代人的情懷與記憶
    由於春節檔的夭折,多部大片都集中在了國慶檔上映,對於有選擇困難者的人來說,這麼多大片擺在面前,到底該看哪部好呢?本期影評就來和大家分享一下《奪冠》這部電影是否值得一看:
  • 《奪冠那一天》中國女排冠軍故事徵集 一起瓜分萬元現金
    騰訊體育出品的 《奪冠那一天》女排系列訪談節目將於3月20日播出。節目邀請了五連冠時期的老女排隊長孫晉芳、主攻楊希,黃金一代的主帥陳忠和、隊長二傳馮坤、主攻楊昊、副攻趙蕊蕊,裡約奧運冠軍隊長惠若琪,老女排功勳陳招娣的女兒郭晨及著名解說宋世雄等參與錄製。他們是中國女排輝煌歷史的參與者和見證者,他們與中國女排這支金牌之師有著不解之緣,一起聆聽他們為您講述感人的女排故事。
  • 2020「我的電影黨課」啟動:三代中國女排講述《奪冠》背後的故事
    兩天前,原名《中國女排》的電影《奪冠》正式上映,影片回溯了中國女排40年風雨徵程,「女排精神」從球場被搬上了銀幕。從此中國女排勢如破竹,短短六年內,成為世界排球史上第一支獲得「五連冠」的隊伍。電影外,1979年加入中國女排的二傳手周鹿敏,回憶起在第一代中國女排中奮起的崢嶸歲月,動容不已,她說:」我們當運動員很簡單,就想打出好成績,參加比賽就是想要為國爭光。」她說,沒有那些血與淚的砥礪,就沒有中國女排的五連冠;她說,是那個奮發昂揚的時代造就了中國女排,造就了女排精神。
  • 中國女排電影《奪冠》提檔 影片開頭16個字內容揭秘
    中國女排電影《奪冠》提檔 影片開頭16個字內容揭秘  《奪冠》首映禮昨天在北京舉行,導演陳可辛攜主創來到首映現場和觀眾進行交流。而在今天,《奪冠》又發布了新版海報,宣布提前一天上映,從原本的農曆鼠年大年初一提檔到豬年的除夕上映。
  • 看完電影《奪冠》,《中國女排》確實應該改名
    10月1日,祖國華誕70周年,當中國女排奪冠歸來坐著花車出現在全中國人面前,「中國女排,世界第一」口號嘹亮天際,讓所有人的眼眶溼潤了。時隔一年,中國女排再一次歸來。這一次,他們出現在大熒幕上。《奪冠》給經歷過「疫情」的人們打了一針紅彤彤的雞血。
  • 天津女排奪冠背後:王寶泉滴酒不沾卻開了戒 姚迪服用止疼藥堅持完賽
    本報訊 2020-2021賽季中國女排超級聯賽,天津渤海銀行女排奪得球隊第13個聯賽冠軍,昨晚這支冠軍之師和奮戰在抗疫一線的天津醫務工作者做客天視體育頻道現場直播的大型訪談節目《致敬城市英雄》,主教練王寶泉,領隊張靜坤,隊員朱婷
  • 電影《奪冠》精彩,但《奪冠》只是一個結果,懷念《中國女排》!
    作為從小看中國女排掛曆長大的一代,看了《奪冠》後,心難定,意難平。這種涉及國家利益和個人情感題材的電影,請香港導演拍就對了。大陸導演容易像舊時徒有渴望自由、追求理想之心的進步青年,最終結局難逃被父母抓回農村延續包辦婚姻的厄運。
  • 2020電影黨課:三代「中國女排」講述《奪冠》背後的故事
    作為經歷新冠疫情後本年度的第一堂電影黨課,上影選擇了時下正在熱映的電影《奪冠》。中國女排前隊員周鹿敏、李國君、諸韻穎親臨現場,與來自上海市委各區、大口組織部門、本市相關國有企事業單位組織部門負責人、各黨組織負責人代表、本市街鎮基層黨組織黨員代表、高校黨員代表,武警部隊和公安系統黨員代表的700餘位觀眾共同分享了屬於女排的崢嶸歲月。
  • 中國女排精神,奪冠給我們回憶
    中國女排精神鼓勵了一代又一代人,這個精神讓我們明白了對於任何事情都要靠自身的努力以及還有重要的一點就是團隊精神。這就是中國女排告訴我們的一個道理,我們也在這樣的精神督促下生活,完成工作。
  • 《奪冠》熱映,口碑炸裂,看完才知什麼是中國女排精神!
    作為一部講述中國女排歷經艱辛奪冠的一部電影,這部作品本身的題材特別好,根據真實故事改編的這部作品,故事情節也無可挑剔,單就作品的題材來說就非常值得大家去支持。作為一部講述中國女排奪冠歷程的電影,這部作品是由我們國內特別知名的實力派導演陳可辛執導的,而陳可辛在這麼多年來執導的很多作品無論是票房還是口碑都特別不錯,因此這一次他執導的《奪冠》這部作品也一直備受大家關注。陳可辛也沒有讓大家失望,他執導的《奪冠》這部作品在上映之後迅速得到了觀眾認可,很多人在看完之後對於這部作品的口碑還有評價都非常好。
  • 奪冠上映後廣受好評,橫跨38年的故事引起共鳴,女排精神值得學習
    電影《奪冠》最近引起了很多網友的討論,這部電影是講中國女排的故事,這是一個時間跨度很大的故事,因為無論是郎指導還是中國女排都有一個很漫長的成長和發展歷程,人物和時代的前後變化也有很大的看點,其次還有很細膩的家庭故事,比方說女兒很理解郎平做指導這個情節,人物的感情糾葛刻畫的非常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