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奪冠》——一個關於奮鬥的故事

2020-12-16 MrSunsince1989

一部電影的上映,不僅引發觀眾的廣泛關注,更是登上了《新聞聯播》,這樣的情形並不多見,《奪冠》就做到了。

9月25日,電影《奪冠》在全國上映。當晚,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以《電影〈奪冠〉今日上映 再現中國女排精神》為題進行了報導:「電影《奪冠》今天正式登陸全國電影院線,影片回溯了中國女排40年的風雨徵程,詮釋了幾代中國女排人不屈不撓、不斷拼搏的精神傳承。」報導中大量引用了精彩感人的電影畫面。

對於中國觀眾來說,中國女排的故事早已是家喻戶曉,但以電影這種藝術形式展現中國女排的故事,還並不多見。去年上映的《我和我的祖國》,曾經用一個簡短的篇幅講述了上世紀中國人見證女排奪冠的感人場景,如今,電影《奪冠》用更完整的篇幅講述了一個更打動人心的勵志故事。影片講述了幾代中國女排人的故事,從1981年到2019年,從首奪世界冠軍到第十個世界冠軍,一路走來,中國女排獲得過勝利和榮耀,經歷過失敗與挫折,她們勝不驕、敗不餒,憑藉不服輸的拼勁、打不垮的韌勁,一再登上巔峰屢次創造輝煌。影片突出展現了祖國至上、團結協作、頑強拼搏、永不言敗的中國女排精神。

從小的層面上來講,《奪冠》講的是個人的奮鬥、團隊的奮鬥,講的是中國的體育人為國爭光、追求夢想的故事,但從更高的層面來講,《奪冠》講的是一個國家從無到有、從弱到強的奮鬥歷程。眾所周知,近代中國並不是一個體育強國,甚至一度被譏諷為「東亞病夫」。1936年柏林奧運會上,中國申報了近三十個參賽項目,派出了69人的代表團。在所有的參賽項目中除撐杆跳高選手進入複賽外,其他人都在初賽中即遭淘汰,最終全軍覆沒。據說,中國代表團回國途經新加坡時,當地報刊上發表了一幅外國漫畫諷刺中國人並題為「東亞病夫」。 1972年,李小龍主演的原創電影《精武門》上映,向全世界宣告中國人不是東亞病夫。引得數億中國人熱血沸騰。

但真正將中國推向體育強國的,是中國在奧運會獎牌榜上從落後到領先的奮鬥歷程。特別是在雪梨奧運會以後的歷屆奧運會上,中國在獎牌榜上牢牢佔據前三的位置,進一步確立了在競技體育賽場上的強勢地位。

不僅如此,伴隨著女排走向輝煌的,是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的巨大飛躍,從國民身體素質到社會經濟發展,中國的面貌煥然一新,中國在國際交往中舉足輕重,擲地有聲。

理解了這一層面,也就不難理解,為何《奪冠》能夠燃起中國觀眾的熱情,因為電影傳達的濃濃愛國情懷,早已融入到每一個中國人的血液中,成為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相關焦點

  • 《奪冠》的故事跨越35年,告訴了我們什麼是女排精神
    電影《奪冠》的故事跨越35年,從1981年首奪世界冠軍到2016年重返世界之巔,致敬幾代功勳,再現中國女排這支王者之師一路的荊棘與榮光。影片中所有的運動員角色,都是由排球專業運動員或高水平的學生運動員飾演,但教練角色,則全部由職業演員飾演,如鞏俐、黃渤、吳剛、彭昱暢等。
  • 把觀眾熟知的故事講得精彩動人,並給人驚喜,電影《奪冠》做到了
    無論是故事本身或者結局,在走進電影院前,甚至只用看片名,觀眾就已知道電影的結局——奪冠;同時,中國女排的故事亦可說是家喻戶曉,大多數觀眾至少是2016裡約奪冠之路的見證者。因此,若想在觀眾已知結局的情況下,把觀眾已熟知的故事講得精彩、講得動人、給人驚喜,並非一件容易的事。而《奪冠》在這一方面可以說是成功的。
  • 奪冠上映後廣受好評,橫跨38年的故事引起共鳴,女排精神值得學習
    電影《奪冠》最近引起了很多網友的討論,這部電影是講中國女排的故事,這是一個時間跨度很大的故事,因為無論是郎指導還是中國女排都有一個很漫長的成長和發展歷程,人物和時代的前後變化也有很大的看點,其次還有很細膩的家庭故事,比方說女兒很理解郎平做指導這個情節,人物的感情糾葛刻畫的非常出彩
  • 鄭淵潔講述三個關於鼓勵的故事:不吝讚美 瘸鴿能奪冠
    鄭淵潔講述三個關於鼓勵的故事:不吝讚美 瘸鴿能奪冠 發表時間:2011-04-07   來源有一次路過一個建築工地,看到一個老吊車在蓋一個房子,我忙說停車,司機一個急剎就停住了,他問我是不是不舒服?我說不是,我很好奇老吊車是怎麼長起來的?我仔細觀察它,都是用螺釘固定的,我問了很多人都不知道它是怎麼長起來的,於是我就在一個新工地旁租了個房子,天天等。後來我終於看到了,它完全是自我提升的。
  • 電影《奪冠》精彩,但《奪冠》只是一個結果,懷念《中國女排》!
    作為從小看中國女排掛曆長大的一代,看了《奪冠》後,心難定,意難平。這種涉及國家利益和個人情感題材的電影,請香港導演拍就對了。大陸導演容易像舊時徒有渴望自由、追求理想之心的進步青年,最終結局難逃被父母抓回農村延續包辦婚姻的厄運。
  • 《奪冠》是不是《郎平傳》?女排故事該怎麼講
    電影《奪冠》在國慶期間叫好又叫座,短短幾天時間便斬獲6億票房,成功引起一波「女排熱」。在票房和口碑齊飛的同時,這部電影也引起一些爭議,部分網友認為《奪冠》更應該叫《郎平傳》。「女排精神不是代表哪一個個人,而是一個國家民族的精神,我們作為親歷者,不僅要維護這種精神,也希望一代代能夠傳承下去。不管外部發生什麼變化,女排的精神我覺得是不會消失的。」「現在女排拿了十個(世界)冠軍,這是一代代人的努力,以及低潮中全國排球界對中國女排的支持所帶來的,不是哪一個人的,而是一個集體。
  • 中北大學12名大學生參演電影《奪冠》!聽聽他們的幕後故事
    講述中國女排奮鬥歷程的電影《奪冠》,仍在繼續熱映中。不少山西人觀影后驚喜發現,「中北大學男子排球隊」出現在了片尾鳴謝名單中。被《奪冠》特意鳴謝的原因,是中北大學男子排球隊的12名隊員作為演員,參演了電影。值得一提的是,隊員宋欣洋和魏炫熹,還分別飾演了電影中兩代中國女排功勳教練——袁偉民和陳忠和的動作替身。
  • 2020電影黨課:三代「中國女排」講述《奪冠》背後的故事
    作為經歷新冠疫情後本年度的第一堂電影黨課,上影選擇了時下正在熱映的電影《奪冠》。中國女排前隊員周鹿敏、李國君、諸韻穎親臨現場,與來自上海市委各區、大口組織部門、本市相關國有企事業單位組織部門負責人、各黨組織負責人代表、本市街鎮基層黨組織黨員代表、高校黨員代表,武警部隊和公安系統黨員代表的700餘位觀眾共同分享了屬於女排的崢嶸歲月。
  • 奪冠彩蛋奪冠結局劇情介紹 奪冠彩蛋...
    9月25日,《奪冠》於中國大陸正式上映,由鞏俐、黃渤、吳剛等老演員領銜主演,影片還原了中國女排在賽場上的輝煌歷史,選了真實的女排運動員參演電影,中國女排三十餘年的奮鬥拼搏影像真實地在人們眼前展現。《奪冠》劇情介紹《奪冠》這個故事的開頭,是冬冬和小美等學桌球的小朋友們,立正聽教練訓話。這時候,鏡頭掃過孩子們的隊列,「看似無意」地掃到了球場邊一個撿球的修長身影——那就是郎平!沒想到吧?
  • 《奪冠》的故事屬於郎平和中國女排,而不屬於陳忠和
    陳可辛的《奪冠》國慶電影檔上映的第一部影片。從過年延期到9月25日,鞏俐和黃渤主演的《奪冠》原本就在我春節的片單之內,我想看看電影裡的中國女排和郎平、陳忠和是什麼樣的。但是看完電影後發現,這個故事是屬於郎平和中國女排的,而並非屬於陳忠和。
  • 2020「我的電影黨課」啟動:三代中國女排講述《奪冠》背後的故事
    兩天前,原名《中國女排》的電影《奪冠》正式上映,影片回溯了中國女排40年風雨徵程,「女排精神」從球場被搬上了銀幕。難忘曾經的奮鬥歲月,也難忘胸前繡著國旗的光榮。圖說:三位不同年代的女排隊員同臺亮相 官方圖電影《奪冠》裡,1981年中國女排艱難戰勝「東洋魔女「日本隊,最終以7戰全勝姿態,壓倒衛冕的主辦國日本,獲得第三屆女排世界盃冠軍,成為中國三大球中首個世界冠軍。消息傳回國內,千萬人走出家門、宿舍,在街上歡呼高喊「中國萬歲」。
  • 大學老師遭遇iG奪冠
    IG奪冠後的狂歡更像是新生代的宣示,他們從老一輩嫌棄的目光中昂起頭來,張揚地宣告誰是網際網路世界新的主人。11月3日晚上,一個備課寫論文的平常日子,傳來了iG奪冠的消息。大學校園沸騰了。iG奪冠成了學生慶祝的節日,他們用狂歡反抗家長和老師的偏見,以及長時間被老一輩扣上的「網癮少年」的標籤,還有「斷電斷網強迫學生讀紙質書」甚至「電擊治療網癮」的現實。至今在鳳凰網仍可以找到一位年輕人因被「電擊治療網癮」而夢斷職業電競選手的故事。
  • 英文繪本《Dream》一個關於馬丁路德金的故事
    蘇夕育兒繪本推薦:馬丁·路德·金是一個偉大的領袖,他有一個著名的演講《I have a dream》,他為了黑人的平等權利而奮鬥努力,最終,終於讓黑人在美國獲得了平等的對待,他也因此獲得了諾貝爾獎
  • 《奪冠》將代表中國大陸角逐奧斯卡最佳外語片
    《奪冠》將代表中國大陸角逐奧斯卡最佳外語片 時間:2020-12-03 11:55:36 來源:3DM整理
  • 《幸福裡的故事》李晨王曉晨演繹青年奮鬥故事
    日前,電視劇《幸福裡的故事》正在熱播。該劇聚焦「首善之區」北京,一來在文化景觀、人物塑造、建築等方面具有鮮明特色,將文化的溫度輻射全國。二來在劇情中立足時代經濟領頭城——深圳,通過李牆下海經商尋機遇等情節,詮釋新青年「有闖勁」、「敢創新」的奮鬥精神。
  • 中國女排電影故事,《奪冠》首秀破5000萬,主演朱婷曾兩度崩潰!
    在等待長達8個月的時間後,電影院終於宣布解封,9月25日以中國女排的勵志故事為題材的電影《奪冠》終於上映, 由陳可辛執導,鞏俐、黃渤 、吳剛 、彭昱暢 、白浪和中國女子排球隊領銜主演,可能唯一的缺憾的就是教練郎平並沒有出演,而是由鞏俐進行代替,當然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無可厚非。
  • 《我和我的祖國》講述7個故事,其中一個故事既完整又感人還歡樂
    影片講述7個故事,其中一個故事既完整又感人還歡樂!9月30日,國慶檔終於在萬眾期待中拉開帷幕,《我和我的祖國》、《攀登者》、《中國機長》三部影片在暗戰了許久之後,終於迎來了正面交鋒。哪部影片能最終勝出,首映口碑與成績尤為重要。
  • 關於奮鬥勵志的句子
    以下是由PConline小編為大家分享的關於奮鬥勵志的句子,希望大家喜歡!1、根本沒有正確的選擇,我們只不過是要努力奮鬥把當初的選擇變得正確。2、別人家的東西你又得不到就知道羨慕也不知道要努力奮鬥瞧你那沒出息的樣3、再怎麼樣的人,最後也會為了另一個人努力奮鬥.
  • 電影《奪冠》熱映!「奪冠」的英文,還只會說win the champion?
    賽場上,女排姑娘們,用自己的堅韌與奮鬥,凝聚成了代代相傳的女排精神。也因此,每逢女排的名字被人提及,總能勾起國人超乎尋常的關注與討論。近期,電影《奪冠》,再次拉起了國人那段熱血的記憶。作為一部電影,缺乏戲劇衝突、人物缺乏立體感、劇情拼湊等問題,也讓《奪冠》慘遭詬病。儘管如此,電影《奪冠》也不失為一部優秀的國產電影。既然談到了電影名字,無憂君就和大家聊聊電影《奪冠》片名的英文翻譯。
  • 《逆襲》一個高中差生的三年奮鬥史:從學渣到學霸的真實故事
    最近看到一本書叫《逆襲,一個高中差生的三年奮鬥史》,書裡作者的很多經歷讓我有非常多的感觸,因為我曾經經歷過的事情,書裡的作者也在經歷著,這本書讓我產生了共鳴。一、《逆襲,一個高中差生的三年奮鬥史》:一本關於人生態度的書籍《逆襲,一個高中差生的三年奮鬥史》的作者鄧祥是一個安徽大學的大二學生。這是一本關於一個剛進入高中的差生,通過三年的努力和挑戰,最後在高考中逆襲的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