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中文版本的《世界移民報告2020》(下稱「報告」)由全球化智庫(CCG)和聯合國移民署(IOM) 聯合進行線上發布。報告稱,中國2018年接收的僑匯金額超過670億美元,成為繼印度之後全世界第二大僑匯匯入國。
該報告由國際移民組織總幹事安東尼奧·維託裡諾(António Vitorino)在2019年11月舉行的國際移民組織理事會會議上發布,此次發布的中文版由全球化智庫(CCG)研究編譯。報告共分為兩個部分11個章節,第一部分關於遷移與移民的數據和信息;第二部分則研究分析了在日益複雜的國際形勢變化下具體的移民問題,包括探討了移民在跨越國界、國家和當地三個層面所做出的貢獻等。
從2000年起,國際移民組織每隔兩年發布一次《世界移民報告》,旨在增進全世界對移民問題的了解。此報告為世界移民報告系列第十期。
報告指出,2018年,全球僑匯金額增長至6890億美元。僑匯是指移民直接向其來源國家庭或社區進行的財務或實物轉移,2018年,全球前三位僑匯匯入國是印度(786億美元)、中國(674億美元)和墨西哥(357億美元)。
這意味著中國成為繼印度之後全世界第二大僑匯匯入國,國際移民組織移民研究政策司司長Marie McAuliffe在線上發布會上解讀稱,在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能夠確保整個全球移民的基金金融管理對於全球經濟的恢復具有重要作用。從全球移民主要國家來看,國際僑匯的金額及規模仍在持續增加。
「雖然在全球範圍內,2020年整體的國際匯款是下降的,但有的國家是增加的,我們要從長期的角度去分析。」 McAuliffe表示。
報告稱,2018年,美國仍然是最大的僑匯匯出國(680億美元),其次是阿拉伯聯合大公國(440億美元)和沙烏地阿拉伯(361億美元)。
McAuliffe還表示,在2022年的報告中將會有專門的章節對於資源的配置方面進行分析,例如針對難民的食品捐贈、庇護區物資流動等相關分析,進而幫助解決全球人口流動中重要的具體問題。
報告指出,來自中國的移民數量是繼來自印度和墨西哥的移民數量之後,世界第三大出生於居住國以外地區的移民群體。以中國為代表的大量勞務移民的遷出意味著這一次區域是世界接收僑匯金額最多的區域之一。
報告稱,現有數據表明近幾十年全球僑匯整體處於增長態勢,從2000年的1260億美元增長到2018年的6890億美元。與2017年相比,2018年全球僑匯總額增長了9%,印度、中國、墨西哥、菲律賓和埃及(按遞減順序)為數額最高的前五位僑匯匯入國,其中,匯入印度和中國的數額遠超過其他國家。
排名前列的僑匯匯入國/匯出國,2005-2018年(單位:十億美元)報告表示,高收入國家一直是僑匯的主要來源。在過去幾十年,美國一直是僑匯匯出最多的國家,2017年向外匯出679.6億美元,其後是阿拉伯聯合大公國(443.7億美元)、沙烏地阿拉伯(361.2億美元)和瑞士(266億美元)。值得注意的是,中國除了是世界第二大僑匯匯入國,也是重要的僑匯匯出國,2016年匯出數額為202.9億美元,2017年為161.8億美元。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