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澱四季青醫院迎來手語導醫,為聾人病患進行手語翻譯

2020-12-11 瀟湘晨報

預約、掛號、就診、檢查、交費、取藥……即使是健全人,到醫院就診都會感覺流程複雜,對於交流不暢的聽力障礙者來說更是難上加難。近日,海澱區四季青醫院迎來首批專職手語導醫,聾人病患就醫全程都會有他們「同聲傳譯」式的手語翻譯。

王海欣 攝「您需要幫忙嗎?」四季青醫院門診大廳裡,導醫王茜看到一位年紀稍長的女士正在掛號臺徘徊,從狀態看,她猜測這是一位聾人,於是走上前用語音和手語兩種方式同時提問。「太好了,你會手語。我這兩天膝蓋疼,來看看。」「我是醫院的手語導醫,我來協助您看病。」王茜一邊用手語介紹著自己,一邊帶她完成掛號。

王海欣 攝拿著掛號單來到診室,王茜把這位女患者帶到了醫生的跟前,她則站到兩人中間,一會兒跟醫生交流,一會兒用手語給患者做翻譯。「我給她檢查膝蓋,如果摁疼了,就讓她告訴你。」醫生探身檢查,王茜也彎下腰給患者翻譯醫生的話。做檢查、取結果,再返回醫生診室看結果,交費、取藥,王茜一直陪伴著這位女患者。走出醫院大門前,這位女患者一直伸著手,頻頻彎下大拇指,用手語向王茜留下無聲的「謝謝」。

王海欣 攝為什麼選擇做手語導醫?要從王茜自己的故事說起。王茜的父母都是聾人,她從小學習手語,早早成了父母生活上的「小拐棍兒」,和父母一起外出的時候,購物、就醫、問路都是她來當翻譯。對於聾人來說,就醫是一個相對困難的過程,他們只能靠寫字與醫生交流,因為交流不暢,有些聾人不願意去醫院,甚至讓小病拖成了大病。

王海欣 攝如何能讓聾人的就醫過程和健全人一樣簡單方便,王茜一直想做點什麼。今年年初,結合無障礙環境建設專項行動,海澱區無障礙環境建設專班辦公室和海澱區衛健委多次研究,在四季青醫院率先設立專職導醫崗位,在海澱殘聯的牽線搭橋下,王茜通過北京手語研究會獲悉了這個招聘信息,於是辭掉之前的私企工作,選擇應聘。

王海欣 攝對王茜來說,手語導醫是一個具有挑戰性的崗位,她不僅僅要完成手語翻譯,還要翻譯得準確、專業。「其實有很多術語在手語中是沒有的,比如我給聾人說阿莫西林,他們不懂,說消炎藥,他們才能懂。」王茜說,未來她還要學習更多的醫學知識,讓自己的翻譯更加精準、易懂。另外,王茜在工作之餘也會教同事簡單的手語,她相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來源:北晚新視覺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醫院來了手語翻譯,聾人病患就醫不再是難題
    預約、掛號、就診、檢查、交費、取藥……即使是健全人,到醫院就診都會感覺流程複雜,對於交流不暢的聽力障礙者來說更是難上加難。近日,海澱區四季青醫院迎來首批專職手語導醫,聾人病患就醫全程都會有他們「同聲傳譯」式的手語翻譯。「您需要幫忙嗎?」
  • 聾啞夫妻住院 手語導醫陪診當翻譯 管床護士手寫溝通本
    武漢交通廣播記者徐睿捷、記者 通訊員譙玲玲 潘婉發回報導:聾啞人士祁先生患病後,聽聞圈友推薦前往提供「手語導醫」服務的武漢市第一醫院就診,日前出院時他頻曲大姆指,用手語留下無聲的「謝謝」,感謝手語導醫的耐心陪診,致謝管床護士為他建立專屬溝通本
  • 手語翻譯者是什麼身份,是聾人的爸媽還是保姆?
    在交流中,我學到很有意思的兩個故事一故事:有個聾人突然生病發簡訊給手語翻譯者請求幫助酬勞價格都談好了然後在某個醫院碰頭聾人就告訴他哪個部位疼痛什麼的他都記好了,然後一起進院看病看病首先要掛號,聾人讓他去排隊掛號他覺得這做法不妥委婉告訴聾人說
  • 一站式就醫手語翻譯全程「護航」 聾人再也不用怕去醫院看病了
    日前,上海市殘疾人福利基金會「助聾門診」服務項目啟動大會在華東醫院舉行,標誌著專為聾人設立的門診正式成立。&nbsp&nbsp&nbsp&nbsp此前,「助聾門診」項目在華東醫院、市北醫院試點近三年,服務聽障人士達2600多人次,除了靜安區殘疾人外,普陀、楊浦、閔行甚至是外地的聾人也慕名而來就診。
  • 感謝你,聾人朋友們.感謝你,手語翻譯員們
    當然我不是說聾人活該在社會的低端掙扎著。當他們需要幫助的時候,無法承擔高額的手語翻譯費,我想這種心態非常容易體會。我希望聾人們對手語翻譯員的理解,會得到更好的回報。手語翻譯員也會以相同的態度對聾人也進行最大限度的寬容,這個寬容是在相互尊重的基礎上進行的。
  • 志願者邊海芳:她用「上海手語」為聾人患者全程助醫
    11:30,她從靜安區家裡準時出發;12:30,到達浦東新區即墨路東方醫院,直奔三樓「義工之家」,穿上醒目的藍色志願者馬甲,為志願服務做準備;12:50,等候在三樓分組候診區;13:00,微笑走向佩戴「Smile」標識的聾人患者……她專為患者中的聾人提供幫助,用手語向他們詢問病情,再翻譯給醫生聽,然後陪著他們診療、拿藥、預約下次就醫時間……全國各地的聾人會慕名到這個助聾門診就診,邊海芳每周五下午都忙碌無比
  • 上海僅2名醫務人員報考手語翻譯
    明天,全國首個手語翻譯員資格考試的第一次考前培訓將在東方國際手語學校開課。一個月之後,這批學員將根據各自的能力參加全國首個手語翻譯人員資格考試。  華山醫院骨科護士邢曉燕告訴記者,同樣表示願意參加這個考試的還有西郊骨科醫院現任的手語翻譯醫生劉碩。他們兩個可能是這一次考試中僅有的兩名上海醫務工作者。
  • 疫情簡報會不提供手語翻譯,白宮被聾人起訴了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當地時間8月3日報導,當天,美國全國聾人協會同幾名聾人一同起訴白宮,稱其在新冠肺炎疫情發布會上不提供手語翻譯的做法,「違反了美國憲法第一修正案」,要求白宮在簡報會上增設手語翻譯。
  • 打開無聲交流之窗——記澳門聾人協會手語翻譯員
    澳門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應變協調中心近1小時的新聞發布會,楊嘉輝的手語翻譯幾乎沒停過。雖然他的「舞臺」只是電視屏幕右下角的一個小框,但卻給澳門聾人帶來了實時的疫情信息。楊嘉輝是澳門聾人協會的手語翻譯員,自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該協會的手語翻譯員一直參加應變協調中心新聞發布會,至今已有100多場。
  • 00後手語翻譯師陳鑫:聾人召 必幫助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這個多次為武漢火神山醫院一名75歲聽障患者提供手語翻譯志願服務的南京科技職業學院的大一男生,受到了很多人的關注。2月11日晚,陳鑫在手語交流微信群裡看到一條求助訊息,「有沒有精通手語的老師?我現在在武漢火神山醫院,我們接收了一名聽障患者,不認字,想請你們幫幫忙。」
  • 上海靠譜手語翻譯僅有30餘人 代表:應加快手語翻譯隊伍建設
    原標題:本市靠譜手語翻譯僅有30餘人,工作日更是一翻難求,手語翻譯都去哪兒了?對聽力障礙者來說,手語翻譯往往會伴隨他們的一生,是他們與他人交往的重要紐帶。「在上海,大約有23萬聽力障礙人士,其中約一半靠手語與人溝通。
  • 上海唯一全職手語翻譯 80後女生做聾人聯結世界的橋梁
    這份沉甸甸的心意令唐文妍動容,2010年研究生畢業後,唐文妍不顧家人反對,做起了全職手語翻譯。同為《午間新聞》手語主持人的葛玉紅,是唐文妍在手語學校的老師,「執著」是她對這個80後女孩的評價,「全上海現在只有她一位全職手語翻譯,能堅持下來很不容易。」  如今,唐文妍在一家手語翻譯公司任職,老闆萊特爾博士是她最佩服的人之一。
  • 視頻在線手語翻譯 手語遠程翻譯率先在湖南實現
    大美無障愛:發現美 傳遞愛中國聾人網訊 近日,據湖南方面消息,聾人可以在線視頻與手語翻譯交流尋求翻譯協助,手語翻譯不必再遠途跋涉,通過網際網路與手語翻譯服務中心建立視頻通話連結,實現了可遠程翻譯,在線翻譯成為聾人朋友的「隨身譯」。
  • 開發布會不配手語翻譯,聾人組織起訴川普:我們需要感知語氣
    2013年,在南非前總統曼德拉的葬禮上,一位敬業的"翻譯"連續為歐巴馬、聯合國前秘書長潘基文、古巴前領導人勞爾·卡斯楚等國際政要進行手語翻譯。有網友甚至感慨這名男子一定累得夠嗆,然而南非聾人聯合會卻在稍後申明這名"翻譯"是假的。這名男子之後也表示自己當時精神病發作,無法控制自己的行為,而他那精湛的手語表演則完全是"原創"的"瞎比劃"。
  • 南京00後大學生為火神山患者進行手語翻譯:為聽障人士服務是自己的...
    陳鑫日常積極配合學校、殘聯等單位錄製手語宣傳視頻並發布至網絡,供殘障人士學習交流,經常以遠程視頻等方式,為聽障人士溝通交流服務。在今年的疫情中,陳鑫更是主動挑起了醫生與聽障患者之間手語翻譯的重任,不僅如實翻譯主要信息,還向患者傳達了黨和國家及全國人民對武漢人民的支持,鼓勵患者樹立信心,早日康復。
  • 川普新聞發布會不配手語翻譯,被美國聾人組織起訴
    當歐巴馬嚴肅地說出一些正式"官話"時,麥可基就會直截了當地把這些話語中的的憤怒情緒"翻譯出來"。他們的這場合作十分詼諧幽默,贏得全場爆笑。除了"憤怒翻譯官",歐巴馬還有一位騙術高超的"手語翻譯官"。2013年,在南非前總統曼德拉的葬禮上,一位敬業的"翻譯"連續為歐巴馬、聯合國前秘書長潘基文、古巴前領導人勞爾·卡斯楚等國際政要進行手語翻譯。
  • 每周三下午普陀區這家醫院開設助聾門診,一年多來為540...
    ……每個星期三下午,在普陀區人民醫院助聾門診,總會看到醫護人員用手語和聾人病患問診溝通,熱情提供醫療服務的情景。助聾門診開設一年多來,醫院開通聾人就診綠色通道,提供優先掛號、優先就診,手語志願者全程陪同的醫療服務,共救治540多位聾人患者。醫院榮獲了上海市「扶殘助殘先進集體」稱號。圖說:普陀區人民醫院每周三開設助聾門診。
  • 手語翻譯實時在線 蘇州市聾人溝通無障礙服務平臺正式建成啟用
    昨天是國際聾人節,作為2020年市政府實事項目之一,蘇州市聾人溝通無障礙服務平臺正式建成啟用。今後,廣大聽力、言語殘疾人可以通過該平臺的在線手語翻譯服務,與他人進行有效溝通。據了解,我市現有持證聽力、言語殘疾人約1.5萬人。由於言語障礙,聽力、言語殘疾人很難與外界正常溝通,難以走出家門融入社會生活。
  • 網課、大賽、MV……「推通」手語盲文有妙招
    以2018年《國家通用手語常用詞表》《國家通用盲文方案》成為語言文字規範為起點,中央宣傳部、中國殘聯等五部門聯合印發《關於推廣國家通用手語和國家通用盲文的通知》為標誌,國家通用手語和國家通用盲文開始在全國範圍內推廣使用,這也成為我國殘疾人事業的一個裡程碑和國家語言文字規範建設中的一件大事。
  • 透視手語翻譯行業三大問題
    據了解,目前手語翻譯員的一個主要來源是聾人學校教師,還有一部分來自各級殘聯組織,這些手語翻譯人員約有兩千多名,而能夠達到「對外翻譯、得到聾人認同、手語運用熟練」這些最高標準的只有二十人左右,只佔到所有翻譯人員的十分之一,因此高水平手語翻譯的市場缺口很大。高水平手語翻譯短缺的現象在全國都很普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