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套核四 臺灣企業界提「大陸天然氣輸臺」

2020-12-27 華夏經緯網

  核四封存,企業界關切島內能源一旦供應不及,恐將衝擊產業競爭力。臺玻總裁林伯實16日接受臺灣《工商時報》專訪指出,能源政策應思考更多可能性,他建議,若能推動「跨海峽天然氣管道計畫」,讓西氣東輸到臺灣來,天然氣年供應量達8百萬噸,建造成本僅需1百億元,1年完工。

  據臺灣《工商時報》報導,中國大陸自2000年起,已鋪設9千公裡的管線,把中西部的天然氣,「西氣東輸」至東部使用。林伯實指出,大陸管線已鋪設至福建,若能從福建平潭將管線延伸至臺灣苗慄縣通霄,全長僅135公裡,更能解決島內迫切的能源需求。

  林伯實建議,跨海峽天然氣管道可在香港進行「國際招標」,意即此建設不單獨屬於中國大陸及臺灣一方,而是國際型投資案。至於天然氣價格,可由陸方中石油以及臺灣中油,甚至是海基會、海協會,或是官方等兩造對談、討論。但是,他強調,兩岸都要確立此項投資為純商業性質,並成立第3地公司。

  核四爭議持續發酵,「行政院」擬8月底舉辦能源會議,林伯實憂心表示,回顧過去16年場能源會議,依舊未能就應否發展核能達成共識,現階段不論是思考核四續建,或3座核電廠延役,皆已緩不濟急,何況若為取代核四,趕建北部天然氣供應站,得花費10年、耗資5百億,簡直又貴又來不及。

  針對外界質疑,兩岸間的「西氣東輸」可能有「國安」疑慮,林伯實說,如果跨海峽天然氣管道計畫成形,應由國際性公司管理,全採國際合約,就算發生糾紛也可訴諸國際仲裁。簡單來說,在不涉及個人利益及「國安」的情況下,1年後就可建造好的天然氣管線,確實可提供島內能源另一種新選擇。

  此外,他並表示,跨海峽天然氣管道「西氣東輸」的興建時機很重要,絕對不能等到臺灣能源耗盡再思考。

  林伯實盼望「政府」在8月舉辦全臺能源會議前,能重新審視,任何對島內能源供需有幫助的建議,甚至提早讓智庫單位針對「西氣東輸」進行可行性研究評估,不能永遠拖到最後一刻,才發現,每場能源會議其實根本都沒解決當前島內迫切的問題。

  來源:海峽導報

 

責任編輯:李欣

相關焦點

  • 臺資深媒體人:民進黨不下來 臺灣沒未來(晚播報)
    中國臺灣網的聽眾朋友們,大家好,今天是2018年3月29日,歡迎收聽今天的《臺灣新聞晚播報》!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前臺灣地區領導人陳水扁日前出席兒子陳致中的造勢晚會,因上臺違反中監核准參與活動的「四不」規定,臺中監獄表示,未來申請類似活動將不予核准。
  • 臺企業界人士:平潭是個大好機會
    臺企業界人士:平潭是個大好機會 2012-03-26 11:33     來源:中新網     編輯:王思羽  據臺灣《旺報》報導,福建省官方昨天(25日)在臺灣新竹市舉辦平潭綜合實驗區參訪座談會,強調要跟臺灣同胞合作雙贏,共同與世界競爭。
  • 臺灣金門將向大陸購買天然氣 每年10萬噸
    原標題:臺灣金門將向大陸購買天然氣 每年10萬噸  中新網1月17日電 據香港中通社報導,臺灣金門開放「小三通」後商機蓬勃發展,應對能源需求,臺灣星崴公司與大陸中海油集團旗下的福建新能源公司,達成合作意向,17日將籤訂合作框架協議書,共同推動供應液化天然氣到金門,成為臺灣民間第一個向大陸購買液化天然氣的案例。
  • 日本核災食品"輸臺"爭議不斷 七成民眾反對解禁核災食品
    有關解禁日本核災食品的爭議在臺灣持續延燒。國民黨15日公布民調顯示,超過七成的臺灣民眾反對開放日本核災地區食品。據中時電子報報導,國民黨「立法院」黨團委託趨勢民調公司調查民眾對近期多項政策的意見,15日公布民調結果顯示,最近鬧得沸沸揚揚的日本核災地區食品解禁輸臺問題,高達74.6%表示不贊成開放,贊成的只有17.7%。高達85%的民眾認為,沒必要開放含瘦肉精美豬進口。
  • 訪核工博士賀立維︰核四可轉型成天然氣發電廠
    華夏經緯網5月5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馬當局日前宣布核四的一號機安檢後封存,二號機停工,美國愛荷華州立大學核工博士、宜蘭人文基金會發言人賀立維對此直言,技術上來說,不管是封存、停工或安檢,都僅是文字遊戲。無法完整安檢,日後核四也不可能重啟,利用這個機會發展再生能源,考慮將核四轉型為天然氣發電廠,讓臺灣地區能源政策回歸正常狀況,是值得思考的方向。
  • 蔡英文對大陸提"四個必須" 藍營縣市長集體不跟進
    蔡英文對大陸提"四個必須" 藍營縣市長集體不跟進 2019年01月02日 10:07:00來源:中國臺灣網 (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  中國臺灣網1月2日訊 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昨(1日)發表元旦談話,向大陸提出所謂的「四個必須」,然而,藍營縣市長紛紛對此表示不認可,臺媒也呼籲蔡英文「不要再賭氣,務實盤點資源、接受客觀現實,多為人民幸福著想。」
  • 臺修改「軍審法」 林毅夫「叛逃案」各方盼解套
    人民網1月13日電(記者王連偉 吳亞明)由於臺灣陸軍下士洪仲丘死亡案引發島內「軍事審判法」修法,臺灣現役軍人在非戰時犯罪回歸一般司法機關偵審,其中就包括35年前「潛逃大陸」的前臺灣陸軍連長林毅夫等案件,軍隊監獄從此走入歷史,「軍囚」及建物將移交給「矯正署」。
  • 侯漢廷貼圖諷刺民進黨 臺網民稱讚「酸度破表」
    對此,新黨新思維中心主任侯漢廷認為不論是企業界的經濟發展,或是娛樂產業的大師地位,他們對大陸的貢獻或影響,都不是本自民進黨的扶持或鼓勵,而是來自於自己的條件和努力與大陸人民的支持。反觀民進黨讓早期的臺商背上「賣臺」、「臺奸」的罵名。侯漢廷在臉書貼圖諷刺民進黨,讓臺灣網民稱讚「酸度破表啊」。
  • 臺「國防報告」渲染大陸攻臺 轉移倒扁注意力
    在空中兵力方面,報告說,大陸空軍約有3400餘架具有效作戰能力的精銳戰機,大部分部署在大陸東半部基地,戰時將可迅速對臺實施空中打擊,認為臺灣空軍在數量上只有300餘架戰機,要應付臺海的大規模空戰,將面臨嚴重不足的局面。  在海上兵力方面,臺灣「國防部」評估,過去十餘年間,大陸海軍已經逐步淘汰部分老舊艦艇,以數量較少的新式艦艇取代,並積極著手進行艦隊現代化。
  • 早安海峽:朱立倫提重啟核四遭民進黨圍剿 惠臺31條APP讓綠營眼紅
    各位早上好,今天是3月1號,星期五,農曆正月二十五,歡迎閱讀中國臺灣網《早安,海峽》。【頭條】惠臺31條APP:這隻來自大陸的「熊貓」讓綠營眼紅就在大陸惠臺31條發布一周年之際,國臺辦首度推出「31條APP」,在島內引發強烈關注。
  • 26歲臺灣男子大陸工作年入300萬:短期內不考慮回臺
    中國臺灣網3月2日訊 臺灣薪水凍漲、升遷困難,許多年輕人開始往外發展。據臺灣「東森新聞雲」報導,近日一位網友分享親身經歷,稱自己在臺灣前十名大學畢業,本來在臺灣領4.5萬(新臺幣,下同)的薪水,但跳槽到大陸公司後薪資馬上三級跳,今年2月領到獎金後,已經達成300萬的年薪,同時也坦言短期之內也不考慮回臺了。
  • 2020年 臺灣還能贏大陸什麼?
    臺灣人看在眼裡有點幸災樂禍。但是誰也沒想到自己家後院著火,一樣被國際環保組織同列全球國家及地區倒數,可謂是難兄難弟、五十步笑一百步。      近日國際環保組織「德國看守協會」公布的「2014全球氣候變遷績效指數」,臺灣在全球58個溫室氣體高排放量國家及地區中排名52、倒數第10,和去年排名相同,但分數少了2.6分,屬「非常差」等級,甚至還輸大陸。
  • 臺「立法院」刪廢核條文 網友諷:蔡英文剛去遊行
    來源:環球網原標題:臺「立法院」刪廢核條文,網友諷:蔡英文不是剛參加廢核遊行嗎[環球網報導 記者 付國豪]臺「立法院」7日通過一項「電業法」修正條文,將其中廢止核能發電(下稱「廢核」)的相關條文刪除。臺「立法院」資料圖(圖片來源:臺媒)據臺灣「聯合新聞網」5月7日報導,臺「立法院」當天對「電業法第95條文」的「修正案」進行「三讀」並通過,配合去年底「以核養綠公投」,刪除核能發電設備應於2025年以前全部停止運轉的相關條文。
  • 臺媒:日本核災食品輸臺 網購不設防成大漏洞
    原標題:臺媒:日本核災食品輸臺 網購不設防成大漏洞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日本核災食品能否進口,臺灣政壇朝野吵翻天,但網絡購物卻成了大漏洞。臺灣地區對日本福島五縣市的食品雖暫停輸入,但消費者可在網絡輕易買到福島的水晶米、櫪木的零食。
  • 臺陸委會嘴硬稱「大陸需要及依賴自臺灣進口」?
    2020兩岸企業家峰會9日下午圓滿閉幕,今年因疫情影響,加上臺陸委會日前「提醒」臺灣的與會人士要注意遵守「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相關規範,使得這場兩岸企業界重要活動,不但改採視頻連線會議,且臺北分會場格外低調沒有開放媒體採訪。
  • 蔡英文對大陸提「四個必須」 藍營縣市長集體不跟進
    來源:中國臺灣網蔡英文向大陸提出所謂的「四個必須」。(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中國臺灣網1月2日訊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昨(1日)發表元旦談話,向大陸提出所謂的「四個必須」,然而,藍營縣市長紛紛對此表示不認可,臺媒也呼籲蔡英文「不要再賭氣,務實盤點資源、接受客觀現實,多為人民幸福著想。」
  • 「臺獨」政黨提案稱持大陸居住證者要除臺籍 臺媒:變相懲罰臺灣人
    【環球網綜合報導】大陸9月1日開放申請港澳臺居住證,已有超過萬人申請。不過「臺獨」政黨「時代力量」黨團26日聲稱將進行「提案」,要剝奪申請者臺籍。有學者認為,這種做法只是變相懲罰據實申報的臺商、就學人士。
  • 臺大學生遊大陸:對岸以身為中國人自豪,我們卻哈日哈韓
    【觀察者網綜合報導】隨著兩岸的旅遊開放,臺灣與大陸的民間交流也日漸增多。據《中時電子報》17日報導,近日,有一名來自臺灣大學的學生,在論壇上分享其在大陸生活的心得體會,並列舉出7項「兩岸大不同」之處。 最後,該名臺大學生還感嘆說,其實在大陸很多產業早已超越臺灣很多,但部分臺灣人仍持「大陸啃樹皮」的刻板印象,他不由得直呼,「臺灣人才是真正的超級玻璃心」。
  • 反核的代價是流汗,「臺獨」的代價呢?
    近日,臺當局下令公務機構在中午不得使用冷氣,更加暴露了臺當局沒有配套、不顧一切反核到底的荒謬性。臺灣《中央網絡報》今日發表點評文章指出,眾所周知,反核和「臺獨」是民進黨的兩大神主牌,無疑地,反核是在強行推進了,縱使造成工商企業界為此出走、重挫臺灣經濟,也在所不惜,「臺獨」亦不遑多讓,然而,民眾必須認清的是,反核的代價是流汗,「臺獨」的代價更恐怕是流血。
  • ...商剛與臺灣密談軍售就收到大陸警告?綠媒又捕風捉影:臺「中科院...
    【環球網報導 記者 趙友平】「臺灣防務消息走漏疑雲!」島內綠媒24日又炒作起了大陸阻止捷克對臺軍售。報導稱,捷克軍火商此前向臺灣推銷武器,雙方才談完72小時就被大陸獲悉並「施壓」。報導捕風捉影式地稱,現在臺「中科院」已開始追查是否有內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