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日本人能成為大藏家,全仰仗中國文物!

2020-12-18 騰訊網

每天了解古玩知識

第一位:坂本五郎

日本古董商兼收藏家坂本五郎(1923-2016)對於中國古董藝術品收藏十分熱愛,從一個平凡的小人物到創立「不言堂」,成為日本當今最具影響力的古董交流會之一,2016年8月15日坂本五郎去世。

唐 三彩貼花雙繫繩柄壺

元青花釉裡紅大罐

北宋 定窯劃花八稜大碗

北宋 定窯刻牡丹紋碗

官窯粉青釉紙槌瓶,南宋,2008年香港蘇富比春拍,成交價6752萬港元,刷新當時南宋瓷器世界拍賣紀錄。

夾紵乾漆佛頭像,唐代,2013年香港蘇富比春拍,成交價4044萬港元,刷新當時唐佛像世界拍賣紀錄。

赭地剔彩穿蓮翼龍圓長方盆,明成化,2013年香港蘇富比春拍,成交價844萬港元。

鬥彩雞缸杯,明成化,2014年香港春拍,2.8124億港元成交。

商末周初 鳳凰文卣

商末周初 饕餮文鼎

殷商時期 饕餮文瓿

唐三彩『金加彩唐馬俑』

第二位:藤田家族(藤田美術館)

位於日本大阪的藤田美術館落成於1954年,同其他頗負盛名的博物館相比,並不顯山露水,但它卻是日本最富盛名的私人美術館之一。創始人藤田傳三郎(Denzaburo Fujita)是日本近代史上重要的實業家,釀酒業豪商出身的他參加倒幕維新運動,並在其中受益。

同時,他還是一位東亞傳統藝術的愛好者,斥巨資搜集了許多國寶級文物。據說,在收購文物時,他出手快又準,幾乎從來不問價錢。

曜變天目茶碗 中國南宋 藤田美術館藏

《六龍圖》陳容

成交價:48,967,500美元成交

龍泉青釉印纏枝牡丹紋鳳尾尊

元十四世紀

龍泉青釉刻纏枝花紋荷葉蓋罐

李公麟 《便橋會盟圖》

《石渠寶笈》記載為韓幹

商晚期 安陽 青銅饕餮紋方尊

商晚期 安陽青銅饕餮紋方罍

商晚期 安陽 青銅饕餮紋瓿

商晚期 青銅羊觥

北魏孝昌二年(公元526年)比丘法興造釋迦三尊黃花石像

第三位:臨宇山人

臨宇山人的宋瓷收藏起步於上世紀70年代,收藏囊括南北諸窯,被譽為最全面的宋瓷私人收藏。

北宋 定窯黑釉鷓鴣斑盌

北宋 耀州窯刻芙蓉紋盌

北宋/金 定窯刻牡丹紋折沿盤

北宋 定窯刻螭龍紋洗

北宋/金 磁州窯白地黑花魚藻紋小口瓶

北宋 鈞窯天青釉盤

南宋 建窯「油滴天目」茶盌

五代/北宋 越窯青釉刻蓮紋鴛鴦鈕圓盒

南宋 吉州窯玳瑁釉剪紙貼雙鳳紋長頸瓶 名「飛鶴」

北宋/金 磁州窯白地黑花魚藻紋缽

南宋 龍泉窯青釉鳳耳盤口瓶

第四位:安宅英一

安宅英一是一名富二代,他從小勵志想當一個音樂家(創立了音樂界的安宅獎)。他的父親也看出這孩子不是經商的材料,其實沒有指定他為接班人。但是陰錯陽差,他父親去世後,他接手了安宅產業。

他的精力沒有放在產業的經營上,而是全身心地投入了陶瓷器的收藏。他的收藏標準只有一條:那就是美,符合安宅英一的審美的器物。清代的官窯都沒有進安宅英一的法眼,他一年到頭奔走於各大拍賣會之間,公司帳上的盈餘都買了陶瓷,每一件都是安宅英一花費巨大心血淘來的寶物。

南宋 國寶油滴天目茶碗

飛青瓷

汝窯水仙盆

南宋吉州木葉天目碗

南宋官窯青釉八方瓶

不得不說,這次提到的坂本五郎、藤田家族(藤田美術館)、臨宇山人以及安宅英一等四位日本收藏家(族),其收藏的中國古董藝術品的珍貴程度都是博物館級的,有些甚至是價值連城!

(圖文自網絡 版權屬原作者)

(聲明:尊重作者原創。如有涉及版權問題,敬請作者或同行告知,我們將及時糾正刪除。同時,歡迎廣大藏友投稿分享您的原創好文章。同類微信公眾號轉載本刊發布文章,請另取標題,以免讀者誤會。如使用本刊標題,必須註明「轉自公眾號:四海博緣收藏平臺」。謝謝合作!

相關焦點

  • 全球十大國家的國寶級文物,中國最豐富,日本讓人嘆息!
    一、中國中國的文物無需多說,在世界範圍內名氣大的數不勝數。二、美國眾所周知,美國是個年輕的國家,因此讓他們有幾百上千年的文物是不現實的。但值得一提的是,美國擁有35000家博物館!比麥當勞和星巴克店鋪總和還要多。不過這些博物館的鎮館之寶大多是從國外「借」來的,因此不例入本土的文物範疇。
  • 日本掠走多少中國文物?戰後僅歸還117箱善本書
    這則新聞不由讓人回憶起,在日本侵華的14年間,無數中國文物被日寇掠奪、損毀的悲慘命運。北京猿人化石神秘失蹤1941年12月,發生了至今仍令人牽掛萬分的北京猿人化石失蹤事件。1929年,中國青年考古學家裴文中在周口店遺址發掘出來北京猿人頭骨化石等珍貴文物,這些文物一直保存在由美國人掌管的北京協和醫院B樓解剖室的保險箱內。
  • 日本拒不歸還的三大中國文物,一件拍賣了3億,一件是日本的恥辱
    雖然日本是一個卑劣的國家,但不得不承認的是,這個民族非常的善於學習,古代時學習中國的唐朝的各種文化、制度,到了近代又開始學習西方的先進技術,使得自身迅速的強大,明治維新過後,日本就成為了當時亞洲最強大的國家,就算在國際上也有一席之地,由於日本是一個島國,物資匱乏, 所以強大起來的日本就忘恩負義
  • 拍場上從日本回流的中國書畫
    自唐代以來,由於各種原因,中國書畫作品大量流入日本,尤其是清末至二戰結束,日本通過各種渠道在中國大肆搜刮書畫作品,導致大量中國書畫作品流向日本。 此外,促成中國文物從日本回流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日本文化的轉型。二戰後,日本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甚至生活方式日趨西化,對傳統文化的重視程度隨之下降,尤其是年輕人,不再如父輩那樣看重中國書畫。正是在這樣的契機下,日本回流的書畫成為藝術品市場和收藏界的熱點。在過去幾年,日本回流書畫在整個中國藝術品交易中佔有很大比重,一些拍賣公司甚至還舉辦了日本回流中國書畫專場。
  • 楊老師,聽說在英語裡並沒有一個專有詞彙和中文的「文物」相對應...
    X 楊老師,聽說在英語裡並沒有一個專有詞彙和中文的「文物請問外國(非華人群體)有專門針對古董文物的收藏圈嗎?
  • 為啥大部分中國流失的文物大多在英法,卻很少聽說在日本?
    中國流失在外國的文物不計其數,但是中國的文物我們聽過的最多的就是流失在英國還有法國的比較多,那麼就有人問了為啥大部分中國流失的文物大多在英法,卻很少聽說在日本?小編想說的是,雖然中國人很少聽到日本掠奪中國文物的情況嗎,但是這也不代表日本從中國掠走的文物就很少!
  • 中國文物流失至日本360萬件 部分為絕世孤品
    據中國文物學會統計,從1840年鴉片戰爭以來,超過1000萬件中國文物流失到歐美、日本和東南亞等國家及地區。多年來,文物流失一直是國人心中的痛。那麼,文物外流的原因有哪些?外流文物現存何處?又有哪些追回的方式呢?
  • 戰後日本歸還16萬馬車文物只是皮毛,國外拍賣中國文物件件過億
    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統計,中國流失海外的國寶級文物大約有160餘萬件!世界範圍內,有200多家大型博物館都收藏有中國珍貴文物,然而國外的收藏熱卻不限於官方,據了解外國民間收藏的中國文物竟是博物館收藏數量的10倍!那麼中國有外國的文物嗎?當然是有的。
  • 日本從中國帶走的文物數量太多,戰後卻僅歸還117箱善本書
    ——范文瀾(中)文章類型/歷史見聞字數|887,閱讀約2分鐘你有沒有想過一個問題:抗戰14年,日軍從中國掠奪了多少文物?沒有人能回答這個問題。或許將是一個永遠無法解開的謎團。有一點是肯定的。數字驚人,觸目驚心。
  • 馬未都:唯一主動歸還中國頂級文物的日本女人,值得欽佩
    中為佛像來自於日本的美秀博物館,這是一家非常獨特的博物館,創辦人是小山美秀子,1910年生人。建在深山裡的在美秀博物館建築期間,小山美秀子就在世界各地尋求各種文物,尤以中國文物為主。這尊佛像在1994年被盜後從此杳無音訊,國家文物局立刻派專家到日本和小山美秀子談判。小山美秀子辦博物館的初衷,就是希望更多的人通過藝術來領會宗教精神,如果這件東西來路有瑕疵,她自己也感到不愉快,儘管她是從正規渠道花重金買來的,但她還是委託自己的女兒跟國家文物局接洽。很容易,談了兩次就談成了。
  • 主動歸還中國700萬文物,她還是日本第一富婆
    △大英博物館裡,共有我國文物2萬3千餘件 倒是日本的一家私人博物館——美秀美術館,曾無償歸還給中國一件重要歷史文物。 △館內藏品 在這些來自世界各地的古物中,中國文物成了她的最愛,其藏品數量也佔了很大一部分。
  • 全系統防震撐起文物保護傘
    一座橡膠圈上的博物館  當地震發生時,地震波經地基、館舍、展陳櫃逐步傳遞到文物,任何一個環節出現震動都會危及文物安全。在國際上,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等基於「震源+展櫃+文物」的安全設計方法,將防震裝置作為與展櫃配套的定型產品進行開發應用,但由於忽視了館舍自身的地震放大作用,仍然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
  • 投降後的日本為何願意把文物和金銀還給中國?卻不願意歸還此物
    中國從滿清以來,中國的文物和黃金等寶貝,被外國搶掠了很多,目前很多中國文物都在外國的博物館裡面陳列著。尤其是八國聯軍火燒圓明園的時候,搶奪的寶貝不計其數,近代史上的日本侵華戰爭中,從中國偷走的文物也是讓人心痛。
  • 日本美秀博物館:貝聿銘設計,百萬美金買中國被盜文物,無償歸還
    「我不跟你探討錢的問題,我只是希望你能夠幫我設計這個博物館」,說這句話的是一個日本老太太小山美秀子,也許是設計師的本能,貝聿銘接下了這個項目,這就是日本的美秀博物館——令貝聿銘沒有想到的是,這個博物館與中國頗有淵源,因為一件事,中國文化名人馬未都曾評價道:唯一主動歸還中國頂級文物的日本女人
  • 野島剛:除了中國人 最能理解故宮的可能是日本人
    而在這背後恰恰可以展現出兩岸的狀態,還有中國的近代史。  日本侵略中國的時候,文物不得不從北京遷移到南京。那之後,日本攻佔上海和南京。故宮文物又轉移到四川。戰爭結束,日本戰敗。這部分文物又遷回南京。後來由於中國國內的情勢越來越對國民黨不利,所以這批文物就沒能遷回北京,而是從南京搬到臺灣島。
  • 臺北故宮裡有一件文物竟然是日本人所造,和南京大屠殺有關~
    臺北故宮博物院和北京故宮博物院一樣,都收藏了眾多中華民族的寶貴文物。在臺北故宮的眾多文物中,有一件竟然出自日本人之手,那就是南京大鼎,日本人還稱之為櫻花鼎。日本人鑄造的鼎為什麼出現在臺北,這和日本人侵略中國有關,也和駭人聽聞的南京大屠殺有關。1937年,國軍在戰爭中失利,南京保衛戰敗於日軍。12月13日,作為首都的南京淪陷,日本在南京製造了惡名昭著的南京大屠殺事件。
  • 流失海外的文物,那些藏有重要中國文物的海外博物館!
    中國歷史悠久,文物浩如煙海,為外國博物館及公私機構收藏是不可避免的,並不全都是「流失海外」。本文為您詳細介紹了目前中國文物的海外收藏現狀,並整理出藏有較重要中國文物的海外博物館名單,以供諸君參考。亞瑟 賽克勒大廳是紐約大都會博物館陳列中國佛教藝術的特別展廳,出自山西廣勝寺的元代壁畫、雲岡造像、河南淇縣東魏李道贊等五百人造像碑等傑作濟濟一堂。
  • 東京國立博物館的中國文物
    、東南亞藝術、中國藝術、朝鮮藝術和西域藝術等部門,東洋館也是中國境外收藏中國文物最多的博物館之一。15世紀 青花束蓮紋大盤此外,東洋館一層還有一些特別專題用來展示中國文物與東南亞文物之間的文化淵源。比如銅鼓,比如青花瓷。
  • 日本搶走的「青銅文物」,拍賣了2.07億元,國人:一起出錢買回來
    日本人喜歡收集我們中國的文物,這是眾所周知的事情,而且這已經有一百多年的歷史了,他們總是不予餘力的收藏中國的重要文物,一百多年前是搶奪,而今是世界各地的收羅。從唐朝開始,日本就深受我國文化的影響,當時中日兩國還是友好往來的,中方也慷慨地將中國的很多精美文物送給日本。
  • 日本人侵佔北京8年,為何故宮文物卻安然無恙?我們要感謝一個人
    日本和中國的關係是比較奇怪,有學者曾提出秦朝時期徐福帶著三千童男童女東渡,然後到了日本,這事的真偽還有待考證,不過自日本向漢朝皇帝請求賜名賜封起,日本就有不少學者來到了我國,學習我國的文化等,唐代時我國與日本的關係更為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