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件天價文物畫作刷爆了公眾視野,就是達文西的《救世主》,它在某著名拍賣會上最終以4.5億美元成交,相當於人民幣30億元!這引發了網友關於中外文物的大討論。
清朝末期,幾次侵略戰爭,列強從中國掠奪的文物不計其數,單就八國聯軍橫掃圓明園這一次,他們就把大清當朝以及搜集的中國前朝文物帶走了大半,圓明園堪稱大清的博物館,可想而知有多少文物流失海外。
清朝皇帝要錢有錢要權有權要女人有女人,平時沒事就玩玩文玩古董,據記載稱,雍正、乾隆、嘉慶、道光、鹹豐這五朝皇帝,每年居住在圓明園的時間都在半年以上。
但說最喜歡的收藏的乾隆皇帝,清內務府記載,乾隆二十一年這一年,全年因閏月共有393天,乾隆的行程:熱河避暑山莊66天,曲阜孔廟54天,宮內105天,圓明園168天。乾隆在圓明園的時間是最多的,向來喜歡奢華的乾隆在此駐留的時間最久,足以說明圓明園的豪華,然而這一切都被毀了。
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統計,中國流失海外的國寶級文物大約有160餘萬件!世界範圍內,有200多家大型博物館都收藏有中國珍貴文物,然而國外的收藏熱卻不限於官方,據了解外國民間收藏的中國文物竟是博物館收藏數量的10倍!
那麼中國有外國的文物嗎?當然是有的。不過,故宮中的外國文物主要是當初海外貿易、宮廷採購置辦、使臣傳教士進獻的來的,相比於外國博物院的中國文物,中國的這些外國文物真是微不足道的,其價值估計連中國的一件都比不上,因為有些東西如今都可以在外國市場上輕易買到。
其實在世界性的拍賣會上,中國的文物頻頻創造天價,比如北宋黃庭堅的書法《砥柱銘》最終價為3.9億元,加佣金總成交價達到4.4億元。還比如2005年某拍賣會上一個名為《鬼谷下山圖罐》的元青花瓷罐最終以約2.3億元成交。
時至今日,當初圓明園流失的文物主要保存在英法兩國,其中大英博物館的東方藝術館中至少保存了兩萬多件中國歷代的稀世珍品;法國拿破崙三世的歐也妮王后特意在巴黎楓丹白露宮建造了個中國館,用來儲存在18060年英法聯軍從中國掠奪的文物。希望越來越強大的中國能夠更多的回收這些國寶級文物。
不僅清朝文物流失嚴重,中日戰爭期間,被日本搶奪的珍貴文物也不在少數,據統計這個數量高達360多萬件。而且這些文物運到日本後就被黑市交易到民間收藏家手中,所以追回十分困難,日本戰敗後,日本歸還掠奪文物16萬車,珍貴文物約2000件,然而更多的國寶級文物則再也追不回了。
單就說甲骨文文字片來說,這三千多年的人類珍貴文字起源證據,共發現了3萬多片,而日本國內就有1.3萬片。大約有一半在戰爭期間被偷走,當然,這偷走的過程少不了大發國難財的人的幫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