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不思蜀|成語故事NO. 11

2021-02-13 小平老師

小平老師

(ID:fangxiang-edu)

中小學|教案|課件|試卷

文 / 小平老師

公號ID:fangxiang-edu

各位爸爸媽媽和小朋友,晚上好,今天開始開設成語學習時間!今天小平老師為大家帶來的故事是《樂不思蜀》。

在三國時期,蜀國的建立者叫做劉備,他寬厚仁慈,知人善用,吸引了一批人才為自己效力,尤其是有諸葛亮作為謀士,使得自己以原來相對較弱的實力,逐漸壯大,並成為了能與魏國的曹操相抗衡的一方力量。

劉備雖然勤奮治國,可是他的兒子劉禪卻不一點也不像他。劉禪的小名叫劉阿鬥,他懦弱無能,懶惰成性,一天到晚就想著吃喝玩樂。劉備死後,把劉禪託付給當時蜀國的丞相諸葛亮,希望諸葛亮能好好輔佐劉禪,幫助他消滅魏、吳兩個國家,統一天下,完成蜀漢政權的復興。

劉禪整天遊手好閒,完全沒有心情理會朝政,好在他對諸葛亮言聽計從,大小事務都由諸葛亮決斷,所以蜀漢政權還保持穩定了一段時間。後來諸葛亮在帶兵攻打魏國的過程中,勞累過度,最後死在了行軍途中。諸葛亮這棵大樹倒下,昏庸的劉禪離滅亡也就不久了。

日漸衰落的蜀國再也沒有力量在與北方強大的魏國相抗衡,終於在公元263年,魏國的大軍攻入蜀國的都城成都,劉禪和一幫大臣都投降了魏國,至此蜀國也就滅亡了。

劉禪投降,由原來的一國之君轉眼變成了人家的俘虜,實在是令人感嘆。有一次,魏國的大臣司馬昭宴請劉禪和投降的蜀國大臣。

司馬昭在眾人飲酒高興的時候,命令一幫宮女在席間唱歌跳舞。他故意讓人跳起蜀國人的舞蹈,當時正當高興的蜀國大臣無不停下筷子酒杯,聽著故國的歌聲、看到故國的舞蹈,不禁思念起已經滅亡的蜀國,個個都潸然淚下。

按理說作為蜀國的國君,劉禪應該更加悲傷才對,誰知他竟然無動於衷,依然悠然地欣賞舞蹈,品嘗美酒,一臉痴迷愉快的樣子。

司馬昭看到這樣的情形,就對他的手下賈充說:「想不到這個劉禪又糊塗又無情,居然到了這樣不可救藥的地步。即使諸葛亮還活著,恐怕也不能長久地輔佐他,何況是諸葛亮的學生薑維呢!」

賈充笑嘻嘻地回答他:「哈哈,這可是好事情。如果不是因為他這樣昏庸無能的話,你又怎麼能有機可乘,吞併蜀國呢。」

又過了一段時期,司馬昭和劉禪見面,他問劉禪:「你現在還會想念你的故鄉嗎?」

劉禪回答到:「此間樂,不思蜀。「就是說,這個地方快樂無比,我可不思念我的故土蜀國。

劉禪的手下有一個叫做郤正的人,他聽到這件事以後,趕緊去教劉禪,說:「如果以後他再這樣問你,你應該背上哭泣,回答他說『我的父母祖先的墳墓遠在蜀地,而我卻在千裡之外。所以我的內心每一天都為此悲傷,特別思念故土』。」後來司馬昭果然又問他這個問題,他就流著淚水,用郤正教他的話回答司馬昭。司馬昭看到劉禪前後的態度大不相同,感到非常好奇,就說:「怎麼這麼像郤正講話的語氣?」

劉禪聽了這話,更是驚訝無比,望著司馬昭說:「哎呀!你怎麼知道啊,就是郤正教我的。」

一旁的人聽到這話以後,大笑不止,都認為劉禪雖然懦弱無能,但是老實,估計不會有什麼謀反覆國的念頭,劉禪也因此得以安樂地度過餘生,被封為「安樂公」。

劉禪胸無大志,安於眼前的享樂,即時在異國他鄉也不會思念自己的故土蜀國,所以後世就用「樂不思蜀」這個成語來說這段故事,意在提醒每一個人,不要做那種平庸無能、不知上進的人。

「樂不思蜀」這個成語來說這段故事,意在提醒每一個人,不要做那種平庸無能、不知上進的人。

小朋友們,你們有過樂不思蜀的經歷嗎?另外,蜀國是我們現在的哪個地方呀,你們知道嗎?知道的話,可以來告訴小平老師呀!

美好的事物並不總在眼前

心懷理想,努力奮鬥

每一個明天都將越來越美好

-- END --

▍免責聲明:所有圖文以及內容僅供學習交流使用,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煩請告知,我們會立即刪除並表示歉意。

商務合作,請聯繫QQ:724352230

你若喜歡,點個在看 

相關焦點

  • 樂不思蜀的故事 | 聽故事,學成語No.31
    學成語「成語」樂不思蜀「拼音」lè bù sī shǔ「釋義」很快樂,不思念蜀國。「出處」 清·王韜《淞隱漫錄》:「如果沒於洪濤;獲此妙境;真覺此間樂不思蜀矣。」「近義詞」樂而忘返 流連忘返 留連忘返「反義詞」歸心似箭 安不忘危 一刀兩斷 飲水思源「造句」哪知他人到了外國,就樂不思蜀,連信都不寫回來了。
  • 小雞寶寶考考你樂不思蜀這個成語源於哪一位歷史人物
    :原標題:小雞寶寶考考你樂不思蜀這個成語源於哪一位歷史人物 今天的螞蟻莊園的題目有一定難度,今天的題目是樂不思蜀這個成語源於哪一位歷史人物?這是螞蟻莊園5月6日莊園小課堂的題目,小夥伴們知道樂不思蜀來源於劉禪還是劉備嗎?
  • 樂不思蜀 亡國之君的權宜之計(圖)
    成語中的四川  成 語 釋 義  樂不思蜀:很快樂,不思念蜀國。比喻在新環境中得到樂趣,快樂地忘了本,不再想回到原來環境中去。「樂不思蜀」原意是劉禪安於逸樂不思亡國。後形容樂而忘返或樂而忘本。  蜀:古地名,三國時的蜀國,相當於今天以成都平原為中心的四川省。
  • 除了成語之都邯鄲,想不到還有這麼多地方盛產成語
    成語是一種來自於古代經典或著作、歷史故事或人們的口頭故事,長期沿用而形成的固定短語。成語結構固定,意思精闢,是漢文化的一大特色,被人稱之為濃縮的中華文化。有意思的是,很多成語都有其產生的地區,比如我們都知道河北邯鄲被稱為成語典故之都,是全國各地區中產生成語最多的地方,「胡服騎射」、「邯鄲學步」、「黃粱美夢」、「負荊請罪」等一千五百餘條膾炙人口的成語典故,都和邯鄲有密切關係。那麼,除了河北邯鄲那之外,還有哪些地區盛產成語呢?下面我們就來探討一下。
  • 庖丁解牛|每天一個成語故事NO.11
    學習反饋成語故事課堂剛推出不久,我們就收到了很多家長的好評,還有很多意見和建議。這是我們收到的一位媽媽的反饋,她的孩子特別喜歡畫畫,每次聽完成語故事之後,還會根據聽到的成語故事,來畫畫。在畫畫的過程中,孩子對成語故事有了更深一步的理解和記憶。歡迎各位家長,將孩子的學習過程,分享到群裡,和大家共享!
  • 美華校舉辦"希望杯"成語故事決賽 11人脫穎而出
    美華校舉辦"希望杯"成語故事決賽 11人脫穎而出
  • PYP七大概念成語故事:落葉歸根
    -生詞表-【成語】落葉歸根[ luò yè guī gēn]【釋義】【近義詞】解甲歸田、故土難離【反義詞】四海為家、樂不思蜀【例句】遠居海外的叔叔終於回到故鄉,也算得上是落葉歸根了。成語故事       春天,一顆小樹發出了嫩綠的新葉,它在溫暖的微風中晃動著枝條,興奮地看著四周。旁邊的一棵老樹看到它活潑的樣子,眯著眼睛笑起來:「咳咳咳,還是年輕好啊,我像你這麼大的時候,只要春風一來啊,我也是早早兒的兒就發出新芽兒來,渾身上下都舒坦吶。」
  • 故事+漫畫,小學生終於不用背成語,就能學會了!
    「樂不思蜀」,還有比這兒更清楚、更有趣的解說嗎?比起背誦、默寫,這種以成語故事和大幅插圖為主要內容,通過講故事的方式讓孩子來學成語,不僅更簡便快捷,也更容易幫孩子建立起學習興趣。其實,中國的成語都是典有所出,大部分成語背後都有一個故事,故事背後也含有一定的道理,而把這些講給孩子聽,遠比要孩子單純背成語要好得多!然後用4格非常有趣的漫畫,讓孩子更加直觀地就能了解這個成語的含義。
  • 歸納小學語文有趣的成語!
    成語是孩子常見的固定短語。是長期使用,鍛鍊而形成的固定短語。他它一般是4個字,也有3字或者5字等成語。例如欲速則不達就是5字成語。成語大多是4個字,這大概為了便於記憶。在小學階段常見的修辭方法有比喻、擬人、反問、設問等。在有的成語中就包含了修辭方法。今天給大家歸納總結一下。
  • 近朱者赤 近墨者黑丨聽故事 學成語~NO.11
    近來中國傳統文化越來越受到大家的推崇繼詩詞潮之後又掀起了一股成語風成語應用廣泛但大多望文生義曲解亂用現象比比皆是殊不知短短幾個漢字往往凝結了>一段歷史、一個故事、一個道理熟讀成語不僅能夠擴大視野、增長知識、豐富詞彙還能全面提高我們的文字表達和溝通能力哦!
  • 成語每日一薦|除了狡兔三窟,你還知道哪些具有緊縮式用法的成語?
    相關成語:移花接木 掩人耳目 馮諼三窟 甕中之鱉 坐以待斃2.樂不思蜀 [lè bù sī shǔ]基本釋義:很快樂,不思念蜀國。 比喻在新環境中得到樂趣,不再想回到原來環境中去。出處:清·王韜《淞隱漫錄》:「如果沒於洪濤;獲此妙境;真覺此間樂不思蜀矣。」典故:三國時期,劉備佔據蜀地,建立蜀國。他死後,兒子劉禪繼位,又稱劉阿鬥。劉禪昏庸無能,在那些有才能的大臣死後,公元263年,蜀國就被魏所滅。
  • 成語書很多,分類學習幫助最大!《一讀就會的分類成語故事》開團!
    市面上常見成語故事書,多是根據讀音或筆畫分類,相鄰成語之間缺乏內在聯繫,孩子不容易牢固記憶。而這套書以「實用性」出發,把成語按照含義和應用場景,細緻地分為20類。不過這樣的板塊式學習,並非讓孩子機械化地堆砌辭藻,而是通過跌宕起伏、幽默諷刺的故事,把成語融入了符合其含義的場景中。讀罷故事,便能立馬意會成語的用法,在恰當的寫作和口語場景中靈活應用。
  • 劉禪的「樂不思蜀」,其實就是脫口而出的真心話
    在現在的討論中,經常看到有一些觀點認為劉禪是具有大智慧的君主,即認為他的名言「樂不思蜀」是大智若愚。然而,司馬昭具有不凡的才智,他恐怕不是這麼容易就會被劉禪區區幾句話糊弄。換句話說,司馬昭不會被劉禪的「智慧」糊弄就因此消除了對劉禪的殺心。要是把劉禪的「樂不思蜀」當作明智保身的策略,怎麼看都有些立不住腳。
  • 2018重慶小學語文成語故事11
    2018重慶小學語文成語故事11   51、名落孫山   宋朝時候,有個名叫孫山的讀書人,他與同鄉的兒子一起去參加科舉考試,考取了最後一名。看完榜後,他馬上高興地回家去了,同鄉問他:「我兒子考中了嗎?」他幽默地回答;「您兒子的名字排在孫山後面呢!」
  • 《光武帝劉秀成語故事》出版
    中新網·湖北《光武帝劉秀成語故事》出版 發布時間:2020年09月11日 17:22 來源:中新網湖北今日熱點:湖北民企千億級「航母」呼之欲出中部第一!卡達政府:阿富汗和塔利班談判將於12日開始爆炸陰影猶在 貝魯特港再起大火引居民恐慌中新網湖北新聞9月11日電 (楊子雯)日前,由趙正鵬編寫、長江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的《光武帝劉秀成語故事》以講故事的方式解讀成語,展現了東漢歷史的浩瀚畫面,展示了中華成語文化的獨特魅力。
  • 三國殺錦囊牌的由來,除樂不思蜀外,南蠻入侵、萬箭齊發也有故事
    樂不思蜀出牌階段,對一名其他角色使用。將【樂不思蜀】放置於該角色的判定區裡,若判定結果不為紅桃,則跳過其出牌階段。由來:"樂不思蜀"出自《三國志蜀書後主傳》,講的是蜀後主劉禪甘心為司馬昭所虜不思復國的故事。
  • 【講故事,學成語】成語故事——夜郎自大
    在這裡,讓我們一起分享育兒經驗、親子理念、親子故事,還有那份獨特的親子成長體驗。從今天開始,我們將和大家一起講故事,學成語,也希望爸爸媽媽跟孩子們一起從成語中體會傳統文化帶給我們的啟示!一句話釋義夜郎自大比喻驕傲無知的膚淺自負或自大行為。出自《史記·西南夷列傳》:滇王與漢使者言曰:「漢孰與我大?」。及夜郎侯亦然。
  • 《笑讀成語》開團!畫給孩子的趣味成語故事,了解成語背後的故事!
    小成語,大道理,學習成語可以增長語言能力,了解成語背後的故事,更能夠開闊視野,汲取智慧。今天給大家推薦《笑讀成語:畫給孩子的趣味成語故事》。這是一套讓孩子讀得開心、記得住、有深度的漫畫成語故事書。160個活潑生動的成語故事+160幅幽默風趣的四格漫畫,不陳腐、不乏味,形式新穎靈活。
  • 瘋狂猜成語之鵬程萬裡的成語故事
    瘋狂猜成語之鵬程萬裡的成語故事 2013-08-23 11:58 來源:網際網路資源 作者:
  • 【講故事,學成語】成語故事——守株待兔
    在這裡,讓我們一起分享育兒經驗、親子理念、親子故事,還有那份獨特的親子成長體驗。從今天開始,我們將和大家一起講故事,學成語,也希望爸爸媽媽跟孩子們一起從成語中體會傳統文化帶給我們的啟示!一句話釋義守株待兔,比喻妄想不勞而獲,或死守狹隘的經驗,不知變通。成語故事相傳在戰國時代的宋國,有一個農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