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平老師
(ID:fangxiang-edu)
中小學|教案|課件|試卷
文 / 小平老師
公號ID:fangxiang-edu
各位爸爸媽媽和小朋友,晚上好,今天開始開設成語學習時間!今天小平老師為大家帶來的故事是《樂不思蜀》。
在三國時期,蜀國的建立者叫做劉備,他寬厚仁慈,知人善用,吸引了一批人才為自己效力,尤其是有諸葛亮作為謀士,使得自己以原來相對較弱的實力,逐漸壯大,並成為了能與魏國的曹操相抗衡的一方力量。
劉備雖然勤奮治國,可是他的兒子劉禪卻不一點也不像他。劉禪的小名叫劉阿鬥,他懦弱無能,懶惰成性,一天到晚就想著吃喝玩樂。劉備死後,把劉禪託付給當時蜀國的丞相諸葛亮,希望諸葛亮能好好輔佐劉禪,幫助他消滅魏、吳兩個國家,統一天下,完成蜀漢政權的復興。
劉禪整天遊手好閒,完全沒有心情理會朝政,好在他對諸葛亮言聽計從,大小事務都由諸葛亮決斷,所以蜀漢政權還保持穩定了一段時間。後來諸葛亮在帶兵攻打魏國的過程中,勞累過度,最後死在了行軍途中。諸葛亮這棵大樹倒下,昏庸的劉禪離滅亡也就不久了。
日漸衰落的蜀國再也沒有力量在與北方強大的魏國相抗衡,終於在公元263年,魏國的大軍攻入蜀國的都城成都,劉禪和一幫大臣都投降了魏國,至此蜀國也就滅亡了。
劉禪投降,由原來的一國之君轉眼變成了人家的俘虜,實在是令人感嘆。有一次,魏國的大臣司馬昭宴請劉禪和投降的蜀國大臣。
司馬昭在眾人飲酒高興的時候,命令一幫宮女在席間唱歌跳舞。他故意讓人跳起蜀國人的舞蹈,當時正當高興的蜀國大臣無不停下筷子酒杯,聽著故國的歌聲、看到故國的舞蹈,不禁思念起已經滅亡的蜀國,個個都潸然淚下。
按理說作為蜀國的國君,劉禪應該更加悲傷才對,誰知他竟然無動於衷,依然悠然地欣賞舞蹈,品嘗美酒,一臉痴迷愉快的樣子。
司馬昭看到這樣的情形,就對他的手下賈充說:「想不到這個劉禪又糊塗又無情,居然到了這樣不可救藥的地步。即使諸葛亮還活著,恐怕也不能長久地輔佐他,何況是諸葛亮的學生薑維呢!」
賈充笑嘻嘻地回答他:「哈哈,這可是好事情。如果不是因為他這樣昏庸無能的話,你又怎麼能有機可乘,吞併蜀國呢。」
又過了一段時期,司馬昭和劉禪見面,他問劉禪:「你現在還會想念你的故鄉嗎?」
劉禪回答到:「此間樂,不思蜀。「就是說,這個地方快樂無比,我可不思念我的故土蜀國。
劉禪的手下有一個叫做郤正的人,他聽到這件事以後,趕緊去教劉禪,說:「如果以後他再這樣問你,你應該背上哭泣,回答他說『我的父母祖先的墳墓遠在蜀地,而我卻在千裡之外。所以我的內心每一天都為此悲傷,特別思念故土』。」後來司馬昭果然又問他這個問題,他就流著淚水,用郤正教他的話回答司馬昭。司馬昭看到劉禪前後的態度大不相同,感到非常好奇,就說:「怎麼這麼像郤正講話的語氣?」
劉禪聽了這話,更是驚訝無比,望著司馬昭說:「哎呀!你怎麼知道啊,就是郤正教我的。」
一旁的人聽到這話以後,大笑不止,都認為劉禪雖然懦弱無能,但是老實,估計不會有什麼謀反覆國的念頭,劉禪也因此得以安樂地度過餘生,被封為「安樂公」。
劉禪胸無大志,安於眼前的享樂,即時在異國他鄉也不會思念自己的故土蜀國,所以後世就用「樂不思蜀」這個成語來說這段故事,意在提醒每一個人,不要做那種平庸無能、不知上進的人。
「樂不思蜀」這個成語來說這段故事,意在提醒每一個人,不要做那種平庸無能、不知上進的人。
小朋友們,你們有過樂不思蜀的經歷嗎?另外,蜀國是我們現在的哪個地方呀,你們知道嗎?知道的話,可以來告訴小平老師呀!
美好的事物並不總在眼前
心懷理想,努力奮鬥
每一個明天都將越來越美好
-- END --
▍免責聲明:所有圖文以及內容僅供學習交流使用,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煩請告知,我們會立即刪除並表示歉意。
商務合作,請聯繫QQ:724352230
你若喜歡,點個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