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現場丨「正當防衛」新司法解釋出臺22天「陝西反殺案」將宣判

2020-09-23 壹現場

22日,「陝西版反殺案」辯護人律師和當事人家屬等到了苦盼已久的案件進展,他們接到了陝西高院的通知,「王浪故意傷害案」將於9月25日上午在涇陽縣看守所內宣判,判決後法院將告知辯護人和當事人家屬判決結果並郵寄二審判決書。

該案案發於2017年12月10日,距二審宣判已有1020天。

9月3日,兩高一部發布關於正當防衛的《指導意見》。王浪的父親王天賜說,兒子被羈押近三年,他們夫婦一直很焦慮,希望25日的宣判能有一個理想的結果,他堅持認為兒子是正當防衛。



一場酒吧毆鬥 挑釁者被「反殺」致死

2017年12月10日20時32分,陝西鹹陽炫色酒吧兩個角度的監控探頭拍下了該案的全過程。

監控視頻顯示,在受害人李雷來到酒吧前,22歲的王浪和朋友已在酒吧落座聊天。20點32分,喝過酒的李雷和兩個朋友來到酒吧,經過王浪座位後,李雷拿起鄰桌的一個菸灰缸向王浪砸去,王浪遂從座位上起來,與李雷發生爭執。

爭執中,雙方的朋友分別從二人手中將啤酒瓶奪下,此時王浪態度已經緩和,李雷繼續上前爭吵,並遞給王浪兩個酒瓶,王浪仍在跟李雷解釋,還幾次伸手試圖拍拍李雷的肩膀和胳膊示好,但都被李雷推搡開,並舉起手中酒瓶威脅王浪及勸架的朋友。

隨後,李雷突然用左手推搡王浪的頸部和面部,做出類似扇嘴巴的動作,王浪愣了一下後突然將酒瓶拿到右手向李雷頭部猛擊,在擊打兩次後,李雷側身抄酒瓶試圖還擊,卻被桌子絆倒,此時王浪又用手中的酒瓶擊打李雷頭部、背部兩次。李雷起身後去拿桌上的酒瓶,王浪則繼續用酒瓶擊打、捅刺李雷,後來兩人糾纏在一起倒地。

幾秒種後,李雷鬆開揪著王浪頭髮的手,王浪起身後和李雷說了兩句話,李雷捂著肚子往門外走,王浪則放下酒瓶留在現場。

王浪回應持續反擊是「怕被對方弄死」

案發後,李雷醫治無效死亡,王浪被公安機關帶走。2018年6月28日,王浪被以故意傷害罪一審判處有期徒刑九年。後來,「崑山反殺案」發生,輿論認為該案與王浪案有相似之處,便將王浪案稱為陝西版「反殺案」。

輿論認為兩案的相似之處有三:第一,都是被害人主動挑釁;第二,兇器都是被害人提供;第三,案件雙方受害人都是當地有名「社會人」——「紋身男龍哥」和「社會男雷哥」。

該案二審時,王浪的辯護人王萬瓊律師和徐昕律師當庭對比了兩案,辯護人辯詞中顯示,崑山案時於海明反搶砍刀後,與「龍哥」是砍刀對徒手,而王浪案中雙方始終是酒瓶對酒瓶。崑山案中於海明捅刺龍哥五刀後還追砍了第六刀但沒砍中,刀掉落在地於海明撿起來繼續追砍,而王浪用酒瓶擊打李雷6次,捅刺2次後,並沒有追擊行為。

庭審時,王浪自己供述稱,他當時被對方挑釁很生氣,拿起酒瓶只是因為對方人多,想給自己壯膽。後來經過朋友勸解已經放下酒瓶,行兇的酒瓶是後來李雷遞給自己的。

王浪還稱,當時他已經多次向李雷「認慫」,並稱呼其為「雷哥」、「都是出來玩的,你玩你的我玩我的」,還幾次想要伸手輕拍李雷肩膀和手臂示好,願意息事寧人。但李雷並未停手,兩次掀翻了桌凳,還舉起啤酒瓶威脅勸架的王浪的朋友。

王浪說當時李雷掐擊了自己的脖子,他有一種窒息感和恐懼感,所以才抄起酒瓶反擊。在擊打過程中,李雷還宣稱「你敢打我我弄死你」,並回身尋找酒瓶和菸灰缸試圖反擊,但在王浪持續攻擊下未能得手,隨後腳底打滑摔倒。

檢方:王浪過分解讀李雷行為防衛過當

二審時,公訴方認為辯護人將崑山案與王浪案相比有不妥之處。崑山案中是「龍哥」持刀攻擊於海明,然後於海明撿起掉落的刀反擊。而王浪案中,李雷只是徒手推搡,擊打王浪頸部,屬於「輕微暴力行為」,王浪在愣了2秒後開始持酒瓶還擊,明顯超出了防衛的必要限度。

同時,李雷在爭執過程中雖然多次舉起酒瓶,但並沒有明顯攻擊行為,相比較王浪的反擊行為,二者強度對比懸殊,也不能對李雷舉起酒瓶的行為過分預判評價,這沒有科學性,其不屬於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

公訴人在二審時認為,王浪的行為有防衛性質,但超過了必要限度,應為防衛過當。

二審時雙方的控辯焦點在於防衛是否「過當」,尤其針對是李雷左手擊打和推搡王浪頭頸部,右手舉起酒瓶的動作。

辯護人認為,李雷的不法侵害是一個持續的過程,包括此前的挑釁、辱罵、恐嚇和推搡,王浪作為一個剛剛走出校園的大學生,沒有多少社會經驗,且在李雷的持續辱罵和恐嚇下,已經極度恐慌,無法判斷李雷的行為是嚇唬還是會持續的攻擊。在實施反擊後,王浪也無法判斷自己是否佔了上風,李雷是否還能夠繼續實施不發侵害。「王浪不是武林高手,不能以李雷的行為作為反擊的參照實施精確防衛,難道是讓李雷拿著酒瓶先打王浪,王浪才能還一下手嗎?」。

王浪也為自己辯護說:「那種情況下,我是不是得先讓他打受傷了,才能還手。對方中途手裡沒有了酒瓶,我是不是應該等他撿起酒瓶才能繼續反擊?」

是否正當防衛成焦點 案件25日將宣判

該案二審庭審在網上全程直播,網友也非常關注此案,有網友認為,王浪是個剛剛畢業的大學生,在遭遇挑釁、辱罵和威脅且無處可逃的情況下,當場賠禮認慫,可還是遭到了「雷哥」的持續挑釁乃至攻擊,其實施防衛並無不妥。但也有網友認為,該案就是一起典型的打架鬥毆,李雷只是逞強鬥狠,並沒有想要置王浪於死地,王浪的反應太過激了。

由於該案引發的輿論關注,法官烏新剛告訴辯護人及王浪家人,該案會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和法律專家一起來進行論證,然後再擇日宣判。

從2018年12月20日二審開庭至今,王浪又在看守所裡度過了643天,這將近兩年的時間對於王浪的父母王天賜夫婦來說備受煎熬。每次新聞裡有關於「正當防衛」的內容,王天賜都會著急地點開看,越看越覺得兒子是典型的「正當防衛」。

據此前媒體報導,王天賜夫婦是普通的西北人,他家三代行醫,在當地人緣很好,王浪從小到大也沒惹過什麼事,案發當天去酒吧,也是因為朋友苗林幾次三番的打電話邀請他,正在健身的王浪才去應酬一下。而被害人李雷則是當地有名的社會人,事發前半年李雷還以恐嚇、威脅手段向路邊載客的出租司機收取保護費,因此被以尋釁滋事行政拘留十五天。

於是輿論更傾向認為王浪是「為民除害」,甚至還有王浪的同學、老師、朋友籤了聯名信,來證明其是個「乖孩子」。

由於焦慮兒子的案子遲遲沒有進展,王天賜夫婦在去年春天特意去最高法和最高檢遞交材料,那也是他們夫婦第一次來北京。後來法官告訴夫婦二人案件已經匯報給最高法,接下來只能等結果。

9月3日,最高法、最高檢及公安部發布了《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於依法適用正當防衛制度的指導意見》,王天賜說看到這個《指導意見》後,才覺得有盼頭了。沒想到《指導意見》出臺不到二十天,他們就收到了陝西高院的通知,稱案件將於9月25日上午在涇陽縣看守所內宣判。

9月3日兩高一部發布的《指導意見》中,對於正當防衛的起因條件、時間條件、對象條件、意圖條件等進行了解釋,同時還指出了要準確界分防衛行為與相互鬥毆。

《指導意見》中指出,因瑣事發生爭執,雙方均不能保持克制而引發打鬥,對於有過錯的一方先動手且手段明顯過激,或者一方先動手,在對方努力避免衝突的情況下仍繼續侵害的,還擊一方的行為一般應當認定為防衛行為。雙方因瑣事發生衝突,衝突結束後,一方又實施不法侵害,對方還擊,包括使用工具還擊的,一般應當認定為防衛行為。不能僅因行為人事先進行防衛準備,就影響對其防衛意圖的認定。

在《指導意見》中的第三部分「防衛過當的具體適用」中認為,認定防衛過當應當同時具備「明顯超過必要限度」和「造成重大損害」兩個條件,缺一不可。

《指導意見》指出,「造成重大損害」是指造成不法侵害人重傷、死亡的。防衛是否「明顯超過必要限度」,應當綜合不法侵害的性質、手段、強度、危害程度和防衛的時機、手段、強度、損害後果等情節,考慮雙方力量對比,立足防衛人防衛時所處情境,結合社會公眾的一般認知做出判斷。

《指導意見》還指出了準確把握防衛過當的刑罰裁量。文中稱,防衛過當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減輕或者免除處罰。要綜合考慮案件情況,特別是不法侵害人的過錯程度、不法侵害的嚴重程度以及防衛人面對不法侵害的恐慌、緊張等心理,確保刑罰裁量適當、公正。對於因侵害人實施嚴重貶損他人人格尊嚴、嚴重違反倫理道德的不法侵害,或者多次、長期實施不法侵害所引發的防衛過當行為,在量刑時應當充分考慮,以確保案件處理既經得起法律檢驗,又符合社會公平正義觀念。

王浪案辯護人徐昕律師認為,辯方仍舊堅持認為王浪的行為屬於正當防衛,應該判處無罪。但具體的判決還是要法官根據具體法律條文及最新出臺的司法解釋來決定。「相信判決時會對新的司法解釋有所體現,我個人對判決結果是比較樂觀的。」

文/北青-北京頭條記者 張子淵

相關焦點

  • 期待反殺案成為出臺正當防衛司法解釋的契機
    在輿論的焦急期待中,崑山市公安局對崑山「反殺案」發布通報:死者劉海龍持刀行兇,於海明為使本人人身權利免受正在進行的暴力侵害,對侵害人劉海龍採取制止暴力侵害的行為,屬於正當防衛,其防衛行為造成劉海龍死亡,不負刑事責任。公安機關對此案作撤案處理。崑山市檢察院的通報中稱:「從正當防衛的制度價值看,應當優先保護防衛者。
  • 壹現場丨陝西反殺案二審認定王浪防衛過當改判有期徒刑五年
    9月25日上午,備受關注的「陝西反殺案」即王浪故意傷害案,在陝西涇陽縣看守所宣判,陝西省高級人民法院法官在看守所內宣布判決。北青-北京頭條記者從王浪辯護律師徐昕處獲悉,法院對王浪的判決由一審的有期徒刑九年,改為有期徒刑五年,認可王浪的行為是防衛行為,但認定為防衛過當。2017年12月10日,大學剛畢業的年輕人王浪應朋友邀請到鹹陽炫色酒吧喝酒聊天。
  • 「正當防衛」兩會期間受關注,代表建議出臺解釋明確防衛限度
    接受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採訪時,多名人大代表和法律界人士認為,具有典型意義的正當防衛案件所帶來的影響和衝擊,已逐漸激活多年來相對保守的正當防衛制度;而由於缺乏統一的、操作性強的具體認定標準,正當防衛的判定容易引發爭議,亟須出臺立法解釋或司法解釋,在刑法原則性條款的基礎上,對正當防衛的判定標準進行細化和明確。
  • 陝西王浪反殺案終審宣判:刑期減至5年,雙方家屬都不滿
    2017年12月10日晚8時30分許,在涇陽縣一家酒吧,剛從大學畢業不久的22歲王浪與當地男子李雷扭打在一起,最終造成李雷失血性休剋死亡。9月25日上午10時許,陝西王浪反殺案有了結果。王浪的辯護律師徐昕認為,9月3日,兩高一部發布《正當防衛制度的指導意見》後,王浪案是首例涉及「正當防衛」宣判的案件,該案是檢驗正當防衛司法解釋的試金石,並對日後此類案件宣判具有指導性意義。從事發到二審宣判,兩家人的不服,一切恩怨的緣由僅僅是1045天前的5分鐘衝突。
  • 「王浪反殺案」二審宣判 防衛過當 刑期減為5年 一審以故意傷害罪判處有期徒刑9年
    9月25日上午,陝西涇陽王浪反殺案有了結果。陝西省人民檢察院派員到庭參加了宣判。因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根據辯護人的申請,陝西省高級人民法院合議庭於宣判當日通過電話、微信向辯護人告知了判決結果,並郵寄送達二審判決書。
  • 「正當防衛」或將重新定義,告別「誰能鬧誰有理」
    「近年來,於歡案、崑山反殺案等涉及正當防衛的案件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這一方面反映了人民群眾法律意識的提升,從另一個角度也暴露出在司法層面上『正當防衛制度』的不完善之處。《意見》的出臺,正是對以往《刑法》中規定的正當防衛制度的補充和完善。」北京市盈科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高同武律師認為。
  • 陝西反殺案細節:死者三次將兇器強塞給反殺者並挑釁
    「陝西版反殺案」在庭審結束近兩年後終於塵埃落定。9月25日,這起曾備受關注的故意傷害案迎來了二審判決,法院認定被告人王浪的行為屬防衛過當,改判其有期徒刑五年。一審宣判後,王浪不服判決提出上訴,該案於2018年12月20日在陝西高院二審開庭。
  • 陝西反殺案細節:死者三次將兇器酒瓶強塞給反殺者並挑釁
    「陝西版反殺案」在庭審結束近兩年後終於塵埃落定。9月25日,這起曾備受關注的故意傷害案迎來了二審判決,法院認定被告人王浪的行為屬防衛過當,改判其有期徒刑五年。經涇陽縣公安局司法鑑定中心屍體檢驗,李雷系被他人用帶有弧狀邊緣的不規則帶刃器物刺扎胸部,傷及心臟,致失血性休剋死亡。2018年6月28日,鹹陽中院對該案作出一審判決,法院認定了案件系李雷引發,但同時認定王浪的行為不屬於正當防衛,也不屬於防衛過當,以故意傷害罪判處王浪有期徒刑9年。一審宣判後,王浪不服判決提出上訴,該案於2018年12月20日在陝西高院二審開庭。
  • 給公民防衛權鬆綁,讓不法侵害停止丨鳳凰網評論
    文丨楊不過日前,最高法發文對「在司法解釋中全面貫徹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做具體規劃安排,《規劃》提出要適時出臺防衛過當的認定標準、處罰原則和見義勇為相關糾紛的法律適用標準,鼓勵正當防衛,保護見義勇為者的合法權益
  • 轉發:陝西反殺案細節:死者三次將兇器酒瓶強塞給反殺者並挑釁
    「陝西版反殺案」在庭審結束近兩年後終於塵埃落定。9月25日,這起曾備受關注的故意傷害案迎來了二審判決,法院認定被告人王浪的行為屬防衛過當,改判其有期徒刑五年。經涇陽縣公安局司法鑑定中心屍體檢驗,李雷系被他人用帶有弧狀邊緣的不規則帶刃器物刺扎胸部,傷及心臟,致失血性休剋死亡。2018年6月28日,鹹陽中院對該案作出一審判決,法院認定了案件系李雷引發,但同時認定王浪的行為不屬於正當防衛,也不屬於防衛過當,以故意傷害罪判處王浪有期徒刑9年。一審宣判後,王浪不服判決提出上訴,該案於2018年12月20日在陝西高院二審開庭。
  • 關注丨陝西反殺案細節:死者3次主動強塞兇器並挑釁
    「陝西版反殺案」在庭審結束近兩年後終於塵埃落定。9月25日,這起曾備受關注的故意傷害案迎來了二審判決,法院認定被告人王浪的行為屬防衛過當,改判其有期徒刑五年。陝西高院在終審中認定,死者李雷曾三次將酒瓶強塞到王浪手中,並挑釁對方朝自己頭部擊打,王浪在面對李雷的尋釁滋事行為時,持酒瓶先後砸擊其頭部及肩部6下,並用酒瓶斷茬捅刺李雷左胸及左腋下兩下,致其傷及心臟,失血性休剋死亡。
  • 兩高一部」出臺《意見》對依法準確適用正當防衛制度作出全面系統規定正當防衛,不是「誰死傷誰有理」
    《意見》的出臺標誌著涉防衛案件「以死為大」的評判標準得以真正摒棄,執法司法機關用實際行動捍衛「法不能向不法讓步」法治精神,告知公眾——司法有力量、有是非,更有溫度。  辦理正當防衛案件要合乎事理情理法理  正當防衛是法律賦予公民的權利,是與不法行為作鬥爭的重要法律武器。
  • 「兩高一部」出臺《意見》對依法準確適用正當防衛制度作出全面系統規定 正當防衛,不是「誰死傷誰有理」
    《意見》的出臺標誌著涉防衛案件「以死為大」的評判標準得以真正摒棄,執法司法機關用實際行動捍衛「法不能向不法讓步」法治精神,告知公眾——司法有力量、有是非,更有溫度。  繼崑山反殺案,2019年3月,檢察機關認定正當防衛而不起訴為淶源反殺案畫上了句號。對此,清華大學法學院教授張建偉感慨說,正當防衛案件並非罕見,但是司法實踐中認定為正當防衛卻不那麼容易。
  • 陝西酒吧反殺案二審改判防衛過當!防衛過當與正當防衛有什麼區別
    編輯近日,這起引起廣泛關注的「陝西版反殺案」二審開庭,終審判決王浪防衛過當,改判有期徒刑五年。正當防衛,指對正在進行不法侵害行為的人,而採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為,對不法侵害人造成一定限度損害的,屬於正當防衛,不負刑事責任;防衛過當,是指防衛行為明顯超過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損害的應當負刑事責任的犯罪行為。
  • [河北淶源反殺案]央視解讀:老百姓正當防衛到底該如何是好
    [河北淶源反殺案]央視解讀:老百姓正當(小飛受傷的父親)在小飛這個簡陋封閉的村莊裡,村民們對她的家庭經歷感到不平等,並寫了一封聯名信,要求司法機關對其從輕在村落的開始和結束,正當防衛的討論也取代了父母之間的聊天,成為當今村落最熱門的話題。樸實的村民可能不知道深刻的法律原則和複雜的司法糾紛。他們只是從心裡感覺到,家庭「即使有關係,也必須有調查,人們應該個說法」。千裡之外的網民也期待著一份符合他們期望的聲明。從講習班到媒體,再到學術界,「正當防衛,免於起訴」的呼聲越來越高。
  • 從「趙宇案」到「淶源反殺案」,喚醒「正當防衛」休眠條款
    從"於歡案"到"崑山反殺案",從幾天前作出糾偏的"趙宇見義勇為案"(點擊回顧案件)再到"淶源反殺案",它們關涉到正當防衛的認定問題,雖然最終都迎來了符合世道人心與司法正義的結果,但過程中也引發了不少爭議。這實際上是暴露了司法實踐中對當防衛認定的"模糊地帶"。在這幾起引起廣大輿論的案件中,司法機關的最終決定都順應民心,撫平了之前對近年司法實踐狀況的部分擔憂。
  • 「兩高一部」出臺《意見》對依法準確適用正當防衛制度作出全面系統規定
    《意見》的出臺標誌著涉防衛案件「以死為大」的評判標準得以真正摒棄,執法司法機關用實際行動捍衛「法不能向不法讓步」法治精神,告知公眾——司法有力量、有是非,更有溫度。  辦理正當防衛案件要合乎事理情理法理  正當防衛是法律賦予公民的權利,是與不法行為作鬥爭的重要法律武器。
  • 不再「誰能鬧誰有理」正當防衛標準出爐
    「近年來,於歡案、崑山反殺案等涉及正當防衛的案件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這一方面反映了人民群眾法律意識的提升,從另一個角度也暴露出在司法層面上『正當防衛制度』的不完善之處。《意見》的出臺,正是對以往《刑法》中規定的正當防衛制度的補充和完善。」北京市盈科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高同武律師認為。
  • 從近期公布的案例看正當防衛
    同日,最高檢的微信公眾號發表了題為《「淶源反殺案」細節首次公布 激活沉睡的正當防衛條款》的文章,最高檢的發聲,以及近期持續被披露的案件,使關於正當防衛的討論進一步深入。最高檢副檢察長孫謙就第十二批指導性案例答記者問時,曾指出:有的認定正當防衛過於苛刻,往往是在「理性假設」的基礎上,苛求防衛人作出最合理的選擇,特別是在致人重傷、死亡的案件中不擅或者不敢作出認定;有的作簡單化判斷,以誰先動手、誰被打傷為準,沒有綜合考量前因後果和現場的具體情況;有的防衛行為本身複雜疑難,在判斷上認識不一,分歧意見甚至旗鼓相當、針鋒相對,這時司法機關無論作出什麼樣認定,都易於受到不同方面的質疑
  • 陝西「反殺案」終審宣判:防衛過當!你怎麼看?
    來源:澎湃新聞、梨視頻在對方掐住自己脖子並揚言「弄死」自己的時刻,陝西男子王浪持酒瓶進行反擊,其後對方因9月25日,這起曾引起廣泛關注的「陝西版反殺案」在二審開庭近兩年後,終於迎來終審判決。記者從王浪的辯護律師處獲悉,陝西高院經審理認為,王浪的行為屬於防衛過當,改判王浪有期徒刑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