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時代]沁源縣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關愛保護政策宣講(五)

2021-02-13 沁源縣心時代社會工作服務中心


第5講:兒童的行為規範:反逃跑教育

<<名言警向


與制度結合的自由才是唯一的自由。自由不僅要同制度和道德並存,而且還須臾缺不了它們。

                                        --伯克

<<學習目的


對於心智尚未成熟的流浪兒童來說,救助站相對嚴格的監管模式會使其產生心理不適,有的兒童甚至會選擇逃跑。本節主要講述逃離救助站繼續流浪的危險,使流浪兒童能夠理解救助站管理制度的初衷與目的,進而規範自己的行為。

 

<<案例故事

「自由」的代價

「終於自由了!」11歲的小鍾心情複雜地望向遠處的救助站,這是他前一個星期生活的地方,也是他剛剛偷偷逃出來的地方。其實小鍾並不覺得救助站的工作人員有哪裡做得不對,只是他有自己的想法。

小鐘有著一段不堪回憶的過去,在他10 歲那年,父母因為長期的矛盾導致大打出手,結果父親一時情緒失控將母親打死了,最後被判處了15年的有期徒刑。從此以後,可憐的小鍾就成了無家可歸的孤兒,開始到處流浪。平時,小鍾靠撿啤酒瓶賣錢餬口,有時候他實在餓得不行,也會做一些小偷小摸的事。上個月,他因盜竊被警方抓獲,之後便被送來了救助站。

在救助站生活的一個星期裡,離群已久的小鍾在與其他小朋友共同生活中時常感覺十分不自在,加上上廁所、吃飯都要定時,他更加覺得非常的不自由。每當夜深人靜,小鍾就特別懷念過去「自由」的時光。而在今天,他終於控制不住心中對自由的渴望,趁著工作人員不注意,偷偷從救助站裡跑了出來。

得到自由的小鍾過著和以前一樣的生活,靠撿啤酒瓶賣錢,繼續過著他所謂的「自由自在」的生活。可小鐘沒想到的是,這樣的生活並不像過去幾年那麼平靜。在一個雨夜,他冒雨在巷子的垃圾桶裡翻找啤酒瓶的時候,突然遇見了一個流浪漢。那流浪漢看到小鐘的袋子裡已經有了不少的瓶子,頓時心起貪念,於是對小鍾說:「那邊的小子,你知不知道這兒是我的地盤,沒得到我的允許誰讓你來這兒做活兒的。」小鍾一聽,心裡很忐忑:「大叔,我不知道這事,是我錯了,我這就走。」然而流浪漢並沒有放過小鍾,他強行把小鍾那裝滿瓶子的袋子搶了過來,並且對小鍾拳打腳踢,長期營養不良、身體瘦弱的小鍾哪裡是流浪漢的對手,頓時被打倒在地。而此時的流浪漢似乎越發歇斯底裡起來,也許是長年被壓抑的生活一下子找到了釋放的出口,看到小鍾倒地並不斷求饒後仍然不停手,還拿起旁邊的石頭朝小鍾砸去。小鍾求饒的聲音漸漸變得低弱,直至不可聞。這時,流浪漢仿佛一下子驚醒,看著地上的小鍾和他身邊與雨水混在一起的血水,驚疑不定:「不會把這小子弄死了吧?」而後他心一橫,想道:「這小子反正是個流浪兒童,找個地方丟了得了。」然後,流浪漢抱起了小鍾,突然前方出現了車的燈光,流浪漢頓時慌了,急忙將小鍾丟在一旁,自顧自跑掉了。

等小鍾再次恢復意識時,已經是在醫院的病床上,旁邊還坐著救助站的工作人員和警察。看到小鍾醒來,警察與工作人員告訴他,是路過的車主將他送來醫院並報的警,傷人的流浪漢已經被依法逮捕了。警察還告訴他,那位打傷他的流浪漢也是在與小鐘相仿的年齡開始流浪的。小鍾回想起之前被虐打無助的場景,後怕不已,這時他才明白救助站規章制度的目的不是限制他的自由,而是保護他的權益。

 

<<案例分析


一般產生逃跑行為的流浪兒童大多為強制救助的兒童,大部分是基於學校、家庭、社會等因素造成被迫流浪,他們本身流浪時間相對較長,對於救助站內相對嚴格的監管制度有著天然的排斥和反抗心理,認為在救助站裡會失去自由,除了看電視外無事可做,而且還要被送回家。在他們眼中雖然在救助站有吃有住,但是遠不如自己在街上玩耍來得開心。

這種「福利恐懼」的心理是流浪兒童自身對救助制度不認同的表現。流浪兒童因心智尚未成熟,不理解救助站所採取的一切措施的目的是保護他們自身的權利。尤其是在現有救助站服務不能滿足流浪兒童需求的時候,這會使得流浪兒童福利恐懼心理大大增加,他們待在救助站時感覺如同坐牢,進而會想方設法逃跑。

案例中,小鍾就是基於此種心理而選擇逃出救助站,但他沒有想到如果繼續流浪街頭會面臨的危險:被毆打、生病、挨餓受凍、被違法犯罪集團操控等。對於流浪兒童來說,正確的做法應當是積極遵守救助站的規章制度,配合工作人員的安排,重新上學或學一門技術。

 

<<法律索引

1. 《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第四十三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民政部門應當根據需要設立救助場所,對流浪乞討等生活無著的未成年人實施救助,承擔臨時監護責任;公安部門或者其他有關部門應當護送流浪乞討或者離家出走的未成年人到救助場所,由救助場所予以救助和妥善照顧,並及時通知其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領回。

2. 《城市生活無著的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管理辦法實施細則》第十六條第一款  

受助人員自願放棄救助離開救助站的,應當事先告知,救助站不得限制。未成年人及其他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離開救助站,須經救助站同意。

 

<<法律解析


救助站及兒童保護中心對流浪兒童承擔著臨時監護責任。根據法律規定,救助站或兒童保護中心等機構對流浪兒童制定相對嚴格的制度,實際上是從監護人的角度出發,對流浪兒童進行保護和教育。嚴格的制度有利於流浪兒童對自身不良行為的矯正,有利於流浪兒童的教育與回歸,有利於流浪兒童規避再次流浪的風險,有利於流浪兒童回歸主流社會。

流浪兒童由於自身心智尚未成熟,對利害關係的認知停留在比較淺顯的階段,不能很好地認識和了解一些與自身利益切實相關的權利的重要性。所以,就放棄被救助的權利這一事項來說,成年人可以對放棄權利作出承諾,而未成年人不能對放棄被救助權利作出承諾,必須經承擔臨時監護職責的救助機構的同意才能放棄。

歡迎關注沁源縣心時代,關愛留守、困境兒童。您的一份愛心之光將點亮一個又一個孩子的希望和夢想,將溫暖一個又一個貧寒疾苦的家庭。

沁河鎮裕苑小區A棟10號
15234516439(易紅梅)

文章來源於:《困境兒童法律讀本》中國社會出版社

編輯: 子 木

相關焦點

  • 【心時代】沁源縣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關愛保護政策宣講(11)
    本節通過對案例的講解,試圖將遺囑監護的概念,成立條件予以說明,為困境兒童尋找適格的監護人提供幫助。無愛的遺囑風雲    8歲的晨晨靜靜地坐著,看著法庭上爸爸羅達(化名)和姨媽秦玉(化名)在激烈爭吵,此時的她不知如何是好,只能默默哭泣。    在晨晨的記憶裡,爸爸和媽媽經常吵吵鬧鬧。
  • 北川開展農村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關愛保護政策宣講進基層活動
    結合「百鎮千村.助愛牽手」項目,縣民政局、教體局、大魚公益一行4人到在永昌、永安、擂鼓等鄉鎮的5個村(社區)對兒童主任及農村留守兒童、困境兒童及父母、監護人開展了政策宣講活動。活動主要圍繞兒童工作履行職責、引導兒童主任進一步提升業務素質、提高關愛服務技能,及時協助提供針對性關愛服務,切實維護兒童基本權益做了詳細的講解。
  • ——陝西西安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關愛保護工作紀實
    在西安市,民政部門已經為小鄧姐弟倆這樣的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織就了一張充滿溫暖的關愛保護網。  一套溫暖的政策體制機制  完善的體制機制是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關愛保護工作順利開展的保證。  2016年6月,西安市成立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工作聯席會議制度;2018年5月,西安市、區(縣)兩級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和困境兒童保障工作聯席會議制度正式建立,形成了政府主導、民政牽頭、部門分工、聯動協作的工作機制。
  • 麒麟區:法治宣講 護航成長 關愛保護農村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
    珠江網訊(記者 王吉飛)11月12日,麒麟區農村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關愛保護「政策宣講進村(居)」活動在麒麟區太和街道開展。結合參會人員的工作、崗位職責,徐律師還從社會角度對農村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保護提出建議。她提出,新修訂的未成年人保護法明確了相關組織和個人的報告義務,有權勸阻、制止或者向公安、民政、教育等有關部門提出檢舉、控告。針對未成年人性侵害及性騷擾案件,新修訂的未成年人保護法明確,對性侵害、性騷擾未成年人等違法犯罪行為,學校、幼兒園不得隱瞞,應當及時向公安機關、教育行政部門報告,並配合相關部門依法處理。
  • 荊州啟動兒童關愛保護政策宣講進村居活動
    (記者 荊文靜 梅聞 熊曉程 通訊員 袁威)6月12日,市民政局在洪湖市老灣回族鄉江豚灣社區啟動全市兒童關愛保護政策宣講進村居活動,通過網絡直播讓政策直達基層,推動全省農村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關愛保護「政策宣講進村(居)」活動率先在荊州落地。
  • 鄭家莊新社區開展「關愛兒童 讓愛成長」困境兒童政策宣講活動
    為進一步加強對轄區留守和困境兒童的關愛保護,引導父母或監護人強化家庭監護主體責任意識,依法履行監護職責和撫養義務。近期,七裡河區秀川街道鄭家莊新社區開展了困境兒童關愛保護「政策宣講進社區」活動,社區「兩委」班子、轄區家長代表參加了此次活動。
  • 新時代文明實踐|海口瓊山區大坡鎮開展農村留守兒童政策宣講活動
    15日下午,海口瓊山區大坡鎮開展農村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關愛保護「政策百場宣講進村(居)」系列活動。活動圍繞「政策法規」「盡職履職」等內容進行宣講,進一步引導家長或其他監護人強化監護主體責任意識,為農村留守兒童及困境兒童健康成長織密安全網絡。
  • 讓孩子們在全社會的關愛下健康成長 2020年兒童關愛保護工作回眸
    回顧這一年,在黨和政府的高度重視下,我國保障兒童權益的相關政策法規和制度建設進一步健全完善,廣大兒童合法權益得到有效保障,生存發展環境得到進一步優化。兒童是家庭的希望,是國家和民族的未來,切實保護兒童權益是全社會共同的責任。
  • 眉山:心時代受邀參加「守護兒童 保護童行」全國兒童保護項目
    為了進一步推進未成年人保護和困境兒童關愛服務工作,推動家庭保護、學校保護、社會保護、司法保護等各類保護無縫銜接的未成年人綜合保護機制形成,在民政部兒童福利司的批准下,國際救助兒童會邀請四川省、雲南省、貴州省等實施兒童保護項目的民政局合作夥伴及社會組織,於2020年11月25日--26
  • 暑期夏令營暨兒童關愛保護「政策宣講進村(居)」活動正式開啟
    在這驕陽似火,熱浪翻滾的夏日裡,「夢啟今夏·情暖薔薇」暑期夏令營暨兒童關愛保護「政策宣講進村(居)」活動正式開啟,給炎熱的夏季帶來一股清涼的風。8月6日上午,在泉港區景江國際酒店會議廳,「夢啟今夏·情暖薔薇」暑期夏令營暨兒童關愛保護「政策宣講進村(居)」啟動儀式圓滿召開。
  • 保護兒童安全 攜手共同成長——2020暑期兒童關愛服務活動綜述
    新華社北京8月30日電 題:保護兒童安全 攜手共同成長——2020暑期兒童關愛服務活動綜述  新華社記者王鵬  為更好守護兒童安全,助力健康成長,今年暑期,全國婦聯與民政部、教育部等11部門共同主辦「保護兒童安全 攜手共同成長
  • 守護童年守望成長——監利市開展關愛農村留守兒童困境兒童主題活動
    農村留守兒童困境兒童與其他兒童一樣是祖國的未來與希望,更需要全社會共同關心與愛護。為了認真落實中央省市關於「健全農村留守兒童困境兒童關愛體系建設」「加強農村留守兒童困境兒童系列工作」部署,進一步關愛我市農村留守兒童困境兒童健康成長。
  • 上海市人民政府關於加強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工作的實施意見
    留守兒童是本市兒童群體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強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工作,是各級政府的重要職責,也是家庭和社會的共同責任。各區、各有關部門要充分認識加強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工作的重要性,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採取有效措施,確保留守兒童得到妥善監護照料和更好的關愛保護。
  • 我市今年建成農村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關愛之家」20個
    在東海縣洪莊鎮車站村,一到周末,農村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關愛之家」就會熱鬧起來,孩子們在這裡看書、跳繩,還有本村退休老師免費為他們輔導功課。 為建立健全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關愛服務體系,讓孩子們健康、快樂地成長,我市各級民政部門高度重視農村留守和困境兒童「關愛之家」建設。
  • 連雲港市今年建成農村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關愛之家」20個
    連雲港市今年建成農村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關愛之家」20個 發布日期:2020-11-30 17:19 來源:連雲港市政府辦公室 字體:[大 中 小] 連雲港市各級民政部門高度重視農村留守和困境兒童「關愛之家」建設,今年,全市建成農村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關愛之家」20個。
  • 「陽光童行」呵護困境兒童健康成長
    針對近年來兒童意外傷亡事故多發問題,按照意外身故(殘疾)20萬元、附加意外傷害醫療2萬元和附加擴展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保險20萬元的標準,市民政局為339名農村留守兒童、事實無人撫養兒童和集中供養孤兒購買了意外險。 「陽光童行」護苗行動,同步關愛農村留守兒童、困境兒童和農村留守婦女。
  • 開陽縣:關愛留守兒童「一個都不能少」
    同時,縣委政府主要領導還親臨留守老人及留守兒童家中開展慰問,切實把黨和政府的關懷溫暖送到千家萬戶。同時,開陽縣民政局下發了關於冬季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工作的通知,開陽縣教育局下發了關於做好睏難學生關愛幫扶有個工作的通知。
  • 澧縣澧西街道開展農村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關心關愛活動
    寒冷冬季,為切實加強對農村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的關心關愛,落實受委託監護人做好撫養義務和監護責任,提高孩子們的安全意識,維護兒童的身心健康,近日,澧縣澧西街道各村居陸續開展農村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關心關愛活動。
  • 兒童福利「政策宣講進村(居)」—市未保中心走進蒲城縣東加錄村
    2020年11月21日,渭南市未成年人救助保護中心、渭南新星困境兒童援助中心聯合蒲城縣未成年人保護中心前往蒲城縣高陽鎮東加錄村開展兒童福利「政策宣講進村(居)」活動,並為該村困境、留守兒童開展「守護童年 平安童行」安全教育課程。
  • 「寒冬送溫暖 把愛帶回家」 黑龍江關愛留守、困境兒童在行動
    為使廣大兒童度過一個安全、文明、祥和、溫暖的假期,營造全社會共同關心關愛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的良好氛圍,黑龍江省婦聯積極響應全國婦聯部署,在全省開展「寒冬送溫暖,把愛帶回家」雙萬結對寒假特別行動,各地婦聯上下聯動,廣泛動員各類志願者與留守兒童、困境兒童結對關愛,幫助廣大兒童和家庭學習法治安全知識,樹立良好家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