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遷之「想見」與「被想見」 | 閱讀《史記》

2020-12-23 澎湃新聞

讀龔煒《巢林筆談》:姜麟目陳文恭為活孟子,未免推崇太過,然讀其書,想見其為人,固是聖門高選。

讀《貞觀政要》,貞觀十五年,唐太宗下詔:朕聽朝之暇,觀前史,每覽前賢佐時、忠臣徇國,何嘗不想見其人,廢書欽嘆!

讀胡洪俠《書情書色·二集》:讀其書而想見其人,是東西方讀者的共同愛好。

一位女士想見寫了《圍城》的錢鍾書……《尤利西斯》出版且出名後,無數年輕人想見見作者喬伊斯。……

「想見其為人」和「想見其人」頻現我之閱讀中。

難道他們真的那麼迷、那麼「粉」、那麼「想見」?(「見」且不作「現」解,並模糊兩種「想見」之差別。)當我在《史記》中一而再地看到司馬遷也因讀之書文而「想見其為人」的表達時,我確信這是真的;同時確認:司馬遷當是中華如此「想見」的「始作俑者」。

讀《孔子世家》,太史公曰:餘讀孔氏書,想見其為人。

司馬遷應該是讀過孔子編著整理的六經五經之類的,應該也會讀到《論語》。關於孔子的「為人」,《孔子世家》中有段司馬遷整理的孔子「自述」,便出自《論語·述而》(2、19、34章)。當孔子得知子路不屑於回答葉公的孔子之問時,孔子說:「由,爾何不對曰『其為人也,學道不倦,誨人不厭,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簡單生動,似乎誰都能夠如此,卻別具孔氏特色。

《孔子聖跡圖》

孔子該是一個被想見最多的歷史人物,司馬遷該是想見之人中的「骨灰級」代表。

讀《屈原賈生列傳》,太史公曰:餘讀《離騷》《天問》《招魂》《哀郢》,悲其志;適長沙,觀屈原所自沉淵,未嘗不垂涕,想見其為人。——句式一如前。

特種郵票《屈原》

先讀過屈原那些充滿激情、志望、憂患、鬱悶、悲怨、浪漫、幽幻的篇章,再駐足汨羅江邊屈原投江處,推人及己,司馬遷潸然淚下……

屈原的經歷境遇、忠義竭誠、清正高潔、秉性品行、才識文採,是最能引起司馬遷共鳴的。若不是為了「成一家之言」而「表於後世」,身受極刑、「獨身孤立」的他恐也早效屈原自棄於濁世了——他不想「輕於鴻毛」。

讀《管晏列傳》,太史公曰:吾讀管氏《牧民》《山高》《乘馬》《輕重》《九府》及《晏子春秋》,詳哉其言之也。既見其著書,欲觀其行事,故次其傳。——句式雖有異於前,句意無異。

管仲畫像

把相去一百多年的管、晏二人列傳在一起並序在第二,足可見司馬遷對二人之另眼。

「欲觀」即「想見」,「行事」即「為人」。欲觀而不得觀,想見而不得見,於是便儘自己所能地記述管晏故事而垂之於世,以讓世人、後人能夠從記載之文字閱讀中產生同時最大限度地得到滿足之類似欲想——難說其關於人物的紀傳不都是「照此辦理」的。

管仲之為人,主要體現在其為政、及其輔佐齊桓公致霸上;若從管鮑之交、從其不死公子糾以及富可敵國、濫娶僭越等「小節」上看,其為人是頗可爭議的。

同為「高官」的晏子之為人要比管仲低調多了,也更具正能量——力行節儉,位高權重而食不重肉、妾不衣帛;危言危行,順命衡命,而事齊三世。

可以想見,「想見情結」已在「讀者」司馬遷身上形成,而能把「想見(欲觀)」孔、屈、管、晏落到書面上,說明那是他情之獨鍾。

司馬遷首先是一個善讀嗜讀者,然後才是一個曠世作者,而其所讀當然不止孔、屈、管、晏之書。

讀《太史公自序》:昔西伯拘羑裡,演《周易》;孔子厄陳蔡,作《春秋》;屈原放逐,著《離騷》;……大抵賢聖發憤之所為作也。——顯然,這些人的這些書他是讀過了的。

關於其所讀的記載,《史記》中不勝枚舉,如:「吾讀《秦紀》」「餘讀世家言」「餘讀《司馬兵法》」「餘嘗讀商君《開塞》《耕戰》書」「餘讀孟子書」「餘讀陸生《新語》書十二篇」「

史記石室金匱之書」,等等。

如此,則司馬遷想見的當不止孔、屈、管、晏。

其實他也只是想想而已,就算他筆下那些先賢都健在,而他也都有機會見到他們,有辱在身、有「書」在身的他估計也是不會去見的,他是「絕賓客之知」(《報任安書》)的。他要只爭朝夕地完成他的《太史公書》,他的心態和緊迫感不允許他把時間耗費在一見再見任何人上。

——「讀萬卷書」的同時或之前,司馬遷還「行萬裡路」了。

讀《五帝本紀》,太史公曰:餘嘗西至空桐,北過涿鹿,東漸於海,南浮江淮矣。

讀《太史公自序》:(司馬)遷生龍門……二十而南遊江、淮,上會稽,探禹穴,窺九疑,浮沅、湘;北涉汶、泗,講業齊、魯之都,觀孔子之遺風,鄉射鄒、嶧;厄困鄱、薛、彭城,過梁、楚以歸。

讀萬行萬,體現的也是一種「想見」。司馬遷滿懷憂患意識地把握著自己的生命,「刑餘」後的緊迫感尤強烈。

讀《太史公自序》,病重的司馬談牽著兒子司馬遷的手說:餘死,汝必為太史;為太史,無忘吾所欲論著矣。且夫孝始於事親,中於事君,終於立身。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此孝之大者。——司馬遷流著淚表態:兒子雖不才,但請父親大人相信,我一定將您收集到的史料整理、續寫成書,使之毫無缺憾地留傳後世。

讀《報任安書》:所以隱忍苟活,函於糞土之中而不辭者,恨私心有所不盡,鄙陋沒世而文採不表於後也。——這顯然是衣缽了孔聖思想:君子疾沒世而名不稱焉!(《論語·衛靈公》)

在復任安、答壺遂的文字中,司馬遷幽晦地託出了他「紹明世」、繼先賢、遂父願、顯後世的意志。他「懼志行而無聞」,他要成為後世「有聞」的「古人」——沒世無聞,古人惟恥。(司馬遷《悲士不遇賦》)

如果說前述表明的是司馬遷身上的「想見情結」,那麼此則表明,更有「被想見情結」耿耿在他的身心深處——讀萬行萬而後寫萬、「立萬」。

「想見」與「被想見」,如扭結在一起的雙動力,激勵、促進著司馬遷,而「被想見」的力度尤大——他想「重於(久於)泰山」。

套用「太史公曰」句式,我想曰:餘讀司馬氏《史記》,尤其其《項羽本紀》《孔子世家》《廉頗藺相如列傳》《屈原賈生列傳》《太史公自序》等篇,慕服其筆力毅力,想見其[為]人。——我也只是想想而已。

兩千一二百年過去了,可以說,司馬遷「被想見」的願望沒有落空——當然不只在微渺之我之想。

韓城司馬遷祠

(本文為「第四屆伯鴻書香獎·閱讀獎」獲獎徵文)

《史記》(點校本二十四史修訂本·全十冊)

[漢]司馬遷 撰,[宋]裴駰 集解,[唐]司馬貞 索隱,[唐]張守節 正義

顧頡剛 領銜點校,趙生群 主持修訂

《史記》(點校本二十四史修訂本·全十冊)

[漢]司馬遷 撰,[宋]裴駰 集解,[唐]司馬貞 索隱,[唐]張守節 正義

顧頡剛 領銜點校,趙生群 主持修訂

《史記》是我國第一部通史,是「二十四史」中最早的一部,也是最重要的一部史書。全書共一百三十篇。《史記》敘事,始自黃帝,下迄西漢太初,採用了綜合性的敘事模式,囊括記言、紀事、編年、國別等形式,開創紀傳體史書「紀、傳、表、志」的體例。就內容而言,《史記》是對前代史學的一次總結;就體例而言,《史記》也是集大成之作。

1959年,在毛主席、周總理的指示下,顧頡剛先生等著名學者以金陵局本作為底本,對《史記》進行分段標點,並以方圓括弧來表明字句的刪補,形成新中國以來最有影響力的《史記》點校本。

2007年,中華書局組織點校本「二十四史」的修訂工程,將《史記》作為重中之重,在原點校本的基礎上,不僅對底本、通校本、參校本作了覆核和補充,還改變了方圓括弧的校勘形式,增加了上千條校勘記;對原標點一一覆核,進行修改和統一,以期達到新時代古籍整理的最高水準。

2013年10月,《史記》(修訂精裝本)出版後,受到廣大讀者和學術界的熱烈關注,掀起新的一輪「《史記》熱」。

2014年8月,在吸納讀者意見和自我完善的基礎上,推出《史記》(修訂平裝本),以饗讀者。

掃描上方二維碼,進入中華書局京東官方旗艦店購買本書

《史記》(傳世經典 文白對照)

[漢]司馬遷 撰 陳曦、王珏、王曉東、周旻 譯

新版「文白對照」本《史記》,約請中國《史記》研究會的專家學者,採用最新出版的點校本二十四史修訂本《史記》為底本,參考最新校勘研究成果考訂原文,精心翻譯,並且新增了十篇史表的表格全部內容,是市場上真正文白對照的全本《史記》。

原標題:《司馬遷之「想見」與「被想見」 | 閱讀《史記》》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願有後生,值得你託付 | 閱讀《史記》
    他們中有人站在蜀地考察司馬遷的西南之行,有人來到北京房山追尋張子房的足跡,有人在山東轅固村通過《史記》喚醒村民的文化記憶。今天,我們要分享的是一位來自湖北的讀者的投稿。在文章中,他寫道:「太史公如此才學、抱負之人,受如此之極刑,仍能堅定信念,繼往開來,振奮後學,讓人唏嘆。」
  • 難覓知音的司馬遷|閱讀《史記》
    讀《史記·太史公自序》並不一定看得懂司馬遷,要走進他的內心,得去看《漢書·司馬遷傳》,特別是其中收錄的《報任安書》。「誰為為之?孰令聽之?蓋鍾子期死,伯牙終身不復鼓琴。何則?士為知己者用,女為悅己者容。」可謂沉痛。酒逢知己飲,詩向會人吟。欲取鳴琴彈,恨無知音賞。司馬遷是孤獨的。將心比心,他很同情孤獨者,但他能做什麼呢?
  • 電視劇《想見你》片尾曲 想見你想見你想見你八三夭完整歌詞介紹
    電視劇《想見你》片尾曲 想見你想見你想見你八三夭完整歌詞介紹  想見你想見你想見你 電視劇《想見你》片尾曲  歌手:八三夭  所屬專輯:想見你想見你想見你  作曲 : 八三夭/阿璞  作詞 : 八三夭/阿璞  當愛情遺落成遺蹟 用象形刻劃成回憶  想念幾個世紀 才是刻骨銘心
  • 司馬遷《史記》朗誦合集
    :司馬遷《鴻門宴》(上)中華經典資源庫:司馬遷《鴻門宴》(下)《鴻門宴》司馬遷《高中必背古詩文》 33 司馬遷《屈原列傳(節選)》《史記·陳涉世家》司馬遷>《周亞夫軍細柳》司馬遷《項王末路》司馬遷《劉邦論三傑》司馬遷《史記》是中國的第一部紀傳體通史。
  • 春滿平江,想見你,想見你!
    春滿平江,想見你,想見你! 想見你 只想見你 未來過去 我只想見你 習慣了 早晚有你們 懷念珍惜
  • 想見你彩蛋歌曲《想見你 Someday or One Day》
    《想見你》的片頭曲《Someday or One Day》演唱者孫盛希與片尾曲《想見你想見你想見你》演唱者八三夭樂團,將兩首歌進行了改編,創作了彩蛋歌曲《想見你 Someday or One Day》。
  • 司馬遷:血淚著《史記》,精神感千秋
    這個職位使司馬遷可以大量閱讀國家藏書,這為他寫作《史記》提供了極為有利的條件。公元前104年,司馬遷主持的改歷工作已經完成,中國第一部曆書——《太初曆》頒布。此時的司馬遷,精力充沛,思想成熟,學術積累亦頗深厚,於是他正式開始創作《史記》。公元前99年,正當司馬遷專心著述之時,卻飛來橫禍,這就是李陵事件。
  • 八三夭《想見你想見你想見你》高雄打造暑假最大趴,邀歌迷一票玩...
    Yes娛樂7月21日訊 想見你想瘋了!主唱阿璞表示:「這是八三夭睽違好一陣子的大型專場演出,因為今年大家都有許多想見,但卻不能見的遺憾,很幸運我們能夠在這個時間點再度回到巨蛋舞臺,也期待歌迷朋友把這段時間累積的想念跟情緒,通通帶到高雄與我們一起釋放!」記者會上團員也鼓勵已經將振興三倍券綁定信用卡的歌迷,也可以使用在演唱會購票上,就能將座位直接從三樓晉升搖滾區。
  • 英文版《想見你想見你想見你》| 「所以暫時將你眼睛閉了起來」
    I've seen the whole galaxy想見你 只想見你However splendid, you are my only aim未來過去 我只想見你I travel through time and space穿越了 千個萬個Searching for your lovely smiling
  • ...故事《想見你想見你想見你》溫情上線,獻給即將畢業或已畢業的你
    在這個特殊的畢業季裡,大河網影視直播中心推出以追逐青春夢想為主題的勵志音樂故事片《想見你想見你想見你》,獻給即將畢業或者已經畢業的你。「時間會回答成長,成長會回答夢想,夢想會回答生活,生活會回答你我的模樣。」謹以此片獻給即將畢業或已經畢業的你。願大家早日實現心中夢想!願大家歷盡千帆,歸來仍是少年!
  • 《想見你》:臺灣偶像劇的突破之作
    《想見你》海報但《想見你》開播之初,反響平平,前兩集也很像以往臺灣偶像劇的「俗套」畫風,因此豆瓣開分時是8分。但隨著播出的推進,劇情低開高走,反轉不斷,口碑與聲勢也一路高漲,目前豆瓣評分已漲至9.2分。愛奇藝內地、騰訊視頻也抓緊買入版權,於2019年12月22日起同步播出。
  • 想見你莫比烏斯環什麼意思 看似毫無邏輯的《想見你》穿越線索梳理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想見你莫比烏斯環什麼意思 看似毫無邏輯的《想見你》穿越線索梳理 由柯佳嬿、許光漢、施柏宇等人主演的《想見你》,是2019年最後一部、2020年第一部爆紅臺劇,現每周日更新時都登上熱搜。
  • 「秦嶺,天下之大阻」 出自《史記》?司馬遷:我沒說過
    「秦嶺,天下之大阻」,是現今描述秦嶺最常引用的一句話。很多人都說這句話是司馬遷在《史記》中這樣記載的(以下簡稱「司馬遷說」)。但司馬遷真的這樣說過嗎?相關專家學者的答案是:沒有。陝西文史館研究員、陝西師範大學特邀研究員高從宜說,這樣的謬論,駁斥起來其實非常簡單。
  • 教科書人物故事補6:司馬遷與「謗書」《史記》
    中學語文課文《陳涉世家》節選自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史記》,著者是西漢史學家司馬遷。在《封禪書》中,司馬遷好像「謗」了漢武帝。宋朝洪邁《容齋隨筆·謗書》說:「司馬遷做《史記》,於《封禪書》中述武帝神仙、鬼灶、方士之事甚備,故王允謂之謗書」。或許,我們有理由相信,司馬遷因為「李陵之禍」慘遭宮刑,奇恥大辱,苟且偷生,對漢武帝懷恨在心,耿耿於懷,故意在《史記》中毀謗漢武帝。
  • the9《想見你想見你想見你Lion》劉雨昕C位太耀眼,湖南衛視超拼夜
    今晚,舞臺之上女團the9《想見你想見你想見你+Lion》實力全能ace,是燃炸全場的舞臺王者啊,劉雨昕C位太耀眼,節奏感非常強悍,女神們性感迷人,舞蹈優美,音樂動聽,十分完美。
  • 《想見你》|只有你想見我的時候,我們的相遇才有意義
    《想見你》最近有多火?劇中的點評、演員、OST等相關話題,在微博、微信等媒體中幾乎在無處不在。《想見你》的綜合評分有多高?21萬+的網友在豆瓣打出了9.1的高分,開播至今評分一直維持在9分+。想見你想見你想見你八三夭樂團 - 想見你想見你想見你「想見你,只想見你,未來過去,我只想見你。穿越了,千個萬個,時間線裡,人海裡相依。
  • 秉筆直書的司馬遷,為何撰寫史記時,隻字不提大名鼎鼎的中山國呢
    在百家爭鳴,群雄逐鹿的戰國時期,中山國位於如今的冀北之地,疆域被燕、趙二國挾裹。據近些年相關墓葬出土資料來看,中山國應該是被趙武靈王所滅。可讓人奇怪的是,實力達到"千乘之國",且曾經稱王的中山國,為何卻沒有進入《史記》世家系列?反倒是那些沒有稱王的諸侯國,卻得到司馬遷的偏愛,為其單獨立傳。
  • 八三夭《想見你想見你想見你》高雄巨蛋生日趴演唱會,開票秒殺完售!
    搖滾天團八三夭宣布重啟《想見你想見你想見你》巡迴演唱會,與歌迷約定8月29日到高雄巨蛋慶生開趴,25日中午12點門票全面啟售,就受到粉絲們力挺,一萬張門票在1分鐘內就被掃光。
  • 評《史記》人物:司馬遷是怎麼樣「黑」孔子的?
    司馬遷之前不少典籍,如《左傳》、《莊子》、《孟子》、《荀子》等都評價過孔子。《孟子》這麼讚美孔子:「聖之時者也,孔子之謂集大成。」《莊子》否定孔子,說孔子之道是「詐巧虛偽事也,非可以全真也」。《史記·孔子世家》對孔子有褒有貶。褒獎時用明確的筆法,貶損時用隱晦的筆法,這種寫法跟司馬遷所處的政治環境有關係。
  • 臺劇的文藝復興:封神之作《想見你》到底有多好看?
    截至昨日大結局,《想見你》豆瓣評分人數約24.8萬人,評分高達9.2分,微博相關話題總閱讀量近60億。但隨著「熬過三集就好看」、「第五集開始引入內地平臺後」,《想見你》的口碑與聲勢突然逆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