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人生是一場蹺蹺板遊戲,你會怎麼玩呢?

2020-12-20 教練賦能生命

我們和生命中的蹺蹺板同時誕生

在每個人生命還沒有來到這個世界的時候,蹺蹺板也不存在。

因緣和合而生,我們能有機會來到這個世界,因為無數個機緣讓我們的父母相遇,相愛後陰陽兩股能量的聚合,在無念的狀態下,從而誕生了新的生命。

當我們來到這個世界的時候,註定帶著這股能量最初的使命,成為自己榮耀宇宙。

為了這段旅程更有意思,一出生,蹺蹺板遊戲在我們的生命中也隨之而來,就像風來了會帶著雨,雨來了會帶來美麗的彩虹一樣,你可能會說,不是每次都是這樣,是的,只是我們沒有看見它們,但並不代表它們沒有呈現。

每個人的生命一出生就會帶著這個蹺蹺板,有的人看見了,並有意識的去玩它,讓它在生命中儘可能變得好玩,有的人不知道自己在玩,無論開心、傷心,好和壞也都湊合的玩了一輩子。

0-6歲左右的蹺蹺板遊戲是如此好玩

在這段日子裡,當我們坐上蹺蹺板的時候,無論對面有沒有人,我們都會玩得不亦樂乎,如果沒有人的時候,我們可以自己站起來讓蹺蹺板抬到最高,我們也可以慢慢坐下來,讓蹺蹺板的另一頭抬到最高,就這樣我們可以玩上一整天,不知疲倦,因為我們知道,玩它的樂趣不在乎那個結果,而在乎自己內在的體驗。

在這段「蹺蹺板」遊戲中,我們沒有任務的背負,也不需要像誰證明,更不用在乎別人的眼光,我們還沒有開始進入學校,沒有人給我們要如何玩的規矩,我們有自己的玩法,為自己生命體驗創造喜歡的玩法,沒有輸贏、沒有對抗、沒有好壞、更沒有評價,只為自己而玩,為體驗而玩,為樂趣而玩。

6-20歲左右我們從蹺蹺板遊戲中體驗樂趣轉變為學會競爭

從6歲到20歲,在這段人生裡我們的蹺蹺板遊戲發生了質的變化,開始進入小學、初中、高中、大學等,在這十幾年的學習中,我們發現之前所創造的玩法已經不適合新環境了,如果想在學校生存下來,就需要遵守學校標準,聽老師的話,在整個學校的評價系統做個聽話照做的好學生,雖然內心不願意,但我們別無選擇,因為發現父母和他們也是一夥的,我們很多時候都因恐懼而選擇,而非是成為更好的自己去選擇

有了競爭的壓力,我們發現所有人關注的不是你是一個怎樣有趣的人,你的熱愛是什麼,你有什麼樣的使命,而是關注你那科沒有考好,你那題沒有做對,你要上什麼樣的補習班,你要考進什麼樣的學校,逐漸我們臉上出現的不是笑容,而是老氣橫秋的成熟和疲憊,我們學習了太多在這個年紀不需要的東西,比喻說如何應對老師的壓力,如何應對父母的責備,如何應對同學眼光,如何應對集體無意識的大環境,我們的大腦變得更聰明,更機警,時刻應對面前發生的一切,並有力的給反駁回去。心卻逐漸關閉了起來,我們不在與人分享內心真實的想法,甚至有的時候都不知道自己真實的想法是什麼

我們表面看起來很乖巧,但內心卻無比的狂野,我們表面看起來很無所謂,但內心卻誠惶誠恐,我們表面看起來很開心,但內心卻早也不屑一顧。

在無限的時空裡不斷玩著被限制的遊戲,越來越覺得這個蹺蹺板遊戲不太好玩了,我們看著身邊很多人為了滿足別人的反應繼續玩著,自己也不敢停下來,因為一停下來就會顯很突兀,更會被別人認為有問題,甚至覺得我們的想法和行為太怪異,要去看心理醫生。

他人眼中的問題男孩,教練眼中的天才少年

在我教練生涯中,有一位13歲的男孩,他父親找到我時,已經沒有辦法了,學校強烈要求帶去看心理醫生,說這個孩子是心理有問題,行為古怪,不聽老師話,不尊重老師,不看好就不要送到學校來了,甚至到最後逼著這個孩子在朋友圈說要自殺,後來父母就帶著孩子去了醫院,但也沒有看出個所以然。

有一天,這位孩子的父親和我們領導力【專業教練系統課程】其中一位專業教練分享了這件事,她建議這位父親帶著孩子來見我,那位父親半信半疑的給我先打了個電話,想看看我有什麼辦法能幫助他的孩子,他和我分享孩子情況的時候,我能感受到這位父親深深的無力感和內心的無可奈何,在他心理覺得好像沒有什麼辦法能幫助到他兒子,因為他多次聽到學校的反應已經完全認同那些老師的觀點。

聽完孩子父親的描述,我就和他說了一句話,我說,你兒子是所有天才少年在這個階段所呈現出來的一種狀態,如果你信我,就帶著他來見我,如果你不信就不用來了。

果然是一位偉大的父親,不知道當天晚上他是如何說服自己的,但看到他帶著自己的妻子和兒子來見我那一刻,我知道,成了,這個孩子絕對可以改變,教練過程和教練內容就不分享了,最後的結論孩子果然是一個天才少年,是一個IT方面的天才,13歲所理解和懂的IT知識比今天很多IT從業者要更專業、更系統、更通透。

我自己在IT領域從業了近20年,和他比起來自慚形穢,如果賈伯斯在世,也會對他這個年紀所掌握的知識和對IT的理解讚嘆有加,而且他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是超乎尋常的,現在我明白了為什麼他的老師們不喜歡這個孩子,因為很多時候老師的觀點已經無法滿足他的知識體系,大部分老師是不願意自己的權威被學生挑戰,老師是對的代表,打勾和打差是老師的權力,學生要在規矩中生存。

而這個孩子告訴我,他為什麼有的時候不願意聽老師的,因為他感覺到老師的很多規矩和限制已經在制約他的思考,不是在幫助他成為更好的自己,而是成為老師想要的自己,他才會有對抗,不想被洗腦,想活出自己的自由意識,我聽得毛骨悚然,整個後脊梁直冒冷汗,這個時代真的不一樣了,這是一個更早覺醒的時代,我們只有順勢而為,才能讓更多人活出本有的智慧,所以需要更多的老師成為教練式的老師,不僅僅教孩子知識,更多的是要去育他們的智慧,讓他們活出自己的熱愛,打開內在的潛能,只有這樣,這股年青的能量才能更好的貢獻這個世界,才會讓創造力成為這個時代的源泉。

蹺蹺板遊戲在規則中失去了樂趣和動力

在被限制性的蹺蹺板遊戲中,圈養的不過是小我欲望,逐漸在這種遊戲中失去本我,為了追求個人贏,為了獲得更高的分數,為了考入更好的學校,為了得到他人對我們點讚的評價,我們已經不知道自己真正熱愛的是什麼,我們只能看見別人眼中的自己,我們坐在蹺蹺板上,不願意鬆開自己的雙腿,只等著別人把我們蹺起來,但我們發現別人也是這樣的,這個蹺蹺板失去了動態平衡,上面承載了太多太多的負擔,變得的機械沒有活力,變得無趣也無味。

我們不會再去體驗它,也不會再去感受它,更不會去感知它的樂趣。在這個有規矩的生產流水線中,失去了人的那份激情,失去了人本有的和諧,失去了內在神性的光芒,更失去了對萬物的那份敬畏和慈悲。

我們越來越會使用大腦,去權衡、去博弈、去計算,只知道如何去獲得自身利益,如何讓自己的人生履歷更好看,如何能去更大的企業,只能聽見父母的聲音,親戚朋友的聲音,老師同學的聲音,我們已經聽不見內在那顆心真正想要的是什麼?

這也許就是為什麼我們經常會看到一種現象,就是在學校的"好學生",在社會上活出了低情商的生命狀態,在學校的"壞學生",在社會上活出了高情商的生命狀態。老子說: 道不偏袒,產生陰陽二氣,一切都是受歡迎的,無論光明和黑暗。

20-40左右是每個生命體都應該開始覺醒的時刻

透過十幾年在學校形成的舊有模式,當再一次來到更大、更複雜的社會環境中,我們發現很不適應,因為這個社會更真實、更直接、更殘酷,我們在學校學到的很多東西都無法用上,需要重新學習,在這個過程中,舊有模式的限制讓我們不斷與自己對抗,不斷與內在的渴望發生衝突,從而持續迷茫,一直在尋找本我的路上。

有的人徹底就放棄了,然後融入社會的集體無意識中,隨波逐流,放棄了活出自己的使命,放棄釋放內在的光芒,放棄活出生命的與眾不同,因為很多人不知道如何改變,內心的本我聲音太微弱,在嘈雜的環境中根本聽不見。想想看上面那個孩子是多麼的智慧,也許很多人不理解他,老師不喜歡他,但他知道自己要什麼,他知道自己要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並願意為成為這樣的人接受大家異樣的眼光,這才是一位真正的覺悟者。

印度有一位瑜伽大師叫薩古魯,他從少就和別人不一樣,別的孩子一聽就明白,一看就知道,但他看一片葉子需要幾個小時,還看不明白這片子所蘊含的信息,小朋友都會嘲笑他,但他從來不在乎,一直堅持自己的成長方式,沒想到10幾歲時因為這種獨特的方式反而開悟了。

很可惜的是大部人花了很長時間才開始覺醒,從20多歲開始,有的人用了10年,有的人用了20年,有的人用了更長的時間,還有的人用了一生也沒有活明白,但只要我們活著,覺醒就是我們生命中最重要的事,當我們開始意識到自己需要向內求,需要追隨內心而活,不能隨著社會集體無意識自我放棄時,我們的生命已經開始覺醒,就會明白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想要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生命真正的價值是什麼,有什麼的使命需要去完成,就不會讓自己機械的重複,成為別人生命的複製品,活在別人的思想中,覺醒是成為與從不同生命的第一步

向內走多深,向外走多遠

當我們開始向內探索的時候,才發現所有的寶藏都不在外面,最珍貴的鑽石早已埋藏在內心裏面,當我們開始打開內在寶藏大門的時候,發現裡面原來擁有無窮無盡的財富,我們開始變得富足,變得自信,變得有能量,變得有激情,開始重新玩起孩提時的那個蹺蹺板遊戲,眼中有萬物,眼中有平等,眼中有熱愛。開始願意與人分享,變得更加慈悲,更加敬畏,更加好奇,更加空杯,不在對他人下決定,不在去評價別人,不在去要求他人,不在對另一個生命視而不見。

開始打開自己,向遇見的每個人分享生命中的體驗,讓他們感受到生命體是發著光、發著熱的,和他們進行聯結,走進他人的生命,去體驗另外一個生命的跌宕起伏和波瀾壯闊,這個蹺蹺板又開始進入了動態平衡的狀態,彼此能量相互交融,互相賦能,在這段蹺蹺板遊戲中每個靈魂都活出了她本有的獨特光芒。

希望自己就是這樣的人,在我臨終時,可以躺在那裡給最後一個人做完一對一教練輔導,可以靜靜聆聽這個生命的傳奇,從剛開始低沉沒有能量的分享,到最後喜急而涕,為自己生命旅程而驕傲,為自己能看見自己而自豪,為自己有機會成為真實的自己而心存感激,為自己有無限未來和非凡的可能性而心存敬畏,就這樣看著、看著、看著,我慢慢閉上了眼睛,就像一片櫻花落下,無聲無息的離開。

一段有意義的人生,為更多的生命賦予了能量。無論是誰終會離去,塵歸塵、土歸土,又會回到最初的那股能量,他流動成為了什麼,誰也不知道,但我相信,下一刻,他仍然與眾不同。

那個蹺蹺板,也會因為我們的離開而離開,當人們走過那個地方的時候,可能有人依稀還記得曾經有一個人,他在這個蹺蹺板遊戲中給了很多人能量,他讓很多人體驗到了喜悅,他讓很多人感受到了愛,他讓很多人成為了更好的自己,活出了生命本該有的狀態。

如果是你,會如何去創造自己生命中的蹺蹺板遊戲呢?

相關焦點

  • 遊戲的本質是什麼?如果把人生看作一場遊戲,你還能成為高玩麼?
    你身邊是否有非常熱衷於玩遊戲的同學或者是朋友呢?坦白說我就是其中之一,不過曾經玩的遊戲很多,現在只玩一個,而這一個是大家都無法避免的遊戲——《我的人生》(這不是一個遊戲名,往下看你就知道了)。你會玩《我的人生》這款遊戲麼?總結一下,遊戲是指有你可以控制的、有目標的、並且能和其他人競爭或者合作的項目,還記得我開頭說的大家都要玩的遊戲麼?沒錯,人生不就是一場遊戲嗎?
  • 老艾侃股:蹺蹺板的遊戲該怎麼玩?
    來源:新浪財經A股喜歡玩遊戲,特別是蹺蹺板的遊戲。但人家美股大哥可沒跌呀,雖然疫苗再一次刷屏,但這次納斯達克可是漲的,你港股A股在那兒尋死覓活幹啥呢?所以又跌錯了,所以尾盤被進場抄底的資金給拉起來了,兆易創新率晶片股拉升,藍思科技率消費電子板塊拉升。
  • 《有限與無限的遊戲》:人生就是一場遊戲
    人生是一次長跑,起點是出生,終點是死亡。人生又是一場遊戲,就看你準備怎麼玩?前幾天我去圖書館借書,已經在手機上找好了要借的書,可是,到了圖書館,發現要借的書沒有了,如果是你,你會不會感到很沮喪?後來,我思考後發現,如果我如願借到了準備借的書,那麼這就是一場有限遊戲,因為已經達到了目標,可是,我借到了其它的書,這些書如果不是這次機會,可能一輩子都不會去看,你看,這是不是就是一次無限的遊戲呢?有限遊戲的目的在於贏,無限遊戲是想讓遊戲永遠玩下去,以延續遊戲為目的。
  • 如果人生是一場遊戲,為何如此艱難?
    ,以及如果想要玩好這個「遊戲」,是否存在最佳策略。這個問題可以等價成——人生是否有可知而明確的規則,人們又是為何產生工作、婚姻等自發行為,人生的體驗設計與一般遊戲有哪些不同呢?通過比較人生與遊戲的定義會發現,人生很像是一種遊戲機制,但是比對細節,人生又很艱難,那麼人生到底是遊戲嗎?我先拋出一個結論,人生是一場設計精巧,複雜度極高,但是並不難玩的遊戲。
  • 跑男團「春遊」活動來襲,泥潭蹺蹺板成難關,蔡徐坤玩遊戲太拼了
    第一期裡,跑男團成員們一起經歷了「人生檔案館」,有笑有淚,很有意義的一期節目,有了第一期打下的基礎,第二期節目更加引人期待。新一期的節目更加有趣,又將是歡聲笑語的一期,這一期的主題是「春遊」,跑男團們集體出動,一起玩了很多有意思的遊戲,熟悉的感覺又回來了,不愧是陪我們走過了幾年的節目。這一期的成員除了跑男團們以外,還有黃明昊和楊迪,很有綜藝感的兩人。
  • 賺錢,是人生中的一場盛大遊戲
    人,會玩賺錢的遊戲,而其他動物卻不能。平常人生,不過是畢其功於一役,一生都在參與賺錢的遊戲。一個人哪怕年齡再小,只要有了賺錢的意識,只要有了在社會上賺錢的行為,那他就開始成熟了。賺錢是人類社會一場永不停歇的遊戲。每個人都會參與其中。
  • 當一個蹺蹺板擁有磁力,會比普通的蹺蹺板安全100倍!
    「蹺蹺板」相信很多小朋友不僅聽說過更是玩過 還喜愛的不得了角角說的對嗎?這個版本的蹺蹺板不僅安全力百分百就連奇特的景象都讓不少小朋友嘆為觀止都紛紛找角角想製作一個呢你也想加入我們嗎?完美誕生啦你知道這是為什麼嗎?
  • 若人生遊戲了你,你也可以遊戲人生
    失敗,對於每個人的人生都在所難免,然而我們面對失敗的態度,卻決定著我們能走多遠。一開始,我們可能從父母那裡學到了如何面對失敗,比如,你犯了錯,他們可能會不留情面的批評你,會說:你看你這個樣子,什麼事情都幹不好,長大也會一事無成。如果他們特別希望你好,又十分的焦慮,那麼他們就會把一個小問題無限放大,讓你覺得自己把事情搞糟糕,真是太丟人了。
  • 蹺蹺板悟人生(雙語)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英語閱讀>英語美文>正文蹺蹺板悟人生(雙語) 2012-11-15 11:12 來源:普特英語聽力 作者:
  • 手箋|午睡的蹺蹺板
    松哥用手挨了挨我的額頭:「你記錯了吧?你今天哪裡回家過?我休年假,今天一直都在屋頭。」是嗎?我又問了問自己。我沒想通,我的記憶是出現偏差了嗎?我又獨自思忖了好一會兒,手中的飯菜似乎在冬日裡顯得有些冷凍,可松哥怎地沒有催促我吃飯呢?他總說我太專心,可我現在沒有專心吃飯,他又要說我些什麼?
  • 極限挑戰:男人幫玩蹺蹺板遊戲時,誰注意到黃渤了?網友:好汙!
    其中最好玩的一個環節,就是玩蹺蹺板的環節了。當大家看到這個對手是,可謂是下了一大跳啊!一個人就能壓起來男人幫的其他五個成員。遊戲規則是,這個女嘉賓向男人幫題文,如果有人說謊了,就得淘汰一個人,每下去一個人男人幫的水袋就面臨著巨大的危險!孫紅雷和黃渤早早的淘汰,只剩下幾個人苦苦的支撐!
  • 活出你的原創人生,玩一場不和任何人競爭的生命尋寶遊戲!
    其實,如果你仔細想一想,是什麼讓你的生命如此緊張、焦慮、痛苦和分離?03 苦戰or遊戲,你想選擇哪一種人生?有的人的人生像一場戰爭,每天都在和生活苦戰,面對生活的壓力、人生的迷茫、他人的期待、意外的苦難、孤獨的憤怒、死亡的恐懼等等奮戰……有的人的人生像一場遊戲,每天都在尋找好玩的挑戰
  • 雙語閱讀:人生就像走蹺蹺板?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英語閱讀>英語美文>正文雙語閱讀:人生就像走蹺蹺板?   漸漸地,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開始發現:原來不計一切、不停攀登未必是好事,找到人生的平衡點才是王道!   人的一生就像在蹺蹺板上行走。   We live our lives just like walking on the seesaw。   總是得從低的那一頭開始往高處走。每走一步,下一步就變得更加困難。
  • 你覺得遊戲的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呢?應該怎麼合理玩遊戲呢?
    玩遊戲已經成為當今社會的一種普遍現象,無論是大人還是小孩都沉迷其中。那麼你覺得遊戲的利大於弊端呢?還是?又或者說我們要怎麼玩遊戲,怎麼玩好遊戲呢?他會覺得這個很好玩就會逐漸迷上這個東西,造成不必要的麻煩或者被父母責罵!為什麼他會玩遊戲,因為孤獨、無聊、自己一人。這不僅僅是小孩子玩遊戲的原因,很多人玩遊戲大部分都是這個原因。拿著手機不知道該幹什麼,也沒有人給他發消息也不愛出去運動或者和別人交流。就會去玩遊戲,在遊戲得到成就感,在遊戲中和同樣的孩子們相遇有了共同語言,共同話題。就會畫上大量的時間去玩他,去娛樂!
  • 天龍十載,如果重玩天龍你會怎麼玩?
    你把天龍都玩成了遺憾了嗎?如果重玩天龍你會怎麼玩?    天龍十載,很多東西其實都深入了玩家們的生活和內心,最近L身邊的很多小夥伴說:其實我之前已經脫坑了,但是依然每天會打開論壇貼吧看看天龍裡發生的事情,感覺依舊還是放不下,所以現在又回歸了。    天龍十載,當你在玩的時候,其實並未覺得有什麼,甚至可能嫌棄他畫質不好,2.5D,但是這麼多年過來了,嫌棄歸嫌棄,當你丟一段時間不來玩了,你依然會關注他的點點滴滴。
  • 英語美文 人生就像走蹺蹺板,看懂了它讓你豁然開朗
    人生路上,我們熱衷於追逐,熱衷於攀登!一次次告訴自己,水往低處流,人往高處走!
  • 遊戲王:那些能玩到你懷疑人生的卡組,普通人是玩不來的
    友誼就像一場賭博,猜中硬幣對方全滅…像這種卡組一個不小心硬幣反了,骰子差個一兩點,隨時都會炸鍋。玩過的都會懷疑,城之內靠這種卡組到底是怎麼存活下來的?藍神在戰鬥的過程中遊戲被藍神召喚出來的方界怪獸連續攻擊,方界怪獸卡組的特色就是在攻擊流程如果成功破壞對方的怪獸就可以從卡組抽一張卡進手裡。
  • 「看不見」的蹺蹺板——沈烈毅個展在滬舉辦
    10月09日下午,《「看不見」的蹺蹺板——沈烈毅個展》在上海騰飛大廈開幕。南京藝術學院美術館館長李小山曾這樣評價:「觀賞沈烈毅的作品時,一種叫做韻味的東西會充溢你的內心。」這是一種極簡的東方意境的審美。
  • 致即將上大學的你:「孩子,人生就是一場遊戲」
    可是我們的人生,就沒有這麼容易了。在我看來,人生就像是一場荒野求生的遊戲——從出生就被按下了開始鍵,難度係數和結局都是未知數;社會為你設置了大的遊戲規則,具體玩法要靠自己揣摩。有的關卡有多個選項,有的關卡卻通向死胡同;而且一旦開始,就沒有重來的機會。
  • 如果人生就像一場RPG --Habitica
    以下是入門,如果你不想當遊戲玩也可以把它作為像素風的備忘錄+to-do APP使用。 遊戲的主角 既然要做RPG,就要做到極致,所以這個APP有很多有趣的地方(都是kickstarter上的歪果仁一起想出來的),可以讓你感到驚喜。 在Proflie中我們可以自定義我們的人物和背景,還能查看各種裝備屬性和成就,有沒有一種玩遊戲的日常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