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人生是一場遊戲,為何如此艱難?

2021-03-05 遊戲陀螺

本文為Tree互動實驗室投稿內容

導語:本文旨在從人生體驗感的情緒設計角度思考人生是一個怎樣的過程,以及如果想要玩好這個「遊戲」,是否存在最佳策略。


人生如遊戲?


為了理解人生的遊戲為何如此艱難,我們需要先下兩個定義,即人生和遊戲分別是什麼?下定義真是一件令人痴迷的事情啊,往往使哲人們無法自拔。


人生是什麼?


首先,我將人生定義為,個體追求生物最大化自我滿足的過程。自我滿足包括自我實現感、幸福感、公正感、生理快樂等所有使人感覺到積極的情緒感受。因此人生的意義就是,在死亡之前追求個人自我滿足的最大化。

由於個體對於自我滿足的定義不同,因此人生意義的表現形式多種多樣,如孟子要「捨身取義」,賈伯斯要「Make a Better World」,薩德侯爵要寫情色小說,但是都無法離開這個基本邏輯。


而那個最大化自我滿足的具象目標,通常被稱之為夢想,或者裡程碑。


那麼遊戲是什麼?


若從遊戲觀念觀之,人類開始玩遊戲的歷史幾乎等於人類的所有歷史,在非洲草原上,伴隨著趙忠祥老師的聲音起舞、追逐、互相玩鬧的兩隻小獅子、雌雄火烈鳥、互相用長鼻子噴水的大象媽媽和小象告訴我們一個簡單的事實,遊戲是智慧生物的本能。

當回顧人類的電子遊戲創造史,從1972年雅達利公司推出人類第一款電子遊戲《Pong》至今,剛剛過去簡短的47年,可以說電子遊戲完全是一個新興的行業。

▲pong


即使電子遊戲如此年輕,仍然有心理學家、遊戲設計師、哲學家發現了遊戲的奇特之處,並試圖去理解遊戲行為的本質到底是什麼。


「玩耍是指那些伴有愉悅、興奮、力量和自我認知感的活動。」

——心理學家  J · 巴納德 · 吉爾摩


「玩耍就是在一個更堅固的結構中的自由移動。」

——凱蒂 · 賽倫、埃裡克 · 齊默曼《玩樂之道》


綜合一些已有的定義總結,遊戲是基於可知且明確的規則,使人在其中產生自發行為,並獲得豐富感受和體驗的過程。


人生和遊戲像嗎?這個問題可以等價成——人生是否有可知而明確的規則,人們又是為何產生工作、婚姻等自發行為,人生的體驗設計與一般遊戲有哪些不同呢?通過比較人生與遊戲的定義會發現,人生很像是一種遊戲機制,但是比對細節,人生又很艱難,那麼人生到底是遊戲嗎?


我先拋出一個結論,人生是一場設計精巧,複雜度極高,但是並不難玩的遊戲。


人生的數值設計


想到遊戲,首先會想到開心。想到人生,則會五味雜陳。那麼人生作為遊戲為什麼體驗如此不同呢?


這就要從這場遊戲的數值設計機制開始,先從馬斯洛需求說開去。


借用眾所周知的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我們清楚地知道,貫穿一個人一生所需要的無非簡單的幾項東西——創造性行為、愛與尊重、生理需求。

但是馬斯洛很明顯搞錯了一件事情,那就是把這三種需求畫成了一個金字塔形圖。

▲馬斯洛需求層次


這個金字塔圖誤導了許多人,使大家對於需求的理解是遞進式的,沒有生理需求便沒有創造行為。然而現實絕非如此極端,因此馬斯洛不能解釋《月亮與六便士》的主角思特裡為何放棄愛和尊重,拋棄妻子追求創造性的藝術,也不能解釋為什麼甘地願意節食來制止印巴領導人在克什米爾的戰爭,伯夷、叔齊為何餓死首陽山。


對於現象的部分總結不足以稱之為規律,就像「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只是簡易的觀點,絕非精確的規律。事實是創造性行為、愛與尊重、生理需求他們之間並非遞次關係,而是同時存在、彼此互相影響的動態權重關係。


▲需求的權重關係


人們想要的東西無非這三樣,那麼人們是如何獲得這三樣東西的呢?


同樣是眾所周知的簡單原理——趨利避害。


如果我們進一步闡述趨利避害,就會得到兩種人類行為的本質,趨利和避害,趨利即愛,避害即恐懼。愛和恐懼是人類最本質的兩種心理狀態,也是支配人們決策的全部情緒因素。


可是這裡有一個明顯的邏輯問題,那就是如果人們都是用趨利避害的方式獲得對自己有利的東西,那麼按照我們對於人生的定義,是不應該存在不幸的,人們難道不是總是變得更幸福嗎?


原因是,能源在一定時空內是有限的,不可能總讓三種需求全部滿足。在能源相對富裕的情況下,依然有兩種能源獲取能力,決定了人是否能夠快速高效獲得足夠多的能源,那就是趨利的能力強弱,避害的能力強弱。


因此我們又得到了三個遊戲數值,就是能源數量、愛的能力和逃避恐懼的能力。


除此之外,最重要的數值就是貫穿過去現在未來之永恆存在——時間。


綜上,人生這場遊戲的基本數值只有三種需求:生理需求、愛與尊重、創造性活動,人只有兩種情緒:愛和恐懼,面對問題人們只考慮三件事,能源多寡,愛的能力強弱,逃避恐懼的能力強弱。付出的時間多寡則帶來某件事是否值得去做的計算和考量。人生因此擁有可知而明確的規則,符合遊戲的第一個特徵。


這樣簡單的數值設計幾乎和多數網路遊戲差不多。但你一定覺得不是這樣,如果這個遊戲這麼簡單,我只需要打怪升級提高自己的有關能力,然後大量儲備讓自己感到幸福的東西,這樣我早就成為人生的遊戲贏家了。


遊戲為什麼有樂趣


遊戲類型多種多樣包羅萬千。動作冒險遊戲考驗極致的技巧,電影級劇情遊戲將玩家的每個毛孔都震撼出淚水,解謎遊戲挑戰觀察力和智力的上限,即時戰略遊戲激發領袖與統帥的大局觀和洞察力。遊戲真是個好藝術,不過遊戲能提供給人的樂趣,無非人想要的三種東西和兩種情緒,上節已經講過,產生樂趣的機制則更值得探討。


我所知道的,遊戲中產生樂趣的機制:


a.心流理論

對於某些技藝的快速習得之後,通過挑戰技藝的巔峰,使人進入了一種長時間的專注狀態,由此激發人的潛能,獲得空前滿足的成就感。其技藝的高超程度甚至能讓圍觀者震驚於其表演的難度,近幾年日漸火爆的英雄聯盟比賽成為全國性的熱門話題就是這個例子的佐證。人類最經典的遊戲《超級馬裡奧》只應用這一個理論就足以獨樹一幟。


▲超級瑪麗奧

b.代入感

這是一種產生通感的過程,在電影《未來學大會》中,描述了一個服用藥丸之後,人們眼前全部變成VR場景的虛假世界,人們在其中可以隨心所欲變成任何想成為的形象,大街上你來我往的都是耶穌、佛祖、超人、瑪麗蓮夢露等各種著名形象。所有人在其中安然的生活,慢慢意識不到本來的自己和當下還有什麼聯繫。


代入感是使人們沉浸某種形象,與其情感相通的過程。在玩家代入了某種人物設定之後,就能以另外一種視角,或觀者或本人,感受自己身上絕不會發生的奇妙,擁有超脫自我身份框架的機會。


c.敘事技巧

在傳統的好萊塢電影劇本寫作中,仍然遵循著古希臘三幕劇的寫作方式,將一部2小時的電影分成了半小時的第一幕、一小時的第二幕、最後半小時的第三幕,通過設置鉤子、反轉點、轉折點、高潮,這些用於把控時間的節點來設計情緒的整體起落。


這裡的敘事技巧不僅僅是指寫劇本講故事的能力,而是通過把控時間來合理安排人的情感變化的能力。


▲三幕劇


d.即時反饋

這一點經由網際網路的產品經理們之手已經被廣為流傳,如懂得延遲滿足的張一鳴創造了即時滿足的抖音之類,多數產品經理都把能否讓用戶快速滿足,能不能點下一個按鈕就神奇的給到相應的滿足當做產品的金科玉律。如果你在創造一件工具,工具的邏輯是提升效率,那麼即時滿足一定正確。


但是遊戲中的體驗常常不是即時滿足,而是即時不滿足。玩家所擔心的也不是自己的願望沒有實現,而是被冷漠的忽略。

更有高手在設計體驗時,通過逐漸激發人的不滿足提升對於滿足的期待,然後再給你充分的滿足,獲得超越正常流程的幸福感。

陳星漢在介紹《風之旅人》的設計時,就重點介紹了如何讓情緒下降甚至變得悲傷,然後在結尾處急速上升,以此製造巨大情緒起落。


將滿足與不滿足合而為一,我們得到一個新的理念,即時反饋。


▲風之旅人


04 人生為何艱難


我相信有人喜歡下象棋,有的人喜歡談戀愛,有的人喜歡打遊戲,可是一定沒有人想挑戰一邊下象棋,一邊打遊戲,一邊談戀愛,我猜世上也沒有一款象棋戀愛養成遊戲。(聽起來就很詭異)


人生這款遊戲的特別之處恰恰就在此處——你要同時玩幾十個遊戲,這些遊戲完全打亂了彼此的進程和順序,需要讓你來安排日程表把他們都排進去。

你或許經歷過和親人、朋友的聯繫日漸減少,沒有時間戀愛倍感孤獨,似乎你不擅長玩情感遊戲;你或許經歷過工作中成長緩慢、目標感喪失、前途迷茫,似乎你不擅長玩工作遊戲;你或許經歷過學業之路漫長、老師也不喜歡你、成績也差(本人),似乎我不擅長玩學業遊戲。

這些遊戲中還嵌套許多個子遊戲。人、事情和時間,相互糾纏錯綜複雜好像一堆麻繩剪不斷理還亂亂七八糟扭在一塊兒。


當你在同時玩很多遊戲。每款遊戲不連續的體驗感打斷了遊戲本身的樂趣。因此無法形成心流。人生的敘事也因此雜亂不堪,連平滑的情緒上升都沒有,瑣碎日常更別提高潮了。


當你沒有時間尋找自我,不知道自己是誰,只能去茫然應付社會給你的角色,自然不會有代入感。


學習也好,工作也好,婚姻也好,都以年為單位進行,即時反饋是不可能的了,倒是因為陷入漫無邊際的重複勞動而感到日漸麻木、淡漠,成為冷漠的中年人。


在已經如此艱難的情況下,人生的設計者又添加了人際關係這個特殊機制,使你經歷的所有遊戲難度普遍提高。或許你曾經感慨人和人彼此理解是多麼艱難,哲學家薩特甚至直接喊出了「他人即地獄」的抱怨。

設計者通過人與人之間錯綜複雜的關係進一步提升了每個人獲得情緒反饋的頻率,這種情緒反饋的特質是放大作用和多害少利性,放大你的好心情或壞心情,同時隨機增加一個負面buff,讓人生變得更加艱難。


即便如此,人生依然是自發行為且體驗豐富,因此符合遊戲的特質。當心情不好的時候,我們似乎總是歸因為自己的能源太少或者逃避恐懼的能力不足,也就是社會形勢不好和自己不行。實際上是因為我們對這場遊戲規則不熟悉,畢竟第一次玩嘛。凡是遊戲必有通關的法則。知易行不難,一定有竅門。

我要找遊戲陀螺:

商務合作/採訪/投稿:

西瓜(微信號 18659030320)

劉威(微信號 18948723460)

文靜(微信號 mutou_kiki)

行業爆料:boq(微信號 boq270756)

投稿郵箱:tougao@youxituoluo.com

2019國風+數字創意創新大賽,正火熱報名中

「好看」的同學都會升職加薪遊戲大賣~

相關焦點

  • 《有限與無限的遊戲》:人生就是一場遊戲
    人生是一次長跑,起點是出生,終點是死亡。人生又是一場遊戲,就看你準備怎麼玩?前幾天我去圖書館借書,已經在手機上找好了要借的書,可是,到了圖書館,發現要借的書沒有了,如果是你,你會不會感到很沮喪?後來,我思考後發現,如果我如願借到了準備借的書,那麼這就是一場有限遊戲,因為已經達到了目標,可是,我借到了其它的書,這些書如果不是這次機會,可能一輩子都不會去看,你看,這是不是就是一次無限的遊戲呢?有限遊戲的目的在於贏,無限遊戲是想讓遊戲永遠玩下去,以延續遊戲為目的。
  • 有哪一瞬間讓你覺得人生如此艱難?
    前幾天剛大病一場,突然巴氏腺囊腫痛的生不如死,等了幾天開刀手術終於不痛了,還在後續養病中。生病也讓自己思想上去除毒瘤,修正錯誤觀念,吸取教訓,洗心革面,找對方向,認清自己和世界,為了跟我媽更好地生活。 by|徐圓圓 03 生意差,幹不下去,又不知道自己還能幹什麼,覺得艱難。
  • 遊戲的本質是什麼?如果把人生看作一場遊戲,你還能成為高玩麼?
    你會玩《我的人生》這款遊戲麼?總結一下,遊戲是指有你可以控制的、有目標的、並且能和其他人競爭或者合作的項目,還記得我開頭說的大家都要玩的遊戲麼?沒錯,人生不就是一場遊戲嗎?一般的遊戲都有主線任務,也有支線任務和日常任務,人生的主線任務就是你的夢想,工作屬於日常任務,而娛樂屬於支線任務,如果你太專注於工作就相當於玩一個遊戲一直在做日常任務,每天拿著日常任務的獎勵度日,但是故事主線永遠都得不到發展,也就是說你的人生永遠都無法實現目標。
  • B站當之無愧的9.9分,《遊戲人生》為何如此精彩
    一再強調精細的遊戲對決中,也許唯一毫無懸念的就是不管戰局變得多麼慘烈,多麼艱難,到最後空白兄妹肯定會贏。自信大膽的氣場,過目不忘的知識儲備,堪比心靈感應的默契程度以及逆天等級的埋伏筆和心理戰技術(在第八層!)……可能這些對手在對戰開始的時候就已經註定要連內褲都要輸掉了(真·連內褲都輸掉)。
  • 性教育落地為何如此艱難
    為何性教育長期難以落地生根呢?筆者認為這既有傳統陳腐觀念障礙,也有辦學理念的偏差,還有課程的師資與標尺的束縛。性教育開展時至今日仍是一片荒地,需要有關部門合力同心,共同解決性教育面臨的現實問題,從而讓性教育大大方方進入學校課堂。在我們固有的傳統觀念裡,一直對性話題諱莫如深。誰也不願誰也不敢一本正經公開談論性知識,好像談論性知識就顯得齷齪下流,似乎性知識只能靠遺傳,靠自悟。
  • 《我的隱藏人生》:女性自我實現的艱難之路
    最近在國內出版的小說《我的隱藏人生》(文匯出版社,2019年10月)也是其中之一。《我的隱藏人生》由巴西作家瑪莎·巴塔莉婭所寫,由龔沁伊翻譯。該書講述了1950年代一對姐妹花一生追求自我的故事,呈現了身處傳統父權社會,她們在自我實現之路上的掙扎和不妥協。
  • 人生,夢一場,哭一場,笑一場,這就是青春的模樣
    人生,夢一場,痛一場,哭一場,笑一場,然後感嘆,終於明白,原來這就是青春的模樣,無論當下發生了什麼,一定要記得,未來的路還很長很長,不要忘了當初為何而出發,不要忘記了青春夢想的模樣。
  • 《Big fish》人生如此艱難,有些事情就不要拆穿
    父親卻總說小夥這一輩子過的很苦,談到他給我說的奇遇,我想起看過的蒂姆·伯頓的一部電影《大魚》,心裡總默默浮現那句歌詞: 人生如此艱難,有些事情就不要拆穿。我並不認為這是一種自我安慰的阿q精神,因為聽懂故事的人總能明白人生如此艱難,有些事情就不要拆穿這個道理。
  • 賺錢,是人生中的一場盛大遊戲
    人,會玩賺錢的遊戲,而其他動物卻不能。平常人生,不過是畢其功於一役,一生都在參與賺錢的遊戲。一個人哪怕年齡再小,只要有了賺錢的意識,只要有了在社會上賺錢的行為,那他就開始成熟了。賺錢是人類社會一場永不停歇的遊戲。每個人都會參與其中。
  • 《如果在冬天,一個旅人》:一場遊戲
    閱讀就是一場創造,從這個角度來說,讀者與作者承擔著同樣的風險。當本文作者寫下這篇文章的時候,她感到很惶恐,好像自己就像一個裁縫,正在裁剪一匹完整的、精美的布,把它做成衣服,但同時也在摧毀它,她擔心漏掉的東西或許比提到的內容還多。如同卡維爾諾想寫一本涵蓋一切的書,她想寫一篇足夠周全的文章,才能不辜負作者,但二者都難以實現。
  • 陳春燕 人生已如此艱難,有些事就不要拆穿
    本文來自陳春燕的投稿投稿郵箱:jiaohuanyuedu@163.com人生已如此艱難就不要拆穿了
  • 若人生遊戲了你,你也可以遊戲人生
    一個如此精心準備的項目,說撤就撤,並且她沒有任何怨言,這是何等的氣量。我想,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一個人會不在意輸贏,會不希望看到自己的努力有好的結果。然而,人生就好比是玩遊戲,一定有輸有贏,有的人習慣了順境,一次挫折就可能把他打入谷底,再也沒有勇氣重來一次。有的人懂得看淡輸贏,知道任何時候都給自己留有餘地,就可能一次次從打擊和挫折中重生。
  • 如果人生是一場蹺蹺板遊戲,你會怎麼玩呢?
    0-6歲左右的「蹺蹺板」遊戲是如此好玩在這段日子裡,當我們坐上蹺蹺板的時候,無論對面有沒有人,我們都會玩得不亦樂乎,如果沒有人的時候,我們可以自己站起來讓蹺蹺板抬到最高,我們也可以慢慢坐下來,6-20歲左右我們從「蹺蹺板」遊戲中體驗樂趣轉變為學會競爭從6歲到20歲,在這段人生裡我們的蹺蹺板遊戲發生了質的變化
  • 《美麗人生》:厄運不過是一場必來的遊戲,重要的是如何看待人生
    面對這場極端的人生苦難,假設你身處其中,會對生活和命運產生怎樣的想法?義大利導演羅伯託·貝尼尼在《美麗人生》中給出了自己的答案。貝尼尼是出生在義大利的猶太人,他的父親曾在集中營生存過兩年。他以父親的經歷為藍本,創作了《美麗人生》,並與妻子攜手出演了這部電影。
  • 《地球遊戲》評測:每一個抉擇都很艱難!
    [摘要]近日,遊戲開發商PIXIO LIMITED推出策略遊戲《地球遊戲》(Game of Earth),作為這個新國家領袖的你,將在治理國家的過程中,需要面對各種艱難的抉擇。而近日,由遊戲開發商PIXIO LIMITED推出策略遊戲《地球遊戲》(Game of Earth)亦是如此,作為這個新國家領袖的你,將在治理國家的過程中,同樣需要面對各種艱難的抉擇。甚至,有時候你只要做了一個錯誤的決定,你的執政直接會被推翻……
  • 2015年最艱難的十大遊戲場景
    儘管我們抱怨近年來遊戲出現簡單化的趨勢,但還是有一些遊戲讓我們倍受折磨:有的遊戲看起來簡單玩起來難,有的遊戲Boss關太難打,有些遊戲續集越做越爛……以下就是2015年讓玩家最感艱難的十個遊戲場景。如果你的角色極為依賴火箭炮,那遊戲進程將會更為艱難,因為你沒有辦法回頭,沒有辦法去補充其他重型武器。4、《血源詛咒》:隱藏boss宇宙的女兒Ebrietas如果不是為了保證這個榜單的多樣性,《血源詛咒》很可能會佔據整個榜單,其中絕大多數都會是Boss戰。
  • 唐朝高僧一首哲理詩,告訴我們一個道理,人生就是一場艱難的旅行
    黃櫱禪師作為唐朝一位了不起的詩僧,儘管他流傳下來的詩作並不多,可是很多的作品,那也是精品,那這首《上堂開示頌》,便是詩人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整首詩描寫得極為深刻,那一份情感也是極為細膩,更是借用梅花來表達自己對於人生的解讀,從而告訴了我們一個道理,人生就是一場艱難的旅行,而我們在這旅行中會遇到無法的挫折和困難。
  • 試用期坦誠懷孕被辭退,女性職場之路為何如此艱難
    那麼,到底是什麼導致女性職場之路如此艱難?1企業無意刁難,但卻別無他法。其實這一潛規則對企業來說是很正常的。那麼企業找這類人就穩妥的多,說不定等到這類人生孩子的時候他們已經去了另一家公司。因此企業會儘可能不讓這樣的事發生,雖無意刁難,但卻無可奈何。2法律有保障,但不夠完善。
  • 高考,人生的十字路口,艱難的抉擇
    能夠順利通過高考關,考上大學的畢竟是少數,有相當一部分學子將名落孫山,處在人生的十字路口,面臨艱難的抉擇。尤其是農村的孩子,家境不富裕,更是如此,處在人生的十字口,該怎樣抉擇呢?這將考驗著每個學子的智慧,選對了,幸福一生,選錯了,困苦一輩子如影相隨。我身邊有這樣一位人,人們時時為他感嘆。
  • 「人生模擬器」類遊戲,為何能火遍Steam?
    「人生模擬器」類遊戲,為何能火遍Steam?如果你想體驗人生疾苦,那麼推薦你去嘗試一下《中年失業模擬器》,打工人生活不夠苦的話,那就體驗一下失業的痛吧;如果你想悼念沉重歷史事件,那麼推薦你嘗試一下《車諾比核災難清掃者模擬器》,打掃核汙染的廢墟,甚至還要做出道德選項。相信不少玩家也會好奇,為什麼廠商總是樂意研發各種模擬器遊戲?而為什麼模擬器遊戲又總是有市場呢?生活難道還不夠艱苦嗎?為什麼還有人想要在遊戲中模擬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