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視不可怕,可怕的是錯過治療黃金期!

2020-12-23 眼睛健康說

「都是看遠看不清,為什麼別人家的小孩是近視,我家的就是『弱視』呢?」

——近視的和弱視的孩子,若裸眼視力都是0.5,那麼近視的孩子戴上眼鏡後,視力就能矯正到1.0或對應年齡最佳矯正視力,但弱視的孩子戴鏡後卻無法提高視力或不能矯正至正視,這就是近視和弱視之間的區別。

一些來店配鏡的人,即使戴上眼鏡也沒法將視力矯正到1.0,如果還是12歲以前的孩子,我們需要特別注意。因為弱視不可怕,可怕的是錯過治療黃金期。

什麼是弱視?

弱視是視覺系統發育過程中,受到幹擾、阻礙與抑制,得不到視覺刺激,引起發育障礙與退化,包括形覺、色覺、光覺、立體感。

這是一種常見的兒童發育性眼病,它的發病率在3%左右。在英文俚語裡弱視被叫作「懶惰的眼睛」—Lazy eye,意思就指:這隻患病的眼睛很懶惰,不會主動去看東西。

弱視是怎麼形成的?

1、形覺剝奪

在視覺發育的早期,即6-8歲之前,由於先天或後天視覺環境異常,進入眼內的光線刺激不夠充分,就會剝奪人眼黃斑清晰成像的機會,導致視功能發育遲緩和低下。

用植物對比,就類似一棵植物不小心被遮住了一半不能曬到太陽,那這一半葉子很快就會幹枯並且長不出新芽;這時,只有把植物完全放到陽光雨露中,才能恢復生機。

2、雙眼相互作用異常

雙眼視覺輸入的信息量不對等。如果一隻眼睛由於屈光不正或者視覺功能障礙,傳輸給大腦的信息就是「模糊紊亂」的,會干擾大腦的工作,最終被大腦抑制,導致這隻眼睛發生弱視。

這就類似「用進廢退」理論。比如一個網球運動員,他慣用手是右手,久而久之,右手胳膊就會比左手粗、比左手更強壯,最終導致左手「用進廢退」。

別錯過12歲之前這個黃金時期

人類視覺發育早期最為迅速,對外界刺激也最敏感。6-7歲前,被視為發育迅速期,在此期間,及時發現並治療弱視,療效較明顯,是弱視治療的最佳年齡

隨著年齡增長,視覺發育速度變得緩慢,傳統上認為視覺可塑期在12歲以前,超過這個年齡視覺發育逐漸停止,在12歲以上弱視治療是比較困難的。近年來有研究表明,十多歲(最晚17歲)才開始弱視治療,也有一定程度的視力提高。但是,治療越早,成功機會就越大。

治療弱視的方法

引起弱視的原因不同,治療方法也不同:

1、 單眼遠視引起

如果一隻眼睛無屈光不正,但另一隻眼睛高度遠視,那麼高度遠視的眼睛長期處於模糊狀態,便會形成弱視。治療遠視性弱視從配戴眼鏡開始,再配合遮蓋、訓練等方法

2、 斜視引起

斜視指雙眼不能同時朝前方看,眼睛處於異常的位置,雙眼看到的像難以融合,但只有斜視角度比較大的眼就會變成弱視。斜視性弱視的首先要治療斜視,有時候必須藉助手術來完成。

3、 先天性白內障引起的

正常晶狀體猶如照相機鏡頭,透明而聚光,但先天性白內障兒童的晶狀體渾濁,光線無法聚焦視網膜,就會形成弱視。解決方案是通過手術、配鏡聯合視覺訓練,視覺訓練以遮蓋正常眼、只讓弱視眼注視的遮蓋治療為重。

在生活中,我們可以提醒家長,如果孩子弱視,要學會跟孩子做朋友,建立良好溝通,從心理上鼓勵孩子,讓孩子更有治療的信心。同時,針對學校,提醒家長和老師提前溝通,獲得老師和同學的理解,增加孩子配合治療的信心。

推薦繼續閱讀↓

別讓弱視成為孩子一生的「弱勢」

小天是一個兩歲零三個月的男寶寶,前一段時間父母發現他經常眨眼、揉眼,並總是說眼睛疼,看東西時也經常眯著眼、斜著頭。一開始父母並沒有在意,後經朋友提示孩子的視力可能出了問題,於是才急忙帶小天去醫院檢查。經檢查,小天右眼、左眼視力分別為0.2、0.4,後經進一步診斷,小天被確診為患有弱視。

如今像小天這樣的學齡前弱視兒童越來越多。研究表明,弱視的發病率為3%,如果按我國現有3億兒童的數量來推斷,全國約有1200萬多名弱視兒童患者。那麼,到底什麼是弱視?弱視有哪些危害?如何及時發現孩子弱視?面對弱視,究竟該如何應對?以下,小編就一一為大家解答心中的疑問。  

關於弱視,你必須知道這些事兒

「弱視」是一種視力異常現象,是發生在視覺尚未發育成熟的幼兒期的一種眼病,如果寶寶的眼球經檢查一切正常,無明顯器質性病變,但卻出現單眼或雙眼視力低下、即使戴矯正鏡後仍不能達到應有的正常視力時,可確診為「弱視」。患兒可能一隻眼弱視,也可能兩眼都弱視。現行兒童弱視標準如下圖所示:

小編發現,很多家長都很在意自己孩子的眼睛是否近視,卻忽視了更為嚴重的兒童弱視問題。其實弱視的危害要大於近視,近視兒童通常配戴眼鏡矯正後,視力可達到正常水平,但兒童弱視患者若得不到及時治療,則會導致視力永久低下甚至失明。此外,弱視還嚴重危害著兒童的高級視功能——立體視覺的完善。沒有完善的雙眼視覺功能,沒有精細的立體視覺,大腦就無法形成立體的像,對於眼睛所看到的事物也不能準確地判斷出其方位和遠近。  

除此之外,弱視對孩子的深層影響更令人擔憂。如弱視讓孩子大腦無法獲得清晰的影像,大腦皮層為了辨別不清晰的影像,始終超負荷工作,孩子的智力會隨著大腦皮層的過度勞損而下降;弱視孩子在升學時也面臨著如航空、軍警、測繪等80多個專業的報考限制;就業時也不能從事駕駛、參軍或測繪等工作。更為重要的是,還會對孩子的心理健康帶來一定影響。因此,兒童弱視問題必須引起家長的高度重視。

如何及早發現這個影響孩子一生的「敵人」

兒童弱視是一種功能性疾病,但由於孩子年齡小,不能準確表達出自己的想法,因此孩子視物時,需要家長要多加觀察。「看遠看近都吃力,喜歡湊近視物;走路時,表現為深一腳淺一腳,容易摔跤;寫字常出現重疊、不整齊、不成行等現象;光線不好時看東西更困難;對物體大小、明暗、形態的辨別遲疑;散開能力減弱,正常者可以一目十行,弱視孩子看書的速度比正常孩子要慢很多;如果發現這些跡象,家長就要及時帶孩子去專業的眼科機構做視力檢查。」一位眼科專家這樣提醒家長。

此外,家長們還可以利用以下方法來檢查孩子的視力有無出現異常:

1、視力表檢查法

父母可讓孩子識別標準視力表。檢查時讓孩子站在5米遠處,同時一定要分別遮眼檢查,不要讓孩子雙眼同時看,避免單眼弱視被漏檢(此方法適用於年齡不低於4歲的孩子)。經反覆檢查後,若發現孩子單眼視力低於0.8,需帶孩子到醫院進一步檢查。

2、關注異常行為

尋找孩子患弱視的苗頭,父母還可參照以下一些簡單方法:將比較醒目的物品放在孩子眼前,觀察他是否能及時發現;觀察孩子看電視、看書時,是否喜歡湊得很近;觀察孩子看東西時有沒有異常的頭位,比如是否喜歡抬頭或低頭看;觀察孩子能否穩定地注視事物,若孩子的眼球來迴轉動或者震顫,則有弱視的可能;孩子走路常常跌倒,老拿不到東西,也可能是弱視影響他把握不準物體的距離感。

3、遮蓋試驗法

還可通過遮蓋試驗,來大致了解孩子的雙眼視力情況:有意遮蓋孩子的一隻眼睛,讓其單眼注視物體,若孩子表現很安靜,但遮蓋另一隻眼時,卻撕抓遮蓋物,那就提示未遮蓋的眼視力可能很差,應儘早到醫院檢查。

戰勝弱視,要做到「三早」

說到弱視的治療,小編想講一個發生在身邊的真實案例。上小學時,同學小玲的左眼看東西總是比較模糊,雖然在每學期的例行體檢中醫生都提醒她做進一步檢查,但卻沒有引起她及其家長的重視。直到上大學,視力愈加模糊,才去醫院就診,被確診為弱視,但已經錯過最佳治療時間,治癒的可能基本為零,而且還引發為比較嚴重的白內障。

從這個實例中我們可以看出,治療時機非常重要。治療弱視必須抓早抓小,這是因為弱視絕大多數發生於學齡前的嬰、幼、兒童,而治療弱視的效果又與年齡有很大關係,年齡越小效果越好,年齡越大治療效果就越不理想。所以,弱視的治療關鍵是「三早」即: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

然而小編發現身邊的一些的家長往往有這樣的想法:「孩子年齡大了,視力自然就會正常」或者「等孩子年齡大了再治療弱視」。其實這種觀點是錯誤的。

因為從視覺發育來講,兒童12歲以前是視覺發育的可塑期。3~6歲是小兒弱視的最佳治療時期,只要早發現、堅持治療,大部分患兒都能治癒。但是,如果超過6歲,視覺發育敏感期過了,尤其是12歲以後,視覺發育基本成熟,再想糾正就很難了。如果錯過最佳治療時機,孩子將會造成終身視力低下。因此,兒童患上弱視,需要儘早的進行治療糾正。

小結:家長配合防治是關鍵

弱視是兒童時期常見的一種眼病,不僅影響兒童的視力健康,還會影響兒童心理的健康成長及今後的生活、學習、工作等方方面面。小編認為,如何以正確的姿勢來應對弱視,家長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提高思想認識。很多時候正是由於家長們缺乏對弱視的基本認識,因而導致很多弱視孩子沒有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因此,家長應進一步提高對弱視的認識及重視程度。

2、加強日常觀察。家長需在日常生活中細心觀察孩子的行為,及早發現孩子的視力問題,因為孩子的每一個細微動作可能都在向你傳遞著一些重要信息。幼兒期是視覺發育的黃金階段,一旦出現異常情況,可能會影響整個視力的發育,如形成弱視。早發現、早糾正、早治療,才能給孩子的視力留足進一步發育的時間和空間。

3、把握治療時機。兒童弱視其實並不可怕,能夠及時發現和治療是關鍵。弱視的治療效果與年齡有關。弱視發病癒早,程度愈重,但年齡越小,療效越好。

由此不難看出,面對弱視,家長配合防治是關鍵。只有在認識上重視,行動上發力,才能為兒童的視力健康保駕護航。

兒童弱視治療的黃金期是4-6周歲,兒童弱視,早發現,早治療,效果好。

-end-

相關焦點

  • 孩子弱視不可怕,可怕的是錯過給孩子治療的黃金期
    因為孩子弱視不可怕,可怕的是錯過給孩子治療的黃金期。先了解一下什麼是弱視?隨著年齡增長,視覺發育速度變得緩慢,傳統上認為視覺可塑期在12歲以前,超過這個年齡視覺發育逐漸停止,在12歲以上弱視治療是比較困難的。近年來有研究表明,十多歲(最晚17歲)才開始弱視治療,也有一定程度的視力提高。
  • 這個眼病難治療,比近視更可怕!卻被很多家長忽視
    但其實,有一種視力問題,比近視還可怕。這種視力問題就是弱視,極容易被忽視,如果不能及時發現矯正,會讓孩子一直活在模糊的世界,甚至會導致失明!患有弱視的寶寶,只會看到一個模糊的世界。寶寶可能根本不知道,爸爸媽媽應該是清晰的,這個世界應該是清晰的。
  • 我家的小朋友為啥就是『弱視』呢?
    因為弱視不可怕,可怕的是錯過治療黃金期。什麼是弱視?弱視是視覺系統發育過程中,受到幹擾、阻礙與抑制,得不到視覺刺激,引起發育障礙與退化,包括形覺、色覺、光覺、立體感。在英文俚語裡弱視被叫作「懶惰的眼睛」—Lazy eye,意思就指:這隻患病的眼睛很懶惰,不會主動去看東西。別錯過12歲之前這個黃金時期人類視覺發育早期最為迅速,對外界刺激也最敏感。
  • 孩子斜弱視能自愈?別錯過2-6歲黃金治療期
    別錯過2-6歲黃金治療期) 北京世紀壇醫院眼科副主任醫師石紅告訴記者,人的視覺有一定發育敏感期,若懷僥倖心理,期望斜視、弱視能隨年齡增長而自愈,往往會錯過最佳治療兒童斜視弱視的時機。據了解,斜視眼是指兩眼不能同時注視同一個目標。由於雙眼視軸不平衡,導致其中一個眼球向內、向外、向上或向上傾斜,是兒童常見的眼病之一。弱視俗稱懶惰眼,是指最佳的矯正視力低於正常,但眼睛及視覺系統卻沒有引致視力下降的病因。
  • 兒童弱視危害遠大於近視,別錯過關鍵治療時機!
    它對孩子帶來的傷害不容忽視:  1、局部傷害  引起或加重近視(因眼睛模糊,趨向於近距離看,或者弱視伴有散光時易患近視);低視力甚至眼盲、戴眼鏡不能提高視力;影響智力發育(因看不清黑板字、學習差);小兒多動症(因視物不清,注意力不集中)。
  • 深圳希瑪眼科醫院:弱視哪個階段治療好?
    3歲至6歲是治療弱視的黃金期   引發弱視的原因是由於孩子在成長期間,大腦的視覺中樞未能正常發育,在長期沒有接受到足夠刺激的情況下,大腦放棄了該部份的視力功能,導致視力變差。  弱視治療存在一定的時效性,它是一種發育性眼疾,年齡小、治療效果較理想。
  • 有一種眼病,一旦錯過治療時機,再厲害的醫生也無能為力!
    孩子的視力問題一直是家長們關注的焦點,誰都不希望自家孩子早早就戴上眼鏡。 而孩子看不清,大部分家長想到的就只有近視,想說近視了配副眼鏡便能重新看到清晰的世界。但是,有的視力問題不是單單靠配副眼鏡就可以解決的。
  • 「海盜眼罩」治療弱視省錢又省力……等等!家長可別忽略了這些問題!
    3-6歲是弱視治療的黃金期,這個時候患者尚處在發育階段,且治療不影響上學,患者有充足的治療時間。但若在大腦視覺中樞發育期過後(約9-12 歲)才發現患有弱視,錯過了最佳治療時機,這時想要復原便十分困難。
  • 看不清未必是近視 小心弱視找上孩子
    但經過檢查後發現,孩子並不是近視,而是「弱視」,且錯過了最佳治療時機,視力恢復效果可能不理想。得知結果,劉女士很疑惑:「孩子看不清不是近視嗎?為什麼都是看遠看不清,怎麼我家的就是『弱視』呢?」同樣看不清,弱視和近視有不同眼睛是心靈的窗戶,也是人體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大腦中80%的信息都是通過它獲取。
  • 癌症不可怕,治療有「尖板眼」
    擅長頭頸部、胸腹部及顱腦良、惡性腫瘤的診治、術中放療、離子植入治療及後裝治療。 癌症是可怕的,面對令人恐懼的癌症診斷書和複雜的抗癌治療,許多病人及家屬常常不知所措,慌亂地四處打聽,病急亂投醫,聽信偏方,最後花了大量金錢,又損傷了身體。為了讓癌友不走冤枉路,不錯過最佳治療時機,本報名醫熱線欄目專訪了湖北省中山醫院腫瘤放療中心主任張業嵩副主任醫師。
  • 「近視」還是「弱視」,傻傻分不清楚
    當孩子視力出現問題的時候,又要很多家長會把近視和弱視混為一談,甚至有些正在戴鏡矯正弱視的患兒家長還認為自己的孩子戴上眼鏡了就是近視了,這樣不僅對孩子的視力恢復無幫助,而且有可能耽誤了最佳治療時期。那弱視跟近視到底是不是"一家人」?聽聽宜昌婦幼眼保健科李醫生怎麼說。實際上弱視與近視根本不是一種病。
  • 兒童弱視 3~6歲治療最好
    幸好最終澄清了疑點,考試成績沒有受到影響,但小徐坦言,這個眼疾確實經常讓他遭遇窘況,比如影響交流、別人誤會自己不真誠等等。  這是發生在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的一個真實病例。該院眼科副主任醫師徐小平教授介紹,兒童斜視和由此引發的弱視等問題,患病率大約為3%,大部分人及時治療可以消除影響,但因延誤治療將眼疾帶到成人,從而引發種種尷尬和其他問題的個案也不少。
  • 兒童弱視不關注,未來或成孩子夢想「攔路虎」
    眾所周知,兒童時期是孩子視力發育的"黃金期"。「屈光不正(近視、遠視、散光、屈光參差)、弱視和斜視是兒童患病率最高的三大常見眼病。」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同仁醫院斜視與小兒眼科主任付晶教授指出,其中屈光不正居於首位的主要原因在於,兒童罹患近視的概率較高。
  • 這兩種眼疾治療不及時 視力損害不可逆
    許多疾病都有它的黃金治療時間,一旦錯過,治療效果大大下降,甚至治癒希望渺茫,因此治療必須抓緊時間,「拖延症」可能帶來難以估量的嚴重後果。在眼科領域,同樣也有這樣的疾病,每個人都應該熟悉了解,切莫出現問題卻置之不理,耽誤治療,終而追悔莫及。
  • 林順潮眼科醫院:斜弱視什麼時候治療更好
    斜視和弱視,如大家所見,這是兩種不同類型的眼睛疾病。  很多時候看似毫無任何關係的的它們,卻常常被一同提起,而且都被告知要及時治療,不要錯過黃金時間,否則就會使視力造成難以挽回的後果!  為什麼斜視和弱視要一同提起?
  • 寶寶治療弱視的最佳時期是?|敏感期|弱視|治療|視力|矯正|-健康界
    但是情況都不容樂觀——因為很多家長帶寶寶來的時候,孩子已經過了弱視矯正的黃金時期,矯治起來十分困難所以兒童弱視治療儘量不要超過12歲弱視?近視?分不清楚!弱視——是視覺發育期內,由異常視覺經驗引起的單眼或雙眼最佳矯正視力下降,兒童戴眼鏡仍然啥也看不清楚。近視——是平行光線經眼球屈光系統後,聚焦在視網膜前,導致視物模糊不清,但經屈光矯正後,戴眼鏡是能看清的。
  • 兒童弱視了怎麼辦?
    一、定義:弱視是指單眼或雙眼最佳矯正視力低於相應年齡的視力,但眼部檢查無器質性病變,這是視覺發育期由於異常的視覺經驗引起的。這些異常的視覺經驗包括單眼斜視、高度屈光不正、屈光參差、形覺剝奪等。如果在8歲前弱視仍未診斷及治療,可導致延誤治療時機造成終生的視力低下。
  • 兒童斜弱視不用治療,長大自己會好?真的假的?
    由於人類的視覺有一定發育敏感期,懷著僥倖的心理期望斜弱視隨著年齡增長而自愈,往往會錯過治療兒童斜弱視的最佳時機。斜視的危害是一個長期的漸進過程,很多斜視的孩子由於沒及時就診,往往錯過了最佳治療期,最終影響視力和雙眼視功能的正常發育,對孩子今後選擇一些專業會造成影響,這一點家長們必須引起重視。所以,糾正斜視的主要目的是恢復雙眼視覺功能和矯正外觀。
  • 抑鬱症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不願意接受治療!
    患上抑鬱症就等同於「弱者」「矯情」,是一張永遠也摘不掉的羞恥標籤。越來越多的人患抑鬱症,但是大部分人依舊對抑鬱症無感,這種無感體現在「知道自己患抑鬱症,但依舊不願意接受治療。」首先你對抑鬱症應該有更深層次的了解,抑鬱症並不是單純的心情不好,抑鬱症會讓你喪失睡眠,讓你快感缺失,生不如死,心理備受煎熬;軀體也會莫名的不適,長期處在焦躁、自責、無助、失望、絕望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