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視的和弱視的孩子,若裸眼視力都是0.5,那麼近視的孩子戴上眼鏡後,視力就能矯正到1.0或對應年齡最佳矯正視力,但弱視的孩子戴鏡後卻無法提高視力或不能矯正至正視,這就是近視和弱視之間的區別。
一些孩子,即使戴上眼鏡也沒法將視力矯正到1.0,特別是12歲以前的孩子,家長們需要特別注意。因為孩子弱視不可怕,可怕的是錯過給孩子治療的黃金期。
先了解一下什麼是弱視?
弱視是視覺系統發育過程中,受到幹擾、阻礙與抑制,得不到視覺刺激,引起發育障礙與退化,包括形覺、色覺、光覺、立體感。
這是一種常見的兒童發育性眼病,它的發病率在3%左右。在英文俚語裡弱視被叫作「懶惰的眼睛」—Lazy eye,意思就指:這隻患病的眼睛很懶惰,不會主動去看東西。
弱視是怎麼形成的?
1、形覺剝奪
在視覺發育的早期,即6-8歲之前,由於先天或後天視覺環境異常,進入眼內的光線刺激不夠充分,就會剝奪人眼黃斑清晰成像的機會,導致視功能發育遲緩和低下。
用植物對比,就類似一棵植物不小心被遮住了一半不能曬到太陽,那這一半葉子很快就會幹枯並且長不出新芽;這時,只有把植物完全放到陽光雨露中,才能恢復生機。
2、雙眼相互作用異常
即雙眼視覺輸入的信息量不對等。如果一隻眼睛由於屈光不正或者視覺功能障礙,傳輸給大腦的信息就是「模糊紊亂」的,會干擾大腦的工作,最終被大腦抑制,導致這隻眼睛發生弱視。
這就類似「用進廢退」理論。比如一個網球運動員,他慣用手是右手,久而久之,右手胳膊就會比左手粗、比左手更強壯,最終導致左手「用進廢退」。
別錯過12歲之前這個黃金時期
人類視覺發育早期最為迅速,對外界刺激也最敏感。6-7歲前,被視為發育迅速期,在此期間,及時發現並治療弱視,療效較明顯,是弱視治療的最佳年齡。
隨著年齡增長,視覺發育速度變得緩慢,傳統上認為視覺可塑期在12歲以前,超過這個年齡視覺發育逐漸停止,在12歲以上弱視治療是比較困難的。近年來有研究表明,十多歲(最晚17歲)才開始弱視治療,也有一定程度的視力提高。但是,治療越早,成功機會就越大。
治療弱視的方法
引起弱視的原因不同,治療方法也不同:
1、 單眼遠視引起
如果一隻眼睛無屈光不正,但另一隻眼睛高度遠視,那麼高度遠視的眼睛長期處於模糊狀態,便會形成弱視。治療遠視性弱視從配戴眼鏡開始,再配合遮蓋、訓練等方法。
2、 斜視引起
斜視指雙眼不能同時朝前方看,眼睛處於異常的位置,雙眼看到的像難以融合,但只有斜視角度比較大的眼就會變成弱視。斜視性弱視的首先要治療斜視,有時候必須藉助手術來完成。
3、 先天性白內障引起的
正常晶狀體猶如照相機鏡頭,透明而聚光,但先天性白內障兒童的晶狀體渾濁,光線無法聚焦視網膜,就會形成弱視。解決方案是通過手術、配鏡聯合視覺訓練,視覺訓練以遮蓋正常眼、只讓弱視眼注視的遮蓋治療為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