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擺氣球射擊攤23起被判 司法不該劍走偏鋒

2020-12-18 搜狐網

  來論

  這兩天,有兩起案件備受輿論關注,一起是天津大媽趙春華因在街頭擺氣球射擊攤被法院以非法持槍罪判刑3年半,另一起是最高法院發布再審指令,要求地方法院對內蒙古巴彥淖爾市農民王力軍非法經營案(因收購販賣玉米獲罪)進行再審。

  根據媒體的最新報導,與趙春華「非法持槍罪」有關的更多信息浮出水面——原來,在2016年10月12日晚,包括趙春華在內,在天津市區著名景點「天津之眼」摩天輪下海河岸邊擺射擊攤的攤販,天津警方一共帶走了13人;除趙春華已被一審宣判,截至2016年12月31日,8人被取保候審,另有4人羈押在看守所。而記者查詢發現,因擺氣球射擊攤被以非法持有槍枝罪追究刑事責任的,在全國各地類似案件共有23個,其中17個案件被告人被判緩刑,3個案件被告人被判處管制,3個案件的被告人被判處實刑。

  在農村收購玉米或其他糧食作物賺取少量價差的人也有很多,王力軍在收到警方的拘捕令後,曾反覆強調一句話:「幹這行的,有一千多人,都沒有證啊。我這樣做,除了賺點差價,還可以讓農民省事,其實幫了農民,怎麼就成了非法經營?」顯然,王力軍所說的「幹這行」的一千多人,還僅是當地的一個基本情況,在全國範圍內,「幹這行」的應該更多。

  這兩類案件以及案件中當事人的共性是:當事人大都是農民,是進城務工人員,是底層民眾。他們並沒有非法持槍或非法經營的認知,沒有犯罪的故意,他們根本就不知道自己的相關行為是違法的,是犯罪,他們只是把相關行為作為一種「討營生」。

  誠然,這些民眾賴以生存的小小營生有些不規範,有些違法的嫌疑,但司法部門不考量「營生」的情節輕微、危害較小或無危害以及當事人的行為無意識,一味追求「入罪量刑」,重拳打擊,屬於劍走偏鋒。

  責罰相當是最基本的問責原則,對於民眾的擺射擊攤、收販玉米等「營生」,司法打擊並非唯一的矯正手段,如果在法律範疇內以警告教育、行政處罰等方式能夠予以懲戒、制約、規範,就應該使用這些相對較輕的追責手段。盲目定罪用刑,會傷害民眾利益,傷害社會公平正義,傷害司法公信力。

  李英鋒(律師)

news.sohu.com false 新京報 http://epaper.bjnews.com.cn/html/2017-01/02/content_666577.htm?div=-1 report 1076 來論這兩天,有兩起案件備受輿論關注,一起是天津大媽趙春華因在街頭擺氣球射擊攤被法院以非法持槍罪判刑3年半,另一起是最高法院發布再審指令,要求地方法院對內蒙古巴彥

相關焦點

  • 大媽擺射擊攤獲刑3年半 律師:3理由認定她無罪
    擺打氣球攤獲刑的大媽趙春華。    擺射擊攤獲刑、法院拍賣BB槍、紹興前「最美交警」買仿真槍練射擊被查,最近3件與仿真槍有關的新聞火了!  據澎湃新聞、北京時間、新京報等媒體報導,趙春華獲刑前兩個月才辭職,在天津大悲院碼頭擺氣球射擊攤謀生。去年10月12日,趙春華及其他13位類似商販,被河北區鴻順裡派出所帶走。其中,趙春華攤位上9支槍形物中,有6支被鑑定為槍枝。2016年12月27日,天津河北區法院一審以非法持有槍枝罪,判處趙春華有期徒刑三年六個月。
  • 天津擺射擊攤大媽二審改判緩刑(圖)
    趙春華表示認罪服判。趙春華的家屬、媒體記者、群眾等20餘人旁聽了庭審。早前報導一個對法律沒有什麼概念的老人,被判非法持有槍枝罪並獲刑3年6個月。——2016年底,天津大媽趙春華擺攤打氣球被判刑,引發輿論關注。1月26日,該案二審將在天津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開庭。
  • 老太擺射擊攤獲刑 1.8焦耳/c㎡槍枝標準受爭議
    原標題:大媽街頭擺射擊攤因非法持槍罪獲刑  天津51歲的趙春華在街頭擺了一個射擊攤打氣球,今年10月12日晚,在公安機關巡查中被抓。警方在她的攤位上查獲槍形物9支及相關槍枝配件、塑料彈,其中6支槍形物被鑑定為槍枝。12月27日,天津市河北區法院一審以非法持有槍枝罪,判處其有期徒刑3年6個月。
  • 賣玩具仿真槍被判10年,1年7700起引熱議,新規出臺判無罪
    近年來,全國各地發生了多起商販銷售玩具仿真槍被判非法持有槍枝罪的案件,僅2016年全國就有至少7700起涉槍案件,這都源於法律認定槍枝標準過低,悖離一般公眾的認知。媒體及法律從業者雙雙努力,取得一些進展,有望迎來該領域中真正的立法。
  • 因擺射擊攤獲刑的大媽上訴獲受理 怕花錢曾想放棄
    自去年10月12日晚趙春華被警方帶走後,她擺射擊攤所用的三輪車就一直停放在狹窄的胡同裡。新京報記者 孫瑞麗 攝新京報訊 因所擺射擊攤上的6支槍形物被鑑定為槍枝,天津市51歲大媽趙春華以非法持有槍枝罪被判處有期徒刑三年六個月。昨日,趙春華在看守所表示,不服天津市河北區人民法院作出的一審判決,提出上訴。河北區人民法院已受理了趙春華的上訴案。
  • 射擊攤無防護「讓子彈飛」 玩具槍打氣球路邊石凳中彈
    「七寶古鎮裡有小販擺出了射氣球的遊戲攤,許多小孩拿著玩具槍亂射一氣,萬一打中行人怎麼辦?」日前,網友「月亮之上」在新民網上海灘微博描述了七寶古鎮裡的危險一幕。  網友回憶說,前些天上午,他前往七寶古鎮遊玩,途經寶南路536弄,發現路邊豎著一塊掛滿氣球的木板,一名小販手持玩具槍,站在旁邊大聲吆喝,「一次十發子彈,打中五個以上就有獎品!」很快,一名小男孩就被吸引過去,並纏著父母付了錢,隨後他拿起裝有塑料子彈的槍,開始射擊。
  • 「送水阿姨」崔傳面: 「免費茶水攤還會擺下去」
    原標題:「送水阿姨」崔傳面: 「免費茶水攤還會擺下去」   定淮門6號大院門外,有一個普通的水桶,下面掛著一個「免費茶水」牌子,它就是崔傳面的茶水攤。盛夏時節,路人要是口渴了,誰都可以隨意從這裡接一杯水解渴。只是,很多人既不知道這個水桶是誰的,也從未見過擺水的人。
  • 「國諮解案」媒體報導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推動案件公平審理?
    不對!「遲到的正義」絕非真正的正義,這是讓正義在蒙羞!縱然是在倡導依法治國的今天,華夏民族的法治之路仍有不短的路要走。其中,媒體、律師、公眾的參與正發揮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即刻說法》欄目之前推出了一系列關於重大冤案的法律分析,每一篇文章都有致敬媒體的環節。為什麼?我相信了解過以上案件整個過程的讀者朋友們都應該知道,哪個案件平反的過程不是阻力重重!媒體是推動案件公平審理的重要力量,他們對事件不斷進行跟蹤回顧,持續性報導,揭露事實真相、案件疑點,推動案件一步步走向明朗!
  • 購火柴槍被控非法持有槍枝 媒體:又刷新對槍的認知
    購火柴槍被控非法持有槍枝 媒體:又刷新對槍的認知 2017-01-參與互動    叱吒豐雲  我們要搞清楚,葉某的火柴槍到底是不是我們想像中的火柴槍,到底有沒有違規,畢竟也不排除該槍有改造過的可能性
  • 【警隊建設】西吉縣法院開展實彈射擊訓練提升司法警務保障能力
    【警隊建設】西吉縣法院開展實彈射擊訓練提升司法警務保障能力 2020-12-11 17:4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刑事案件中「同案不同判」不應成為司法常態!
    金翰明:詐騙犯罪案件辯護律師、廣強律師事務所詐騙犯罪辯護與研究中心秘書長關於刑事案件中同案不同判的現象,上個月本人參加的一個詐騙案的開庭,又一次成為庭審的爭議焦點。辯護人為了證明涉案的經營模式不構成詐騙罪,在結合案件事實、證據進行充分的論證後,同時引用了全國其他法院已經作出的生效判決,而多份生效判決都認定涉案的經營模式不構成詐騙罪。
  • 你的職業和專業能擺個什麼樣的攤?
    在許多城市,路邊的小吃攤、紀念品攤和美食餐車都是很常見的景象。擺一個攤比開實體店更便宜,但仍然會受到同樣的法律和相關要求的約束。在大多數城市,如果你擺攤賣小吃,那麼你需要營業執照,銷售稅許可證和食品許可證。
  • 你的職業和專業能擺個什麼樣的攤??
    In most cities you'll need a business license, sales tax permits and a food license if you sell edibles.在許多城市,路邊的小吃攤、紀念品攤和美食餐車都是很常見的景象。擺一個攤比開實體店更便宜,但仍然會受到同樣的法律和相關要求的約束。
  • 內涵段子:高考結束,我為了賺點學費,就在夜市擺了個飛鏢扎氣球的攤
    1、高中時候同桌是個呆萌,有一次上課記筆記,她突然想不起來「耿直」的耿是怎麼的寫的,就問我耿字怎麼 寫,我說「耳火」,他突然氣的臉通紅,然後低著頭咬著牙說:「你才是二貨呢!」
  • 吹氣球鍛鍊肺活量 常德老人抗癌14年成「明星」
    擺氣球攤的覃嗲嗲成了抗癌明星。(網友供圖)論壇熱帖:常德七旬絕症老人「吹成」抗癌英雄紅網時刻5月9日訊(記者 何穎)一頭白髮、一個氣球攤,誰也想不到擺攤的老人竟然身患絕症。5月8日,網友在紅網論壇爆料在常德有位74歲的「抗癌明星」,2004年,他被確診為肺癌,聽從醫生的建議吹氣球鍛鍊肺活量,2006年覃嗲嗲索性在常德鼎城區體育館附近擺了個氣球攤,一邊吹氣球鍛鍊身體,一邊還能賺點小錢。氣球吹了十四年,嗲嗲也吹出了水平,他說自己一分鐘能吹3、4個。74歲的覃嗲嗲被紅網論壇的網友尊為「抗癌明星」。
  • 罪不容赦,但媒體未審先判,也是對法律程序正義的蔑視
    有罪之人,在經歷走完國家司法正義的程序之後,其罪惡自然得以懲治;無罪或疑罪從無的人,在經歷或許並不需要走完國家司法正義的程序之後,其個人的司法正義也必將得到實現。實際上,程序正義所保障是我們每個人權利,它讓正義向全社會正確展現成為可能。
  • 「氣球雲」:藝術家屋頂擺10萬隻氣球如鋪滿白雲
    原標題:「氣球雲」:藝術家屋頂擺10萬隻氣球如鋪滿白雲   據悉,這個名為「心跳」(Heartbeat)的藝術品長54米,寬12米,懸垂於被列為二級歷史建築的室內市集南廳,事先由一支25人的團隊花了5晚,為10萬個氣球充氣。這一氣球奇觀將展出1個月。
  • 各地頻現「一案兩判」,專家釋司法系統人才供需不平
    一案兩判,還是一案兩書?南方+記者梳理發現,近年來,各地頻現「一案兩判」現象,法院送達當事人的判決書,與裁判文書網公平的判決結果不一致,且常涉及較大的金額出入。對於該現象,華南理工大學法學院副教授、執業律師葉竹盛分析認為,「一案兩判」現象後,是判決書的撰寫和列印環節存在的高「出錯」率,以及司法系統人才供需不平衡等無奈之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