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這個題目沒有做標題黨的意思,真的是我發自內心的感悟。對於冰糖這個物種,我發現自己真真是個小白。以前的那些年裡,從來沒想過冰糖是怎麼做出來的,以為它就是和那些白砂糖一樣,是人工生產出來的,直到近些年在超市裡發現有「天然冰糖」,我一下子就迷茫了,天然……難道,冰糖是像溶洞裡的石灰巖一樣,是天然形成的?於是,本人帶著懷揣著一個小白的心在冰糖世界裡搖晃了一圈。
首先說一下冰糖的製作方法。冰糖是以精製糖漿或者白砂糖為原料,經過再溶、潔淨處理、重新結晶,製成冰塊狀的結晶,所以叫做冰糖。冰糖分為單晶體和多晶體兩種。
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是一顆一顆的(如上圖),這是單晶冰糖,它是在傳統工藝基礎上由機器加工而成,形狀一致。而以傳統工藝加工自然結晶的,形態不規則,有的是一大塊,有的是一長條,這種是為天然冰糖。
天然冰糖看起來不像單晶冰糖晶瑩剔透,普遍顏色偏黃,那是因為它是直接由甘蔗汁凝固而成,不含其他添加成份。南方盛產甘蔗,據說老早以前由於甘蔗產量大,南方又多雨,過多的雨水容易讓甘蔗損失糖分導致甜度下降,為了減少損失當地人想到一種方法,把甘蔗榨成汁,隨著水分的蒸發這些甘蔗汁慢慢凝固,最後變成了結晶體。這些結晶後的天然冰糖不但保證了應有的甜,又方便了運輸,因為含有甘蔗的天然成分,營養價值也更加豐富。
食用過多晶冰糖的人們一定會發現,冰糖裡面有條棉線。不必擔心,這條線是因為製作工藝留下來的。多晶冰糖在製作過程中,有一個叫做「吊線」的工序,是將線放到裝有糖液的桶內,最早析出的晶體附著在線上,而後以此為核心圍繞它慢慢的「生長」直至「成熟」。
關於冰糖最早的記錄是明代的《天工開物》,裡面有詳細的製作方法。
最後再說一個民間傳說。說是在清康熙年間,有個叫扶桑的姑娘,是一個大糖坊主家裡的丫鬟。有一次她趁主人不在的時候舀了碗糖漿正準備偷偷喝的時候主人回來了,扶桑趕緊把糖漿倒進豬油罐藏進柴堆裡,又用谷糠蓋了起來。過了幾天,當扶桑取出罐子的時候,罐子裡長出了許多水晶般的東西,吃起來甜甜的,味道比白糖還好。扶桑把這件事和別人講了,許多人也學著她的辦法成功的製作出這種甜甜的東西,人們把它們取名叫做冰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