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科技報】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化學實驗教學中心:讓化學與公眾生活「零距離」
安徽科技報全媒體記者 張朝輝 實習記者 葛婷
科普教育活動走進社區。
作為現代科學技術發展的重要基礎學科,化學存在於生活的方方面面,我們的衣食住行都離不開化學。化學究竟給生活帶來了怎樣的影響?讓我們一起跟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化學實驗教學中心的腳步,學習化學常識、發現身邊的化學、從生活中去了解化學給人類帶來的改變。
專業團隊助力高質量科普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化學實驗教學中心成立於2000年。該中心在2013年獲批為化學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以中心為主體的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在2015年獲批為化學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現有儀器臺(套)數近4500件,實驗設備固定資產總值約1億元。規範的實驗場地、先進的實驗設備為科普教育工作提供了良好的硬體支持與保障。
實驗教學中心擁有一支學歷層次高、業務能力強的實驗教學隊伍。實驗教師在努力做好實驗教學本職工作的同時,利用專業特長,通過多種途徑廣泛開展科普教育活動,累計在《大學化學》等科普專刊發表科普文章9篇。專業並樂於奉獻的科普隊伍、豐富的科普活動經驗、良好的硬體條件,讓中心不斷發展成為優秀的科普教育基地。
圍繞「化學讓大自然豐富多彩、色彩斑斕——天然色素的五彩世界」、「化學很魔幻——揭秘化學小魔術」、「化學讓我們生活得更智慧、更安全、更健康——消除大眾生活誤區」、「化學也詩意——以詩『化』,打造詩意化學科普」和「化學讓大自然更為奇特絕妙——走進大自然,學習化學知識,感悟化學的魅力」五大主題,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化學實驗教學中心積極開展多元化科普活動,產生了良好的示範輻射作用和社會反響。
趣味實驗提升公眾參與感
近三年來,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化學實驗教學中心圍繞中國科學院兩個科普項目的建設,通過「請進來」、「走出去」、「全方位」的多元化科普形式,引領大眾發現化學之美、感受化學的魅力、體會學習化學的樂趣,起到了良好的科普效果。
自2013年始,中心承辦了科技活動周的化學與材料科學科普點活動,通過趣味化學、求真實驗、化學秀、科普報告、實驗室參觀等活動,吸引大眾參與這一化學盛宴,參與人次數逐年攀升。此外,中心還邀請安徽省色譜分析學會專家到科技活動周開展科普教育活動,讓普通人了解色譜分析法。
為了擴大科普的影響力,中心積極走進革命老區和西部大山深處、走進澳門、走進課堂、走進社區、參加科普比賽,開展各類科普活動。中心科普團隊先後走進安徽省金寨縣鄉村中學、寧夏海原縣開展科教扶貧和科普教育活動;走進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科技委員會主辦的「2018科技周暨中華文明與科技創新展」;中心老師與學生科普志願者多次進入中小學課堂,帶領學生們進行趣味實驗探索,學習化學知識;為深入社區開展基層科普,中心與華潤五彩城合作,舉辦了「科大趣味化學實驗室」科普活動,一百多組家庭參加了趣味實驗互動;中心方思敏老師代表中國科大首次參加2019年中國科學院科普講解大賽,獲得一等獎,並獲得全國比賽優秀獎;中心老師指導的兩支隊伍代表中國科大首次參加2019年全國第四屆科學實驗展演匯演大賽,均獲得了二等獎的好成績。
中心還採取多種形式,全方位地進行化學科普教育活動。在科普活動現場設立現場趣味實驗,讓參與者動手操作生動有趣的化學實驗,感受化學的魅力與神奇;製作趣味實驗展板與手冊,介紹實驗用品、操作及原理,幫助公眾更好的理解現象背後的化學原理。同時,中心還設計了專屬吉祥物大華(化)和小雪(學),吸引了更多的中小學生參與化學科普教育。
持之以恆讓科普更有成效
「目前,公眾對化學的認知還有些片面,為了改善這種局面,化學工作者和化學愛好者都在做各種努力,但化學科普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中心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在學校經費及政策等方面的大力支持下,中心將制定一個持續、系統的科普規劃,確保科普工作的有序有效開展。
「在前期的科普工作中,我們積累了豐富的化學科普素材,比如開發了一些趣味實驗、製作了實驗操作手冊、拍攝了視頻,後面我們將把這些零散的科普素材整合成一個完善的科普內容體系,更有利於科普工作的開展。」中心的工作人員向記者介紹。現在中心正在製作《奇妙的化學世界》慕課,課程知識深淺有度,既可作為中小學生學習化學的啟蒙課程,又可作為高中生大學生學習化學的增味劑,同時也能為廣大化學科普者提供一個良好的學習平臺。
為了實現科普課堂常態化,中心計劃通過選擇趣味性強、安全易操作的實驗項目形成一套化學實驗課程體系,聯繫中小學、幼兒園定期在課堂開展,邀請科研工作者進行科普講座等措施,將科普工作長期的、紮實的推進到中小學課堂乃至幼兒園課堂中去。
為實現科普對象全民化和科普渠道多樣化,除了科普講座、科普課堂、展示參觀等科普方式,中心還將繼續利用創建的化學科普園地微信公眾號進行化學科普。中心工作人員告訴記者:「2019年化學元素周期表年的系列推送、2020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系列推送,受到了公眾的一致認可,起到了很好的科普效果。我們將繼續利用好這一科普陣地,精益求精,更好地開展科普工作。」
《安徽科技報》(2020年09月25日09版)
http://ahkjb.nkb.com.cn/ahkjb/news/186/1149/6923-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