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博士直播化學實驗走紅:希望傳播化學樂趣

2020-12-25 手機鳳凰網

原標題:牛津博士直播化學實驗走紅:希望傳播化學樂趣

新京報訊(記者劉怡)一股綠色泡沫衝向房頂,引發學生們驚呼……憑著「大象牙膏」等實驗,英國牛津博士走紅網絡。

在人生的前30多年裡,戴偉(David G.Evans)先從牛津大學博士畢業,到布裡斯託大學做博士後,然後在埃克塞特大學任教,從未踏足過中國;22年前,因為對中國的好奇,他來到中國做教授。

如今,戴偉已成為北京化工大學教授和化學科普專家,習慣了「中國式」生活,過年時還去農村體驗最純正的年味兒……最近,說著一口流利中文的戴偉,開通了快手帳號直播化學科普實驗,其帳號粉絲超過200萬,直播最高播放量達到1500萬。

戴偉在實驗室。受訪者供圖

「我覺得中國會越來越好」

新京報:第一次來中國是什麼時候?

戴偉:我第一次來中國是87年,為了參加一個學術會議。之後每年幾乎都會因為開會來中國一次或者兩次。96年到現在,我就一直在北京化工大學工作了。

新京報:那時候您看到中國是什麼樣的?

戴偉:那時候中國的發展速度比較慢,所以跟當時的英國完全不一樣。我記得,我有次去上海,晚上六點半想出去吃飯,發現餐廳都關門了,那時候餐廳都是國營的,固定營業是5點到5點半,5點半以後就沒人給你做飯了;還有一次,我在上海的公園散步,看見兩個年輕人走進一個比較黑暗的角落,沒多久,一個保安就拿著一個手電筒衝進去把他們拉出來。

所以在那時候,在中國不僅是餐廳吃飯不容易,談戀愛也不容易,哈哈。

新京報:當時的中國為什麼吸引你留下來?

戴偉:我來中國之前就一直對中國感興趣。因為那時候中國比較封閉,在英國幾乎看不到關於中國的新聞。我就很好奇,這麼大的國家,這麼多中國人,他們的生活究竟是什麼樣的?我對科學研究感興趣,也對未知的國家感興趣,就一直在搜集中國的資料。

大學畢業後我成了大學老師,正好我們的研究領域和中國有合作,我來了很多次中國後,看到中國的發展變化非常大,我覺得中國會越來越好,我希望在中國做一點自己的貢獻,所以就決定留下來。

戴偉為孩子們講解化學知識。受訪者供圖

「想讓孩子們認識到化學的美麗」

新京報:為什麼想把實驗視頻發到快手上?

戴偉:視頻是我的助手發到快手上的。因為我覺得,北京上海的家長可以常帶孩子去科技館,但是三四線城市的孩子沒有這種資源。網絡是個公平的平臺,大家都可以在上面享受科學。

新京報:孩子們對這些實驗是什麼反應?

戴偉:很多學生在剛見到我的時候,說覺得化學真無聊;他們跟我一做實驗後就發現,嘿,化學真有意思!

中國和英國教育不太一樣。要在英國上大學,很多考試直接跟做實驗有關係,如果學生不經常做實驗,他拿不到分,就考不上好大學。但在中國,沒有做過實驗也可以,因為高考分數跟做實驗沒有關係。

七八歲的孩子好奇心很強,要抓這個機會讓他們動手接觸科學,太晚了很多學生的好奇心就下降了。我希望通過實驗推廣,讓孩子們認識到化學的美麗和重要性,讓化學在大家眼中變成一件真正有意思的事兒。

新京報:您現在還會常回英國嗎?家人會擔心您的生活嗎?

戴偉:我每年都會回英國看望家人和朋友,主要是看我媽媽和妹妹。我媽媽20年前來中國看過我一次,當時她看到我在中國有很多朋友、生活條件也不錯後,她就不擔心了。

我在中國有很多朋友,每年過年我都跟著朋友回農村老家,跟他們吃好吃的、喝酒、聊天,非常開心。我在農村也學會了打麻將,不過他們都不跟我玩,因為我出牌太慢了。

新京報:您未來有什麼小目標嗎?

戴偉:我現在其實快退休了。等我退休後,我想在中國繼續給孩子們做化學科普,希望化學在孩子們眼中變成一件真正有意思的事兒。

新京報記者劉怡

編輯張太凌校對陸愛英

相關焦點

  • 直播化學實驗吸粉300萬,「網紅」洋教授來寧「玩」科普
    12月21日上午,牛津大學博士、「網紅」戴偉(David G.Evans)教授在江蘇科技館為南京的中小學生上了一堂生動的化學實驗課。作為擁有幾百萬粉絲的科普大V,很多人是通過短視頻了解到「戴博士」,並因此打開了一扇化學的大門。
  • 為什麼博士:化學1評測——輕鬆安全做實驗
    《為什麼博士:化學1》是由Professor Why S.在這款遊戲當中,玩家可以利用AR卡片代替化學物質,進行各種離奇的化學實驗,當然,參加的玩家不必擔心接觸危險化學物質可能帶來的危害。既能夠感受到化學實驗帶來的樂趣,又避免了藥品的危險。 為什麼博士:化學1   PC免安裝下載
  • 一場化學實驗課超百萬人觀看,直播已成為科普教育的「催化劑」
    當年,他受邀為中學生做科普實驗,卻發現同學們表現得很吃驚,就像從來沒有見過化學實驗一樣。這場化學課還在「戴博士實驗室」、「頭條新聞」、「快手小鐵」三個快手大號同步直播,其中一個帳號半小時在線人數高達48萬人,累計在線觀看人數達百萬人。圍觀博士做實驗日漸成為這代數字原住民獲取知識的新方式,短視頻和直播等方式已然成為了科學科普的「催化劑」。
  • 英國博士在華表演「大象牙膏」走紅網絡:這比做科研重要的多
    11月30日,北京一小學實驗室,戴博士把碘化鉀倒進裝滿溶液的量筒,隨著一股粗壯的泡沫「衝」向房頂,在座學生和家長忍不住大聲驚呼——這便是「大象牙膏」實驗,憑藉這個實驗,戴博士走紅網絡。戴偉是一名英國化學博士,來中國從事科研工作22年。
  • 牛津化學教授為何「不務正業」在中國當「網紅」?這就是答案
    It's all held together with sticky tape.現在,戴博士的普通話已經非常溜了。談到這些年中國的變化,他用一句話來總結:「中國從曾經的一窮二白變成了如今你想要什麼都能找到」。
  • 五年級小學生愛做化學實驗,還開起了直播
    南京市拉薩路小學五年級學生蔣子祺是班上的「小化學家」,平時喜歡做各種化學實驗。這個假期,他還在兒童學習平臺上直播了一堂化學實驗課。這位能說會道的「小講師」,是南京市拉薩路小學五年級學生蔣子祺,這是他第一次通過兒童學習平臺,給同學們直播做實驗。蔣子祺最早喜歡上化學實驗,是三年級時在學校科學課上看了相關視頻,而真正沉迷其中,是從爸爸帶他去化玻儀器店買「瓶瓶罐罐」開始。
  • 牛津大學博士 中國鄉村搞科普
    原標題:牛津胖博士 中國鄉村搞科普 眼前的場景,對於一年做五六十次化學科普的化學家來說司空見慣,通常,他也會對著孩子們「咯咯咯」地大笑。戴偉完全融入了中國式的生活,他會熱情地向新朋友打招呼:「你好,我叫戴偉,戴帽子的戴,偉大的偉。」   戴偉是牛津大學博士,1996年就來到北京化工大學任教。如今,他長年奔波於中國各地的城市和鄉村,向那裡的孩子們演示各種有意思的化學實驗,時而器皿裡火花飛濺、時而生成一大團或紅或綠的物質。
  • 戴偉:用化學實驗點燃「科學夢」—新聞—科學網
    他通過演示「變色反應」「時鐘反應」「震蕩反應」「發光反應」「歧化反應」五組十個化學實驗的神奇效果,將深奧的化學原理用通俗易懂、趣味奇幻的形式進行了重新詮釋,總是能讓現場的中學生驚訝得張大嘴巴。他們中間,不少人因此對化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還因此選擇了以化學、化工見長的北京化工大學。 人們不禁好奇,這位外國老爺爺是誰?
  • 面對面丨「化學魔法師」洋教授戴偉的中國科普之路
    我有兩個愛好 一個是化學 一個是中國戴偉本名大衛·埃文斯,1958年出生在英國伯明罕一個教師家庭,他第一次接觸化學實驗是在學校的化學課堂上,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慾促使他開始購買相關的儀器和化學藥品,在自家廚房裡做實驗。獲得牛津大學博士學位後,戴偉在英國埃克塞特大學從事教學和研究工作。
  • 作業幫直播課|化學之殤,缺少的那堂實驗課
    直到有一天劉洪瑞上網查資料,誤打誤撞的聽了一節作業幫直播課的化學課,他就像是打開了一個開關,竟然聽懂了老師講的內容。02 一節有趣的化學實驗課化學這門學科和實驗操作是密不可分的,一節有趣的化學實驗課不僅能加深學生對知識的印象,還能激發學生對這門學科的興趣。
  • 百年學術團體即將「登鷺」 精彩震撼的化學實驗秀將讓觀眾大開眼界
    -英國皇家化學會駐華首席代表David G.Evans博士在開展科普活動。資料圖  百年學術團體即將「登鷺」,牛津博士是主講嘉賓  歷經176年歲月的英國皇家化學會,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化學學術團體。據了解,該學會在全球130多個國家擁有超過4.6萬名會員,名譽會員中有不少是諾貝爾獎得主,其中還有一個特殊個例——2002年,英國皇家化學會授予「福爾摩斯」名譽會員稱號,使得「福爾摩斯」成為學會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獲此殊榮的虛擬人物。
  • ——萬華化學海歸博士走進煙臺開發區實驗小學
    ——萬華化學海歸博士走進煙臺開發區實驗小學 2016-06-24 17:29:58 來源:水母網
  • 為什麼博士:化學1評測——輕鬆安全做實驗(2)
    作為這個世界上最具破壞性的生物,每當聽到他們的聲音就像看見了天邊的烏雲,而小編要說我們的福音終於來了,讓為什麼博士來拯救我們於水火之中。這款遊戲一定是愛搗亂的熊孩子們的大愛,因為他們終於可以肆意點火、倒水、拼裝物品而不怕在引起什麼騷動了。同時我們也可以參與到遊戲過程中來,幫助沒什麼文化的他們解答化學實驗的步驟,幫助他們手忙腳亂的時候擺放正確的器具,然後準備好迎接他們崇拜的眼神吧。
  • 在中國「玩」科普的網紅洋教授:185個短視頻讓化學實驗秒變魔法
    自2018年2月起至今,「戴博士實驗室」發布了185個短視頻,單條視頻播放量最高超過1500萬。做實驗、錄視頻、開直播……戴偉成了「網紅」教師,他正嘗試用最有趣的實驗、最流行的平臺科普化學。在他的「科學秀」上,化學實驗被冠以可愛的稱呼——「阿拉丁神燈」「大象的牙膏」「法老之蛇」。但好玩的背後,是科學的思維。
  • 神奇的化學實驗
    希望同學們在以後的學習路上,能夠對化學更加喜愛。    講座結束後,各同學回班進行了總結分享。請大家欣賞同學們的精彩收穫!初一(1)班李瀚文:今天,學校讓我們體驗出來了化學的魅力!初一年級和初二年級來到了報告廳參加北京化工大學戴維教授的講座。教授用生動形象的語言為我們詮釋了化學的定義,以及化學的魅力所在。教授是一位有趣的英國人他為我們做了好幾個有趣的實驗,其中我最感興趣的便是大象牙膏的化學實驗。
  • [圖]視覺盛宴:電腦CG技術重現歷史經典化學實驗器具
    現在,「美麗化學」項目希望能夠利用計算機技術重現歷史上那些裡程碑式的重要化學實驗中那些被設計出來的實驗裝置,從而讓人們得以再次欣賞這些精緻實驗設計背後的科學思想之美。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化學實驗教學中心:讓化學與公眾生活「零距離」
    作為現代科學技術發展的重要基礎學科,化學存在於生活的方方面面,我們的衣食住行都離不開化學。化學究竟給生活帶來了怎樣的影響?讓我們一起跟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化學實驗教學中心的腳步,學習化學常識、發現身邊的化學、從生活中去了解化學給人類帶來的改變。專業團隊助力高質量科普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化學實驗教學中心成立於2000年。
  • 高考化學,常用化學實驗儀器名稱及作用,人手一份攻克化學實驗題
    在學習高中化學的時候很多同學都會感覺到記憶化學實驗儀器很混亂,雖然說化學儀器名字在高考中佔分不多,但化學實驗佔高考化學分數很高分數,記好化學儀器名稱及作用有助於學好高中化學實驗知識點。小編總結了「高中化學儀器作用」由於篇幅有限以下只能發了部分內容。資料獲取方法:免費要高清電子版列印可以點擊頭像關注或(私信我,「文件」兩字)獲取更多免費詳細資料。希望以上總結能幫到大家。
  • 視頻實驗能取代真實實驗嗎?論微視頻在化學實驗教學中的應用
    ,實驗在化學教學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日常教學中,部分教師為片面追求教學效果,希望在短期內快速提升成績,經常直接跳過實驗這一步。實驗操作的主要內容,化學實驗現象甚至如何探究化學實驗都讓學生直接背誦。通過記憶背誦,對於提高考試成績的確有一定作用,但是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化學學科價值被抹殺,學生實驗操作高分低能,實驗現象全憑記憶,實驗設計與探究無從下手等問題就逐漸暴露出來。
  • 百度內容創作者戴博士:用好奇心激發人們的求知熱情
    Evans,畢業於英國牛津大學,1996年,戴偉博士來到中國,在北京化工大學和段雪院士進行合作研究,2002年在北京化工大學擔任特聘教授至今,同時戴偉博士也是化工資源有效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教授與學術委員會會員,2005年戴偉博士榮獲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2016年,戴偉博士榮獲「科普中國特別貢獻者」榮譽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