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巴克事件:中國博客熱令企業膽戰心驚

2020-12-22 TechWeb

一周前,芮成鋼在他的博客中寫了一篇文章,談到了困擾他多年的一個問題:坐落在北京故宮裡的星巴克(Starbucks)咖啡館。這位29歲的電視新聞節目主持人寫道,星巴克「開在故宮裡面,成為世界對於中國紫禁城記憶感受的一部分,實在太不合適。這不是全球化,只是侵蝕中國文化。」芮成鋼說,他喜歡星巴克──但卻不是位於國家標誌性建築內的星巴克門店。

根據博客的計數器顯示,現在,芮成鋼的貼子已經被閱讀了50多萬次,他提出的關閉這個咖啡館的要求也成為全國的目標。記者們紛紛探訪位於紫禁城一個偏僻角落裡的星巴克咖啡館。現在,故宮的主管部門稱,正在慎重考慮是否讓這個開設了6年的星巴克咖啡館搬出故宮。

芮成鋼說,寫博客讓中國的普通百姓也有了表達他們自己意見的機會。

這也令許多在中國市場上經受著文化與商業挑戰的公司深感頭痛。中國共有1.32億網際網路用戶,僅次於美國。根據一份政府預測報告,中國共有2,000萬人擁有自己的博客,其中320萬人經常發表新文章。

博客熱在中國帶來了複雜的結果,也令一些美國品牌面臨著挑戰。Group PLC旗下奧美公關(Ogilvy)的中國區總裁柯潁德(Scott Kronick)說,中國沒有過解決消費者抱怨的先例。如果你對購買的商品不滿意,你不會給客戶服務部門打電話。

相反,中國的消費者會到網上搜索信息──儘管不見得準確。中國政府會審查網際網路上的政治內容,但通常不會限制芮成鋼的貼子所引發的這種討論。

星巴克只是個人訴求上升為全國性問題的最新一個例子。去年4月份,百勝餐飲集團(Yum! Brands Inc.)旗下的肯德基(KFC)就被迫撤下並重新拍攝了一則被博客作者指責為侮辱了學生的廣告。去年6月,博客中對戴爾公司(Dell Inc.)在筆記本電腦中更換處理器的不滿引發了一場針對的集體訴訟。(去年12月,法院就此作出了判決。)去年9月,面對SK-II化妝品可能含有重金屬的擔憂,寶潔公司(Procter &Gamble Co., 又名:寶礆公司)的做法引發了網民們群情激憤。人們憤怒的原因主要不是由於產品安全性本身,而更多的是在於寶潔不向顧客道歉和加快退款過程的決定。

中國的博客作者甚至對這些網上醜聞採用了一個源自美國水門事件的詞:「門」。

由此興起了一個行業,幫助公司處理這些網上危機,或是利用網際網路的空間進行營銷。研究人員挖掘各類題材,從行話諧音(如「74」表示「去死」)到網上的名人,比如,被稱為「後舍男生」的兩位模仿口型的大學生,他們甚至成為了摩託羅拉公司(Motorola Inc.)和百事公司(PepsiCo Inc.)廣告的代言人。

星巴克事件彰顯出企業面臨的中國式的博客挑戰。網絡社區和讀者評論的流行能夠迅速放大一位博客作者的聲音。

故宮中的星巴克是2000年開業的,當時也吸引了很多人的關注。但在星巴克去掉了門店周圍的一些標識後,這個問題就被人們忘記了。現在,同星巴克一同出現在故宮中的還有帶有美國運通公司(American Express Co.)名稱的牌子。

不過,芮成鋼並未忘記星巴克的這個店面,他決定給星巴克的首席執行長吉姆當諾(Jim Donald)──他說曾在耶魯大學的一次會議上遇到過──寫一封電子郵件,並把內容貼到了博客上。根據他博客中的內容,芮成鋼在電子郵件中寫道:吉姆,你好。我們曾談過星巴克應將其門店從故宮裡搬出的原因……我想知道你是否有將其搬出去的計劃。

他稱,幾天後他收到了當諾的回信,並經過允許,將回信貼到了博客上。這封電子郵件中寫道:「我們一直並且會繼續表達我們對(紫禁城)當地的歷史文化和社會風俗的尊重。我們也為讓這家店適應紫禁城的環境作了認真的努力。」

這封回信讓芮成鋼的博客吸引了更多的讀者,迄今為止的回貼已經超過了2,500個。

故宮的主管部門沒有回答《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提出的問題,而是請記者查看他們周三發給國有新華社(Xinhua)的回應。

根據這篇報導,作為整體經營規劃的一部分,故宮正在重新考慮安排景區內的店鋪。故宮發言人馮乃恩向新華社表示,星巴克是否仍保留在故宮內將取決於今年上半年揭曉的總體設計規劃。

不過,新華社的報導表明,政府官員也注意到了網上的抗議者。馮乃恩說,故宮正在同星巴克協商,希望能在6月份前針對這些不滿找出解決方案。

星巴克拒絕回答有關此事的提問。但該公司在聲明中重申,一直是以尊重和適應當地環境的方式進行經營的。星巴克希望有朝一日中國能成為其美國以外的最大市場。

周四在故宮,26歲的遊客孫雨(音)說,我認為故宮內不應該有任何商業經營場所,更不用說星巴克了。

26歲的導遊魏姍姍(音)也認為星巴克不應該屬於這片土地。她表示,一些外國遊客在故宮內看到星巴克都感到很好奇,會問我不少問題。

即使危機處理顧問在企業這時應對博客作者做出何種回應方面的意見也不完全相同。上海諮詢機構CIC data LLC的首席執行長薩姆弗萊明(Sam Flemming)說,最好的策略是密切關注這些危機,在危機擴大前儘早發現。然後你就能迅速做出反應。消費者會感到他們的意見得到了重視。如果他們感到被忽視了,情況可能會更加糟糕。CIC data為百事公司和耐克公司(Nike Inc.)提供服務。

但WPP Group旗下G2 Relationship Marketing的中國區總經理Tony Ip說,公司和博客作者之間以1對1的對話開始可能會使事態在網上迅速升級。當博客作者有機會同星巴克的CEO對話時,他們就想要展示他們的力量。然後一名消費個體的觀點就會成為公眾的共識。

博客「東西南北」(EastSouthWestNorth)的作者宋以朗(Roland Soong)說,企業真正的問題是它們同傳統媒體打交道的方法對博客作者來說並不適用。就算是星巴克清楚這點,它們也無能為力。博客作者是出於個人原因寫這些文章的。

這當中的一個原因是民族主義,以及中國人過去經歷的對傳統文化和歷史的踐踏。這在近年來導致了耐克、豐田汽車(Toyota Motor Corp.)等被認為是損害了國家自豪感的廣告取消了播出和刊登。

儘管中國也在接受一些西方傳統,但卻有著一條底線。WPP Group旗下廣告公司智威湯遜(JWT)的北亞區首席執行長唐銳濤(Tom Doctoroff)說,中國人將過聖誕節視為進步的標誌,但當你面臨故宮沒有受到尊重這類事關民族自豪感的問題時,情況就會變得非常危險。

芮成鋼是在他的個人博客中發表這些內容的,儘管他是中國中央電視臺的主播。芮成鋼說,他是一名普通的星巴克顧客,他的目的不是為了激起反美情緒。

他說,這之所以成為一個問題,是因為星巴克是西方通俗文化的象徵。現在的問題是,我們如何吸收和接受西方世界,同時又不失去我們自己的特點?這是所有人都應該思考的問題,我只是把它寫出來了而已。(華爾街日報 Geoffrey A. Fowler

相關焦點

  • 麥當勞星巴克成盟友 限塑令下攜手研發環保杯
    隨著全球各地的限塑令頒布得越來越多,食品、快餐領域的從業公司紛紛主動或被動地加入到了環保的行列。據CNBC昨日消息,麥當勞將與星巴克和Closed Loop Partners共同開發一款可大量生產的可循環、便於回收或降解的纖維制杯子。
  • 被曝賣過期食品 杭州星巴克:僅是個別事件
    在中國,在星巴克喝喝咖啡、嘆個下午茶曾經是「小資」的代表。隨著近幾年星巴克門店的增多和咖啡文化的蔓延,星巴克不再只是都市白領的象徵,全國各地越來越多的普通市民成為星巴克的消費者,他們在享受星巴克的同時也發現,原來號稱「小資生活代表」的星巴克,竟然也存在食品安全問題!據國內媒體報導,今年5月、6月中下旬,星巴克先後在寧波和山東被發現出售過期食品。
  • 為了響應限塑令,麥當勞和星巴克要合作研發新杯子
    麥當勞和星巴克要合作開發便於回收或降解的纖維制杯子了。麥當勞和星巴克各投 500 萬美元,贊助了名為 NextGen Cup 挑戰的一個倡議,旨在邀請社會各界開發能夠代替目前市場上一次性杯子的材料和設計,並幫助他們變成市場化的解決方案。
  • 地溝油波及臺灣千家企業 味全、香港星巴克等捲入
    4日,臺灣地區又爆發一起地溝油事件,已查明有超過800噸劣質油品流入臺灣及港澳地區,200餘家企業受影響,其中不乏味全、臺糖、85度C等知名品牌。這些問題油被臺灣地區知名油品企業強冠公司大量收購,用於生產食用油產品。  根據「衛福部食品藥物管理署」統計,強冠公司生產的全統香豬油在臺灣地區共出貨782噸,有236家上遊經銷商、加工製造業者、餐飲業,以及973家下遊業者受到影響。臺灣老字號味全集團4日晚確認12個肉鬆及肉醬產品受到影響。
  • 中國企業應該像宜家、ZARA、星巴克學習什麼?
    宜家的畢利書架5秒鐘賣一個;ZARA的衣服一年換18季;星巴克賣的不是咖啡而是用戶體驗,這些卓越商業模式都是來自於對用戶需求的深刻理解。你有多了解你的用戶,決定了你的企業成就有多高;在客戶心智中沒有位置的企業,終將從滾滾商海中消失。
  • 星巴克否認進口涉地溝油產品
    新京報訊 (記者李蕾 陳白)臺灣「地溝油」事件愈演愈烈,已有更多知名企業疑似被捲入,這其中或包括星巴克、7-11。近日,包括星巴克在內的多家企業回復稱,其在大陸的產品未使用臺灣地溝油。  星巴克否認進口涉地溝油產品  臺灣地溝油事件持續發酵。9月8日,被捲入臺灣地溝油的企業之一美心集團在其官方聲明中稱,中國內地的美心西餅及其他分店沒有使用臺灣地溝油,即強冠全統香豬油;但聲明中涉及星巴克和7-11便利店。
  • 敏感時刻,美媒這篇報導令臺當局膽戰心驚,蔡英文緊急「改口」
    這篇報導令臺當局膽戰心驚,因此出現了蔡英文緊急「糾偏」的一幕。 一段時間以來,蔡英文當局為了「抱上大腿」,甘心充當川普政府的「棋子」,主動配合美國一些政客頻頻打出「臺灣牌」的舉動,甚至在美國大選中押「寶」,賭川普能連任並繼續遏制中國的政策
  • 餐飲周報:星巴克杯蓋事件 無錫全聚德老闆跑路
    而全聚德全國總公司在昨天本報B7版付費刊登的一則聲明似乎成了這一事件的「先聲」。發布者署名「中國全聚德(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在聲明中稱,全聚德無錫新區店曾是該集團的加盟店,目前已經與該公司的運營方終止特許合同,聲明中表示新區店「自行投資、自負盈虧、自擔風險」。精品咖啡Blue Bottle被雀巢買了 會是下個星巴克?
  • 黑天鵝事件下,可口可樂都沒頂住,星巴克股價卻創新高,憑什麼?
    在本月17日,世界飲料巨頭可口可樂就因業績大量下滑而選擇了全球範圍內大量裁員,引發外界一陣熱議國外網友紛紛表示可口可樂這樣的巨頭都沒能頂住此次黑天鵝事件的影響,未來形式會不會更加很嚴峻。其實在今年上半年,星巴克面臨的問題一點也不比可口可樂小反而更加嚴峻,星巴克今年上半年為了降低營業成本不得不暫時關閉了美國、中國等國的部分門店。雖然星巴克在下半年逐步恢復運營,但門店銷售額的大幅下滑和難以承受的運營成本也是讓星巴克吃盡了苦頭。
  • 星巴克 走進中國新生代青年打工人群
    孫恆作為一家為外來打工青年提供公益文化教育的工人大學校長,帶領著三個在校的外來打工青年在星巴克全球服務月北京站現場唱響了這首由美國《We Shall Overcome》改詞的作品。悠揚的口琴和富有節奏感的吉他彈唱,引來臺下星巴克全球營運長 Kevin Johnson、星巴克亞太區總裁 John Culver 和星巴克中國區總裁王靜瑛以及眾多星巴克員工的拍手唱和。
  • 湖南陶瓷企業成中國最大星巴克馬克杯供貨商
    廣交會為媒  華聯瓷業成中國最大星巴克馬克杯供貨商  本報10月27日訊(記者 彭雅惠)2014年星巴克計劃至少花1000萬美元採購由華聯生產的陶瓷杯。今天,湖南華聯瓷業股份有限公司在第114屆廣交會上,與星巴克全球供應商蒂也多公司達成合作意向。
  • 星巴克召回中國造的塑料杯傷害了誰?
    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召回「中國製造」產品,在最近的美國司空見慣。但星巴克咖啡日前的一則召回令,則讓我看得很納悶,也有點鬱悶。星巴克要召回的是25萬隻塑料杯,自然是中國造。這是一種中間略鼓的兒童杯,杯子一側有個凸出的彩色小動物圖案。
  • 2014國考面試熱點:星巴克在中國何以「暴利」
    ü 熱點概述近日,央視報導了星巴克在華定價高的事件,有媒體調查了星巴克在四個國家的售價,星巴克中杯354毫升拿鐵咖啡在北京的售價為27元,這一價格比美國售價貴三分之一,比印度售價貴一倍,而其物料成本不足5元。報導一出各方關注,有人認為,星巴克在中國成了「土豪」,謀取暴利;也有人認為,這是市場行為,一個願打一個願挨。
  • 少山企業項震:洗手研磨咖啡香 打造中國的星巴克
    此外,項震還有著另一個身份:少山企業創始人。因為對咖啡文化的熱衷,以咖啡為核心產品的少山企業幾年來一直持守著初心,沉下心來做精品。在項震看來,這是一個品牌的基礎,要打造一個品牌,勢必要不忘初心地經歷市場的打磨和時間的沉澱。6年開店5家,今年7月,籌備已久的少山咖啡烘焙廠也即將正式啟動。對於少山咖啡未來的展望,項震並不急於求成,但卻目標明確:「我們要做中國的星巴克」。
  • 星巴克的緊急公關有效嗎?星巴克將向員工派發反歧視標語T恤
    在憤怒批評和抵制呼聲之下,星巴克收回了先前禁止門店員工穿著有標語服飾的規定,並且表示將向員工分發印有「Black Lives Matter」等標語的T恤衫。分析人士認為,星巴克的緊急補救措施有望防止品牌形象遭受重創。
  • 星巴克下沉:咖啡革命的遠徵
    自 1999 年進入中國以來,星巴克在國內市場一直順風順水,同為外來客的 Costa、漫咖啡都遠非其敵手。但是在今天,在大陸 148 座城市共開設超過 3500 家門店的星巴克還是迎來了敵人。脫胎於神州專車的瑞幸咖啡正以中國網際網路企業特有的、星巴克難以理解的瘋狂燒錢行為迅速擴張市場、跑步上市。
  • 塑料吸管年底將禁用 麥當勞、星巴克等企業將率先停用
    6月30日,麥當勞中國宣布,即日起,北京、上海、廣州、深圳近千家餐廳將率先停用塑料吸管,同時在直飲杯蓋的設計上進行微調。麥當勞中國表示,相關減塑舉措將於2020年內覆蓋中國內地,據了解,目前中國內地有超過3500家麥當勞餐廳,其塑料吸管的年均使用量約400噸。
  • 被圍剿的星巴克
    瑞幸雖然因為財務造假,遭受重創,但它迅猛擴張、線上獲客,閉環運營的打法,深刻影響了中國咖啡市場的格局。 如今大街上到處是琳琅滿目的新晉咖啡店、奶茶店、果飲店,它們學習星巴克一樣的營銷方式,從價格、活動與合作夥伴的選擇上都很用心。這促進了星巴克在中國傳播本土化,藉助抖音等年輕化平臺積累聲量。
  • 星巴克合肥城市杯熱賣 消費者未受「包公杯」事件影響
    星巴克咖啡與包公後裔因「包公杯」而產生的糾紛還在繼續,究竟孰是孰非現在我們無法知曉,但這起事件並未影響到星巴克咖啡在合肥的落戶,也沒有影響到「包公杯」在合肥的熱賣。日前,小編在星巴克咖啡看到,「包公杯」依然擺在店內的醒目位置,不少顧客專門為挑選「包公杯」而來。
  • 雀巢攜手星巴克 發力中國咖啡市場
    發力中國咖啡市場  日前,雀巢宣布與星巴克結成的全球咖啡聯盟正式發力中國市場,面向中國消費者推出全新「星巴克家享咖啡」系列產品及為店外飲用場景提供「星巴克咖啡服務」整體咖啡解決方案。這是星巴克咖啡產品首次正式進入家用場景及店外渠道,業內人士認為,雀巢星巴克聯盟此舉意在快速增長的中國咖啡市場中,通過推出咖啡消費場景化形成產品差異化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