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大考後 民航業開啟「自救」行動

2021-01-09 中國青年報

截至目前,已有東航、海航、華夏航空和春秋航空等多家航空公司推出了「隨心飛」套餐或同類型產品。

東航地服人員正在為「隨心飛」旅客印表機票。

一周內兌換出超過10萬張機票,這是新冠疫情暴發以來,中國民航業難得一見的火爆場景。

「第一個吃螃蟹」的中國東方航空公司(下文簡稱「東航」)在「6·18」購物節推出了「周末隨心飛」產品。消費者只需花3322元,即可在符合規定條件的情況下,在今年年底前的所有周末,不限次地免費乘坐東航國內航線經濟艙。

東航公布的數據顯示,此後不到一周內,購買「周末隨心飛」的旅客已經成功兌換出超過10萬張機票。在「隨心飛」使用的第一個周末,就有超過6.5萬張機票被使用。

隨後,海南航空、四川航空、華夏航空和春秋航空等多家航空公司都推出了不同形式的「隨心飛」套餐。

作為中國民航業歷史上首次突出不限次數、不限時間甚至目的地的飛行套餐,「隨心飛」被行業專家認為是「航空公司發起的自救」。多家航空公司扎堆兒「隨心飛」的背後,是民航業亟待全面復甦的訴求與渴望。

事實上,隨著國內旅遊市場的階段性「重啟」,以民航為代表的出行行業也將迎來新一輪「回暖」。

7月14日晚,文化和旅遊部辦公廳發布關於推進旅遊企業擴大復工復業有關事項的通知,要求各地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經當地省(區、市)黨委、政府同意後,可恢復旅行社及在線旅遊企業經營跨省(區、市)團隊旅遊及「機票+酒店」業務。

有數據顯示,該消息發布後,度假、酒店、民航等各個板塊搜索量應聲暴漲500%。第二天,資本市場也對民航投出「信任票」,股市民航板塊呈現上漲趨勢。

國際航空運輸協會此前表示,受新冠疫情的影響,預計2021年全球航空交通量將比疫情之前下降32%-41%。「航空旅行需求要在GDP上升約兩年後才會出現反彈。」該協會首席經濟學家皮爾斯預測說,民航業最早要到2023年,才能恢復到2019年的水平。

隨著國內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冷清了許久的機場正逐漸熱鬧起來。「隨心飛」套餐一經推出便受到消費者熱捧,但也出現了訂票難、退卡慢等問題。如何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拿出更多有效的「自救」措施,進一步激發人們的出行意願,成為各大航空公司的當務之急。

「隨心飛」套餐受熱捧

對於在上海工作的天津人秦佳和來說,「隨心飛」套餐來得「正是時候」。

「為了能讓家裡過上更好的日子,我離開家人孤身到上海打拼。以前平均每個月能回家一次。」秦佳和回憶起自己的「候鳥」生活說,2018年女兒出生後,這樣的節奏明顯「不夠用了」。

「女兒的誕生,讓我的人生也發生改變,比起工作和賺錢養家,陪伴女兒成了更重要的事兒。」他說,為了陪伴女兒,自己再忙碌一些,再多奔波幾次也值得。

於是,每逢周末和休息日,秦佳和都要打開購票網站,查一查往返上海和天津的機票價格。「只要是時間合適、價格不太貴,哪怕回去只能待一個晚上,我也要回去看看女兒。」

但長期往返兩地的飛行,讓秦佳和的錢包有些吃不消,「上海和天津之間的機票價格平均在600元左右,一到旺季和節假日,價格還會突破900元。」

看到東航推出「隨心飛」套餐後,他第一時間就預定了兩個「隨心飛」的權益。此後,秦佳和在3個周末使用了6張機票。

「我不忙的時候回天津看她們,忙的時候妻子就會帶著女兒來看我。這樣一來,幾乎每個周末我都能陪在女兒身邊。」說到這裡,秦佳和的眼神中流露出幸福的光芒。

與東航的周末「隨心飛」套餐不同,海南航空(下文簡稱「海航」)的「隨心飛」套餐不限制日期,但必須以海南的機場為起始地或者目的地。比起旅行遊玩,海航的「隨心飛」套餐探親和消費的屬性更強。

6月29日發布的《關於海南離島旅客免稅購物政策的公告》顯示,離島旅客每年每人免稅購物額度由3萬元提高到10萬元,取消單件8000元限額,並將離島免稅商品品種由38種增至45種。

聽到這個消息,陳彤第一時間下單了海航的「隨心飛」套餐。

作為自媒體從業者,陳彤的工作時間和地點都比較自由。除了寫作,她還熱衷於研究化妝品。她告訴記者,海南免稅店貨物種類齊全,價格也要比各大商城專櫃的價格低不少。

據介紹,海航的「隨心飛」套餐可疊加贈送2880元免稅店代金券,以及出港航班額外10公斤免費行李額。陳彤說:「對像我一樣要在海南『買買買』的人來說,這絕對是個好消息。」

火爆行情下仍有隱秘煩惱

「隨心飛」套餐推出第一天,東航、海航的官方App都被蜂擁而至的消費者擠爆,購買頁面都一度無法打開。部分二手交易網站也出現了不少加價出售「隨心飛」套餐的「黃牛票」,3322元的套餐轉手被炒到了5000元甚至6000元。

儘管這足以證明「隨心飛」套餐的火爆行情,但也為消費者和航空公司帶來了一些隱秘的煩惱。

購買東航「隨心飛」權益卡後,喜歡到全國各地「打卡」美景美食的許奕恬一口氣制訂了幾個月的出遊計劃。

可是,興高採烈的許奕恬第一次兌換機票時就「吃了癟」。

「我提前6天在App上查詢可兌換的機票,沒想到幾個熱門城市的機票早就沒有了。看來大家都迫不及待想出行。」許奕恬告訴記者,自己將原計劃推遲了兩周,才最終成行。

「與我想像中不一樣的事,計算如何兌換『隨心飛』套餐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兒。比方說,如果想要去小眾旅行城市,往往需要轉機,也就是往返需要4段客票。而東航規定同時僅可存在3段客票。也就是說,如果去小眾目的地,至少有一程機票是不確定的,這就存在著換不了票的風險。」對於這樣的情況,許奕恬難免有些擔心。

「為確保『隨心飛』旅客提高該產品訂座利用率,我們建議旅客避開『中國東方航空』官方微信服務號發布的熱力指數排行榜,錯峰選擇一些小眾旅遊目的地。」對此,東航相關負責人建議說。

「如果仔細研讀各家航司關於『隨心飛』套餐的規定,就會發現,『隨心飛』其實並不是完全『隨心』,它還是有一些制約條件的。」威爾森分析師曹光宇分析稱,「此類『隨心飛』產品適用群體為時間靈活、對價格敏感的用戶,例如大學生、自由職業者、分居夫妻、外地務工者等。」

實際上,不僅消費者想要借「隨心飛」套餐薅羊毛沒那麼簡單,對於推出這類套餐的航空公司而言,它們也承擔著一定的風險。

「在史無前例的疫情衝擊下,今年一季度6家上市航空公司虧損超200億元,全行業虧損近400億元。隨著旅客的周轉急速下滑,航空公司的運力投放不得不自由落體式收縮,各家航空公司仍然失血嚴重。」 北京大學經濟學院副教授薛旭坦言,直到現在,航空業仍未完全復工。

在薛旭看來,推出「隨心飛」套餐除了能激發人們出行欲望外,還具有「回籠資金」的重要作用。「以東航10萬份『隨心飛』為例,售罄就意味著3億元的現金入帳,雖然不多,卻也為企業及時帶來現金流,同時還激活了更多市場需求。」

他告訴記者,諸如此類的「隨心飛」套餐,在美國和歐洲航空公司的歷史上曾經出現過,但當時「收益表現一般」。

薛旭分析稱,「隨心飛」在極為特殊的背景下出現,如果疫情在短時間得到進一步控制,航空業快速走向正軌,那麼「隨心飛」給帶來的成本和收益不一定成正比,航空公司承擔著一定的虧本風險。

薛旭還指出,「如果不是因為機票便宜,相當一部分人是不會出遠門的。因此『隨心飛』挖掘的需求中一部分,是在正常情況下不會出現的需求。而『隨心飛』導致的航班滿員情況,可能為其他航空公司創造了提價的機會。」

「種種跡象表明,疫情可能還會存在較長時間。因此我建議各大航司要將目光放長遠,結合系統性、長期性兩大因素,制訂長期的自救計劃。既釋放內部運能,又能刺激外部需求的戰略布局。」薛旭說。

等待春天要用更多「妙招」取暖

此前,中國民航局披露的數據顯示,今年第一季度全行業累計虧損398.2億元,其中航空公司虧損336.2億元,國航、東航、南航第一季度合計虧損140億元。

「目前國內大多數主流航線的折扣都低至兩折或三折。」獨立財經分析師夏樹預測說,在這樣的背景下,未來國航、南航等其他航空公司也有可能推出類似的「隨心飛」套餐。

他同時指出,「隨心飛」套餐只是民航業自救的一個切入點,而非全部。想要加速民航業的復甦,需要多個領域的深度賦能,還要用更多「妙招」取暖。

「以防疫領域為例,各地的健康碼和防疫規定都不盡相同,北京放行的旅客,可能到了外地還要隔離或者核酸檢測,這樣不協調的防疫舉措,也讓不少人『能不出行就不出行』。」夏樹分析稱,「如果能夠將各地的防疫規定統一,那麼很多人出行的擔心和憂慮也會被化解,出行意願自然而然就會提升。」

薛旭則提議民航業應該與旅遊業聯動,攜手渡過當下的難關,「當年杭州舉辦G20峰會,黃山旅遊局為杭州市民提供免費門票,不僅讓黃山旅遊業一時間爆滿,還刺激了沿線交通業的發展。眼下同樣是民航和旅遊合作的好機會。」

薛旭建議,不同的航空公司可以根據自身特點和航線情況,與各地方政府合作,推出「持機票減免門票」「持機票領消費券」等刺激政策,將出行和遊玩串聯起來。「這樣既能夠帶動人們出行遊玩,提振旅遊業行情,又能夠讓逐漸復甦的旅遊業反哺民航業,最終實現雙贏。」

在夏樹看來,疫情大考後,正是各大航司調整機隊結構,發展支線航空的好機會。

「所謂支線航空,指的是短距離、中小城市之間的非主幹航線,使用的飛機是小客機,票價也通常很便宜。」夏樹解釋說,在我國,支線航空的概念提及了很多年,但是始終沒有發展起來。如今,疫情下的支線航空有著成本低、性價比高等優勢,可以進一步提升人口流動,對各地的經濟發展和旅遊業都有很大裨益。

事實上,近期交付的國產ARJ21支線客機,也為支線航空的進一步發展創造了有力的條件。6月28日,國航、東航、南航同時引入並運營ARJ21飛機,開發、布局支線航空市場。

更重要的是,作為航空運輸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支線航空對改善貧困地區交通條件,提高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站在脫貧攻堅決勝之年的時間節點上,大力發展支線航空無疑將具有更深遠的意義。

夏樹建議,當前中國民航業應定義好「什麼是支線航空」,並推出相應的扶持政策,讓支線航空與高鐵形成良性互補和競爭。「如果讓人口超過300萬以上的三四線居民,也愛上飛行和旅行,無疑將取得提振民航業、旅遊業乃至國民經濟的良效。」

「疫情讓原本繁忙的空中航線閒了下來,而這正是各大航司梳理內部架構,加強人員培訓和管理的好機會。」夏樹建議說,民航從業者可以利用這段時間重新制定發展規劃,等待春天的到來。「對於民航業來說,每一次寒冬後都是擴張發展的好機遇,我們要拿出足夠的精力和耐心,等待民航業的全面復甦。」

相關焦點

  • 2020中國民航業的「成績單」:守住空中與地面的「雙戰線」
    近日,百度沸點榜單發布了年度關鍵詞榜單,「疫情」毫無懸念地登上2020年度關鍵詞榜單的榜首,與疫情相關的「口罩」「回國」也同樣出現在年度關鍵詞榜單中。「不可否認,新冠肺炎疫情的出現,已深刻影響和改變著人們日常生活的節奏和全球各行業原本的發展情況。」北京大學經濟學院副教授薛旭認為,「人們要逐漸適應後疫情時代的生活狀態,在壓力和危機中尋找新的破局機會。」
  • 顧軍:國內民宿面臨洗牌 疫情讓「大考」關口提前
    來源:新京報網原標題:顧軍:國內民宿面臨洗牌,疫情讓「大考」關口提前 國內民宿經過六年發展,尤其是2018年以後數量快速增長,以江浙滬、雲南、廈門為重點區域,形成了規模化、連鎖化、高端化的趨勢。顧軍:目前最大的問題就是疫情發展還不明朗,很難有明確的應對措施。如果第一季度疫情就能結束,4月之後各家民宿可以逐漸開業,還不會有大面積的傷害;但如果整個上半年「報廢」,那勢必會關停一大批民宿。未來兩周是比較關鍵的階段,基本可以預估此次疫情的影響周期,另外國家更多的政策也會相應推出。
  • 應對「疫情」大考 共商特殊教育發展之路 「疫情『大考』與特殊...
    荔枝新聞訊 「在疫情的大考下更需要我們改變觀念、變革方式,讓每一位特教學生都能夠接受更好的教育
  • 福建購物中心、品牌紛紛「自救」 開啟「雲逛街」模式
    受疫情持續發展的影響,讓實體經濟遭受重創,實體商場、影院、餐飲、旅遊、線下培訓、線下娛樂等行業受到毀滅性打擊。   針對疫情帶來的閉店或者是客流銳減,福建已有部分商場、品牌開啟自救模式,推出「線上」服務,或者加碼線上。
  • 受疫情影響,民航業損失近200億,多家航企被迫解僱飛行員
    受疫情影響,鐵路、公路、航空三大交通支柱,目前都面臨著半癱瘓的現狀。與鐵路和公路不同,航空公司有多家屬於民營企業,面對這樣的現狀,航空公司的壓力顯而易見。我國目前最賺錢的一道航線就是京滬航線。這條紅火的航線只是如今「慘痛」民航業的一個小縮影,2月13日當天,珠海機場全天起飛的航班還不到10架。而在短短四個月之前,珠海金灣國際機場剛剛創下了285日架次的記錄,如今卻只有當日的3%。福州長樂機場這天也只起飛了37架航班,無錫13架,烏魯木齊23架。各個省會城市的機場日航班次,都不足巔峰時期的5%。
  • 賣油條 推無目的地航班 直播帶貨……全球航空業自救各出奇招
    原標題:全球航空業自救各出奇招 遭受新冠疫情重創的全球航空業,在復甦的道路上艱難前行。各航司紛紛啟動開源節流的多種措施力圖自救,甚至各出奇招,賣油條和護理包、推無目的地航班、網絡直播帶貨等屢見不鮮。 國際航空運輸協會近期再次下調2020年客運量預期,並預計到2024年全球航空客運量才能恢復到2019年的水平。
  • 從瑞麗航空「賣身」看航空業自救
    來源:證券時報原標題:從瑞麗航空「賣身」看航空業自救證券時報記者 李曼寧又一家民營航空公司易主。儘管國內航空市場早於國際恢復,但對那些綜合實力稍弱的中小航司來說,疫情走向平穩後,包括股權收購、混改、引入投資等一系列資本運作,仍是可能會發生的事件,並不超出業內預期。
  • 「疫情寒冬」 下杭州餐飲業奮起自救
    接過沉甸甸的榮譽,跨湖樓餐飲董事長章金順百感交集:「雖然眼下餐飲業正在經歷『疫情寒冬』,被疫魔奪去上千萬利潤的餐飲企業不在少數,對餐飲人而言,是前所未有的歷練和大考,但我們相信,『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沒有一個春天不會來臨』,我們要擺正態度,正視困難,擁抱挑戰。」困難重重,崛地而起。
  • 85%中小企業現金難撐3個月 自救他救應對疫情大考
    來源:《財經》雜誌85%中小企業現金難撐3個月,自救他救合力應對疫情大考《財經》記者採訪的多家VC高管均表示,中小企業的現金流管理至關重要,如果現金流枯竭,企業很難擺脫倒閉的命運。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令資金鍊本就脆弱的中小企業,遭遇一場大考。庚子鼠年,疫情肆虐。很多企業沒能逃脫疫情對經濟的重壓。僅2月以來,就有包括K歌之王、兄弟連、明兮大語文等在內的多家中小企業宣布倒閉。明兮大語文創始人王嘉樹道出公司關停的背後原因:在最新的融資中,投資方因為疫情原因而放棄投資。
  • 五角場監獄的「疫情」大考「答卷」
    高考分數已經可以查詢了,歷經十餘年寒窗苦讀的學子們都將開啟新的旅程。在這裡,也有一位「考生」,他參加了一場特殊的「大考」,也有一份令人滿意的答卷請你一起來看。在防治新冠肺炎的「大考」中,世界範圍內已有多所監獄因複習不充分、答題不認真、檢查不仔細未能通過考試。第一部分 疫情防控Q1·問:監獄是否積極開展健康排查?
  • 疫情下的餐飲業:艱難的自救之路
    一場疫情給溫州的餐飲行業蒙上了一層陰霾。很多商家在春節「黃金周」期間無法正常營業,使得餐飲行業備受衝擊。溫州的餐飲業正面臨著一場前所未有的危機。然而疫情卻倒逼著眾多餐飲單位開啟自救突圍之路。95後的戴澤偉是溫州南塘新天地「潮牛海記」火鍋店的店長。大學畢業後,他就在這家火鍋店裡當起了店長。可未曾想到,這店開業僅過了一年就遇上了這麼嚴重的疫情。自從恢復營業之後,每天上午9點,小偉就會早早地來到店裡,他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對整個門店進行全面消殺。
  • 看防虐寶典贏現金紅包 應用寶推出「狗年新春自救行動」
    2月5日,騰訊應用寶聯合20家APP廠商開啟「狗年新春自救行動」,針對春節回家遭受親朋好友各種盤問的用戶,給出「回懟絕招」,同時用戶通過選擇相應標籤的「身份狗」,還能領取到百萬「過年關愛現金紅包」。圖1:應用寶上線 「狗年新春自救行動」活動聯合20家APP發放春節福利2月5日至12日期間,應用寶聯合「58同城」、「大眾點評
  • 重慶純鹼企業積極自救顯成效
    新華社記者王全超攝  「此次調價是落實我們在西南西北純鹼生產企業片區會議上達成的共識,既是我們面對困境積極自救後的成果體現,其本身也可以說是自救措施之一」,重慶湘渝鹽化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熊霖霏說,「下遊復工復產不斷推進帶來的供需改善,以及經濟回暖的跡象給了我們很大信心」。
  • 精耕線上教學 助力應對疫情「大考」
    面對疫情,勇挑重擔,踐行著職教人的初心與使命,秉承著「自強不息, 勇爭第一」的眾誠精神,在戰「疫」中前行,在戰「疫」中躬耕,在戰「疫」中踐行使命。精耕線上教學,助力應對疫情「大考」。2020年6月17日,中國教育報以《精耕線上教學 助力應對疫情「大考」》為標題,報導了渤海理工職業學院關於疫情期間全面開展線上教學工作的成功探索。
  • 中國銀聯這支「疫情大考」視頻,讓人熱血沸騰!
    因為一場疫情,2020的開年,我們都經歷了一次大考。不少中小企業在這次行業大考中紛紛倒下,但也有的人,以蛻變求新生,力求「活下來」和「穩住」。最近,中國銀聯聯合12家媒體、21家商業銀行,共同推出視頻《我們都是答卷人》,將疫情比喻成一次考試,以此引出「重振引擎」助商惠民計劃。
  • 疫情大考的貴銀答卷
    向湖北、貴州慈善總會等組織捐款1134萬元人民幣;保障疫情相關資金劃匯;六條舉措強化疫情防控金融服務;提出十條措施、積極支持各類企業復工復產……疫情發生以來,貴州銀行的每一項舉措、每一個行動都緊扣疫情發展形勢。據統計,截至目前,貴州銀行共發放疫情相關貸款227億元,幫助1213家企業渡過難關。
  • 戰疫,一場艱苦卓絕的歷史大考 ——寫在洛陽市抗擊新冠肺炎疫情...
    可是,經歷了這場新冠肺炎疫情,你一定會更加真切地感到自己正生活在幸福中!  回望這場驚心動魄的抗疫大戰,帶來的是衝擊更是奮起。回顧這場艱苦卓絕的歷史大考,贏得的是進步更是信心。  疫情發生後,洛陽堅決聽從習近平總書記號令,堅持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按照堅定信心、同舟共濟、科學防治、精準施策的總要求,全面加強黨的領導,全力開展患者救治,堅決遏制疫情蔓延,有效維護社會穩定,穩步恢復經濟社會運行秩序,主動服務國家大局,最大限度降低疫情影響,交出了一份浸透著心血和汗水的洛陽答卷。
  • ...迎接大考贏得大考 為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徵程作出新...
    他強調,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東西部扶貧協作和中央單位定點扶貧重要指示精神,進一步凝聚強大合力持續攻堅,迎接大考、贏得大考,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徵程作出新的更大貢獻。省委副書記、省長諶貽琴主持會議。省領導夏紅民、時光輝、劉捷、李再勇、嚴朝君、盧雍政、吳強出席會議。
  • 貝爾安親同步輔導課幫娃從容面對疫情後的大考
    貝爾安親同步輔導課幫娃從容面對疫情後的大考 2020-05-29 11:10:25   來源:網絡
  • 疫情大考之後,教培行業如何自救?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對很多行業的衝擊都是顯而易見的,對線下培訓機構的影響更是巨大。經歷過疫情的考驗之後,教培業何去何從?因為疫情的影響,這裡已經停課接近5個月。從疫情發生之後,我們按照上級的部署,停止了所有的校外培訓機構的線下培訓。在6月2日,經過市、區裡面評估驗收合格之後,已經有75家的校外培訓機構可以正常上課了。隨著工作的進展,我們會陸續把其它評估驗收合格的校外培訓機構向社會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