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歲男孩從來不吃糖果,卻「滿口蛀牙」,家長的這些做法要趕緊改

2020-12-19 J媽學堂

最近放假,見到了閨蜜4歲大的兒子。孩子一張嘴,嚇了我一跳,一嘴的烏黑,牙齒幾乎全都蛀掉了,看不到一顆好牙。吃飯的時候,我們講到這個事情,閨蜜說:「不知道怎麼回事,孩子從來不吃糖, 卻長了這麼多蛀牙。說帶孩子去看看,也一直沒時間。」

其實很多家長也有這樣的困惑,孩子不吃糖,牙齒怎麼就成蛀牙了呢?

吃糖是孩子蛀牙的主要原因嗎?

「吃糖蛀牙」,這是老一輩人一直給我們灌輸的理念,在她們眼裡,糖會腐蝕牙齒,所以才會導致孩子蛀牙。然而,我們仔細思考一下就知道,糖本身並沒有腐蝕性,甚至連酸鹼性都談不上,理論上來說,它對牙齒完全無害,可現實是,孩子要是經常性吃糖,確實會蛀牙。

那麼到底是什麼東西在裡面作怪呢?

其實齲齒(蛀牙)大多數都是由於細菌引起的,在合適的環境下(養分充足),這些致齲菌會利用碳水化合物(蔗糖最佳)大量繁殖,在此期間會產酸,導致牙齒脫礦,腐蝕其保護層。

老人之所以特別關注糖,主要是因為致齲菌對其利用率最高,它們可以在短時間內大量繁殖,最大效率的侵蝕孩子牙齒,導致蟲洞、蛀牙。

家長下面這些方面做不好,難怪孩子長齲齒

美國牙科協會指出,含糖食物並不是導致孩子蛀牙的主要誘因,不好的生活習慣才是罪魁禍首。

吃糖不要緊,小孩子都喜歡吃糖,但同樣存在不少家庭的孩子沒有蛀牙,家長要弄清楚他們的「成功」的地方。

1、孩子沒有清理牙齒的習慣,或者清理時不認真

成年人都知道吃完東西之後要刷牙,可孩子卻不樂意,他們沒有刷牙的習慣,甚至排斥刷牙,覺得那樣不舒服。

刷牙的目的有兩個,首先是清理嘴裡的食物殘渣,大家要弄清楚一點,不管你吃什麼,都不可能做到完全無殘留,哪怕只是喝牛奶,嘴裡都會有殘渣,當然,液態食物的靠漱口就能基本清除,但大多數食物還是需要通過刷牙才能清理掉。

其次是消滅致齲菌,正確的刷牙方式,能夠有效減少牙齒上致齲菌的數目,這是漱口或者用牙線遠遠做不到的。

各個國家的《牙科手冊》中均有類似的建議,人一天應該刷兩次牙,早上一次,晚上一次,中午漱口。

刷牙時應該讓刷毛與牙齒根部呈45度角,儘可能做到小幅多次刷洗,一拉一整條的清理方式雖然效率高,但是效果差,力道分開之後,很難清除附著在牙齒表面的牙菌斑。

2、齲齒也會「傳染」,父母別害了孩子

「蛀牙還會傳染?你是在開玩笑吧?」每當我提出這個觀點時,人們反應都是一樣的,她們認為齲齒只是一種生理表現,就好像是頭婚、腳痛一樣,沒有傳遞介質。現在大家知道,其實蛀牙的本質只是細菌侵蝕牙齒,也就是說,問題的核心在於「細菌」

那麼細菌哪裡來?要麼是食物本身自帶,要麼是他人傳染。在孩子小的時候,許多家長喜歡將食物咀嚼一下再餵給寶寶,減輕其吃飯的難度,結果在不經意之間,將致齲菌傳染給了孩子。

學會咀嚼食物是孩子正常生理髮育規律,父母事先嚼爛,會破壞食物本身的口感,讓孩子對其產生錯誤認知,等之後沒人幫忙咀嚼時,他們會表現出明顯的抗拒。

人說話、做表情靠的都是面部肌肉,而這個部位的肌肉最難鍛鍊,一般只能靠咀嚼食物鍛鍊,父母將原本應該是孩子的任務提前做完,導致其相關部位得不到鍛鍊,發展到後來,孩子會出現冷淡、面癱等症狀。

3、總是食用黏性較高的食物,無法清理乾淨

像年糕、南瓜餅、米糕等食物,黏性都非常強,孩子吃完之後,也許刷兩三次牙都不一定能清理乾淨,殘渣為致齲菌提供了合適的生長環境與充分的營養物質,只需要十幾個小時,細菌數目就能完成幾何級增長,不斷侵蝕孩子的牙釉質,引發牙齦紅腫、牙痛。

尤其是孩子的乳牙,本身鈣化程度就不高,相對於恆牙,它們更容易受傷,所以說,孩子喜歡的不一定就是好的,家長要學會拒絕孩子的無理要求。

不僅如此,黏性較高的食物,由於難以咀嚼,寶寶通常會整塊往下咽,一旦出現意外,粘黏在食道上或者氣管處,常規手段幾乎不可能取出,而窒息的最佳搶救也就短短幾分鐘,這個危險誰能承擔?誰又能確保孩子不會出現這樣的危險?

如果一定要吃,家長可以實現將其切成小塊,一點一點餵給孩子,事後再監督孩子刷牙,盡最大可能做到萬無一失。

4、有齲齒之後不重視,沒有得到專業治療

民間有說法「牙疼不是病,疼起來要人命」,就連要人命的東西,人們都不把它當病,何況是沒什麼感覺的齲齒?

世衛組織報告中說,中國人平均每人每年去看牙醫的次數還不到0.2次,也就是說,每10個人當中,只有2個人會在一年裡去看一次牙醫,在這西方人眼裡是非常不可思議的事情。

人們對於牙齒的忽視,無形中導致孩子齲齒高發,原本只是牙齒上的一個小黑點,若得不到及時治療,就會越來越大,越來越深,直至深入牙髓,產生軟組織產生炎性滲出液,形成髓腔高壓,讓人痛不欲生。

為避免孩子出現齲齒,家長可以做什麼?

既然問題的關鍵在於細菌,那就從根源入手,將致齲菌解決掉就可以了,最簡單的辦法莫過於監督孩子刷牙,確保時間、力道以及次數。

一兩次的遺漏看似無所謂,可日積月累之下,傷害將一步步顯現。

總之,牙齒是人形象的最直觀表現,為了孩子未來的氣質,希望家長能從小事抓起!

聰明的父母都會關注J媽學堂,每日分享孕產育兒小知識。

有愛的父母都會分享這篇文章,讓更多的人受益。

相關焦點

  • 孩子「滿口蛀牙」的原因不是糖果,而是家長的這些習慣,要重視
    導讀:孩子「滿口蛀牙」的原因不是糖果,而是家長的這些習慣,要重視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滿口蛀牙」的原因不是糖果,而是家長的這些習慣,要重視!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孩子「滿口蛀牙」的原因不是糖果,而是家長的這些習慣,要重視
    超市裡琳琅滿目的零食,是孩子們的最愛,每次去逛,總要裝上半個購物車。甜食可不背孩子蛀牙的「鍋」上周去超市的路上碰到七月媽媽,正好同路就一起走了,我們邊逛邊聊,到了零食區發現她沒買多少零食,只拿了兩個果凍。我問七月媽媽:七月不吃零食嗎?她說:七月很少吃零食,她牙不太好,經常要看牙科醫生。
  • 造成孩子「滿口爛牙」的不是糖果,而是父母的這些習慣,早知早改
    小梅平時就嚴格控制浩浩吃零食的量,更別說是放任他吃"萬惡"的糖果了,再者浩浩他自己根本就不愛吃甜食。小梅說道,在帶孩子看牙醫之後發現什麼才是導致孩子蛀牙的"罪魁禍首",結果卻與大眾認知的是完全相反的——導致孩子滿口蛀牙的並非完全是糖果,更多的是平時一些不注意的壞習慣。
  • 4歲女孩從不吃糖,卻滿口爛牙,這種飲食習慣不可取,家長別忽視
    朋友的女兒小麗四歲,活潑可愛,是一個活脫脫的美人胚子,但是一笑,便看到她滿口的黑牙。朋友心裡很疑惑,明明女兒從來不吃糖,為什麼還會滿口爛牙?於是她帶著女兒去看醫生,醫生仔細問了小麗的生活習慣,最後得出結論:小麗之所以不吃糖也滿口爛牙,是因為她含飯的飲食習慣。
  • 睡前吃東西:這些習慣讓七成兒童蛀牙
    兒童口腔專家稱,據一項最新調查顯示,我市5~7歲的兒童中,超過70%兒童患有蛀牙。其中,九成以上都沒有得到有效治療,有的患兒直到滿口蛀牙,無法正常吃飯時才就診。  5~7歲兒童超七成蛀牙  「現在10個兒童中至少有7個有蛀牙。」
  • 5歲兒子滿口蛀牙,只因奶奶的這個行為,換牙期家長應該更加注意
    5歲兒子滿口蛀牙,只因奶奶的這個行為,換牙期家長應該更加注意要知道,每個孩子都會經歷換牙這個階段,通常都是在七歲左右。當然每個孩子的個體狀況都不太一樣,所以具體換牙的時間也會不一樣。徐女士一直常年在外工作,所以5歲的兒子一直跟著奶奶生活,這次放假回家徐女士便想著要帶兒子多吃些好吃的東西。可沒想到兒子卻一直說牙疼,徐女士本以為是快到換牙期了,所以就想著讓它自然脫落。可又過了一天,兒子還是疼得吃不了東西,徐女士心急了幫孩子看了看牙齒,竟發現裡面很多顆牙齒都蛀掉了!
  • 造成寶寶「滿口蛀牙」,不僅有甜食,還有家長的習慣,父母該重視
    然而,牙齒不好不單單會因為蛀牙而感到疼痛,還會嚴重的影響到個人的影響,最重要的是影響個人的食慾。因蛀牙而影響到孩子的食慾,對於孩子營養的獲取,身體發育存在著不良的影響。長久以來的許多家長富有的傳統想法,長蛀牙就是因為糖果、甜食類的食物吃得太多而引起的,只要不吃這些東西,就不會長蛀牙,但實際上並非如此。
  • 來自一位媽媽的疑惑:「孩子很少吃糖,為什麼還是滿口蛀牙?」
    文 | 兩口育兒(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如今,超市裡琳琅滿目的糖果成了孩子們最愛去的地方,家長們擔心孩子吃了過多的糖果會蛀牙。
  • 4歲兒子滿口蛀牙,這些年我做錯了什麼?
    不少家長撓頭:明明我有讓孩子天天刷牙,怎麼牙齒還是說蛀就蛀?6個被家長忽視的防蛀知識「斷夜奶」不宜太晚晚上刷牙後不要再吃任何的東西,包括喝奶,很少寶寶在喝奶後會再次刷牙,因此牙齒會長期處於酸性的環境中(根據寶寶睡眠時間,
  • 3歲男孩滿嘴小黑牙,醫生斥責:元兇不是糖果,是家長太過無知
    3歲男孩滿嘴小黑牙,醫生斥責:元兇不是糖果,是家長太過無知3歲的小童,活潑可愛機靈聰明,小區裡的老人孩子都願意和小童玩耍,小童也特別愛笑,只要有人逗他一下就咯咯咯地笑個不停。小童一直都很喜歡吃糖果,而媽媽自然是把糖果當成了小童蛀牙的罪魁禍首,很長一段時間,都不再允許小童吃糖果,每次吃完飯之後也是要求小童立刻刷牙,但是小童的小黑牙還是越長越多,絲毫沒有得到控制。去醫院檢查時,童童媽媽卻被醫生斥責:根本不是糖果的錯,而是家長太過於無知!
  • 孩子長「蛀牙」不只是甜食的鍋,還有家長的餵養習慣,這幾點要改
    大多數家長都覺得,孩子有蛀牙一定是糖吃多了,才會這樣,其實並不是,很多不吃糖的孩子也會存在蛀牙,這還要從家長餵養習慣說起。家長的餵養習慣導致孩子蛀牙吃甜食本身是不會引起蛀牙的,引起蛀牙的是孩子們在吃完甜食後沒有清理自己的牙齒,大多數情況下孩子的蛀牙,是由於家長的這些餵養習慣引起的,有的要改。
  • 寶娃前牙缺損、滿口蛀牙,都是「邊吃邊睡」惹的禍
    三歲的寶寶還沒斷奶,卻已滿口蛀牙,甚至連門牙都沒有了,這究竟是怎麼回事?1、三歲寶寶不愛笑近日,河科大一附院新區醫院口腔科就接診了這樣一名患兒。今年三歲的圓圓(化名)是個天真爛漫的小女孩,但最近卻少有笑臉,有時想笑卻羞得捂嘴怕露出牙齒。
  • 媽媽每天偷懶三分鐘,3歲女娃竟滿口「黑牙」,罪魁禍首不是糖果
    一、3歲女娃滿口「黑牙」,罪魁禍首竟不是糖果在大多數家長的認知裡,孩子的牙齒是否發育良好,和糖果的關係最為緊密。但凡孩子出現牙齦疼痛、蛀牙明顯等情況,家長第一時間想到的都是「糖吃多了」!不過就影響孩子牙齒發育的因素而言,糖果、巧克力等甜食還算不上罪魁禍首。最近幾天兒子的腸胃有點不適,連著去醫院打了兩天針,碰巧遇到了同事小張帶著女兒看牙齒。
  • 孩子「滿口黑牙」的原因不是糖果,幕後元兇被很多媽媽忽略了
    牙齒疾病的普遍和治療費用的昂貴,讓每個媽媽都時刻關注寶寶的牙齒健康,尤其是長牙換牙時期,怕給孩子留下一口不好看的牙齒。儘管媽媽悉心照料,還是有越來越多的孩子「滿口黑牙」,家長都以為是吃糖太多,蛀牙導致寶寶黑牙,其實不然。
  • 造成寶寶「滿口爛牙」的不是糖果,而是家長的這種習慣,別大意
    導讀:造成寶寶「滿口爛牙」的不是糖果,而是家長的這種習慣,別大意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造成寶寶「滿口爛牙」的不是糖果,而是家長的這種習慣,別大意!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導致孩子蛀牙的不只是糖果,改掉這個壞習慣,牙齒更健康
    相信很多家長也發現了,自己的孩子不愛吃糖果但是牙卻特別的不好,很多孩子雖然總是吃蛋糕,吃甜食,仍然有著滿口好牙。很多家長對此產生了很強烈的好奇心,到底因為什麼孩子的牙會變得這麼差呢?要知道蛀牙會不僅會影響孩子的牙齒美觀,對於孩子的消化功能和咀嚼功能都會有很大的影響,蛀牙太多還會引起孩子的消化系統的疾病。
  • 4歲娃每天喝奶入睡 如今滿口蛀牙
    2019-09-21 12:23圖文來源:新華報業網4歲娃每天喝奶入睡 如今滿口蛀牙最廉價的護牙方法:科學刷牙、使用牙線生活水平的提高每晚喝奶入睡,4歲娃滿口牙齲壞4歲的萌萌(化名)從出生開始,幾乎每晚都有喝奶入睡的習慣,長此以往,導致了萌萌滿口牙齒齲壞,有的牙齒斷掉了一半,有的牙齒變成了黑色,基本上咬不動硬的食物。萌萌媽很擔心孩子的牙齒問題會影響到將來換牙,也擔心孩子因牙齒不美觀逐漸自卑,聽說南京明基醫院有口腔義診,於是帶著萌萌就找了過來。
  • 三歲孩子滿口蛀牙,誰之過?兒童口腔健康的八件大事,家長鬚知
    周末帶孩子去遊樂場玩,有個三歲左右的小男孩想過來和我家閨女玩,小男孩長得特別好看,大大的眼睛,白白淨淨的。可就是一笑,嚇了我一跳,這麼小的孩子,竟然滿口蛀牙。我這正覺得很詫異的時候,不知道是孩子的奶奶,還是姥姥走了過來,跟孩子說了一句讓我更加詫異的話~~「來,快吃塊糖!」
  • 寶寶三歲,已滿口蛀牙,媽媽:孩子不愛刷牙,我能怎麼辦?
    周末帶娃去朋友家玩,順便帶了一些孩子愛吃的水果糕點,幾個孩子吃得歡,突然,朋友家三歲大的娃捂著嘴哭:媽媽,疼,牙疼……朋友抱著孩子哄:乖,媽媽一會兒帶你去看醫生。朋友家孩子才三歲,但已經滿口蛀牙,牙齒也是間歇性地疼痛,每周都要去看牙醫,朋友滿是無奈:孩子不愛刷牙,我能怎麼辦?
  • 4歲女孩20顆牙壞了16顆,全麻送進手術室,醫生的話讓媽媽後悔
    前幾天就看到個新聞,有一名4歲的小女孩蕭蕭,就因為牙齒的問題被送進了手術室。根據蕭蕭媽媽的說法,蕭蕭在小的時候吃東西,都是挑著軟的吃,稍微硬一些的食物她都不願意吃。當初蕭蕭的恆牙才剛長出來兩顆,不僅變黑了,而且還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