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習律師如何在案源稀少的情況下提高專業水平

2020-09-06 e律師

實習律師在前期感覺很迷茫那可太正常了。因為每天幹的都是接客戶電話,邀約,記錄客戶的情況,好點的會被「師傅」帶著跑一些案子還能學到點東西。

其實在這期間學習的東西還是挺多的。

比如說怎麼與客戶溝通,是不是經常看到大佬律師與客戶和諧交流,十分完美。但是換位如果自己去說會不會只會說,「按照XX法規定,您這個情況......」然後就是大眼瞪小眼。

究其原因是我們剛從象牙塔出來,現在會的都是一些教條式的東西,概念性的東西。很多東西都沒有進行過實際操作。

所以在平時事務性工作之餘還需要多多觀察「老師」與客戶之間的溝通,比如報價,案情交流,證據收集等等。

還有一個特別重要的是多看案例,看案例真的是對一個實習律師快速學習的最好辦法了。律師的實習期真的是律師這輩子最好的學習時間了。因為當你獨立執業後,天天想的都是鑽研手上的案子,如何開拓案源,如何提高自己的知名度等等。

1、知行合一。不要僅僅只看書,書上抽象的法律規定跟現實中當事人遇到的實際問題往往隔著天塹,這其間的轉化我覺得並不是容易的事。你可以試著坐律所前臺接待諮詢看看,其實老百姓樸素的諮詢往往能問得你張口結舌。如果被問住,不用怕,學習的機會來了,過後趕緊百度或檢索案例;如果幾乎都能解答,那說明你的基本功還是挺紮實的。

2、跟在師父後面出庭。針對對面提出的辯論意見、對證據三性的反駁,內心回答下,然後再看師父是如何應變的,如果你有一個優秀的師父,跟在後面開庭其實是能學到不少的。

3、如果朋友介紹案源或者自己接待的時候遇到潛在客戶,感覺接不下來的時候,不要硬著頭皮自己談。往往會把案子談飛了。可以選擇帶給師父或者同事中你覺得談案能力較強的。這兩者各有優劣吧,有時你遇到的案子比較雞肋,而師父(老律師一般不願意接五六千的案子)價格較高也不一定能成交,可以考慮交給同事談。厲害的同事往往談的價格不至於過高,但又比你自己談高出不少,這樣即使兩個人分也不低,而且辦案過程中可以跟優秀的同事學到不少技巧。

總結一下,實習律師實習的時候,一定不能滿足於做個材料員,寫寫訴狀或者送送材料。不親自辦案子,其實是學不到東西的,唯有自己親歷親為才能有成長,從這點上說,實習律師不要放過能自己辦案的機會,遇到案子更不要怕,不會的可以請教。其實百分之八十的常見案件,是個律師盡到審慎義務,都是能處理好的。反而真正該擔心的問題是:案子在哪裡?

相關焦點

  • 律師缺案源怎麼辦?這幾個尋找案源的方式非常有效
    對於律師來說,案源就是立身之本,沒有案源,如同巧婦無米。由於中國律師行業的大環境所致,律師從實習到轉為正式執業律師,期間少則一年,多則兩三年,這期間對於那些在大型的紅所實習律師還算友好,有穩定的基本薪資。但大部分律師其實是在小型的律所,沒有基本薪資,即使有也就一千多塊錢。
  • 律師雷達APP——律師獲取案源最好的武器
    案源,永遠是律師營銷的第一話題。律師線下營銷,案源基本是等、靠、要,很不穩定;百度買關鍵詞,需要組建專業營銷團隊,投入很大;傳統法律網站廣告位,大量無效諮詢,效果越來越差……那麼,律師應該如何獲取案源呢?移動網際網路時代,律師獲取案源,需要藉助一定的工具,才能脫穎而出!律師雷達APP,便是助力律師拓展案源,提升個人知名度的一款APP。
  • 律師如何開拓案源?
    在平民老百姓看來,律師就代表著法律,法律又是如此神聖,似乎社會公眾與律師之間有著天然的隔層。若需要找律師諮詢一些法律信息,大多是通過熟人或朋友介紹,缺乏對法律一個全面清晰的衡量和了解,從整體而言,律所與公眾的接觸程度還不夠深入,當然這也與律所宣傳上的局限性有關,若沒有網際網路,我們遇到法律問題時只知道要向專業人士諮詢,卻不知道要從哪找專業人士。
  • 青年律師如何尋找案源
    但律師職業貴在獨立,隨著學習和成長,更多新人不滿足於充當老師的助手,漸漸有了更大的目標,於是紛紛「斷奶」,開始走向自我營銷、自我開拓案源的新路。和前些年「遞名片、打電話、陪吃飯」等傳統做法相比,全民網際網路時代,新律師進行營銷和宣傳,可以依託更加豐富多樣的工具,可以在更加廣闊的平臺上展示自己的能力和才華。筆者結合自己經歷和了解,分享青年律師如何尋找案源。
  • 年輕律師如何拓展案源,做好這三點,案源「不請自來」
    最近和很多年輕律師聊天的時候,發現大家普遍都愛問的一個問題:案源拓展的渠道有哪些?想到自己也是從年輕律師走過來,這裡的「年輕」不是指年紀的大小,而是律師生涯中專業能力和業務能力的深淺與窄闊。在我看來,這一部分的年輕律師群體,應該專注的不是案源的拓展,而是專注做好累積和沉澱,簡單說此時的你不需要成為一個專業的銷售人員,而應該是一個專注地學習者。這裡有三個建議:1、打鐵還需自身硬。
  • 那些業務繁忙的律師,是如何獲取案源的?
    二、業務很忙的律師,獲取案源的原因、方式、渠道可能是:1律師有很強的專業能力,在某個法律服務領域是領軍人物,具有絕對的專業優勢。還有如王才亮律師的拆遷法律服務、張宋標律師的毒品犯罪辯護,他們都是有口皆碑的專業人才、具有令人驚嘆的專業技能。2律師有與眾不同的個人魅力。譬如國浩律師集團的李淳律師。他能說,能寫,能講課,幽默詼諧,特別有情懷,是非常受人尊敬的。
  • 薪資收入、案源轉化……「二八定律」下青年律師的困與傷
    原創 陳友敏 上海法治報初出茅廬的實習律師,離開校園的懷抱,在師傅的羽翼下試探著接觸社會;四十不惑的中年律師,執業多年,有著豐富的人生閱歷;青年律師則處在人生的十字路口,陷入了經驗不足,也無人可依的尷尬境地。
  • 薪資收入、案源轉化「二八定律」下青年律師的困與傷
    初出茅廬的實習律師,離開校園的懷抱,在師傅的羽翼下試探著接觸社會;四十不惑的中年律師,執業多年,有著豐富的人生閱歷;青年律師則處在人生的十字路口,陷入了經驗不足,也無人可依的尷尬境地。無悔選擇夢想發電在與青年律師接觸的過程中,「選擇」與「夢想」是他們經常提及的兩個詞語。「選擇」——選擇成為律師,選擇獨立執業以及選擇專業方向......
  • 最牛的律師居然是這樣開拓案源的?
    有許多年輕律師通過網絡營銷這種方式來打開局面。在通過網際網路進行推廣的時候,年輕律師需要考慮的首要問題是你的賣點是什麼?如何讓網絡用戶對你產生印象和信賴?二、先拓展案源後積累經驗對於現在年輕律師的生存現狀來說,先拓展案源後積累經驗,是可取的一種成長模式,網際網路為這種模式提供了大量的平臺。
  • 律師營銷:不是「找案源」,而是案源「來找你」
    最近聊了很多律師,發現大家普遍認可「律師營銷」的重要性,不過在幾點共識裡面,我們也產生了一些認知上的差異。今天就來聊一聊律師營銷。談談幾個觀點。1、「律師營銷」不完全等同於「案源拓展」。「律師營銷」這個詞從出現以來,似乎就和「案源」掛鈎,這其實是一個誤解。很多律師,尤其是一些在執業之初的年輕律師,面對稀缺的案源,往往花費大量的時間精力,去拓展案源。如果我們理解營銷就是打廣告的話,那麼廣告確實可以成為案源拓展的一種途徑。但是如果僅此理解律師營銷,實在是片面了。
  • 律師傳統方法獲得案源的幾種途徑
    案源是每一位律師立足和生存發展的首要前提,沒有案源,找不到案源就意味著沒有案件辦理,沒有收入來源,更重要的是沒有施展才華的機會,再厲害、專業知識學得最牛的律師也會被荒廢,從此「葬送」了一名律師的美好前程,所以,律師如何有效獲取案源?
  • 初入職場的年輕律師案源如何開展工作,擴展案源
    我想大多數年輕律師都考慮過應該怎樣拓展業務,幾乎所有的律師都思索過、實踐過、也向老律師們請教過如何開拓案源的問題。 一般來說概括業務開拓方式主要有兩類,即橫向發展和縱向發展。從橫向發展來講,主要取決於律師是否擁有良好的社會關係和較好的社交能力。 本人認為初入職場的律師可以通過以下方法擴展案源: 1、尋求與媒體的合作機會。
  • 單飛的年輕律師沒有案源怎麼辦?
    那麼,那些勇敢選擇單飛的律師過得怎麼樣呢?單飛,讓人歡喜讓人愁單飛了3年多的律師小路說,他單飛一年多來,收入比在團隊的時候有所提高,工作量相對來說少得多,時間比較自由。這是因為客戶少,雜事少,可以有更多時間陪伴家人。
  • 移動網際網路時代律師如何打好案源「爭奪戰」?這幾點很重要
    5年,專業基礎不錯,創收不高或者遇到瓶頸。這種情況,有些律師忽略了一個潛在拉動案源轉化的因素:在網際網路一側,向客戶傳遞信息不對稱、不到位形成的。,巨頭快速推進一定程度上對案源轉化產生影響:1995年至2010年,信息相對匱乏的傳統網際網路時代,律師掌握主動權。
  • 案源匯:顛覆律師行業傳統,為年輕律師插上雙翅!
    首頁 > 傳媒 > 關鍵詞 > 案源匯最新資訊 > 正文 案源匯:顛覆律師行業傳統,為年輕律師插上雙翅!
  • 實習律師實習期必學技能
    實習律師在律所一年的實習期裡學到的辦案技能各不相同。領悟能力強的(學霸型)實習律師經過一年的學習和領悟,基本能實現獨立辦案,這佔30%。60%的實習律師學會了辦案的某個片段。例如會寫起訴狀了,會去機關調查了,知道開庭怎麼回事了等。但是如何從頭到尾的辦好一個案子卻模稜兩可。結果就是,親朋好友給介紹的案子不敢接,因為不知道何從下手,白白浪費案源。剩下10%的實習律師基本什麼都沒學會。
  • 律師助理實習總結
    我們的崗位是律師助理,主要的工作是協助律師解決相關的業務,包括:在律師業務活動過程處理一般事務性、聯繫性的工作;庭審前的準備工作,即為律師的開庭審理案件做好準備工作,使訴訟代理能順利、高效地完成;在律師的指導下擬寫法律文書;進行或輔助進行調查取證工作,進行或輔助進行案源開拓工作。
  • 實習律師中最艱難的群體:剛畢業的法本
    一、實習律師的人員構成1、剛畢業的法本與非法本2、畢業多年的老法本和非法本3、從事法務幾年到十幾年不等的公司法務4、轉行當律師的法官檢察官二、剛畢業法本實習律師的困境剛畢業的法本,缺乏社會經驗,也無金錢積蓄,每月2000元不等的實習工資(更恰當的說是補貼)又很低。法本所學法學專業就業面非常狹窄,除了檢察官、法官和公司法務,法學對於其它擇業來說毫無用處。
  • 律師入行兩年就轉行 年輕律師案源不足流失
    眾所周知,要獲得律師執業資格需要通過國家司法考試,因通過率僅在15%左右,而被稱為「天下第一考」。去年,湖南報名考生突破1.3萬人,長沙共有4553人報名參加,再創報名人數歷史新高——而就是這些通過司考的幸運兒,卻在擁有律師執業資格之後,因為案源等方面的原因,不得不放棄了這份看上去很美的職業。
  • 如何從菜鳥律師進階到大牌律師,看看法眼掃描的經歷吧
    如何才能做到大牌律師?類似的問題真的讓人無法回答,畢竟每個人的情況不一樣。由於跨省分配,在當地沒有父輩、同學這些人脈資源,也沒有校友的資源,如何拓展案源,有收入活下去就成了我的首要任務。我當年拓展案源採取的方法非常笨,就購買了一本《企業名錄黃頁》,上面全是各個企業的名稱、地址、電話、郵政編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