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信息:教師招聘報名入口 成績查詢 考試試題及答案 公益講座
新課程的教育理念,"語文學習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語文課程資源包括課堂教學資源和課外學習資源,如教科書、工具書、報刊、電視、網絡、報告會、圖書館、報廊等。學生的閱讀從書本延伸到書外,從學校拓展到社會,學生的閱讀範圍也不僅限於教科書,課外書、廣播、雜誌都是學習語言的材料。凡是國內外世人關注的重大活動、地方文化、生活經驗、民俗風情、自然界的探尋活動等都可以成為學生閱讀的內容。因此教師應該鼓勵學生自主閱讀,隨時掌握的知識,吸取最鮮活的語言。指導學生閱讀應注重課內外聯繫、校內外溝通、學科間融合,從而實現閱讀與生活的有機連結。
一、在生活中閱讀
新課程標準要求初中生"廣泛閱讀各種類型的讀物,課外閱讀總量不少於260萬字,每學年閱讀兩三部名著",這首先要求我們教育工作者能夠激發學生讀書的興趣,讓他們樂於讀書。布魯納說過:最好的學習動機乃是學生對所學知識本身內容的興趣。因此,要運用各種形式各種活動激發學生的讀書興趣,在學生中形成讀書熱潮,讓學生體驗讀書的快樂,形成自覺讀書的氛圍。其次,我們開放課堂,開放教材,讓學生根據課內知識去搜集資料,補充課文,使課文的內涵更豐富,學生的視野更開闊。如學習《飛紅滴翠記黃山》,我讓學生依據課文搜集有關資料,學生找到許多描寫黃山的文章,包括旅遊的介紹文字,有的還把黃山的圖片資料都列印了出來。這樣的閱讀、篩選,鍛鍊了學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他們驚喜地認識到可以通過自己動手動腦去獲取知識。在這種自主學習的過程中,學生逐漸學會去粗取精。淘沙見金,這樣就為他們自己學會讀書和終身學習打下了基礎。此外,還要引導學生學會在生活中閱讀。如:在書報雜誌中閱讀,形成有個性的讀書思維,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在廣播電視裡閱讀,通過學習模仿,促進聽說讀寫能力的迅速提高;在與人交談中閱讀,在"聽"與"說"中豐富語文知識。增強語文表達能力;在編演課本劇和豐富多彩的校園生活中提高他們的閱讀能力,豐富他們的生活體驗。學生在廣泛閱讀吸取營養之後,要把所學到的知識和掌握的基本技能應用到實際生活中去,學以致用。這種應用可以促進學生對社會文化、人文精神、社會發展等若干問題的思考,從而使學生加深對知識內涵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基本的語文素養。
二、在合作中閱讀
新課程積極倡導團結合作學習。未來社會充滿競爭,但更需要合作,需要極強的團隊協作、相互學習的精神,因而我們積極提倡合作學習。讓學生一起分享成功的體驗。在教學活動中,我結合教科書,引導學生選擇閱讀內容,合作學習,進行專題研究閱讀,開展課外閱讀交流,從而讓學生感受到閱讀的益處。為此,每隔一周,我便為學生舉行一次課外閱讀交流會,讓學生在會上互相交流、暢所欲言。例如,讓剛上初一的學生閱讀《湯姆·索亞歷險記》,我預先讓他們自主閱讀,然後專題交流,每個學生寫五個問題,放在講臺上,接著輪流抽取問題並回答,整個課堂氣氛活躍。有時我也會讓他們把一星期以來做的讀書筆記展示出來,學習彼此之間的優點。有時則讓學生圍繞專題收集材料,然後班級交流,如我布置了一篇"我所認識的曹操",課堂上學生暢所欲言,觀點鮮明。最後,師生一起歸納出閱讀的許多益處。久而久之,連一些平常不愛讀書、不願讀書的學生也漸漸養成了喜好閱讀的習慣,嘗到了合作閱讀的快樂。
在新課程改革過程中,我正在努力探索閱讀教學的有效途徑。引導學生在生活中閱讀,在合作中閱讀,在探究中閱讀,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形成能力,為今後自身的發展奠定紮實的基礎。
相關推薦:
招教考試初中語文教材教法二:語文教學中情感運用
招教考試初中語文教材教法三:語文教學中如何妙用導語
招教考試初中語文教材教法四: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美感
試題推薦:
教師招聘考試歷年典型試題薈萃(匯總)
2014年江西教師招聘考試幼兒教育綜合知識試題及參考答案
本文來自中公教師網未經允許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