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薌劇樂器製作或演奏有得學咯 阿港師開培訓班免費教學
「『調皮』的阿港師也有音樂夢」追蹤阿港師開培訓班 免費傳技藝 真心想學薌劇樂器製作或演奏,都可以來,阿港師希望更多年輕人關注阿港師每天都會和樂器愛好者在廠裡吹拉彈唱 閩南網3月26日訊 家族四代人傳承、打造薌劇傳統樂器,龍海石碼「調皮」的阿港師不走尋常路,在傳統手工藝的基礎上,不斷創新完善(本報去年1月16日曾作報導)。
-
中國那麼多樂器,為什麼只有古琴被列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
2003年11月7號,中國古琴藝術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古琴能被列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不單單是因為他是件樂器,還在於古琴本身所承載的中國的文化。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通過的《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對於「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定義是指被各群體、團體、有時為個人所視為其文化遺產的各種實踐、表演、表現形式、知識體系和技能及其有關的工具、實物、工藝品和文化場所。
-
四種美食 擬列入漳州薌城區第五批非物質文化遺產
近日公示的薌城區第五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廣受漳州市民喜愛的漳州手抓面、漳州豬蹄面、漳州滷味、漳州麵粉棗這4種小吃的傳統製作技藝榜上有名,頗受期待。據市餐飲烹飪行業協會會長林銘煌介紹,這4項小吃技藝都具有百年歷史,也都經歷了師徒口授身教的傳承,較完整地保留了古早的風味,並且有著廣泛且深厚的群眾基礎,申報非遺能更好地對這些傳統小吃技藝進行保護和傳承,並將它們做大做強,下一步這4種傳統小吃製作技藝還將申報漳州市第八批非物質文化遺產。
-
「水仙花傳說」入選漳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推薦名單
閩南網10月20日訊(閩南網記者 梁政 通訊員 楊小青)10月16日,經初審、實地考察、專家評審、會議研究,漳州市文化和旅遊局公示了漳州市第八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推薦名單,漳州高新區代表性項目的「水仙花傳說」成功入選「民間文學」類別推薦名單,圓山發展公司下屬漳州圓山水仙花發展有限公司被列為項目保護單位。
-
「送王船」入選《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漳州三個申遺點...
來源:臺海網漳州開發區「送王船」場面 許小燕 供圖臺海網12月19日訊 據漳州新聞網報導 12月17日,我國和馬來西亞聯合提名的「送王船——有關人與海洋可持續聯繫的儀式及相關實踐」項目(以下簡稱「送王船
-
貴港這20個項目竟然是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一定有你喜歡的!
宣粉們,你們知道嗎,就在11月份,咱們貴港市的桂平市石龍壯族春牛舞、貴港壯族油紙傘製作技藝入選為第七批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截止目前,我市已經有20項入選為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有的巧奪天工,有的精緻美麗,有的趣味橫生。快跟小軒一起來看看咱貴港這些「寶貝」吧!
-
海都深讀:漳州月港申遺 昔日榮光欲重回世界舞臺
無論月港最終是否成功入列,無法改變的是,月港在海上絲綢之路發展裡程上不可或缺的地位。海內外眾多文化專家也對月港申遺給予巨大關注,它高度的複合文化遺產價值,它與已是世界文化遺產的馬六甲一北一南、一東一西的呼應和落差,它在海絲文化申遺中的獨特性、唯一性,都成為焦點議題。
-
義大利那不勒斯披薩申請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圖)
原標題:義大利那不勒斯披薩申請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圖) 義大利那不勒斯披薩申請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網頁截圖) 國際在線專稿:據智利《信使報》3月26日報導,日前,義大利決定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申請將意南部那不勒斯傳統披薩餅及其烹飪做法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
漳州,欲再展當年月港雄風——聚焦海絲起點③
面對「一帶一路」發展戰略帶來的新機遇,「漳州製造」摩拳擦掌,欲再展當年月港雄風。漳州是一座因海而興、拓海而榮的港口城市。明代中後期,漳州月港是唯一合法的「海絲」始發港,是當時中國最大的對外貿易港口。今年初以來,漳州以人員交往、文化交流、經貿合作為主線,在載體、產業、港口、貿易、文化、往來等方面先行先試,力求打造成為「海絲節點城市和先行示範區」。
-
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模式、保護方法、申報流程
2.開發式(經濟資源):將非物質文化遺產視為社會、文化、經濟發展的資源,進行產品、服務、體驗活動、交流項目等方面的內容轉化,展現其中的資源價值。5.發展式二、案例地捫生態博物館資助民族民間傳統文化活動。進行文化匯演比賽,評選命名和獎勵民間歌師、戲師、工藝師、首批命名、獎勵共39人。
-
蒙古人必須知道的國家級與世界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2009年10月1日被批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3,蒙古族馬頭琴馬頭琴是一種兩弦的弦樂器,有梯形的琴身和雕刻成馬頭形狀的琴柄,為蒙古族人民喜愛的樂器。2006年5月20日,成吉思汗祭典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8,蒙古族四胡音樂蒙古族四胡音樂是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蒙古族四胡最具蒙古族特色的樂器之一,擦奏弦鳴樂器。
-
漳州月港:東風入懷再揚帆
……這是漳州籍作家陳子銘筆下的月港。明朝中後期,這個漁村小港出人意料地崛起,成為彼時「海上絲綢之路」唯一合法的民間海上貿易始發港。據《漳州文化志》記載:「月港與漢唐的福州港、宋元的泉州港、清代的廈門港並稱福建歷史上的四大商港。」
-
皮影——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代表
表演時,藝人們在白色幕布後面,一邊操縱影人,一邊用當地流行的曲調講述故事,同時配以打擊樂器和弦樂,有濃厚的鄉土氣息。其流行範圍極為廣泛,並因各地所演的聲腔不同而形成多種多樣的皮影戲。據史書記載,皮影戲始於西漢,興於唐朝,盛於清代,元代時期傳至西亞和歐洲,可謂歷史悠久,源遠流長。一套皮影,一塊白布,夜幕低垂時,二胡悠悠,兩手託起千秋將,燈影照亮萬古人。
-
唐山樂亭非物質文化遺產專場演出精彩紛呈
據了解,本次演出由樂亭縣新春文化活動辦公室主辦,演出劇目涵蓋樂亭大鼓、樂亭皮影戲、樂亭地秧歌、樂亭民歌等,在給群眾帶來一場鄉土文化盛宴之餘,也展示了樂亭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魅力和保護成果。主持人在精彩節目輪番上演的同時,向現場觀眾介紹樂亭的國家級、省級、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傳承人及非物質文化遺產知識,讓更多了解家鄉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
-
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故城運河傳統架鼓 龍鳳貢面手工製作技藝
目前,「運河傳統架鼓」已被列入河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清朝末年的武官寨村民李登選,博採眾家之長,自立一派,始有 「武官寨架鼓」。他畢生從事架鼓的演出和發展,並根據大量的演出實踐,彙編成《武官寨架鼓鼓譜》,為武官寨架鼓的傳承和發展提供了範本,使武官寨架鼓傳承百年沒有走樣,始終保持了原生態。
-
主題國 | 一起領略印尼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印尼。2009年,巴迪克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008年,克裡斯短劍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04 印尼的國樂器—昂格隆(Angklung) 昂格隆是印度尼西亞一種傳統的竹筒樂器。
-
保定陶壎文化列入河北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保定陶壎文化列入河北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013-10-10 08:23:21 來源:中國新聞網
-
影像記錄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方法研究
但是這種影像的記錄,不應當僅僅是監控攝像頭式的拍攝,也不能如同拍攝劇情片那樣,通過情節的設計、人物的造型、故事的編排、場景的構造,打造出高潮迭起的、吸引眼球的片子。既要保留完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精髓,又要具有觀賞性,因此,對於採用影像記錄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方法,便非常值得研究。
-
海峽兩岸閩南非物質文化遺產展演在國家大劇院開幕
人民網北京9月29日電 「閩南古韻、兩岸傳情」海峽兩岸閩南非物質文化遺產展演開幕式29日上午在國家大劇院舉行,來自福建漳州華安高山族舞蹈團、臺灣戲曲學院的兩岸藝術家為觀眾們奉上了一臺原汁原味的閩南傳統文化藝術盛宴。
-
誰來拯救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一一景泰藍
(記者:劉軍 羅永松報導)2020年12月8日,記者在海南三亞無意中發現,有人在呼籲社會共同來拯救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演講。據了解,此人是海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協會執行會長丁偉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