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llery Marking番外篇上新了,也迎來了一位新朋友呢,她就是我們的美女編劇-郭琪,一篇《一眼千年,緣起情深》驚豔無數,喜歡她的美貌亦喜歡她的才情,也感謝她送給眼緣的小驚喜。
我們的美女編劇給大家帶的是國家博物館的展覽,包含了【殊方共享絲綢之路國家博物館文物精品展】、【古代中國】、【友好往來 歷史見證——黨和國家領導人外交活動受贈禮品展】三個展。
廢話不多說了,先來欣賞展品吧!
首先是殊方共享絲綢之路展,此次展覽通過路上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兩個板塊呈現,同時將絲綢之路的沿線國家按照地理方位納入人類文明交流互鑑的視野中。
眾所周知,古代絲綢之路綿亙幾萬裡,延續數千年,這是跨越時空、超越國界的永恆魅力。此次展覽匯集了13個國家的234件文物,極盡展現了各沿線國家的文明歷史,也是參展國家人民的智慧結晶。更重要的是這些精挑細選出的各個時期、不同門類的歷史文物,也將絲綢之路沿線國家豐富多樣的文化進行了全面的展示,也展現了當時相互影響的經貿往來、科技交流以及生活方式、文化藝術等。
註:13個沿線國家分別是—中國、柬埔寨、日本、哈薩克斯坦、拉脫維亞、蒙古、阿曼、波蘭、韓國、羅馬尼亞、俄羅斯、斯洛維尼亞、塔吉克斯坦。
砂巖,公元6世紀,磅士卑省,公比寨縣,特梅村前吳哥時期,普農達風格。
青銅,暹粒省,吳哥時期,巴戎風格,12世紀末-13世紀初。
蝕花工藝是通過化學腐蝕來紋飾器表
戰國(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此蝕花髓管飾有眼圈紋飾,但紋飾基本不太清晰。據說此珠並非墓葬考古出土而是徵集而來。
接下來我們欣賞下國家博物館珍藏著的世界各國在外交活動中給予我國的「國禮」,這些禮物大多比較奇葩,但是又價值連城。
1973年7月,日本富山縣知事中田幸吉贈。
視線由此轉向古代中國展。
本次共展出的2500餘件珍貴的文物,將五千年中華文明史娓娓道來。這些文物有很多是只在歷史教材中才能看到的。
《古代中國陳列》館就像綿延向前的歷史車輪,像世人展示著曾經的輝煌。
內壁鑄有「婦好」銘文,1976年出土於河南安陽殷墟婦好墓。
湖北省隨縣擂鼓墩1號墓出土。
《周禮·凌人》記載:「春始治鑑,凡外內饔之膳羞鑑焉,凡酒漿之酒醴亦如之,祭祀共冰鑑。」
這件青銅冰鑑堪稱世界上最早的冰箱了,也是當時祭祀中一種重要的禮器。在兩千多年前的戰國時期也就只有貴族才享用得起。
犧尊就是這種似牛非牛,似犀非犀,背部有蓋的盛酒器。著實是被這傢伙萌萌噠造型所吸引。特別是那小短腿兒,好有愛的樣子。
今天的Gallery Marking到這裡就結束了,美女編劇的參展遊記也是很精彩的,還有很多現場照片沒有展示出來,若大家有興趣的話,可以到國家博物館進行參觀喲,感受幾千年文化積澱的震撼,接受歷史文明的洗禮。
最後也希望各位魨寶兒在各處旅行看展時,保存好拍攝的照片,記錄下自己的感受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