盜墓者不識貨,洗劫了墓室卻丟下此物,考古家:文物價值不可估量

2020-12-20 文物古與今

古墓一般都伴隨著許多隨葬品,這些隨葬品都是國家歸屬的文物,國家也經常從古墓中挖掘出土文物。古人在離世的時候,通常對世界還有留念,所以,古人就有將一些物品一起帶到土裡進行埋葬,等到自己死後還能接觸到這些東西,但這些東西也給後人有挖掘的機會。

拿走這些墓葬品的人不僅有考古學家,還有盜墓賊。盜墓賊是從古至今都有的職業,在三國時代,曹操就建立了一支史上比較出名的盜墓軍隊——摸金校尉,專門幹盜竊墓地地下文物的勾當,以此擴充軍資。史上不少古墓也被這個摸金校尉被摧毀,裡面的文物也已流失各地,這支軍隊對古墓的危害非常大,現在的盜墓賊也是如此,這些人不將歷史放在眼裡,毀壞了多少有歷史意義價值的東西,非常的令人討厭。後來盜墓賊得到了不少發展,在近代的時候更是非常猖獗,不僅拿走文物,就連帶不出墓地的文物他們也須砸了即可,而且還有意的大肆破壞古墓的結構,這對考古工作帶來了不少困擾。

上個世紀80年代,太原市晉源區王郭村就發現了一座大型的古墓,這座古墓足足有400多平方米,從古墓的規格來墓主人不是富甲一方就是高官貴族。但當考古專家在對這座墓地進行挖掘研究的時候發現,這座墓已被盜墓賊盜個精光了,墓地上全都是他們挖開的盜洞,古墓的完整性已經被嚴重破壞,考古隊員心裡就涼了半截,只好繼續挖掘下去。後來根據墓地的墓志銘,他們肯定這是北齊時期青州東安郡王婁睿之墓。只不過,他生前喜歡的東西,隨他入土後沒能保住。

但是,這座墓的一頭「牛」還是引起了考古專家的注意。墓地裡的寶物都被帶走精光了,不知道這頭「牛」是不是盜墓賊們遺忘了,還是不識貨。考古專家們猜測,這應該是盜墓賊們不識貨,所以他們才不帶走的,這座墓地裡的寶物都被他們帶走了許多,多帶一件也無妨,但唯獨留下了這一頭「牛」,應該是盜墓賊們比較嫌棄這頭「牛」,不想帶走。

這頭「牛」是一個「紅陶牛」,也就是一個陶器。這「紅陶牛」看著雖然不亮眼,但是這裡面蘊含的價值意義非常的大。這北齊時期生產力並不發達,這全身泛紅的陶牛在當時是非常難做到的一件事。這種陶器顏色的改變在當時可是一項技術活。且這件北齊的紅陶牛模型可是做得非常細緻。陶牛體格非常雄健,古人通過線條給勾勒出來。陶牛的神採生態威猛,生動寫實,古人就在陶牛的面部上給細緻的描繪出來,技術非常的精湛。匠師對牛的刻畫有著卓越的造型能力,還有著對牛細緻的觀察力。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與能力。

這「紅陶牛」可是古人用自己雙手鑄造出來的燦爛文化的代表做,它表現了古人的智慧高度與創造力豐富的優點。這對於我們考察研究北齊時代的文化歷史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同時也是因為這些盜墓賊的不識貨,我們才能得到這件物品。這件「紅陶牛」經過專家們清理乾淨後就被送往山西博物館珍藏了。

相關焦點

  • 盜墓者精準挖開唐太宗最疼愛女兒墓室,翻撬棺床,把棺材板當劈柴
    (長孫皇后,現代影視形象) 李淵有19個女兒,李世民有21個女兒,對長樂公主還是偏心的,在封號中使用了「長」,這是很尊貴的字,是長樂公主姑媽的封號用字,按照道理不宜用的
  • 中國挖掘一戰國墓,出土了一鼎「牛骨湯」,考古家:不能喝了
    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去年有一個很火的考古視頻,那就是考古家在一座古墓中出土了一把戰國時期的寶劍,這把寶劍的劍鞘因為歷史久遠的緣故看起來已經非常破爛,但在考古家取出寶劍時寶劍的寒光閃到了所有的考古家。其實考古家挖掘的這座古墓便是陽城遺址中的18號墓,也就是該遺址戰國時期的楚墓。
  • 盜墓者挖空了墓穴,卻留下了這隻著名的白玉杯,這是為什麼?
    古人講究「入土為安」,而盜墓者自然不講這些,他們只拿東西走人,也不管墓中被破壞成什麼樣子,考古學家的作用就是對這些被破壞的墓穴進行搶救性挖掘,因為在很早以前,我國就已經禁止主動去開墓考古了,他們所挖掘的墓室一般是村民施工時無意中發現的,包括我們所知道的一些著名的文物也是偶然間發現的。
  • 千年古墓:九個盜洞,盜賊啥也沒撈著,考古專家感嘆「高招」
    自古便有陪葬制度,有些世族大家或是皇家貴族去世時喜歡將價值連城的器物或是牲畜、傭人葬入墓穴,保證死者的冥富,為此一些文物和古董不會因戰爭而走失,遺留至今。也正是因為此,有不少人對陵墓中的寶物垂涎欲滴。古墓並不是那麼容易就能發現的,而且為防止墓被盜,有的陵墓不僅十分隱蔽,還機關重重。
  • 世界頂級十大無價寶藏,價值不可估量,不科學中國居然沒上榜
    可能是上帝也看不下去了,在1692年6月7日發生地震與海嘯。地面出現巨大裂縫,各種建築物紛紛坍塌。些許時間,羅亞爾港從此消失在大海中。後來牙買加獨立之後,一直沒有放棄尋找這個海葬城市,在1959年發掘價值幾百萬美元的珠寶和大批生活用品。後面再1990年克薩斯州A&M大學研究發現當年只是挖出來一小部分,可能這裡面還有巨大的寶藏。因此這個羅亞爾港在世界十大寶藏的第五位。
  • 千年古墓有9條盜洞,文物卻一件也沒丟,專家打開石棺後恍然大悟
    分金定穴法可以幫助盜墓者更快地找到有價值的墓穴,畢竟盜墓的人是通過這種方式生活的。他們發現高規格墓穴的手段要比專家學者們多得多,他們盜走的也往往是最具價值的文物,也是由於這些盜墓者的存在,讓我國很多珍貴的歷史文物流失於民間或海外。我國規定所有中國出土的文物都歸屬國有,所以現在盜墓者的活動不如以前猖獗了。
  • 追回的"盜墓黑幫"4萬件文物,將改寫歷史
    盜墓者偷盜物竟能改變歷史在前幾年被偵破的盜墓案中有一起十分著名的案件——山西聞喜侯氏兄弟盜掘古墓葬案,據專家介紹,該團夥盜竊大量商代文物,追回後結合當地發現的青銅遺址,確定了商朝在山西地帶曾有活動跡象,改寫了商王朝活動在河南不在山西的歷史。
  • 夜光杯不會發光,白玉杯險入賊手,玉杯原來不只能裝酒還能裝故事
    最初的它是主人生前心愛的器皿,在主人死後它作為主人生前最愛之物被陪葬入土,鬥轉星移千年的時間過去之後,它立在墓室的一角不知躲過了多少次盜墓賊的眼睛,最後才被考古挖掘者啟出了墓穴。可是,當考古專家打開墓穴後發現墓葬已經被盜,盜墓者將墓室洗劫一空。墓穴中目力所及之處一片狼藉,盜墓者甚至將墓主人的屍骨都扯落在地,整個墓葬最後只找到了「正始八年」的銘文,至於墓主人的身份已經永遠成為了謎題。
  • 河北宣化掘出遼代古墓,最大墓室僅10平米,造價卻超過北京三環房
    導讀:讀者朋友們大家好,歡迎來到百家號「創史人」欄目,今天筆者將繼續帶領大家,走進中國考古最前沿陣地,領略考古背後中國最原生態歷史。河北宣化掘出遼代古墓1972年,在古城宣化西北4公裡的河子鄉下八裡村,考古人員進行實地的考古發掘,竟然意外掘出一個遼代古墓群,此後考古工作進行了20多年,眾多意外的大發現,使得這裡成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它的價值可以說不可估量,它為我們揭示遼代漢人的生活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參考。
  • 8人因看劇組團盜墓被抓,連挖兩個古墓都一無所獲,網友:劇裡說文物上交國家
    淮南市公安局刑警支隊副支隊長武亞告訴《中國新聞周刊》,淮南警方從抓捕的一些盜墓者身上發現有各地的縣誌、市志,上面詳細記載了古墓葬的分布。在這些盜墓犯罪團夥中,有人專門對此進行研究。《中國新聞周刊》了解到,一些文物系統出版的《文物地圖集》也成了盜墓者的工具書,甚至一些古墓葬的經緯度都被標註出來。此外,一些盜墓者還會研究風水星象。
  • 為什麼考古人員不敢深挖?
    可惜這片墓群大多已經被盜掘,不過根據僅剩的出土文物也足夠考古學家研究,足夠震驚考古界,比如出土的大量絲綢和玉器質地良好,圖案清晰,色澤鮮明,是不可多得的珍貴歷史文物,還有而糧食陪葬品也只有顯貴墓中才有發現,具有極高的研究、觀賞價值。
  • 剛進入甬道就香氣撲鼻,考古隊瘋挖大半年,結果卻氣得咬牙切齒
    說起黃腸題湊,我們一般都會想到的是漢朝時期的墓葬,的確黃腸題湊是漢朝時期貴族的標配,而且一般的貴族都沒資格享用如此高規格的墓葬,大家知道考古到現在為止,國內發現的最大規模、保存最完好的黃腸題湊大墓是哪一座嗎?
  • 濟南歷城區龍骨山古墓並非「張榮墓」 考古發掘證實是一座金代墓葬
    「剛開始考古發掘時,我們以為是抗金名將、『濟南公』張榮的墓葬。但是發掘後發現,這座墓葬是金代的,年代早於張榮的生卒年份,所以這座墓並不是張榮墓。雖然有點遺憾,但是這座金代墓葬的價值也非常高,為研究濟南地區金代墓葬提供了新的資料。」
  • 安徽發現一座大墓,早已被古代盜墓者光顧,盜墓賊盜洞打得奇準
    2007年第四期《江漢考古》雜誌上,以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馬鞍山市文物管理所名義發表的《安徽馬鞍山宋山東吳墓發掘簡報》,最後的結論便是,「墓主可能就是吳景帝孫休」。 馬鞍山博物館郎俊、吳志興等人,支持這一觀點,他們在論證獨家墩墓墓主是孫策的同時,還對宋山大墓的墓主進行了考證。
  • 考古家從一古墓發現盜墓賊丟棄的「髒物」,價值超20億,現成國寶
    在考古和盜墓史上,西漢墓室修建之豪華以及其喪葬品之豐厚,堪稱世界古墓之最。因此,漢墓也成為了歷代盜墓賊們最「青睞」的古墓,以至於在考古界流傳有「漢墓十室有九空」的說法。然而,在上世紀80年代中期,考古隊在江蘇省徐州獅子山,發現了一座古墓。在挖掘之前,考古隊憑直覺斷定這應該是一座西漢古墓。果然,考古隊挖掘到了一座來自西漢早期的地方王侯大墓:西漢楚元王劉戊的墓。
  • 追捕26年,抓捕盜墓者
    倒賣者稱,他們是做古玩生意的商人,紙箱內文物都是從荊州民間收購的。 次日,警方將這批文物送到湖北省博物館鑑定,發現8件文物都出自戰國時期,其中國家一級文物有7件。 當時的湖北省博物館館長譚維四給省公安廳寫信,表示戰國墓被盜,事關重大,希望徹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