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3種行為最傷害孩子自尊心的行為,你做了幾個?

2020-08-27 幸福律動


全文2169字

預計閱讀時間7分鐘


前幾天在網上看到一個男孩哭著減肥的視頻。

原來是老師在視頻裡開玩笑說他長胖了,他反駁後一氣之下關了視頻,因為委屈,又開始運動「減肥」,可是憋不住眼淚拼命流,最後躲到角落裡哭去了。

網友們紛紛笑了,小屁孩的自尊心是有多強啊!



其實在生活中,很多家長也會如此,拿孩子開玩笑,甚至直接嘲笑孩子的缺點「你怎麼那麼胖、這麼笨..."


大人們往往不當一回事,認為孩子不懂事、不記事、忘性大,對待孩子就肆無忌憚起來。


然而,別看孩子小,但是自尊心卻是很強的。


1

孩子也要面子


綜藝節目《少年說》中,有一位高一女孩衝臺下的媽媽喊話,她希望媽媽能夠關起門來教育自己,不要總在外人面前對自己發脾氣。


圖片來源:綜藝《少年說》


媽媽卻不以為然。她問孩子:「在外面,是媽媽的面子重要,還是孩子的面子重要?」


父母都希望孩子給自己掙面子,卻總是忽略了孩子的面子,於是教育孩子不分場合,不顧孩子的內心感受,損害、挫傷孩子的自尊心。


孩子常常被這些話深深地傷害,在別人面前抬不起來頭。


從心理學的角度,可不能小看孩子的自尊心,嬰幼兒時期他們的自尊就開始萌芽了。


心理學研究發現,3歲時,那些自我價值和表現經常受到父母質疑的孩子,在挑戰面前很容易放棄,表現出失敗後的羞愧和洩氣,這不利於成長型思維的建立。


我們常以為孩子小,說幾句他們也不記事,但其實他們很敏感,大人的評價他們常記在心裡。


著名的心理學家馬斯洛說過:「期盼社會對自己尊重,是一個人天性的需要。」


尊嚴並不是成年人才需要的東西,在孩子的世界裡,也同樣重要。


2

這三種行為最傷害孩子自尊


很多孩子性格暴躁或者是「討好型人格」可能都與小時候自尊心沒有得到滿足有關,下面我們一起來看下最傷害孩子自尊心的三種行為:


1. 當眾打罵、羞辱孩子


鄭淵潔說:要想毀掉自己的孩子,摧毀孩子的自尊就好了。


其中,殺手鐧就是當眾出孩子的醜,當著外人損他、貶他、讓他無地自容。


中國父母那麼在意自己的面子,卻絲毫不懂得給孩子留面子。


在《老師請回答》中, 16歲的男孩小駿因為父母經常當眾辱罵他而變得叛逆不聽管教。


而他的爸爸完全不理解這有什麼,三十多年前,自己也是被媽媽滿大街追著打罵長大的。



但是當主持人反問他:「過去三十多年了,你為什麼還記得這麼清楚?是不是因為它傷害你了,所以三十多年你還記得呢?」


的確,在這位爸爸看來,母親當年的行為沒有什麼錯,所以他又重複在了兒子身上。然而,潛意識裡他無法忘卻,是因為這種當眾的辱罵真正地傷害了幼年的他。


被當眾斥責,孩子根本不會記得你說了什麼,然而那份羞恥感卻會讓他們只想著逃離,要麼是自卑致極,要麼是破罐子破摔,越來越叛逆。


創傷心理學研究表示:當眾責罵羞辱孩子無異於靈魂的謀殺。


2. 破壞性批評


2014年7月,知名藝術家謝勇憑藉作品《語言暴力》獲得第57屆坎城國際創意節銀獎。


他將「怎麼不去死」、「丟人」以及「是人就比你強」等惡語做成模具,可以拼湊成槍、刀和斧頭等兇器。


這部震撼人心的作品靈感來自於幾位少年犯,幾位為兒童做心理輔導的心理師在輔導過程中發現,促成少年犯犯罪與父母對他們的慣用語言之間存在著某種關聯。



謝勇說:「語言是有能量的,積極溫暖的語言能讓孩子變得自信、樂觀;而攻擊性、傷害性的語言可能毀掉孩子的一生。」


現實生活中,許多父母卻忽略了這一點,常常在孩子犯錯、調皮、表現不好時,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對孩子進行語言攻擊:


「一天天的,什麼都做不好,就知道吃。」

「連這都做不好,以後還能幹什麼?」


家長是出了氣,對孩子卻起不到任何的教育意義,反而很容易破壞孩子的自尊心,讓他越來越自卑、不斷否定自己,或是引起孩子的反抗情緒,不斷積壓在心裡,影響心理健康。


3. 嘲笑孩子的缺點與不足


北大狀元王猛(化名)12年不回家拉黑父母6年的新聞廣泛傳播,在萬字長文中王猛提到一件事,小學時他因為不會剝雞蛋,遭到同學的取笑,後來傳到家裡親戚耳裡,又一次遭到了親戚的取笑,然而家人卻不以為然。在多年之後親戚依然拿這件事反覆嘲笑他,加上動手能力差在學習中處於被動地位,終於與家人怒目相對。



嘲笑對孩子的打擊真的有那麼大嗎?


被嘲笑的孩子往往會產生自卑心理,遇到問題先覺得自己不行,無力與問題抗爭,還會形成扭曲的交流模式,不懂得如何正確表達自己的感情和需求。


這裡常常夾雜著和他人的對比,「你看看別人做的,你怎麼這麼笨,這麼簡單都不會...」


3

智慧的家長

懂得給孩子留點面子


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兒童的尊嚴是人類心靈裡最敏感的角落,保護兒童的自尊心就是保護兒童的潛在力量。」


讓孩子失去自尊的方式有千百種,可要替他們重建自尊,這是一個緩慢而艱難的過程。


智慧的家長都會給孩子留足夠的尊重。


比如不隨意當著外人面批評孩子,人前教子的正面效果幾乎為0,相反,它帶給孩子的恥辱感是難以磨滅的。公開誇獎,私下批評,這才是正確的打開方式。


不給孩子貼標籤,不拿自己孩子和他人比較,不刻意詆毀孩子的缺點和不足...


只有尊重孩子,孩子才可獲得自尊。


自尊心是孩子自愛自強的基礎,自尊水平的高低,影響一個人的心理健康。


我們希望孩子成長為一個心理健康、快樂的人,那麼就給他插上自尊的翅膀吧。

相關焦點

  • 這10種行為,可能正在傷害孩子的自尊心,作為父母的你做過幾種?
    這位媽媽可能心情非常的不好或者很累需要休息,不過孩子總歸是孩子,他沒有長大,所以不懂事。其實,退一萬步講,現在的我們,誰不是在負重前行呢?著名教育家葉瀾老師指出:「如果不對這些傷害孩子的行為加以避免,會極大地打擊孩子的自信心,傷害孩子的自尊心。」今天,彩彩關於傷害孩子自尊心的問題和大家探討一下,這10種行為,可能正在傷害孩子的自尊心,作為父母的你有過幾種?
  • 父母的8種行為,最傷害孩子,尤其是第一個,你做過幾個?
    父母,都深愛自己的孩子。父母願意為孩子付出一切,甚至是生命。可是,很多時候,父母徐所想「表達的愛」事與願違。父母的一些行為,會在無形中給孩子帶來傷害,不利於孩子成長。尤其是,下面這8種行為,最傷害孩子,趕快看看,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 父母的4種行為傷害孩子最深,很多人中招,你呢?
    作為父母,我們都深愛著自己的孩子,我們願意為孩子付出一切,甚至是生命,這一點,對所有父母來說都毫無疑問。可是,很多時候我們明明想表達愛,卻在無形中給孩子帶來傷害。以下4種行為是傷害孩子最深的毒藥,看看你還在做嗎?1、經常吵架有一位心理學家曾說:「好的夫妻關係,是好的親子關係的前提,也是好的家庭關係的根基。」
  • 母親最傷害孩子的5種行為,第一點最常見,別給自己找藉口
    導讀:母親最傷害孩子的5種行為,第一點最常見,別給自己找藉口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母親最傷害孩子的5種行為,第一點最常見,別給自己找藉口!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孩子沒有自尊心,跟父母的這幾種行為有極大關係,別再忽視了
    在很早之前的一個視頻中,這位媽媽指責孩子:「你的英語成績這麼差,還反覆和我提要求,舞蹈課的價格你知道嗎?總是不想上課,再不好好學習你就要沿街乞討了。」視頻中的小女孩滿臉通紅,眼淚還在眼睛裡打轉,母親似乎從未發現。像是這樣的視頻還有很多,可是最近我發現,視頻中的小女孩面對母親的指責開始變得漫不經心,甚至享受被關注的感覺。不禁感嘆小女孩的自尊心在父母的數落之下,逐漸喪失殆盡。
  • 這3種行為,媽媽自己洋洋得意,但孩子卻覺得很丟人
    其中,母親的角色對於孩子來說往往是影響最深刻,且最特殊的。郭沫若先生曾說:要得健全幸福的人類,須得有健全幸福的母親。反過來,一個精神世界有缺失的母親,害了自己的兒子,也藉由兒子之手,害了無數人。由此可見,母親的一舉一動都對孩子意義深重。錢婷是一名初二的學生。由於學校離家比較遠,所以她從初中開始就住校了。一下子都沒有家裡人管了,錢婷開始和同學一起玩玩鬧鬧。
  • 比起打罵,這3種行為更傷害孩子
    作為父母,我們都深愛著自己的孩子,我們願意為孩子付出一切,甚至是生命,這一點,對所有父母來說都毋庸置疑。但很多時候,我們愛孩子的方式真的是正確的嗎?我們明明是想向孩子表達愛,卻由於無意識的錯誤做法,無形中給孩子帶來傷害,那豈不是得不償失了。我列舉了以下幾種父母常犯的行為,但對孩子殺傷力最大、傷害最深,甚至會成為很多孩子終其一生擺脫不掉的陰影。
  • 媽媽別再有這3種行為,你自己洋洋得意,孩子卻覺得很丟臉
    尤其周日返校的時候,總要和比較要好的幾個同學出去購物。 漸漸地,她花錢越來越大手大腳。好在家裡人給的生活費比較多,還夠她用。不過某天,她看上了一條新款裙子,但是價格比較昂貴,光靠她的生活費肯定是不夠的。 思來想去,她決定偷錢。因為她知道媽媽總將錢放在一個柜子裡。她覺得這個柜子,媽媽很長時間都不會翻。
  • 孩子不自信源於父母這10種行為
    而我們只是在一廂情願,自以為是的愛我們的孩子,如果孩子沒有接收到被愛,我們所謂的愛就不是真正的愛,以下10點是家長教育孩子過程容易做錯的傷害孩子自尊心的行為。如果不對這些行為加以避免,會極大地傷害孩子的自尊心。
  • 心理學:5種行為傷害孩子自尊,長大後容易形成心理陰影
    這意味著天下的父母都是按照自己意願來養育孩子的,隨自己的情緒好壞來對待孩子。哪天心情好就多親近孩子,哪天心情不好就拳打腳踢孩子。隨著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大部分父母已經很少對孩子拳腳相向,可是仍然存在5種行為傷害了孩子的自尊,並且在他們長大後形成心理陰影。
  • 心理學:5種行為傷害孩子自尊,長大後容易形成心理陰影
    自孩子誕生的那天起,他們就承擔了作為父母的角色。這意味著天下的父母都是按照自己意願來養育孩子的,隨自己的情緒好壞來對待孩子。哪天心情好就多親近孩子,哪天心情不好就拳打腳踢孩子。隨著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大部分父母已經很少對孩子拳腳相向,可是仍然存在5種行為傷害了孩子的自尊,並且在他們長大後形成心理陰影。
  • 孩子不自信源於父母10種行為
    所以,如果孩子表現得不尊重別人,無法安靜下來聽人說話,我們就可以據此測定,和孩子最親近的人平時沒有專注地聽孩子講話,沒有儘可能時時滿足他的願望,無意中造成了孩子自尊心的傷害。如果你的孩子有逆反心理,那麼你孩子還有救。因為這表明,他還有自尊心,你傷害他的自尊,他就拿起這塊盾牌來和你對抗。就好像人在打架時急了眼,不管是掃帚還是刀子,拿來就用。我們的孩子的反應也是同樣道理,他不管你說的道理對錯,隨時準備還擊。當孩子一旦放棄了對抗:「反正你認定我是個撒謊的孩子,那我就撒謊!」說明自尊心已經被傷透了,徹底破罐破摔。
  • 「家長會你就穿這樣」?別讓你的打扮,「傷害」到孩子的自尊心
    導讀:「家長會你就穿這樣」?別讓你的打扮,「傷害」到孩子的自尊心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家長會你就穿這樣」?別讓你的打扮,「傷害」到孩子的自尊心!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這4件事最容易摧毀孩子自尊心,你還在做嗎?
    這4件事最容易摧毀孩子自尊心,你還在做嗎?1不分場合的批評、說教認識一位媽媽,一直對孩子不主動跟人打招呼感到不滿,每次有親戚朋友到家裡來,孩子不出聲,她就會當著大家的面朝孩子發脾氣:「你啞巴了?不會喊人啊!」「說了多少遍了,這麼大人怎麼一點禮貌不懂?」(對著外人)「你看這孩子,有什麼用?」
  • 孩子被吼時,在想什麼?最傷害孩子的行為,90%的父母都在做
    其原因有以下幾種:① 因為恐懼圖片來源:網絡孩子感覺自尊心受到了傷害,會出現情感上的障礙,變得自卑甚至自閉,整日擔心自己在父母面前做錯事,說錯話用積極的語言代替命令、威脅如果你發現孩子什麼地方做得不好,請記住:一定要用孩子覺得舒服的方式表達。
  • 爸媽6種無聊行為 最傷寶寶心
    爸媽6種無聊行為 最傷寶寶心 早期的家庭教育最講究言傳身教,但是不少父母對此並不在意。殊不知你的某些言語行為可能已經深深傷害了孩子幼小的心靈。下面我們就來看一下日常生活中家長最常犯的6種不當行為,有則快改,無則共勉哦。
  • 孩子不自信?很多都源於父母的8種行為
    如果不對這些行為加以避免,會極大地傷害孩子的自尊心。 原因就是孩子生來就有被關注、被愛的需求,如果孩子感覺被忽略,不被重視,就會感覺到自尊心受到傷害,而且越聰明越敏感的孩子受的傷害越深。
  • 孩子的行為無法理解?注意了:孩子這幾種行為可能是在自我安慰
    因為不理解,面對孩子的行為,家長就會做出一些錯誤的反應,由此會引發一系列的親子矛盾,導致家長和孩子都很苦惱。其實,孩子的行為和大人的想法有差別是正常現象,但是,孩子的這幾種行為可能是在自我安慰,父母需要多多留意。
  • 寶寶迷惑行為大賞:這幾種「奇葩」行為,你家娃中了幾個?
    這都不算,寶寶還有好多讓人感覺不可思議的行為,讓新媽媽們摸不到頭腦。哪些需要注意,哪些又是虛驚一場呢?你知道這些行為背後的原因嗎?為了分散對身體不適的注意力,在寶寶出牙或耳部感染時這種行為可能會更頻繁。還有一些嬰兒會用撞頭當作吸引大人注意的手段。如果是這樣,在確保寶寶安全的情況下,請儘量忽視他,因為這時候你的任何回應只會加劇這種行為。要知道寶寶也是很聰明的,他通常不會用很大的力氣傷害到自己。
  • 班主任讓初中生討厭的3種行為,第2種行為,很多學生經歷過
    但有些學生則是受了老師的影響變得越來越膽小,有些學生因為不喜歡一個老師而厭惡學習,有些學生則因為喜歡一個老師而把這門課程學的越來越精,在人們心裡老師一直是值得人們尊敬愛戴的職業,但是近幾年,有些老師的行為卻讓家長和學生感到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