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超人芭比(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
大家都知道,人和人之間往往都是存在代溝的,難免會存在思維上的不同,尤其是家長們和孩子,彼此之間的代溝更大。在生活中,經常有家長抱怨孩子的行為無釐頭,無法理解孩子的一些言行舉止,感覺自己和孩子不是一個世界的。
因為不理解,面對孩子的行為,家長就會做出一些錯誤的反應,由此會引發一系列的親子矛盾,導致家長和孩子都很苦惱。其實,孩子的行為和大人的想法有差別是正常現象,但是,孩子的這幾種行為可能是在自我安慰,父母需要多多留意。
前不久,朋友分享了關於她家寶寶的一個事情,值得每位家長注意。朋友說:以前每次我批評孩子的時候,他都會一個勁地扯衣角或者咬手指。
對於寶寶的這一行為,我們都很不理解,但是,出於安全考慮,我們一家人都會故意打孩子的手或者在孩子的手上塗一些東西來制止他,但是,毫無作用。不過近來,我發現他自己變好了,以前的奇怪行為也沒了,看來有的時候給孩子自己成長的時間很重要。
1.影響親子關係,孩子討厭父母
當孩子有自己的小動作的時候,父母的錯誤應對會影響到親子關係。比如說,當孩子喜歡摟著爸爸媽媽睡覺的時候,父母如果強迫孩子自己睡,那麼可能就會讓孩子感覺爸爸媽媽不愛自己了。
久而久之,就會破壞親子關係,孩子越來越不願意和父母待在一塊。同時,還會讓孩子沒有安全感,內心有很大的恐懼感。
2.打擊孩子性格,不利於孩子養成開朗型性格
當孩子和父母因為代溝而發生誤會,父母的不理解和打擊行為,就是在給孩子的性格養成增加負擔。
比如說,當親子之間發生爭吵的時候,孩子可能會通過扯衣角來平復自我情緒,但是,在父母眼裡孩子就是多了一個奇怪的毛病,會變本加厲地打擊孩子,久而久之,孩子的性格就會變得自卑、陰鬱,而不是活潑開朗。
3.讓孩子很受傷,破壞孩子對未來發展的信心
中國家長就是喜歡誇大負面影響,孩子有一點點的問題,就會拿孩子的未來說事,打擊和否定孩子,說孩子以後肯定會一事無成。這樣的話,就會讓孩子很受傷,孩子會自我懷疑,對未來的發展沒有自信心,從而變得頹敗和消極。
1.孩子喜歡啃手
孩子喜歡啃手是身體在發育的正常表現,他們需要通過自己的小手和外部世界建立聯繫,感知這個世界。但是,還有一部分是因為孩子身體裡缺少某種元素而導致的。因此,當孩子有啃手的習慣時,父母需要多多留意,適時帶孩子去醫院檢查。
2.孩子喜歡扯衣服
有的孩子可能會喜歡扯自己的衣服,尤其是當被批評或者感受到很大的壓力的時候,對於孩子的這一行為,家長可以不用那麼焦急,可能是孩子正在自我排壓,慢慢地引導孩子就好。
3.孩子喜歡抓頭髮
有的寶寶會喜歡抓自己的頭髮,這可能是因為孩子的頭髮在生長而造成的不適。還有些寶寶喜歡抓別人的頭髮,這是因為孩子在和別人溝通感情,表達自己的情緒,進行自我安慰。
1.尋找醫生的幫助,以免有潛藏的疾病
如果孩子的小動作特別多,而且隨著年齡的增長也沒有改善的話,父母就要考慮帶孩子去醫院做一個系統的檢查,以免孩子身體內有潛藏的疾病。
2.建立獎懲制度,讓孩子自我規範和約束
對於大一點的孩子來說,父母可以幫助建立一套獎懲制度,讓孩子有動力自我約束,自覺地改掉這些不好的習慣。
3.耐著性子糾正孩子的行為,以免加重孩子的行為
凡事急不來,面對孩子的小問題,父母需要耐著性子來糾正孩子的行為。物極必反,如果父母強迫過多,可能會讓孩子的問題越來越嚴重,以後想改也改不掉。
4.父母應該多陪伴孩子,讓孩子忘記小動作
父母應該多陪伴孩子,帶著孩子做一些遊戲或者出去走走,讓孩子沒有不安感,慢慢地忘記自己的小動作。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難免會出現一些問題,有些奇怪的小動作,對此,父母不要過度緊張,不要因為不理解而讓孩子受到傷害,耐心引導孩子才是王道。
我是超人芭比,關注我,帶您了解更多育兒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