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說有這些行為就一定認為孩子是自閉症,也可能是其他原因,比如發育遲緩或注意力缺失,或者是肢體力量不足等,或者僅僅是正常發育中的階段性現象,如果是後者,一般會在3歲以後逐漸消失。但是如果這些行為出現的十分頻繁,就要引起注意,需要早介入。
一是蝴蝶手
像蝴蝶一樣揮舞雙手,偶爾出現並不說明什麼,但如果長時間的或經常性的出現,則需要引起注意,這是一種很典型的星寶的動作。
二是高蹺腳
非常喜歡踮腳走路。小朋友由於身高不夠,喜歡踮腳去夠東西,這是正常的。但如果非常喜歡踮腳走路,像踩高蹺一樣,則需要注意了。
三是連續撞擊
不管用身體的哪一部分,有的星寶喜歡身體接受外力的周期性的刺激,比如用頭撞地,用背撞牆等。這可能是與環境溝通的一種方式。
四是大喊大叫
這是最常見的一種行為。一般孩子喊叫,無論多麼歇斯底裡,我們能感覺到這種喊叫是有目的性的,是理性可控的。但星寶喊叫是不受他們控制的,所發出的聲音也異於常人,對於普通人來講,會有些恐怖。其實感到恐懼的可能是這些可憐的孩子,因為許多孩子會出現噪音、光源或氣息過敏。他們由於病症原因,聲音或光或氣味的信號無法過濾,因而導致大腦過載而無法處理過於細節的信息,從而感到巨大的恐懼。這叫感官敏感。包括兩種形式,信息過載和信息敏感。表現為不適應陌生的環境帶來的信息刺激,產生類似強迫症的表現,比如觸摸物品的質感,顏色,形狀,聲音,氣味,味覺等等,有過於苛刻的挑剔。
五是不知疲倦的玩一種單調簡單重複的遊戲
比如不斷的撕報紙、不斷的打開和關上電源開關、掀鍋蓋蓋鍋蓋、來回倒沙子或者倒水等等,這一類遊戲簡單單調,對一般孩子來說可能玩一會就會覺得沒意思,但星寶不會。通常還會伴隨著其他症狀,比如眼神等交流溝通的欲望極低。
六是「攻擊」性行為
對於星寶來說,攻擊這個詞對他們毫無意義。因為病症限制,他們無法習得後天的溝通訓練,因此實際上也無法確定人際溝通與交流的邊界。這種行為更像是一種溝通的嘗試,為了引起別人的注意,與人們進行交流,如果受到反擊,他們反而覺得很有意思。反應越強烈,越覺得有趣。
本質上是溝通障礙。
還有三種信息噪音行為也是溝通障礙:
刻板動作往往反映的都是焦慮的心情,人們通過重複刻板的行為,進行自我安慰。社會應該對星星的孩子給予更多關愛,多一些了解就能多一分慈悲,多一些關愛就能少一些冷漠,少一些歧視就能少一些痛苦和悲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