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老三線」到「軍民融合」:老城襄陽換上經濟發展新「引擎」

2020-12-16 新華社

新華社武漢8月21日電題:從「老三線」到「軍民融合」:老城襄陽換上經濟發展新「引擎」

新華社記者 侯文坤

「瞧,這些座椅將要發往法國土魯斯的空客組裝線,那邊的貨箱則是要發往美國西雅圖的波音組裝線……」在湖北襄陽市樊城區航空航天工業園的湖北航宇嘉泰飛機設備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內,公司總經理王廷江自豪地對記者說。

「民航座椅研製要求非常嚴格。這不只是一把椅子,其實還是一個救生系統。」王廷江說,是軍用飛機彈射座椅的「背景」,讓他們有了研製民用航空座椅等裝備的底氣。他們公司已經進入波音公司和空中巴士公司採購鏈。

這一把把穩坐國際市場的椅子,是襄陽軍民融合發展的一個縮影。

襄陽自古就是兵家必爭之地。20世紀60年代,襄陽被列為國家「三線」建設區域,一大批軍工企業匯聚於此。隨著時代的發展,曾經是地方經濟「發動機」的軍工企業,一度舉步維艱。

「欲求新,則求變。」襄陽市國防科工辦副主任蔡永忠說,為了推進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深度融合發展,襄陽將軍民融合列為該市全面創新改革清單之一,對軍民融合企業專利轉讓、兼併重組、企業成長、人才培養等各方面給予務實的政策扶持:對軍工企業搬遷改造和轉型升級實行「一事一議」等。

一系列真招實招,打通軍民融合「經脈」,推動形成軍民融合深度發展格局。近年來,襄陽的軍工企業科研機構年均完成軍、民品研發項目200多個,申報專利700餘項。

已建成投產並不斷完善的航空航天產業園,是承接軍民融合產業的主陣地之一。這個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有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中國新興重工3611廠、中國人民解放軍5713廠、中國鐵路重工中鐵十一局等軍企、央企10餘家。園區去年完成工業總產值153億元,同比增長13%。

「8年前公司剛建成投產時,產值才幾千萬,去年的銷售收入已達4.3億元。」襄陽三沃航天薄膜材料有限公司總經理李俊彬說,尖端科技及時轉為民用,就是市場核心競爭力,公司在國內首創納米級微孔氧化鋁保護膜就是其中之一。民品發展壯大了,同樣可以反哺軍品。

記者在襄陽,強烈感受到「軍轉民」「民參軍」的歷史足印和新型工業的鏗鏘腳步。不少類似航宇嘉泰這樣脫胎於老軍工的新興企業快速成長,越來越多先進技術走出實驗室,惠及社會。去年,襄陽市軍民融合產值達到650億元。一度困難重重的軍工產業如今在襄陽市成了活力澎湃的戰略性新興產業。

「對企業的一些好想法,地方政府都會想方設法支持。」襄陽航空航天工業園辦公室副主任寧滿棟說,該市建立了軍(工)地(方)高峰會晤機制,地方政府定期召開座談會、高層論壇或小組協調會,主動為軍工企業解決生產經營中的各種問題。

據了解,幾年來,襄陽市先後與中航工業、中國兵器、中國兵裝、航天科工等企業籤訂戰略合作協議,協議資金300億元以上。(完)

相關焦點

  • 新時代軍民融合發展的科學指南
    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軍民融合重在實現「一體化」,承載起支撐強國、促進強軍、提升國際競爭力的三重歷史使命。  一是強國的核心樞紐。歷史上的強國,無不在經濟優勢與軍事優勢之間建立起良性循環,確保將社會資源轉化為雙向互動的經濟競爭力和軍隊戰鬥力。
  • 【軍民融合】深入貫徹軍民融合發展國家戰略 在富國強軍統一中讓中原更加出彩
    河南軍民融合起步早、發展快、基礎實,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省委、省政府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軍民融合發展戰略思想,擺在突出位置,加強組織領導,創新體制機制,強化政策扶持,融合渠道、融合實踐、融合模式不斷豐富,打造了軍民融合「河南樣本」。
  • 現代服務業漸成廣州經濟新引擎 帶動老城出新彩
    現代服務業漸成廣州經濟新引擎 帶動老城出新彩金羊網  作者:李煥坤、甘韻儀、劉雲  2019-01-16 隨著移動網際網路、雲計算、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各行業深度融合,廣州新興服務業呈蓬勃發展之勢。近年來,廣州一大批傳統製造企業通過加大服務投入,延伸和提升價值鏈,實現了從生產型製造向服務型製造轉變,成為新興服務業態。如「網際網路+家具定製」模式中,多家企業應用信息通信技術開展定製化服務,增強個性設計和柔性製造能力,形成對消費需求具有動態感知能力的設計、製造和服務新模式。
  • 軍民融合 首家軍工科研院所轉制為企業
    記者從國防知識產權局了解到,此次國防專利脫密信息的集中發布是繼2017年上線運行國防智慧財產權信息平臺、集中公布國防專利解密信息後,促進國防智慧財產權軍民融合深度發展的又一有益實踐。國防專利信息脫密處理程序相較國防專利解密而言處理周期更短,效率更高,可使民口獲得更大範圍和較新的國防專利技術信息。 國防大學國防經濟研究中心教授姜魯鳴、國防大學軍民融合深度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王偉海向《中國國防報》記者進一步介紹了軍民融合的意義和前景。
  • 「中國高等教育軍民融合發展高峰論壇」即將亮相「高博會」
    10月18日,由中國高等教育學會主辦的中國高等教育博覽會(2018·秋)新聞發布會在成都世紀城新國際會展中心舉辦。四川省教育廳技術物資裝備管理指導中心主任劉漢濤,介紹了中國高等教育軍民融合發展高峰論壇的籌備情況及四川省教育廳參與高等教育40年成就精品展的相關情況。
  • 2018年甘肅核產業與軍民融合發展論壇在蘭舉辦
    原標題:2018年甘肅核產業與軍民融合發展論壇在蘭舉辦  中國甘肅網12月18日訊 據蘭州日報報導(記者 孫理)日前,主題為「開放、融合、創新、發展」的2018年甘肅核產業與軍民融合發展暨學會聯合體品牌論壇在蘭州舉行。
  • 保利發展攜手深圳灣科技 推動軍民融合產業縱深發展
    揭牌儀式在深圳灣軟體產業基地正式舉行,該平臺由保利發展、深圳灣科技及保利國防科技研究中心、廣東省軍民融合發展服務中心、中城新產業、深圳市北鬥產業網際網路研究院、量子防務、防務雲、等單位發起共建,該平臺將藉助深圳灣科技創新廣場在全國科創領域的影響力,保利集團在軍貿、國防科技工業發展和武器裝備建設的專業研究實力,及各共建單位的獨特優勢,在深圳搭建一個軍民融合領域政策、技術、人才、市場和資金等方面溝通交流、
  • 深入貫徹軍民融合發展國家戰略 在富國強軍統一中讓中原更加出彩
    軍民融合發展作為國家戰略,是國家意志的最高體現,是國家行為的集中表達,既是興國之舉,又是強軍之策。深入貫徹軍民融合發展戰略,是河南軍地各級的政治責任和政治任務,同時也是河南經濟社會發展的動力引擎和難得機遇,必須把黨中央和總書記的決策部署落實到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全過程,為決勝全面小康、讓中原更加出彩提供重要支撐,為實現中國夢強軍夢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 軍民融合產業快訊
    雲南省委軍民融合發展委員會副主任兼辦公室執行主任、省政府董華副省長和省委軍民融合發展委員會辦公室常務副主任李石松同志出席掛牌儀式並為「中共雲南省委軍民融合發展委員會辦公室」揭牌。★ 江州常熟天寧經濟開發區通過省級軍民融合新標準認定近日,省經信委和省國防科工辦共同發文,確定天寧經濟開發區通過省級軍民融合產業示範基地(新一代信息技術)新標準認定,這是全省首家通過新標準認定的單位,也標誌著天寧區軍民融合產業集聚、集約發展和結構優化升級邁上了新臺階。
  • 民參軍 優勢資源對對碰(聚焦高質量發展·軍民融合③)
    2017年,寶雞軍民融合產業產值達到350億元,同比增長16.7%,遠超同期GDP增速的8.7%。如今,隨著民參軍的規模與程度不斷提升,民口企業在軍民融合中逐步發揮出更重要的作用。  找準區域優勢,盤活軍工資源  黨的十九大報告強調,要形成軍民融合深度發展格局,構建一體化的國家戰略體系和能力。  「從上世紀末開始,軍民融合一直是大勢所趨。
  • 革命老區瞄準軍工產業發展機遇 長興軍民融合邁向新高度
    作為長興當地較早涉足軍工產業的企業,盛發紡織不斷擴大軍工產品門類,高附加值、高利潤的軍工產品已經成為這家紡織印染企業的新增長點,每年的軍工產量以30%以上的速度增長。從無到有,從有到盛,盛發紡織在軍工產業上所走的路徑正是長興軍民融合創新發展的一個縮影。「作為革命老區和全省工業強縣建設試點縣之一,近年來,長興的軍工產業有了由淺及深的變化,產品正在從軍工附加裝備向核心部件轉變。」
  • 面向大眾解讀軍民融合ABC
    ——《軍民融合:DARPA創新之路》 加快軍民深度融合,是大國策、大方向和大目標,本質是實現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的科學統籌,達到科學、協調、持續、系統、高效的一體化發展,實現戰略綜合能力升華、經濟增長方式轉型和國家發展模式再造,是劃時代的複雜系統工程。
  • 「網際網路+」激活經濟高質量發展新引擎
    十三五」以來,我國網際網路蓬勃發展,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5G、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新技術加速與各行各業融合發展,「網際網路+」催生出一個個新業態、新模式,成為激活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這兩天,浙江桐鄉的一家紡絲車間裡來了一位新成員,就是5G質檢機器人。利用5G高速率低延時的傳輸,它可以通過頭頂的8K高清攝像頭,能在0.2秒之內識別出生產線是否存在飄絲、漂雜等問題。工業網際網路與製造業深度融合,形成了新動能、新增長點。
  • 軍事科學院專家眼中的軍民融合戰略管理
    從初步融合向深度融合邁進,為什麼一定要避免行業「指頭硬」、地方「拳頭軟」?這是我國社會基本矛盾發展變化的必然要求,也是從高速度發展向高質量發展轉型的必然反映。從各地實際來看,以發展當地經濟為目的來發展軍民融合,甚至把軍民融合當作普通產業來抓落實的情形,還一定程度存在。
  • 軍民融合助推產業 北航長鷹振翅高飛
    作為「中國製造2025」的重點發展產業,中國無人機產業受到高度關注,正面臨巨大發展機遇,已成為我國經濟創新發展的新亮點和增長點。近日在第十二屆中國國際航空航天博覽會上,航空航天領域的一大批軍民融合新技術、新產品相繼亮相,展示了軍民融合的最新科技成果。
  • 青島(古鎮口)軍民融合創新示範區:打造「樣板」
    4月15日,山東省政府信息調研室就軍民融合來到青島(古鎮口)軍民融合創新示範區進行調研。2013年2月,我國首艘航母駐泊古鎮口軍港後,青島市緊靠軍港建設靠前綜合保障平臺——青島(古鎮口)軍民融合創新示範區。示範區啟動建設以來,以軍民融合國家戰略為指導,以軍港保障需求為牽引,配合軍隊改革,大力打造擔負國家使命任務、適應戰區海上方向軍事鬥爭準備要求的軍民深度融合發展樣板。
  • 「首店經濟」燃動廬陽消費引擎
    國內外領先品牌、一線網紅品牌等紛紛進駐廬陽,為全市人民帶來更多「打卡」新去處的同時,也為全市商業品質提升、助推商貿資源集聚注入了新活力。 「全國首店」「安徽首店」頻落廬陽 「一個快速發展的城市商業,需要源源不斷地創新活力,『首店經濟』正是新產品、新業態、新消費的創新體現。」
  • 用融合的辦法研究融合 軍事科學院軍民融合研究中心印象
    用融合的辦法研究融合,軍事科學院軍民融合研究中心正步入良性循環。    研究中心主任陳奇介紹,中心聘任的80餘名兼職專家和特邀研究員,分別來自國家部委、軍委機關、軍地院校和科研單位以及軍工集團和高新技術民營企業等機構和單位。    這個研究中心成立於2011年12月8日,由軍事科學院直接領導管理、軍地有關單位共同參加。
  • 侯曉春會見西部軍民融合創新科技研發試驗區考察團
    他說,廣安區位、交通優越,經濟輻射面廣,近年來,我們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深入實施「三大發展戰略」,堅持將新興產業與城市發展同步推進,按照功能定位,注重產業布局,組團城市協調發展大格局加速形成。當前,廣安以生物醫藥、大數據云計算、軍民融合等為主導的高端產業和先導型服務業得到快速發展,形成了一縣一園區一產業集群發展新格局。
  • 廣東省軍民融合發展服務中心與德邦物流廣州公司舉行籤約儀式
    2020年5月27日,廣東省軍民融合發展服務中心與廣州市德邦物流服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德邦物流」)籤訂戰略合作協議。德邦物流成立於1996年,經過20多年的發展,已成長為覆蓋快遞、快運、整車、倉儲與供應鏈及跨境運輸等多元業務的綜合性物流供應商。公司是國家5A 級物流企業,已開闢運輸路線近13000條,服務企業近25000家。2017年9月,德邦物流成立特種物流事業部,隨後與空軍後勤部等單位達成合作,探索軍地物流資源深度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