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利發展攜手深圳灣科技 推動軍民融合產業縱深發展

2020-12-18 東方財富網

「深圳灣軍民融合創新平臺」 舉行揭牌儀式

保利發展攜手深圳灣科技推動軍民融合產業縱深發展

  2018年11月7日下午,「深圳灣軍民融合創新平臺」揭牌儀式在深圳灣軟體產業基地正式舉行,該平臺由保利發展、深圳灣科技及保利國防科技研究中心、廣東省軍民融合發展服務中心、中城新產業、深圳市北鬥產業網際網路研究院、量子防務、防務雲、等單位發起共建,該平臺將藉助深圳灣科技創新廣場在全國科創領域的影響力,保利集團在軍貿、國防科技工業發展和武器裝備建設的專業研究實力,及各共建單位的獨特優勢,在深圳搭建一個軍民融合領域政策、技術、人才、市場和資金等方面溝通交流、創新創業的平臺,助力深圳、乃至廣東省軍民融合產業縱深發展。

  圖為深圳市南山區科技創新局殷明華副局長、深圳灣科技發展有限公司邱文董事長、保利華南實業有限公司唐翔總經理、保利國防科技研究中心總經理杜雪崑、中城新產業控股集團董事長共同為「深圳灣軍民融合創新平臺」揭牌,宣告平臺正式成立。

  深圳灣軍民融合創新平臺

  強強聯手打造灣區軍民融合發展 「排頭兵」

  深圳市南山區作為中國改革開放的「排頭兵」,經過近四十年的發展,在推進軍民融合戰略發展方面具備鮮明的政治優勢、雙擁優勢、創新優勢和產業優勢。南山區軍民融合項目超過1000個,其中80%為科研項目,具有科技含量高、市場化程度高等特點。據了解,目前南山擁有軍民融合備案企業近280家,民營企業佔比高達90%以上。

  深圳灣科技是深圳國資系統專注於科技園區開發運營的創新型科技服務平臺企業,由市國資委委託深投控管理。其運營的深圳灣園區目前包括深圳灣科技生態園、深圳市軟體產業基地、深圳灣創業投資大廈、深圳灣創新科技中心、深投控創智天地大廈、深圳軟體園、高新工業村等7個項目,有效緩解深圳產業空間不足和高成本問題,增強深圳高新技術產業帶動輻射能力。其中,深圳灣創業廣場是深圳、乃至全國的雙創高地,聚攏了大量的高新技術企業、科研機構、創新創業團隊及科技產業服務平臺,在業界具有深遠的影響力。

  「深圳灣軍民融合創新平臺」由保利發展集團、深圳灣科技發展公司、中城新產業控股集團等多家國內軍民融合優秀企業及機構共同發起,同時將聯合國內著名高校、軍工龍頭企業及專業投資機構、創投機構入駐,共建軍民融合創新服務平臺。平臺定位為「軍轉民」、「民參軍」、軍民科技協同創新融合特色服務的專業化平臺,在軍民科技協同創新、軍地科技信息互通、軍民兩用科技成果轉化交易、軍地科技基礎設施共享、以及科技金融等方面提供「一站式」服務。 平臺將立足深圳南山區,輻射粵港澳大灣區,打造深圳市軍民融合「新範本」,成為踐行軍民融合發展戰略的「排頭兵」,推動軍民融合向更深層次、更寬領域、更高水平發展。

  立足先天優勢

  保利集團力爭打造軍民融合產業標杆

  保利發展集團有限公司作為國資委下屬的大型央企,正積極轉型升級,以「世界一流不動產投資運營商」為目標,以「產城人文融合推動者」為新的角色定位,加快在文旅、科技、康養、教育、會展、體育等領域的布局。在科技領域,保利發展投資了廣州保利1918智能網聯產業園, 柔宇科技、商湯科技、麥馳物聯等高科技企業,並牽手中城新產業、中大創投等產業投資運營商,加快在科技創新產業的發展腳步。深圳灣軍民融合創新平臺的落地標誌著保利發展集團轉型發展又邁出了重要一步。

  保利國防科技研究中心總經理杜雪崑表示,保利發展軍民融合產業具有先天的優勢。保利集團下屬的保利科技是國內唯一擁有海陸空全牌照的軍貿企業,與100多個國家和地區有貿易往來,熟悉海內外軍貿市場和國防現代化裝備需求。而保利國防科技研究中心隸是服務於國防科技工業發展和武器裝備建設的專業化研究發展平臺,是保利科技對外軍備需求、軍工科研、技術對接、政策研究等業務的實施機構,擁有行業經驗豐富的專家團隊,積累了大量軍民融合產業研究及實施案例,對服務軍民融合產業發展具有獨特的優勢。作為平臺的共建單位,保利國防科技研究中心將給予共建單位、合作夥伴專業技術支持和產業落地服務。

  保利集團在軍民融合領域的探索一直走在行業前頭,保利科技旗下有保利防務投資、防務雲等企業從投資、市場平臺搭建等方面推動軍民融合產業發展,而保利發展則最先在廣東省內搭建了以「軍民融合」為特色的科創小鎮。該項目是保利集團首個軍民融合主題特色小鎮,位於肇慶大旺國家高新技術開發區,佔地5000畝,以國防電子、機器人、醫療器械、先進材料、新能源五大產業為主導,打造集研發設計、總部辦公、中試檢測、高端輕型生產、產品展示為一體的綜合產業小鎮,將成為保利發展產業轉型的標杆之作。

  此次活動得到了深圳市國防科技工業辦公室、深圳市南山區科技創新局的支持,同時還吸引了深圳邦彥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友訊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海能達通信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雲傳智聯技術有限公司、深圳市賽為智能股份有限公司、深圳高科新農技術有限公司、深圳市融創創業投資有限公司等軍民融合領域知名企業派代表參與,共商「深圳灣軍民融合創新平臺」發展大計。

  附:參會嘉賓精彩分享

  會議上,多位領導對軍民融合產業發展及創新平臺做出了相關講話。深圳市南山區科技創新局殷明華副局長表示保利發展軍民融合有先天優勢,政府將大力支持保利在軍民融合產業領域的發展,支持創新平臺的建設;

  深圳灣科技發展有限公司邱文董事長對平臺的揭牌表示熱烈祝賀,同時也表示深圳灣擁有大量科技企業,願意與各位攜手一起打造好這個平臺;

  保利華南實業有限公司唐翔總經理表示保利發展作為大型央企正積極轉型升級,平臺的建立將聯合各方優勢推動軍民融合向更高水平發展。

  深圳軍民融合研究院雷宇院長總結了軍民融合機遇及創新模式,並深入分析了軍民融合面臨的挑戰、行業痛點和共性需求;

  保利發展集團有限公司戰投中心助理總經理黃利劍總結了保利在軍民融合領域的先天優勢,並表明深圳灣軍民融合創新平臺將打造三大特色平臺:軍民融合垂直產業服務加速平臺、海外軍貿市場加速平臺和潛力企業「民參軍」加速平臺。

  一帶一路衛星應用國際產能合作聯盟王帥秘書長分析了北鬥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的發展,並指出北鬥軍民深度融合發展是大勢所趨。

  保利國防科技研究中心投資處處長張宇分析了國際軍品貿易市場的特點,並認為未來軍民融合產業培育需要政府、企業、金融機構三者的深度合作。

  儀式過後,嘉賓們參與了熱烈的討論,保利國防科技研究中心總經理杜雪崑表示,「保利是具有軍工背景大型央企,擁有豐富的系統資源,做軍民融合是名正言順的舉措,未來在深圳灣軍民融合創新平臺可聯合各位合作夥伴單位共同推動行業進步」。

  中城新產業控股集團董事長劉愛明指出「做產業小鎮必須是動機純粹的,真真實實要做產業,要做成產城融合生態圈」。

  量子防務副總裁王繼飛介紹了該企業正著手搭建軍民融合大數據平臺,致力於整合軍工領域相關資源,為軍民融合產業的區域分布及產業上下遊發展提供指引。

  深圳邦彥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總裁辦主任陶鳴榮指出「做涉軍產業需要有家國情懷」,邦彥由電子信息起步,後深入到軍民品各個領域,始終不忘國家與人民利益高於一切。

  現場討論十分熱烈,各位行業大咖分享了自己對軍民融合產業的見解,大家紛紛表示收穫很大,希望這樣的交流更多一些。


(文章來源:觀點地產網)

(責任編輯:DF328)

相關焦點

  • 侯曉春會見西部軍民融合創新科技研發試驗區考察團
    7月25日至26日,由西部軍民融合創新科技研發試驗區副主任王剛、黎宏偉,中科聯合生物醫學研究有限責任公司執行總經理張瑞率領的考察團前來我市,深入棗山園區等地對廣安投資環境進行了考察,並就相關合作項目進行了洽談。市委書記侯曉春會見了考察團一行,就推進軍民融合產業發展、智慧醫療等合作項目進行了深入交流。
  • 軍民融合助推產業 北航長鷹振翅高飛
    作為「中國製造2025」的重點發展產業,中國無人機產業受到高度關注,正面臨巨大發展機遇,已成為我國經濟創新發展的新亮點和增長點。近日在第十二屆中國國際航空航天博覽會上,航空航天領域的一大批軍民融合新技術、新產品相繼亮相,展示了軍民融合的最新科技成果。
  • 軍民融合產業快訊
    ★ 中共雲南省委軍民融合發展委員會辦公室掛牌 10月26日,中共雲南省委軍民融合發展委員會辦公室掛牌儀式在省委軍民融合發展委員會辦公室(省國防科工局)舉行。雲南省委軍民融合發展委員會副主任兼辦公室執行主任、省政府董華副省長和省委軍民融合發展委員會辦公室常務副主任李石松同志出席掛牌儀式並為「中共雲南省委軍民融合發展委員會辦公室」揭牌。
  • 深入貫徹軍民融合發展國家戰略 在富國強軍統一中讓中原更加出彩
    黨的十八大以來,軍地各級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軍民融合發展戰略思想和黨中央決策部署,融合實踐逐步深入,融合成效持續深化,融合威力日益彰顯,必須以堅定不移、毫不動搖、一以貫之、不折不扣的信念信心、意志毅力,謀融合、促融合、抓融合。要以堅定的政治忠誠推動軍民融合。自覺堅定「四個意識」,站在維護核心、看齊追隨的政治高度,以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推動軍民融合向縱深發展。
  • 革命老區瞄準軍工產業發展機遇 長興軍民融合邁向新高度
    作為長興當地較早涉足軍工產業的企業,盛發紡織不斷擴大軍工產品門類,高附加值、高利潤的軍工產品已經成為這家紡織印染企業的新增長點,每年的軍工產量以30%以上的速度增長。從無到有,從有到盛,盛發紡織在軍工產業上所走的路徑正是長興軍民融合創新發展的一個縮影。「作為革命老區和全省工業強縣建設試點縣之一,近年來,長興的軍工產業有了由淺及深的變化,產品正在從軍工附加裝備向核心部件轉變。」
  • 2018年甘肅核產業與軍民融合發展論壇在蘭舉辦
    原標題:2018年甘肅核產業與軍民融合發展論壇在蘭舉辦  中國甘肅網12月18日訊 據蘭州日報報導(記者 孫理)日前,主題為「開放、融合、創新、發展」的2018年甘肅核產業與軍民融合發展暨學會聯合體品牌論壇在蘭州舉行。
  • 深圳灣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邱文:科技園區運營的核心是打造產業...
    每經記者:張凌霄 每經編輯:楊歡深圳灣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邱文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張建 攝激發科創活力,釋放科創機遇,是每座尋求科技創新的城市達成其目標的必然手段。而構建科技產業園生態則是實現優化資源配置,打造產業創新生態,推動城市創新發展的重要載體之一。
  • 以融合傳播新體系推動媒體融合向縱深發展
    面對當前媒體融合不斷向縱深發展的背景,本文提出應建立融合傳播新體系,從提升傳播效能入手,推動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充分利用媒體融合發展成果,顯著提升主流輿論傳播效能,進一步推進媒體深度融合。從國家戰略布局來看,2014年8月18日中央深改組第四次會議審議通過《關於推動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2020年6月30日中央深改組再次審議通過《關於加快推進媒體深度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從「推動」到「加快推進」的力度加深,從「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融合發展」到「媒體融合向縱深發展」的工作推進,從「新型主流媒體、新型媒體集團、現代傳播體系」到「新型主流媒體、主流輿論格局
  • 攜手推進軍民融合 加快實現共贏發展 我市與中國航天科工三院開展...
    12月4日至5日,中國航天科工集團第三研究院來鹽考察,洽談航天科技領域合作項目。
  • 【軍民融合】深入貫徹軍民融合發展國家戰略 在富國強軍統一中讓中原更加出彩
    河南軍民融合起步早、發展快、基礎實,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省委、省政府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軍民融合發展戰略思想,擺在突出位置,加強組織領導,創新體制機制,強化政策扶持,融合渠道、融合實踐、融合模式不斷豐富,打造了軍民融合「河南樣本」。
  • 廣東省軍民融合發展服務中心與德邦物流廣州公司舉行籤約儀式
    2020年5月27日,廣東省軍民融合發展服務中心與廣州市德邦物流服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德邦物流」)籤訂戰略合作協議。德邦物流成立於1996年,經過20多年的發展,已成長為覆蓋快遞、快運、整車、倉儲與供應鏈及跨境運輸等多元業務的綜合性物流供應商。公司是國家5A 級物流企業,已開闢運輸路線近13000條,服務企業近25000家。2017年9月,德邦物流成立特種物流事業部,隨後與空軍後勤部等單位達成合作,探索軍地物流資源深度融合。
  • 新時代軍民融合發展的科學指南
    這就指明了當代中國特色軍民融合所處的時代坐標。  回顧我們黨90多年的奮鬥歷程,我們歷來重視在不同歷史時期適應不同時代內涵,有效處理「軍」與「民」的關係,凝聚起「軍」與「民」的強大合力,推動中國革命和建設事業的順利發展。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軍民融合重在實現「一體化」,承載起支撐強國、促進強軍、提升國際競爭力的三重歷史使命。  一是強國的核心樞紐。
  • 建設新型「四全媒體」 推動媒體融合向縱深發展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體學習時強調,推動媒體融合發展、建設全媒體成為我們面臨的一項緊迫課題。要運用信息革命成果,推動媒體融合向縱深發展,做大做強主流輿論,鞏固全黨全國人民團結奮鬥的共同思想基礎,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強大精神力量和輿論支持。
  • 從「老三線」到「軍民融合」:老城襄陽換上經濟發展新「引擎」
    這一把把穩坐國際市場的椅子,是襄陽軍民融合發展的一個縮影。襄陽自古就是兵家必爭之地。20世紀60年代,襄陽被列為國家「三線」建設區域,一大批軍工企業匯聚於此。隨著時代的發展,曾經是地方經濟「發動機」的軍工企業,一度舉步維艱。「欲求新,則求變。」
  • 攜手同行 共贏未來!東營市油地校融合發展綜述之一
    如今,這份特殊的情誼,在產業融合發展中越發濃鬱。項目合作共建、人才交流互動、平臺共同搭建、技術落地轉化……油地校三方構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融互促的產業生態圈。產業深度融合發展,為東營未來高質量發展奠定了基礎,更為油地校繼續攜手奮鬥增加了底氣。
  • 陳溪、王棟:推動「一帶一路」向縱深發展
    隨著「一帶一路」建設進一步走深走實,筆者認為,我們需要通過識別優勢產業和協同產業,實現產業鏈的融合,從而建立理性化的經貿合作關係,推動共建「一帶一路」向高質量發展。理性化經貿合作關係的重要前提是實現產業鏈融合。產業鏈的融合包括識別比較優勢產業和協同產業,依靠這兩大產業共同推進單一經濟體與區域經濟體之間的融合。
  • 軍民相依,山海間譜「雙擁」頌歌 嶗山區推進軍地融合發展
    一直以來,嶗山區委、區政府始終堅持「擁軍就是講政治」的理念,大力推進軍地融合發展,推動雙擁工作不斷取得新的成績;駐區部隊也視人民如父母、把嶗山當故鄉,不遺餘力支持嶗山各項事業發展。這裡,處處湧動著「擁軍優屬、擁政愛民」的熱潮,譜寫了魚水情深的動人篇章。
  • 軍民融合專題研討會暨國防科技大學校友企業項目路演會在寧成功舉辦
    為了積極響應十九屆中央軍民融合發展委員會提出「真抓實幹堅定實施軍民融合發展戰略,開創新時代軍民融合深度發展新局面」的號召,3月3日,由江蘇軍民融合產業技術研究院(籌)主辦、並聯合江蘇省產業技術研究院技術交易市場、和訊江蘇共同承辦的「軍民融合專題研討會暨國防科技大學校友企業項目路演會」在南京成功舉行,本次活動圍繞「攜手軍民融合•推進科技創新」主題展開專題研討和項目路演。
  • 國防科技工業軍民融合成果展
    國防科技工業軍民融合成果展來源:國防部網作者:解放軍報記者鄒維榮、徐小龍責任編輯:孫力為2015-07-16 18:17>摘要:首批國防科技工業智慧財產權轉化目錄,共118個項目,含專利600餘個。
  • 民參軍 優勢資源對對碰(聚焦高質量發展·軍民融合③)
    2017年,寶雞軍民融合產業產值達到350億元,同比增長16.7%,遠超同期GDP增速的8.7%。如今,隨著民參軍的規模與程度不斷提升,民口企業在軍民融合中逐步發揮出更重要的作用。  找準區域優勢,盤活軍工資源  黨的十九大報告強調,要形成軍民融合深度發展格局,構建一體化的國家戰略體系和能力。  「從上世紀末開始,軍民融合一直是大勢所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