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溪、王棟:推動「一帶一路」向縱深發展

2020-12-25 環球網

隨著「一帶一路」建設進一步走深走實,筆者認為,我們需要通過識別優勢產業和協同產業,實現產業鏈的融合,從而建立理性化的經貿合作關係,推動共建「一帶一路」向高質量發展。

理性化經貿合作關係的重要前提是實現產業鏈融合。產業鏈的融合包括識別比較優勢產業和協同產業,依靠這兩大產業共同推進單一經濟體與區域經濟體之間的融合。對於「一帶一路」沿線中小經濟體而言,必須要有與比較優勢產業發揮協同效應的產業,才能克服有限的國內市場挑戰,增加對人才和資本的吸引力,從而推進區域融合與經濟發展。具體來講,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首先識別比較優勢產業。識別合作夥伴國的比較優勢產業,將有助於中國投放的傳統基礎設施、信息與通信技術和資本為優勢資產賦能,快速提升當地企業和人民的收益,提高當地企業和人民的認受度和支持度,降低中國海外經濟利益所面對的系統性風險。

其次識別協同產業。識別合作夥伴國的協同產業,將有助於其比較優勢產業的可持續發展為當地企業和人民形成可持續收益。

在具體實施上,建議優先考慮中國成熟的信息與通信技術(如網際網路、物聯網、雲計算等)構建數位化試點,提升其管理水平和基礎設施質量,初步建立比較優勢產業與中國市場的聯繫。進而以促進區域融合為目標,最後完善傳統基礎設施聯繫(如交通網絡)。應充分認識到,在某些情況下,即便分步驟推進目標,合作夥伴國也可能無法形成高質量的產業鏈,在這種情況下,應謹慎全面開啟工作,合理進行風險管控前置,推動共建「一帶一路」行穩致遠。

第三,我們應重視民生、治理和金融所構成的支撐體系,這一支撐體系將保障產業鏈體系的有效運行。例如鼓勵圍繞合作夥伴國比較優勢產業和協同產業構建本地勞動力市場、鼓勵利用雙邊或多邊機制和市場化手段構建治理體系、鼓勵三方或多方合作機制下的開發性金融機構與盈利導向的商業資本組成聯合體,都將支持比較優勢產業和協同產業的進一步升級,以及合作夥伴國經濟社會的平衡發展。

最後,通過推動三方或多方合作機制下的資本和產業聯合體,將有助於提升有關項目的透明性和可持續性。譬如,通過與日本、歐盟或國際組織探索在市場機制下的三方合作模式,將有助於改善和糾正少數西方國家對「一帶一路」倡議的錯誤和負面認知,推動其對「一帶一路」倡議形成正確理性認識,並積極參與共建「一帶一路」。

總之,我們應通過總結「一帶一路」建設的實踐經驗和理論探索,分階段投放傳統基礎設施、信息與通信技術及資本,構建理性化的經貿合作關係,推動共建「一帶一路」向高質量縱深發展,從而為構建新型國際關係和人類命運共同體堅定堅實的基礎。(作者是中興通訊智慧城市學院院長及北京大學中美人文交流研究基地執行副主任)

相關焦點

  • 《「一帶一路」稅收(英文)》創刊 國際稅收合作向縱深發展
    央廣網北京6月12日消息(記者劉柏煊)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經濟之聲《天下財經》報導,6月12日,《「一帶一路」稅收(英文)》期刊創刊式在北京舉行。在創刊式上,國家稅務總局相關負責人指出,《「一帶一路」稅收(英文)》期刊的創立,將為「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乃至全球各國稅務部門加強交流合作提供重要平臺。
  • 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訪北京師範大學「一帶一路...
    《光明日報》紅船初心專刊(總第643期)採訪了四位專家學者,請他們圍繞《建議》提出的「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積極參與全球經濟治理體系改革」等重要內容,暢談學習認識和體會。「一帶一路」倡議提出7年來,取得豐碩成果。
  • 加強「五通」推動「一帶一路」建設邁向高質量發展
    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是和平發展、經濟合作倡議,是開放包容、共同發展進程,成為了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實踐平臺。6年來,共建「一帶一路」倡議以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和民心相通為主要內容紮實推進,在廣袤大陸上落地生根,在浩瀚海洋中乘風破浪,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
  • 普華永道:「一帶一路」成推動全球貿易投資發展關鍵因素
    (記者文雪梅)「一帶一路」倡議順應全球化發展新趨勢,正成為推動全球貿易投資轉型發展的關鍵因素。目前,我國正在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而「一帶一路」是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重要支撐。
  • 「一帶一路」推動中國與葡語國家合作進一步發展
    中國社科院拉美所巴西研究中心執行主任周志偉在接受人民網專訪時表示,「一帶一路」為中國和葡語國家提供了合作共贏,深化了解的機會和路徑,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將推動雙方合作進一步發展。 「一帶一路」合作多國花開 促進民心相通 周志偉表示,在政策溝通層面,中國與葡語國家政府之間密切溝通的節奏得以延續和加強,戰略夥伴關係進一步深化;在貿易領域,中國成為幾乎所有葡語國家最重要的合作夥伴之一。全球經濟低迷的大環境下,讓各國搭上中國發展的高速列車,享受中國經濟帶來的紅利;資金方面,中國與各國之間的融資渠道更加多樣化。
  • 《「一帶一路」稅收(英文)》期刊創刊式在京舉行
    近年來,中國國家稅務總局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共建「一帶一路」和深化國際稅收合作等重要指示精神,不斷加強與「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稅務部門的交流合作,主動服務「一帶一路」共建大局。國家稅務總局對《「一帶一路」稅收(英文)》期刊創刊工作高度重視,王軍局長多次作出指示批示,要求把期刊打造成展示各國(地區)稅收工作成果、分享稅收工作經驗和加強國際稅收合作的高質量刊物,推動「一帶一路」稅收合作向縱深發展。
  • 宋敬武委員:講好中國故事,向世界推廣「一帶一路」合作共贏的發展...
    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吳俁):日前,在京出席全國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的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副會長宋敬武在接受本臺記者採訪時表示,當前,在國際社會複雜多變的形勢下,政協外委會委員責無旁貸應當做好對外友好交往工作,講好中國故事,展示中國改革開放的發展成就,宣介「一帶一路」合作共贏的發展理念。
  • 國家發改委:中國非盟「一帶一路」合作規劃將推動共建「一帶一路...
    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李琳):近日,中國與非洲聯盟籤署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與非洲聯盟關於共同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合作規劃》。中國國家發改委新聞發言人孟瑋16日表示,《合作規劃》的籤署,將有效推動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同非盟《2063年議程》對接。
  • 一帶一路 | 秘魯:構建雙語社會 推動經濟發展
    【主持人語】(上海外國語大學中國外語戰略研究中心副主任 朱曄)鑑於全球通用語英語在「一帶一路」國家與地區的廣泛使用,全面把握其英語使用情況與英語教育的歷史與現狀,對於提升我國英語教育工作者服務「一帶一路」倡議的能力具有重要意義。今年,上海外國語大學中國外語戰略研究中心應邀與《21世紀英語教育》合作開設「一帶一路」專欄,助力「一帶一路」學術建設。
  • 建設新型「四全媒體」 推動媒體融合向縱深發展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體學習時強調,推動媒體融合發展、建設全媒體成為我們面臨的一項緊迫課題。要運用信息革命成果,推動媒體融合向縱深發展,做大做強主流輿論,鞏固全黨全國人民團結奮鬥的共同思想基礎,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強大精神力量和輿論支持。
  • 「一帶一路」教育信息化國際合作發展研究
    面對全球網際網路與信息技術不斷創新發展的歷史機遇,推進教育信息化,既是每個國家教育發展的戰略應然舉措,也是各國教育共同面臨的重大課題挑戰。教育信息化有利於推動教育均衡發展、實現教育公平、提高國民素質、創新人才培養和推動教育信息化產業發展,是教育現代化的重要內涵與重要組成部分,是實現教育現代化的重要途徑。「一帶一路」倡議的目標是促進共同發展、實現共同繁榮,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
  • 普華永道:「一帶一路」倡議成為推動全球貿易投資轉型發展的關鍵
    新京報貝殼財經訊(記者張姝欣)12月14日,在由普華永道與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共同發布的《新形勢下全球化轉型與「一帶一路」倡議的驅動力》(以下簡稱《報告》)媒體分享會上,普華永道全球跨境服務中國主管合伙人黃耀和表示:「在北京的跨國企業總部達到181家,四成以上來自境外世界500強企業。
  • Paytend深入參與「一帶一路」發展建設,努力推動跨境支付發展
    近年來,中國金融部門積極貫徹「一帶一路」倡議,制定差異化金融服務政策,完善境內外服務網絡,加快產品服務創新,提升綜合化服務能力等方式,取得了顯著成效。  這其中就包括了完善中資銀行「一帶一路」網絡布局。
  • 以融合傳播新體系推動媒體融合向縱深發展
    面對當前媒體融合不斷向縱深發展的背景,本文提出應建立融合傳播新體系,從提升傳播效能入手,推動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充分利用媒體融合發展成果,顯著提升主流輿論傳播效能,進一步推進媒體深度融合。從國家戰略布局來看,2014年8月18日中央深改組第四次會議審議通過《關於推動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2020年6月30日中央深改組再次審議通過《關於加快推進媒體深度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從「推動」到「加快推進」的力度加深,從「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融合發展」到「媒體融合向縱深發展」的工作推進,從「新型主流媒體、新型媒體集團、現代傳播體系」到「新型主流媒體、主流輿論格局
  • 達內亮相2020中國-東協職業教育發展論壇,推動「一帶一路」政策
    12月10-12日,由中國-東協職業教育研究中心舉辦的「2020中國-東協職業教育發展論壇」在南寧召開。本次論壇以「質量·融合·發展」為主題,來自中國、印度尼西亞、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越南、緬甸、柬埔寨、寮國等國家的380位代表,圍繞「一帶一路、人工智慧、產教融合、應對疫情」四個專題,就中國—東協職業教育合作與交流以「線上+線下」的方式進行了深入研討。達內教育董事長助理高瑋應邀參會,並做了題為《校企共建人工智慧產業學院,助力雙高建設》的線上主題發言。
  • 保利發展攜手深圳灣科技 推動軍民融合產業縱深發展
    「深圳灣軍民融合創新平臺」 舉行揭牌儀式保利發展攜手深圳灣科技推動軍民融合產業縱深發展  2018年11月7日下午,「深圳灣軍民融合創新平臺」
  • 「一帶一路」金融合作研究院何界生:為推動全球經濟復甦貢獻中國...
    就如何深化金融合作,推動「十四五」時期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的問題,何界生的建議是,用發展的眼光看問題,在發展中解決問題。她表示,展望「十四五」時期,我國需要繼續堅持推進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深化「一帶一路」金融合作,為全球推動後疫情時期經濟復甦貢獻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 普華永道:基礎設施等四大支柱驅動「一帶一路」發展
    中國經濟導報訊  記者崔立勇報導  日前發布的《新形勢下全球化轉型與「一帶一路」倡議的驅動力》報告認為,基礎設施、交通運輸與物流、金融服務、電信與科技的共建與互聯互通是驅動「
  • 【一帶一路】李向陽:「一帶一路」:區域主義還是多邊主義?
    ②「一帶一路」是一項前無古人的事業,對外它承載著實現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職責,對內它是新時期中國全方位對外開放的重要平臺,與中國的和平發展、推動引領經濟全球化密不可分。儘管「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已有近五年的時間,國內外對它的認識仍然存在分歧或誤解。作為一項新生事物,這是不可避免的。
  • 中國泉州「一帶一路」產業發展高峰論壇召開
    」產業發展高峰論壇召開  東南網12月29日訊(本網記者 陳詩婷)28日,中國(泉州)創新工匠暨「一帶一路」產業發展高峰論壇在泉州市召開,表彰了中國創新工匠「全國優秀企業」、「全國示範企業「、「海絲一帶一路優秀企業」、創新工匠「中國建陽建盛榜樣人物、榜樣品牌以及建國70周年中國工業影響力70企業、70品牌、70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