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內亮相2020中國-東協職業教育發展論壇,推動「一帶一路」政策

2020-12-19 中國青年網

12月10-12日,由中國-東協職業教育研究中心舉辦的「2020中國-東協職業教育發展論壇」在南寧召開。本次論壇以「質量·融合·發展」為主題,來自中國、印度尼西亞、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越南、緬甸、柬埔寨、寮國等國家的380位代表,圍繞「一帶一路、人工智慧、產教融合、應對疫情」四個專題,就中國—東協職業教育合作與交流以「線上+線下」的方式進行了深入研討。達內教育董事長助理高瑋應邀參會,並做了題為《校企共建人工智慧產業學院,助力雙高建設》的線上主題發言。

【達內教育董事長助理高瑋做《校企共建人工智慧產業學院,助力雙高建設》的主題報告】

高瑋表示,伴隨著廣西與東協國家經濟貿易的深入交流合作,廣西和東協國家的教育,尤其是職業教育的交流合作也日益緊密、盡顯活力。大力推動職業教育改革創新,全面提高適配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已成為「一帶一路」沿線各國和地區發展職業教育的共同願景。達內作為中國IT職業教育的獨角獸,首當其衝,將自身優質的教育資源向廣西地區甚至東協地區輸送,支持國家「一帶一路」政策,有力推動了廣西和東協職業教育發展。

高瑋隨後結合產業需求介紹了達內在人工智慧時代助力職業教育人工智慧專業建設的實踐和經驗。高瑋表示,達內作為中國IT職業教育賽道的領頭羊,每年培訓學員超過10萬,在中國60多個城市有342家教學中心,合作院校1200家,合作企業20萬餘家,通過行業首創的雙師遠程教學模式為3-33歲年齡的人群提供終身學習服務。

高瑋表示,在人工智慧領域高校的學科建設方面,達內從課程到師資、從教學項目和案例到就業的解決方案,從教學模式到校企共建產業學院支撐體系形成了一站式解決方案。通過項目型課程教學、遞進式項目課程、模塊式項目課程等,搭載達內自主研發的綜合授課系統、實驗環境系統、軟體工坊系統,助力學生實踐應用能力的培養,目前,達內教育集團已經協助高校建設24個AI體驗中心,組織400多場體驗式課程,為9870名學生開設應用項目實訓課程。

高瑋強調,達內教育集團通過共修人才培養服務、共建教學場景服務、聯合發展教師服務等13條服務實現課程轉移、資源轉移、能力轉移,將達內的終身學習體系資源更好賦能給高校。未來希望能與更多中國及東協國家的高校進行交流,共同探討人工智慧人才培養。

最後,高瑋認為,中國與東協各國基本都是發展中國家,地緣相近、文化相通,友好交往的歷史源遠流長,具有良好的合作基礎與廣闊的合作前景。職業教育作為培養應用技術和技能人才的教育類型,正在迎來新一輪發展機遇。希望各國進一步加強合作,以發展現代職業教育助推經濟轉型升級,促進更高質量就業,為增進中國—東協的世代友誼增光添彩。

近年來,中國和東協在教育領域的合作不斷加強。中國與東協國家的職業教育合作交流步入了新時代,連續舉辦了5屆中國-東協職業教育聯展和論壇,廣西有近20所職業院校協同中國企業與東協國家職業院校合作辦學,共同發展職業教育、共同培養技術技能人才、共同推動當地經濟社會發展。隨著中國和東協在教育領域的合作不斷加強,達內教育集團也將充分發揮企業在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方面的經驗和優勢,助力中國和東協國家高質量人才培養工作。

相關焦點

  • 2020中國—東協職業教育發展論壇在中國南寧舉行
    原標題:2020中國—東協職業教育發展論壇在中國南寧舉行在第十七屆中國-東協博覽會剛剛落下帷幕之際,12月10-12日,由中國-東協職業教育研究中心(以下簡稱「中心」)舉辦的「2020中國-東協職業教育發展論壇」在中國南寧召開。
  • 2020中國-東協職業教育發展論壇在南寧舉行
    央廣網南寧12月10日消息(記者劉發丁張壘通訊員劉雯)12月10-12日,由中國-東協職業教育研究中心舉辦的「2020中國-東協職業教育發展論壇」在南寧召開。本次論壇以「質量·融合·發展」為主題,來自中國、印度尼西亞、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越南、緬甸、柬埔寨、寮國等東協國家的380位主要代表,圍繞「一帶一路、人工智慧、產教融合、應對疫情」四個專題,就新時代中國-東協職業教育合作與交流以「線上+線下」的方式進行了深入研討中心理事長、南寧師範大學校長李傳起致辭。
  • 2020中國-東協奧爾夫音樂教育論壇正式開幕
    11月29日,2020年中國—東協奧爾夫音樂教育論壇在廣西南寧開幕。奧爾夫音樂教育體系是世界著名三大音樂教育體系之一,起源於德國,它致力於對非音樂專業的其他學生和大眾進行音樂教育,普惠於民。奧爾夫音樂教育體系進入中國後,對本土的音樂教育改革和民族文化傳承產生了非常積極的推動作用。
  • 共享一帶一路建設新機遇 構建中國東協命運共同體
    在東博會框架下共舉辦了200多個會議論壇,涵蓋海關、檢驗檢疫、金融、港口、物流、文化、科技、衛生、教育等40多個領域,形成全方位合作機制,促成面向東協的金融開放門戶、中國—東協信息港等一批重大機制和重大項目落地,為中國—東協多領域交流合作不斷注入新動力新活力。
  • 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訪北京師範大學「一帶一路...
    《光明日報》紅船初心專刊(總第643期)採訪了四位專家學者,請他們圍繞《建議》提出的「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積極參與全球經濟治理體系改革」等重要內容,暢談學習認識和體會。「一帶一路」倡議提出7年來,取得豐碩成果。
  • 中國泉州「一帶一路」產業發展高峰論壇召開
    (泉州)創新工匠暨「一帶一路」產業發展高峰論壇召開  東南網12月29日訊(本網記者 陳詩婷)28日,中國(泉州)創新工匠暨「一帶一路」產業發展高峰論壇在泉州市召開,表彰了中國創新工匠「全國優秀企業」、「全國示範企業「、「海絲一帶一路優秀企業」、創新工匠「中國建陽建盛榜樣人物、榜樣品牌以及建國70周年中國工業影響力70企業、70品牌、70人物。
  • 九江職業技術學院應邀參加「中國-東協職教國際論壇暨特色合作項目成果展」
    8月26至28日,「2020年中國-東協職業教育國際論壇暨特色合作項目成果展」在線上成功舉辦,300餘名來自中國與東協各國的教育行政部門、職業院校、行業企業及相關國際組織代表參會。開幕式上,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會長劉利民、中國教育部國際合作與交流司副司長方軍、中國-東協中心秘書長陳德海、柬埔寨國家技術培訓學院院長約克·索提致開幕詞,中國教育部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副司長謝俐做主旨發言,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副秘書長餘有根主持會議。本屆論壇為第三批20個「中國—東協高職院校特色合作項目」進行雲授牌。
  • 「一帶一路」教育信息化國際合作發展研究
    二、「一帶一路」教育信息化國際合作發展的基本情況通過網際網路大數據分析顯示,我國「一帶一路」教育信息化國際合作發展呈現以下態勢與特點:1.國家戰略設計與總體規劃,主動對接「一帶一路」沿線國教育信息化需求,大力推進教育信息化國際合作。
  • 清華大學第二屆「一帶一路」合作論壇暨第十屆啟迪創新論壇
    此次論壇為推動南寧渠道升級,加快南寧進一步融入國家「一帶一路」戰略,加強科技創新產業轉型升級提供新機遇、新動力。 在此,我代表南寧市人民政府表示衷心的感謝。 南寧作為廣西首府,是國家「一帶一路」倡議有機銜接的重要門戶,是中國—東協博覽會永久舉辦地,面向東協開放合作的前沿和窗口。目前,南寧已基本構建起連接中國—東協的陸海通信立體網絡、中國—東協信息港、南寧核心基地信息通信樞紐已初具雛形。
  • 揚州職業大學「中泰職業教育交流中心合作項目」成為第三批「中國—東協高職院校特色合作項目」
    來源:交匯點新聞客戶端交匯點訊 8月26—27日,由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與中國—東協中心共同主辦的「2020年中國—東協職業教育國際論壇暨特色合作項目成果展」在線成功舉辦。來自中國與東協各國教育行政部門、職業院校、行業企業及有關國際組織的300餘名代表,圍繞跨境辦學、人才培養、產教融合及抗疫合作等專題進行研討。揚州職業大學副校長劉宏、國際交流學院黨總支書記孫志林受邀參加會議。
  • 著力培養國際化交通專業人才,中國—東協交通職業教育聯盟國際學生...
    12月9日,中國—東協交通職業教育聯盟國際學生培養標準研討會在貴州交通職業技術學院召開。來自中國—東協交通職業教育聯盟18所院校共37人齊聚一堂,共商國際學生培養標準。貴州和東協國家地域相近、人文相親,希望通過中國—東協交通職業教育聯盟合作研討,進一步推動貴州交通乃至中國交通職業教育的發展,促進中國—東協雙方職業院校在師生互訪、學生交換、學科共建等方面開展實質性的合作項目,建立職業教育的長期合作關係,分享中國職業教育經驗和成果的同時,為世界職業教育發展提供中國方案。
  • 2017「一帶一路」綠色產業發展論壇舉行 共話環境保護新思考
    中國網記者 吳佳潼 攝中國網柳州12月16日訊(記者 吳佳潼)2017「一帶一路」綠色產業發展論壇16日上午在廣西柳州舉行,論壇由柳州市環境保護局、廣西環境保護對外合作交流中心主辦,並得到中國環境科學學會等單位支持,來自國內外400餘名專家、學者參與此次論壇。
  • 「一帶一路」推動中國與葡語國家合作進一步發展
    12日電(魯揚 馬健 實習生葉容瑞)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將於4月底在北京舉行。中國社科院拉美所巴西研究中心執行主任周志偉在接受人民網專訪時表示,「一帶一路」為中國和葡語國家提供了合作共贏,深化了解的機會和路徑,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將推動雙方合作進一步發展。
  • (受權發布)共建「一帶一路」:理念、實踐與中國的貢獻
    中國努力打造以「綠色絲綢之路」為主題的合作平臺,舉辦中國-阿拉伯國家環境合作論壇、中國-東協環境合作論壇等活動,設立中國-東協環境保護合作中心。籤署《中國環境保護部與聯合國環境署關於建設綠色「一帶一路」的諒解備忘錄》。建立「一帶一路」環境技術交流與轉移中心等機構,推動環保領域先進技術的國際交流與應用。  ——推進水利合作。
  • 2020亞洲教育論壇年會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論壇邀請函
    尊敬的      先生/女士:由中國高等教育學會指導,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中國民辦教育協會、高校畢業生就業協會等主辦,亞洲教育論壇培訓中心、高校畢業生就業協會教育與產業合作分會等承辦,成都市博覽局、成都市教育局支持的2020亞洲教育論壇年會擬於2020年11月13-15日在中國成都舉行,會議主題是:「 教育之光,點亮未來」。
  • 2020中國太平保險合作與發展論壇在 廣西南寧圓滿召開
    2020中國太平保險合作與發展論壇在 廣西南寧圓滿召開 來源:榕城網時間:2020-12-21 16:12:56 在此背景下,11月26日,中國太平保險合作與發展論壇在廣西南寧順利召開,旨在研討面向東協的跨境保險產品和業務創新,推動構建東協及「一帶一路」保險服務網絡,共商新時期面向東協的金融保險創新發展路徑。本次論壇由中國太平保險集團主辦,中國太平東協保險服務中心、太平財產保險有限公司承辦,廣西壯族自治區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廣西監管局、廣西保險行業協會提供支持。
  • 廣西擴大教育開放 成東協學生留學熱門目的地
    中新社南寧12月24日電 (黃譯銳 張廣權)廣西壯族自治區教育廳黨組成員李曉勇24日表示,過去三年來,共有4.3萬名東協國家學生到廣西高校留學,廣西已成為東協學生留學熱門目的地。「廣西教育提升三年行動計劃」(以下簡稱「行動計劃」)新聞發布會當天在南寧舉行。李曉勇在會上介紹說,2018年,廣西提出從2018年到2020年,計劃用3年時間,投入超730億元(人民幣,下同),實施囊括學前教育、義務教育、現代職業教育、高校綜合實力提升、教育開放合作等八大工程,重點推動教育資源總量增加、結構優化、質量和水平再上新臺階。
  • 代表委員熱議「一帶一路」建設 找準海南定位用足政策
    「核心思路是充分發揮博鰲亞洲論壇的平臺優勢。」王應際建議,將博鰲亞洲論壇長遠發展與推進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以及推進區域經濟合作等緊密結合,打造我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交流合作的平臺體系。  「第二是『一帶一路』海洋經濟合作示範區。」
  • 新時代中外人文交流助力「一帶一路」建設高層論壇召開
    、專家和學者的指導下,藉助中外人文交流的東風,推動「一帶一路」這艘巨輪,放眼世界,揚帆遠航。當前,兩國區域間的科技和教育合作正在迅速發展,白俄羅斯計劃在接下來的三年舉辦中白區域交流年,相信在未來的三年內,通過深入和系統地發展兩國區域間合作,將能夠實現包括科學和教育領域在內的各方面最切實有效的合作。
  • 一帶一路服務貿易發展論壇呈現三大亮點
    本屆論壇規格高、亮點多,由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中國服務貿易協會聯合主辦,澳大利亞圓桌會議、歐洲服務業聯盟、貴州衛視等協辦。論壇以「新市場、新機遇、新發展」為主題,共同探討在全球化背景下,推動一帶一路服務業,服務貿易發展,以及沿線產業發展國家能力建設等。論壇將有來自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服務貿易領域的相關機構,政府部門、專家、企業、媒體等近400位嘉賓參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