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16日,2017「一帶一路」綠色產業發展論壇在廣西柳州舉行。圖為論壇現場。中國網記者 吳佳潼 攝
中國網柳州12月16日訊(記者 吳佳潼)2017「一帶一路」綠色產業發展論壇16日上午在廣西柳州舉行,論壇由柳州市環境保護局、廣西環境保護對外合作交流中心主辦,並得到中國環境科學學會等單位支持,來自國內外400餘名專家、學者參與此次論壇。
論壇從綠色發展角度出發,就生態文明、政策發展、環境保護、能源建設、汙染防控及海外環保經驗等進行探討與論述,並對綠色產業國際化進行探索,為各企業的產業技術提供合作、交流與接洽的平臺。此外,中國環境科學研究所、環保部環境保護對外合作中心分別與柳州市人民政府籤訂了《柳州市環境保護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戰略合作備忘錄》。
2017年12月16日,2017「一帶一路」綠色產業發展論壇在廣西柳州舉行。圖為廣西壯族自治區環保廳副廳長歐波為論壇開幕式致辭。中國網記者 吳佳潼 攝
工業重鎮 交通樞紐
「一帶一路」加快柳州「走出去」
「這是廣西舉辦的首屆『一帶一路』綠色產業發展論壇,」 廣西壯族自治區環保廳副廳長歐波在開幕式致辭中表示,「此次論壇的舉辦地柳州,是中國內陸走向東協的重要城市和西南出海大通道,集散樞紐城市,是工業城市轉型升級的典範。」
據了解,柳州位於廣西省中北部,臨近粵港澳,面向東南亞,位於華南與西南、港澳與內陸、東南亞與中國三大旅遊經濟區的交匯處,是我國重要交通樞紐城市。同時,柳州作為工業重鎮,工業經濟總量佔廣西省五分之一強,全市工業產值超億元的企業達到460多家,是中國毗鄰東協的第一大工業城市。
據悉,在今年9月12日召開的「第14屆中國—東協博覽會」中,柳州市代表團召開「2017中國-東協柳州投資合作座談會」,共籤約合作項目55個,總投資額達538億元。
「一帶一路」倡議使柳州由「內陸腹地」變為「開放前沿」,提升了柳州對外開放水平,為柳州經濟健康平穩發展提供機遇,加快柳州工業「走出去」的腳步。
2017年12月16日,2017「一帶一路」綠色產業發展論壇在廣西柳州舉行。圖為柳州市常務副市長劉可為論壇開幕式致辭。中國網記者 吳佳潼 攝
生態工業 綠色發展
「一帶一路」推進柳州綠色產業建設
提及工業發展,人們往往會將更多的關注點放在發展過程中的生態建設、環境汙染等問題。
「上世紀80、90年代,重工業為主的粗放發展方式對柳州的城市環境造成較大影響,」柳州市常務副市長劉可表示,面對日益嚴峻的經濟發展與環境問題之間的矛盾,「柳州下定決心走綠色發展之路,構建綠色城市體系。」
2017年12月16日,2017「一帶一路」綠色產業發展論壇在廣西柳州舉行。圖為國務院參事、科技部原副部長劉燕華發表主旨演講。中國網記者 吳佳潼 攝
綠色發展是國際大勢所趨,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國務院參事、科技部原副部長劉燕華將綠色發展分為「資源節約,環境治理,生態安全,能源、低碳」四項基本考核指標。「柳州有很多豐富而寶貴的資源,過去是無價就使用了,今後要通過市場來檢驗。」劉燕華說。
劉燕華還指出,改革開放四十年,在我國取得巨大成績的同時,也讓環境付出了代價。「當前環境問題相當突出,應該說解決環境問題就解決三件事——氣、水、土。」
從昔日的「酸雨之都」蛻變成今日「宜居、宜業、宜人」的低碳示範城市,這條集經濟效益、環境效益、社會效益於一體的和諧統一之路,柳州人民走了十餘年。
如今,柳州作為廣西最大的生態工業城市,有著「山清水秀地乾淨」的美譽,是「世界第一天然大盆景」,柳江飲用水保護河段持續保持國家地表水III類水質標準。城市山水環繞,向市人展現出「百裡柳江,百裡畫廊」的景色。近年來,柳州市接連榮獲「國家園林城市」、「國家森林城市」、「中國十佳宜居城市」等殊榮。
面對今日山清水秀的柳州,劉可感嘆:「這些榮譽的背後,我們有傷痛的跌倒,也有頑強的站立,更有堅持的前行!」
劉可還指出,今年,國家環保部、外交部、國家發改委、商務部聯合發布的《關於推進綠色「一帶一路」建設的指導意見》以及國家環保部制定的《「一帶一路」生態環境保護合作規劃》等也為柳州推進綠色「一帶一路」建設指明了方向,增添了動力。
在綠色製造產業領域,柳州有長足的優勢和豐富的經驗,特別是在清潔能源、清潔產業方面,這是柳州開展「一帶一路」合作的長項。「改善環境要從能源抓起,柳州本身就是低碳城市,應該有很多經驗和好的做法。好的技術可以與『一帶一路』國家分享。」劉燕華說。
2017年12月16日,2017「一帶一路」綠色產業發展論壇在廣西柳州舉行。圖為中國工程院院士、環境保護部環境規劃院院長兼總工程師王金南發表主旨演講。中國網記者 吳佳潼 攝
角色定位 實體經濟
「一帶一路」挖掘工業新價值
「一帶一路」建設要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低碳循環,把環境建設得更好。廣西在「一帶一路」建設中既有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歷史舉措,更有獨特地位和作用。
為推進綠色產業更好發展,「廣西要結合『一帶一路』中的中國-中南半島經濟走廊以及中國-東協合作平臺,進一步強化廣西在這一經濟走廊中的橋頭堡地位,把握自己獨特優勢和資源。」中國工程院院士、環境保護部環境規劃院院長兼總工程師王金南在主旨演講中說道。
每個城市的發展有其自身的獨特性。柳州是傳統上的工業城市,實體經濟豐富,形成了汽車、機械、鋼鐵等優勢產業。經濟發展需要更多依靠實體經濟,挖掘實體經濟新的價值,賦予傳統工業新的生命活力,例如柳工等柳州著名企業近年來積極開展機電產品再製造,建設綠色設計平臺,致力於提高綠色精益生產能力和產品國際競爭力。
2017年12月16日,2017「一帶一路」綠色產業發展論壇在廣西柳州舉行。圖為工信部節能與綜合利用司副司長王燕發表主旨演講。中國網記者 吳佳潼 攝
集區位優勢與綠色製造產業基地於一體,「希望柳州能進一步推動傳統產業實施節能、節水、清潔生產等綠色化改造,組織企業設計、創建綠色工廠、綠色園區和綠色供應鏈,不斷發展壯大綠色製造產業,利用好區位優勢和產業優勢,服務『一帶一路』工業綠色發展。」 工信部節能與綜合利用司副司長王燕說。
對於柳州未來的發展,王金南指出,「柳州要讓步子邁出來,尋找中國-中南半島經濟走廊的國家建立合作關係。讓柳州真正在『一帶一路』綠色發展、綠色產業發展中起到一個自己應有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