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中外人文交流助力「一帶一路」建設高層論壇召開

2020-12-11 華龍網

華龍網-新重慶10月25日13時40分訊(何婷 實習生 張紅霞 白濤)中外人文交流促進民心相通,是夯實中外關係社會民意基礎、提高我國對外開放水平的重要途徑。

如何更好地推動新時代中外人文交流,助力「一帶一路」建設,是高等院校,特別是外國語大學開展科學研究、智庫建設、人才培養的重要考量。

新時代中外人文交流助力「一帶一路」建設高層論壇現場  劉楊懿寬 攝

 10月25日,在慶祝建校七十周年之際,四川外國語大學舉辦新時代中外人文交流助力「一帶一路」建設高層論壇。論壇採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聚焦新時代中外人文交流如何助力「一帶一路」建設,尤其是聚焦新亞歐大陸橋建設、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和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分享寶貴觀點。海內外校友、師生員工、社會友好人士在線收看大會直播。

四川外國語大學校長董洪川致辭 劉楊懿寬 攝

四川外國語大學校長董洪川在致辭中表示,此次高層論壇是建校70周年的重頭戲,也是學校踐行學術校慶的宗旨,紮實推進高水平應用研究型外國語大學建設的重要體現,期待在各位領導、專家和學者的指導下,藉助中外人文交流的東風,推動「一帶一路」這艘巨輪,放眼世界,揚帆遠航。

教育部國際司副司長方軍致辭  劉楊懿寬 攝

教育部國際司副司長方軍在致辭中表示,當今時代迫切需要世界各國加強協作,加強人文交流和「一帶一路」合作恰逢其時。相信這次論壇將會對各國教育交流的合作產生積極影響。

重慶市人民政府外事辦公室副主任王雯致辭  劉楊懿寬 攝

重慶市人民政府外事辦公室副主任王雯在致辭中期待與會專家和學者對重慶的對外開放和人文交流提供寶貴的智慧和支持渠道。祝願四川外國語大學在「一帶一路」人文交流合作中大有作為,做出專業化、多科型知名高校的突出貢獻。

會議由四川外國語大學黨委副書記苟朝莉主持 劉楊懿寬 攝

加強人文交流 講好中國故事

官學民商並舉 構建多元互助的人文交流格局

大會現場,中國—中東歐合作事務特別代表霍玉珍以在中東歐國家的工作經驗向與會人員分享了自己的看法。她認為,加強人文交流要把握好「廣」字,豐富人文內涵和形式;要強化科技與文化的有機結合,突出創新意識,藉助科技手段提升人文交流的質量和水平。

中國—中東歐合作事務特別代表霍玉珍發言   劉楊懿寬 攝

「要加強人文交流與傳媒互動,講好各國特色歷史文化好故事,激發雙方合作意願,增進合作互信。」霍玉珍表示,加強旅遊與文化的互補,要聚焦「實」字,讓人民有更多的切身實際體驗;加強健康衛生與人文交流,要實現一個「融」字,在當今衛生健康共同體背景下,要積極發揮自身作用,推動各國交流與合作;教育與文化依存共生,通過成立教育部高校聯合會,推進中國與各國教育學歷互認,雙方開設各種語言等方式,為滿足各領域合作開展提供智力支撐。

白俄羅斯共和國駐重慶總領事館領事(代理館長)葉·德米特裡發言 劉楊懿寬 攝

白俄羅斯共和國駐重慶總領事館領事(代理館長)葉·德米特裡表示,白俄羅斯和中國之間的合作,包括一帶一路框架下的交流,是非常全面的。當前,兩國區域間的科技和教育合作正在迅速發展,白俄羅斯計劃在接下來的三年舉辦中白區域交流年,相信在未來的三年內,通過深入和系統地發展兩國區域間合作,將能夠實現包括科學和教育領域在內的各方面最切實有效的合作。

外交學院前院長秦亞青發言  劉楊懿寬 攝

外交學院前院長秦亞青從中華文化傳播的角度表達了自己的觀點,他認為,首先要在全球經濟和世界視野中挖掘和凝練中華文化的精髓,並以世界和國際社會明白的話語傳播中華文化的精髓。

外交部高級外交官創新實踐委員會原主任孫樹忠發言   劉楊懿寬 攝

  外交部高級外交官創新實踐委員會原主任孫樹忠通過實例證明「一帶一路」建設中還需要在民間交流上做大量工作,而這項工作中要對不同文化價值觀有深刻理解。

「我們在掌握好國際人文交流的同時,還需要學習不同國家的深層次文化建設、歷史文化、工作習慣、性格特徵、政治、經濟、社會等。」孫樹忠表示,作為國際人文交流人才,更重要的是熟練掌握交流技術和公共外交,講好中國故事,促進國際間的交流和互學互鑑,為「一帶一路」建設和實現人類命運共同體做出貢獻。

新加坡國立大學教授顧清揚發言 何婷 攝

在新加坡國立大學教授顧清揚看來,人文交流要注重實效,加強評估;高校要加強智庫交流;要進一步豐富人文交流的形式,官、學、民、商並舉。

中國聯合國協會前副總幹事、參贊張雲飛發言  劉楊懿寬 攝

中國聯合國協會前副總幹事、參贊張雲飛也認為,人文交流是國際關係的紐帶,要特別重視青年群體在人文交流中的作用,儘可能為他們提供多元文化課程和社會實踐活動,使其樹立文化自信,為中外人文交流的可持續性培養人才,積蓄力量。

中國—東協中心綜合協調部主任汪紅柳發言 何婷 攝

提供智庫支持 搭建合作平臺

發揮「一帶一路」建設的高校力量

中國—東協中心綜合協調部主任汪紅柳在發言中剖析了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在「一帶一路」規劃中的重要地位,分析了中國與東協推進互聯互通合作的特點,中國一東協人文交流在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中的重要作用,並就如何發揮高校資源,促進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的問題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高校在促進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方案,需要發揮學術優勢,提供智庫支持;搭建合作平臺,開展校際合作;結合中國特色,打造文化精品;聯繫協調旅遊行業組織,協助系統化建設。

四川大學副校長許唯臨發言  劉楊懿寬 攝

四川大學副校長許唯臨分享了川大在深化「一帶一路」建設的教育行動。據介紹,四川大學成立了「一帶一路」研究院,並與成都市共建了「一帶一路」教育協同創新研究中心,開展沿線國家教育法律政策協同研究,提供教育決策諮詢服務,成立了波蘭與中東歐問題研究中心、哈佛大學研究中心、尼泊爾研究中心、緬甸研究中心等9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相關的研究機構。

北京外國語大學副校長孫有中發言  劉楊懿寬 攝

北京外國語大學副校長孫有中從孔子學院角度分析中外人文交流路徑,他表示,孔子學院在推動中外教育交流的課程建設、學術交流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大連外國語大學校長劉宏發言 劉楊懿寬 攝

大連外國語大學校長劉宏分享了「一帶一路」建設中外人文交流重要平臺——上海合作組織大學。據介紹,目前平臺共有能源學、生態學、納米技術、信息技術、經濟學、教育學七個不同方向20所大學, 建立了上海合作組織大學中方項目院校網絡數據管理平臺,面向新時代,將進一步促進上海合作組織大學在地方開展合作,進一步促進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的多元合作。同時,大連外國語大學依託上合大學開展人文交流,組織各類教育合作領域活動,助力「一帶一路」建設,俄語人才培養模式教學改革項目獲得教育部2018年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二等獎,大連外國語大學積極發揮科研智庫作用,成立「中國周邊國家對華關係檔案收集及歷史研究」駐大連工作站。

會議現場   劉楊懿寬 攝

打造智庫 服務地方需求

四川外國語大學一直在路上

據了解,新時代中外人文交流助力「一帶一路」建設高層論壇是四川外國語大學校慶學術活動之一。70年前,川外應國家需求而生,為黨和國家培養對外交流人才;70年來,川外已成為西南地區外語和涉外人才培養以及外國語言文化、對外經濟貿易、國際問題研究的重要基地。

「聚焦中外人文交流及其研究,有利於發揮學校多語種、跨學科的比較優勢,也有助於為學校服務社會提供一個重要的抓手。」據四川外國語大學校長董洪川介紹,為了促進「一帶一路」建設,推動中外人文交流,四川外國語大學在做大做強傳統優勢學科專業的同時,還打造了一批直接為政府決策服務、在國內有一定影響的品牌智庫平臺。鑑於學校在特色智庫建設方面取得的顯著成就,學校被推舉為金磚國家智庫合作中方理事會副理事長單位(中聯部)、「一帶一路」智庫合作聯盟理事單位、中國高等教育學會「一帶一路」研究分會常務理事單位。 不僅如此,學校還於2018年9月與重慶市政府共建了四川外國語大學重慶非通用語學院,計劃到今年為止,新設8個非通用語專業,實現東南亞、南亞、中東歐等「一帶一路」沿線重要國家語種基本覆蓋,打造西部領先的非通用語人才培養、智庫研究、語言服務、文獻資料、國際交流合作示範性基地。

四川外國語大學黨委副書記苟朝莉表示:「我們將充分吸收本次論壇的相關建議,將其有機地融入到高水平應用研究型外國語大學的建設中,力爭在後70年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出更大的貢獻。」

相關焦點

  • 為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凝聚中外智慧 這個重要論壇在上海舉行
    論壇由復旦大學與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一帶一路」智庫合作聯盟聯合主辦,復旦大學一帶一路及全球治理研究院與中聯部當代世界研究中心聯合承辦。    共識:「一帶一路」倡議具有強大生命力    論壇上,與會者表達了對於「一帶一路」倡議具有強大生命力的共識,並重點就疫情下「一帶一路」建設面臨的新機遇、新挑戰提出對策建議。
  • 多國專家:以人文交流消除隔閡 高質量建設「一帶一路」
    受訪機構供圖  新華社廣州12月13日電(記者楊淑馨)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國際智庫論壇(2020)12日在廣東外語外貿大學舉行,各國與會專家為高質量建設「一帶一路」,增進文明交流互鑑建言獻策。  本屆論壇設置了13個平行論壇,圍繞「一帶一路」倡議與全球經濟治理、新冠疫情下太平洋島國的社會經濟與對外關係、國際移民治理與發展趨勢、人文交流等議題展開,來自海上絲綢之路沿線的20餘個國家和地區、100多個大學與機構的約300位代表出席。
  • 共享一帶一路建設新機遇 構建中國東協命運共同體
    自2004年以來,東博會、峰會已連續成功舉辦16屆,形成中國和東協開放合作的「南寧渠道」,成為壯美廣西的亮麗名片和中國—東協開放合作重要平臺,在中國和東協國家共建「一帶一路」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凝聚高層共識,助力構建中國—東協命運共同體。
  • 東南亞漢語教育促進中外人文交流
    ,漢語國際教育迎來新一輪發展機遇,推進中外人文交流和民心相通,為東南亞區域提供人才支撐,成為包括中國和東南亞各國在內的教育工作者的時代使命。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建設教育強國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基礎工程。新時代背景下,漢語國際教育是建設教育強國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承擔著新的時代使命,是中外人文交流的重要力量,是我國為世界多元文化繁榮作出貢獻的重要路徑。
  • 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與海南大學共建會計中外人文交流研究院
    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與海南大學合作共建「會計中外人文交流研究院」、「高層次國際化人才培養創新實踐基地」。 張赫 攝中新網海口12月8日電 (記者 張茜翼)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與海南大學8日下午在海口籤署協議,合作共建「會計中外人文交流研究院」。當日,海南大學「高層次國際化人才培養創新實踐基地」揭牌。
  • 山東理工職業學院在首期中外人文交流區域主題研修班作典型報告
    ,建設中外人文交流高地》的典型報告,報告內容以山東理工職業學院舉辦的國際學生孔子文化節為切入點,介紹了在中外人文交流方面所作的貢獻與成績。  據了解,為貫徹落實新時代教育對外開放的部署和要求,做好中外人文交流重心下沉工作,挖掘地方人文交流品牌項目,加強人文交流隊伍建設,提升人文交流工作服務黨和國家對外工作大局的能力和水平,教育部國際合作與交流司啟動中外人文交流區域主題研修項目
  • 2019中印尼人文交流發展論壇在漢舉行
    11月22日至23日,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主辦、華中師範大學與中國-印尼高校智庫聯盟承辦、北京外國語大學協辦的「2019中印尼人文交流發展論壇」在武漢成功舉辦。論壇以「秉持人文交流理念,推進中印尼雙邊關係可持續發展」為主題,圍繞中印尼人文交流進行探討。
  • 智庫助力「一帶一路」建設五年回眸
    智慧對接 奮楫揚帆智庫助力「一帶一路」建設五年回眸  作者:趙磊(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國際關係和「一帶一路」研究所所長);蔣正翔(「一帶一路」百人論壇研究院研究員、吉林大學創新發展研究院博士生)以此為起點,這項承載新時代使命的世紀工程掀開了沿線國家和地區攜手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推動新型經濟全球化進程的嶄新一頁。「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與推進,同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的正式啟動幾乎是同步的。2013年11月,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其中明確提出:加強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建立健全決策諮詢制度。
  • 水利電力行業中外人文交流研究院揭牌成立
    杜柯偉主任致辭杜柯偉主任闡釋了人文交流工作的時代背景和重要意義,介紹了中心工作職能以及建設行業中外人文交流研究院的基本考慮。他指出,三方共建水利電力行業中外人文交流研究院,對於助力水利電力行業海外發展、推動水利電力行業中外人文交流、促進中外民心相通和民間友好具有重要意義。
  • 「一帶一路」教育在行動
    4月19日下午,教育部召開新聞通氣會,教育部國際司司長許濤介紹推進共建「一帶一路」教育行動取得的先期成果和未來的行動規劃等。  與46個國家和地區籤訂了學歷學位互認協議、經審批的各類中外合作辦學共有2539個……推進共建「一帶一路」教育行動成果多多,下面一組數據帶你看——
  • 中國泉州「一帶一路」產業發展高峰論壇召開
    中國泉州「一帶一路」產業發展高峰論壇召開 2019年12月30日 16:02   來源:東南網
  • ...中外人文交流」點燃重慶「人文紅利」 專訪重慶教育國際交流...
    為貫徹上述精神,過去兩年多來,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通過廣泛調研,逐步明確了搭建中外人文交流十大類合作平臺的基本思路,「中外人文交流(重慶)試驗園區」是十大平臺之一。「一帶一路人文交流博覽會」是試驗園區建設的重要內容和主要支撐活動,2020一帶一路重慶教育國際特色展示就是「博覽會」在重慶的首次嘗試。
  • 中外人文交流與新型國際關係學術研討會在復旦大學舉行
    中外人文交流與新型國際關係學術研討會在復旦大學舉行 2018年12月25日 10:05 來源:復旦大學網站 作者:陶韡爍 字號 關鍵詞:復旦大學中外人文交流中心;論壇;國際問題研究院
  • 北京科技大學建設「三橋三路」助力「一帶一路」建設
    北京科技大學堅持「特色化、精品化、國際化」辦學思路,以深化改革挖潛合作內涵,以開放辦學牽動交流活力,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人文交流等方面綜合發力,架設「三橋」、鋪就「三路」,助力國家「一帶一路」建設。架「聚集優勢」橋、鋪「聯合育人」路,人才培養互聯互通。
  • 第二屆「一帶一路」青島板橋鎮論壇成功舉辦
    2018年9月26日,由藍迪國際智庫主辦的第二屆「一帶一路」青島板橋鎮論壇在膠州隆重舉行。膠州市委書記孫永紅致辭膠州市委書記孫永紅在開幕式中表示,「一帶一路」倡議下的雙向投資與經貿合作取得了豐碩成果。2018年6月9日至10日,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第十八次會議在青島召開,向世界展現了共同發展繁榮的時代畫卷。
  • 「一帶一路」青年律師論壇在西安成功召開
    2019年8月10日,由西安市司法局、西安市貿促會、西安市律師協會主辦,北京市盈科律師事務所、北京市盈科(西安)律師事務所承辦,盈科全國青工委協辦的西安·「一帶一路」青年律師論壇在西安中晶華邑酒店盛大開幕。本次活動由多名業界大咖傾情演講,通過主旨演講和圓桌論壇等環節,聚焦「一帶一路」建設中青年律師發展機遇、專業養成、國際視野等熱點話題。
  • 王毅國務委員在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中外媒體吹風...
    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將於4月25日至27日在北京舉行。主要活動包括: 4月25日,舉行12場分論壇和一場企業家大會;4月26日,舉行開幕式、高級別會議;4月27日,舉行領導人圓桌峰會。習近平主席將出席高峰論壇開幕式並發表主旨演講,全程主持領導人圓桌峰會,會後,習主席將向中外媒體介紹峰會成果。
  • 「預告」絲路論壇召開在即,中外政要專家共議「十四五」與「一帶一...
    >演講嘉賓(排名不分先後,每人10分鐘):達尼洛·圖爾克,斯洛維尼亞前總統(視頻)伊薩姆·沙拉夫,埃及前總理(視頻)吳海龍,中國公共外交協會會長張燕玲,中國銀行前副行長楊曉春,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副主任
  • 第六屆中外大學校長體育論壇在北京體育大學召開
    2018年10月20日,在北京體育大學紀念建校65周年之際,第六屆中外大學校長體育論壇在北京體育大學召開,論壇主題為「冬奧文化與傳承」。」建設,北京體育大學經與北京師範大學、首都體育學院、波蘭格但斯克體育大學、克羅埃西亞薩格勒布大學等10所國內外高校達成共識,在北京體育大學紀念建校65周年系列學術活動之一—第六屆中外大學校長體育論壇的開幕儀式上,舉行「一帶一路」體育教育論壇啟動儀式。
  • 「一帶一路」構建亞太地區空間能力發展新願景
    人民網北京10月27日電(趙竹青)今天上午,由亞太空間合作組織與中國國家航天局共同主辦的亞太空間合作組織發展戰略高層論壇在北京召開。本屆論壇主題為「『一帶一路』助力亞太地區空間能力建設」,通過《亞太空間合作組織發展戰略高層論壇北京宣言》,提出了亞太地區空間能力發展與合作的新願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