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構建亞太地區空間能力發展新願景

2020-12-20 人民網

人民網北京10月27日電(趙竹青)今天上午,由亞太空間合作組織與中國國家航天局共同主辦的亞太空間合作組織發展戰略高層論壇在北京召開。本屆論壇主題為「『一帶一路』助力亞太地區空間能力建設」,通過《亞太空間合作組織發展戰略高層論壇北京宣言》,提出了亞太地區空間能力發展與合作的新願景。

中國、泰國、巴基斯坦、孟加拉國、伊朗、蒙古、秘魯、土耳其、印度尼西亞等亞太空間合作組織成員國及觀察員國的航天局局長、專家,有關國家駐華大使、官員等參加論壇,圍繞會議主題闡述了本國航天發展願景、在亞太空間合作組織框架下的合作建議。

亞太空間合作組織理事會主席、中國國家航天局局長許達哲表示,亞太空間合作組織成立7年來,在推進空間技術服務各成員國經濟發展、推動各國共享航天成果、促進航天技術應用與產業發展以及人才培養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為全球航天區域合作搭建了新的平臺,為亞太區域經濟建設和科技發展注入了新的動力。

許達哲說,作為亞太空間合作組織的聯合發起國之一,中國堅持開放發展,積極開展空間領域的國際交流與合作,取得了一系列成果。目前,我們已經與「一帶一路」沿線10個國家籤署了聯合開展空間應用合作協議,與亞太空間合作組織聯合推進我國遙感衛星數據和產品在東南亞區域的應用服務。

許達哲表示,亞太空間合作組織成員國和觀察員國大部分位於「一帶一路」沿線,構建「一帶一路」空間信息走廊,不僅有利於推動中國航天事業的發展,也為亞太空間合作組織及各成員國航天事業的發展提供了難得的機遇。中國願與亞太空間合作組織成員國一起,共同構建「一帶一路」空間信息走廊,提升亞太空間能力建設。

論壇討論並通過了《亞太空間合作組織發展戰略高層論壇北京宣言》。宣言指出,亞太空間合作組織成員國承諾將充分利用亞太空間合作組織這一平臺推進亞太地區和平利用外層空間的多邊合作,本著進一步深化亞太空間合作組織成員國全面合作夥伴關係的宗旨,提升航天基礎能力、提升共享服務能力、提升快速響應能力、提升產業驅動能力、提升互聯互通能力,為實現本地區長期發展及共同繁榮貢獻力量。

亞太空間合作組織是亞太地區國家參加的政府間國際組織,由中國、泰國、巴基斯坦在1992年倡議成立。該組織的宗旨是通過推動成員國之間空間科學、技術及其應用多邊合作,並通過技術研發、應用、人才培訓等事務在成員國之間開展互助,提高成員國空間能力,促進人類和平利用外層空間。亞太空間合作組織第九次理事會將於今年10月28日至30日在北京舉行。

相關焦點

  • 「一帶一路」構建「新型全球化」發展理念-依附,習近平,中國,全球...
    馬雲認為,「一帶一路」是中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推動全球化的責任。中國第一次推動全球化是絲綢之路,「一帶一路」是當今中國對未來的承諾。(南方都市報,5月15日)  自習近平主席2013年提出「一帶一路」倡議以來,國際輿論普遍認為,作為體現東方智慧與大國擔當的「中國方案」,「一帶一路」倡議日益成為加強國際合作的新平臺和增進各國民眾福祉的新路徑。
  • 加強國際合作 共建「一帶一路」 實現共贏發展
    「一帶一路」不是一個空洞的口號,而是看得見、摸得著的具體舉措。它抓住互聯互通這個關鍵環節,聚焦經濟合作特別是基礎設施建設,契合沿線國家和本地區發展的需要。我們堅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則,突出務實合作、互利共贏,一步一個腳印,把中國發展同相關國家發展緊密結合,把各自發展戰略和合作規劃有機對接,擴大地區投資和內需,增加就業,減少貧困,從而帶動提升地區整體發展水平。
  • 《「一帶一路」手冊》英文版新書發布會暨「一帶一路」倡議研討會...
    隨著勞動密集型產業最終在中國喪失比較優勢,需要形成新的「國際版雁陣模型」,即部分製造業轉移到勞動力豐富的周邊國家和非洲等地區。「一帶一路」建設以基礎設施建設先行,進而帶動產業轉移,既契合「雁陣模型」這個一般發展軌跡,也為中國自身的梯度發展實踐所證明。
  • 「新格局、新階段與區域化新發展——『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中的...
    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深入研究長三角區域在「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中的功能創新,12月9日,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和中國進出口銀行一帶一路金融研究院(上海)聯合舉辦「新格局、新階段與區域化新發展——『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中的長三角」論壇。
  • 【一帶一路】李向陽:「一帶一路」:區域主義還是多邊主義?
    由於中國還不是一個完全意義上的世界大國,故其戰略輻射目前只能集中在歐亞大陸,對區域戰略態勢的引導和掌控能力也主要局限於中國周邊地區。在上述區域主義解釋中,前兩種的共同特徵是從「一帶一路」的定位出發推演出它的區域主義屬性,第三種解釋強調中國現階段缺乏推行多邊主義的能力。倡導多邊主義的理論解釋可劃分為以下類型。第一,中國版的經濟全球化說。
  • 「一帶一路」教育信息化國際合作發展研究
    為此,推進「一帶一路」教育國際合作,既是「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又對 「一帶一路」建設具有重要助推作用[3]。當前,隨著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移動計算等技術的不斷創新和廣泛應用,社會信息化的步伐日益加快與程度不斷加深,信息技術對教育的影響日趨顯著,教育信息化已成為時代發展的必然趨勢與要求,成為衡量一個國家和地區教育現代化水平的重要標準[4]。
  • 【與會人員名單】一帶一路百人論壇•首屆論壇 「一帶一路」:從願景到行動
    因此,為促進四大主體能有效對接、整合資源,【一帶一路百人論壇•首屆論壇】將於8月8日在北京舉行,會議由【一帶一路百人論壇】、【鳳凰國際智庫】、【商務印書館】合作主辦,主題是「一帶一路」:從願景到行動,希望通過思維碰撞,實現「一帶一路」建設早期成果與標誌性項目及時落地,使「一帶一路」建設贏得可持續發展與尊重,協力打造「一帶一路」智慧共同體。
  • 聚焦丨中國與沙特加快「一帶一路」倡議同「2030願景」對接
    劃重點習近平會見穆罕默德時強調,加快籤署「一帶一路」倡議同沙特「2030願景」對接實施方案,推動能源、基礎設施、貿易投資、高附加值產業等雙邊務實合作不斷取得新成果。中沙投資合作論壇上,兩國有關企業、機構共籤署了35份合作協議,總價值超過280億美元。
  • 習近平談「一帶一路」這三年:超出預期
    我們希望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加強合作,實現道路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政策溝通、民心相通,共同打造開放合作平臺,為地區可持續發展提供新動力。我們歡迎周邊國家參與到合作中來,共同推進「一帶一路」建設,攜手實現和平、發展、合作的願景。
  • 獨家丨東博會上習近平談「一帶一路」背後的深層含義是什麼?北京...
    中國東協經濟進入合作發展第四階段習近平主席在致辭中談及本屆東博會的主題:「本屆中國-東協博覽會以「共建『一帶一路』,共興數字經濟」為主題,就是要深化中國-東協數字經濟合作,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為雙方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新活力」。
  • 一帶一路版圖發布 一帶一路是什麼意思?(圖)
    近日,發改委、外交部和商務部聯合發布了《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願景與行動》宣告「一帶一路」進入了全面推進階段。央視新聞聯播從今天起推出系列報導《一帶一路 共建繁榮》,帶您走進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感受一帶一路建設的新動向,了解中國與沿線國家在政策、設施、貿易、資金等各方面尋求和實現互聯互通所做的種種努力。今天播出第一集《一帶一路繪就發展新藍圖》。
  • 普華永道:「一帶一路」成推動全球貿易投資發展關鍵因素
    (記者文雪梅)「一帶一路」倡議順應全球化發展新趨勢,正成為推動全球貿易投資轉型發展的關鍵因素。目前,我國正在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而「一帶一路」是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重要支撐。
  • 「一帶一路」是什麼意思 為什麼提出「一帶一路」戰略?
    「一帶一路」貫穿歐亞大陸,東邊連接亞太經濟圈,西邊進入歐洲經濟圈。無論是發展經濟、改善民生,還是應對危機、加快調整,許多沿線國家同我國有著共同利益。歷史上,陸上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就是我國同中亞、東南亞、南亞、西亞、東非、歐洲經貿和文化交流的大通道,「一帶一路」是對古絲綢之路的傳承和提升,獲得了廣泛認同。  推薦:一帶一路概念股和龍頭股有哪些?
  • 一帶一路 | 秘魯:構建雙語社會 推動經濟發展
    【主持人語】(上海外國語大學中國外語戰略研究中心副主任 朱曄)鑑於全球通用語英語在「一帶一路」國家與地區的廣泛使用,全面把握其英語使用情況與英語教育的歷史與現狀,對於提升我國英語教育工作者服務「一帶一路」倡議的能力具有重要意義。今年,上海外國語大學中國外語戰略研究中心應邀與《21世紀英語教育》合作開設「一帶一路」專欄,助力「一帶一路」學術建設。
  • 習近平十個比喻描繪「一帶一路」藍圖
    習主席用這個比喻向歐洲以及世界傳遞了「一帶一路」建設的共商原則。  「地瓜之喻」取材於拉美當地的農作物。「地瓜的藤蔓向四面八方延伸,但它的塊莖始終長在根基位置。同樣道理,無論發展到什麼程度,中國都將紮根亞太、建設亞太、造福亞太」,在APEC峰會上,習主席告訴亞太及世界各國,中國一貫秉持共建原則。
  • 和軍:東北地區利用「一帶一路」戰略機遇加快發展的著力點
    中宏網北京12月15日電 聚焦「『一帶一路』攜進與全球治理新邏輯」主題,中宏論壇第十場在線研討於12月15日下午舉辦。遼寧大學東北振興研究中心副主任和軍教授應邀出席論壇並主題發言。和軍就東北地區發揮優勢補短板,精準對接「一帶一路」發展新機遇,加快高質量發展提出四項建議,包括: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優化區域營商環境;完善自主創新體系;提升開放合作水平等。
  • 加強「五通」推動「一帶一路」建設邁向高質量發展
    當前,共建「一帶一路」已經從謀篇布局的「大寫意」進入精謹細膩的「工筆畫」階段。國家發展改革委區域開放司司長肖渭明近日表示,今後要通過紮實推進「五通」構建全球互聯互通夥伴關係,推動「一帶一路」建設走深走實,行穩致遠。  從合作理念到願景 「一帶一路」建設成績斐然   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源自於中國,更屬於世界。
  • 外交習語丨推動構建亞太命運共同體,習主席怎麼說?
    7年來,從倡導構建互信、包容、合作、共贏的亞太夥伴關係,到倡導構建開放型亞太經濟,習近平主席利用出席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和在工商領導人峰會發表主旨演講等多個場合就加強區域合作提出一系列重大倡議,為推動構建亞太命運共同體提供思想指引。  提出「亞太命運共同體」理念——  亞太各經濟體利益交融,命運與共,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 願「一帶一路」為中蒙共同發展插上金色的翅膀
    它的核心是以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為主線,加強沿線各國政策溝通和發展戰略對接,促進國際合作,實現共同發展。「一帶一路」提出6年來,得到了國際社會的廣泛支持和積極響應,已經成為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合作平臺和最受歡迎的公共產品。目前,已有15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同中國籤署了「一帶一路」合作協議,「一帶一路」有關合作理念和主張寫入了聯合國、二十國集團、亞太經合組織上海合作組織等重要國際機制的成果文件。
  • 觀察丨「一帶一路」:區域主義還是多邊主義?
    第三,中國還不是一個完全意義上的世界大國,故其戰略輻射目前只能集中在歐亞大陸,對區域戰略態勢的引導和掌控能力也主要局限於中國周邊地區。倡導多邊主義的理論解釋可劃分為以下類型:第一,中國版的經濟全球化說。越來越多的學者開始把「一帶一路」稱為「中國版的經濟全球化」或包容性全球化(包容性全球化=全球化+「一帶一路」)。第二,人類命運共同體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