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老區瞄準軍工產業發展機遇 長興軍民融合邁向新高度

2020-12-23 浙江新聞

  浙江盛發紡織印染有限公司戶外用品(裝具)分公司內,記者日前看到一位工人正在做打樣設計工作,一款新產品即將問世,這是專為軍隊後勤儲藏設計的吊裝袋。「這家工廠是今年新開的分廠,主要用於戶外用品的生產,總公司今後的軍用帳篷、偽裝網等軍品訂單都會在這裡生產。」分公司負責人俞春榮說,本月就忙這1.3萬多個吊裝袋訂單,到時候100臺縫紉機全速運轉,每天能生產1000套產品。

  作為長興當地較早涉足軍工產業的企業,盛發紡織不斷擴大軍工產品門類,高附加值、高利潤的軍工產品已經成為這家紡織印染企業的新增長點,每年的軍工產量以30%以上的速度增長。從無到有,從有到盛,盛發紡織在軍工產業上所走的路徑正是長興軍民融合創新發展的一個縮影。「作為革命老區和全省工業強縣建設試點縣之一,近年來,長興的軍工產業有了由淺及深的變化,產品正在從軍工附加裝備向核心部件轉變。」縣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主任徐義方說,高附加值、高技術研發使越來越多的企業進入這一領域。

  從前年開始,每年都會有長興企業與全國百家軍工單位之間的面對面「相親會」,這是長興政府為當地企業牽線搭橋組織的「軍民融合發展論壇」。最開始每年一屆,現已發展到每年兩屆。

  就在今年的國防科技工業綠色智能熱處理技術論壇上,浙江宇清熱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吳月民再一次拿到了幾千萬元的意向訂單,這家生產熱處理設備的企業已經連續三年在「軍民融合發展論壇」上大有收穫。「這兩年軍工產品增勢比較快,每年都有所增長。今年上半年產值比去年同期增長40%,預計全年的產值將在3000萬元左右,而目前我手上的訂單量已經在5000萬元左右,企業的前景非常好。」吳月民表示。

  近年來,長興積極搭建軍民融合研究院、實驗室等技術平臺,促進國防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加強軍工集團、科研院所與縣政府、民營企業合作,同時組織民參軍企業與軍工集團開展專項對接,推動項目落地轉化,加快延伸航空航天、軍工電子等行業的「軍貿軍購」領域。

  據統計,目前全縣共有軍民融合企業22家,其中今年新增5家,上半年全縣軍民融合企業軍工相關產品產值共26.9億元,同比增長31.8%,主要涉及新型電池、紡織服裝、建材等多個行業。目前,長興正在全力爭創省級軍民融合創新示範區。

  上海航天電源技術有限公司前不久正式進駐長興經濟技術開發區,該企業專為「天宮」「天舟」等提供電池,這是對於長興軍工產業的又一補強。今後,該企業還將在這裡打造上海航天長興產業園,這意味著以後長興製造將直接服務於中國航天事業。

相關焦點

  • 【軍民融合】深入貫徹軍民融合發展國家戰略 在富國強軍統一中讓中原更加出彩
    河南軍民融合起步早、發展快、基礎實,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省委、省政府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軍民融合發展戰略思想,擺在突出位置,加強組織領導,創新體制機制,強化政策扶持,融合渠道、融合實踐、融合模式不斷豐富,打造了軍民融合「河南樣本」。
  • 2018年甘肅核產業與軍民融合發展論壇在蘭舉辦
    原標題:2018年甘肅核產業與軍民融合發展論壇在蘭舉辦  中國甘肅網12月18日訊 據蘭州日報報導(記者 孫理)日前,主題為「開放、融合、創新、發展」的2018年甘肅核產業與軍民融合發展暨學會聯合體品牌論壇在蘭州舉行。
  • 保利發展攜手深圳灣科技 推動軍民融合產業縱深發展
    「深圳灣軍民融合創新平臺」由保利發展集團、深圳灣科技發展公司、中城新產業控股集團等多家國內軍民融合優秀企業及機構共同發起,同時將聯合國內著名高校、軍工龍頭企業及專業投資機構、創投機構入駐,共建軍民融合創新服務平臺。
  • 瞄準「太空經濟」:中國多地確立面向太空發展航天產業
    探索浩瀚的宇宙是人類的夢想,夢想需要有科技和產業的支撐。我國多地正在挖掘自身比較優勢,瞄準「太空經濟」,打造發展新引擎——這是吉林、海南、四川、湖北等地近來傳遞出來的新信號。吉林省地處東北老工業基地,汽車、石化、軌道客車等是支柱產業。近年來,該省藉助中國科學院長春光機所等科研院的航空航天科研力量和成果,面向太空大力發展航空航天產業。
  • 軍民融合產業快訊
    ★ 中共雲南省委軍民融合發展委員會辦公室掛牌 10月26日,中共雲南省委軍民融合發展委員會辦公室掛牌儀式在省委軍民融合發展委員會辦公室(省國防科工局)舉行。雲南省委軍民融合發展委員會副主任兼辦公室執行主任、省政府董華副省長和省委軍民融合發展委員會辦公室常務副主任李石松同志出席掛牌儀式並為「中共雲南省委軍民融合發展委員會辦公室」揭牌。
  • 民參軍 優勢資源對對碰(聚焦高質量發展·軍民融合③)
    2017年,寶雞軍民融合產業產值達到350億元,同比增長16.7%,遠超同期GDP增速的8.7%。如今,隨著民參軍的規模與程度不斷提升,民口企業在軍民融合中逐步發揮出更重要的作用。  找準區域優勢,盤活軍工資源  黨的十九大報告強調,要形成軍民融合深度發展格局,構建一體化的國家戰略體系和能力。  「從上世紀末開始,軍民融合一直是大勢所趨。
  • 軍民融合 首家軍工科研院所轉制為企業
    研究所形成了信息與控制、先進位造為兩大專業方向,以信息與控制技術研發中心、智能製造技術研發中心、產業公司為平臺,以特種產品、高端智能裝備、基礎電子、數控系統、輻射監測系統、傳感器等系列產品為產業板塊的軍民融合式發展格局。
  • 深入貫徹軍民融合發展國家戰略 在富國強軍統一中讓中原更加出彩
    習近平總書記軍民融合發展戰略思想是一個科學完整的理論體系,在戰略定位上,強調軍民融合發展關乎國家發展和安全全局,是實現發展和安全兼顧、富國和強軍統一的必由之路;在時代定位上,指出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是軍民融合發展的戰略機遇期,也是軍民融合由初步融合向深度融合過渡、進而實現跨越發展的關鍵期;在奮鬥目標上,強調要加快形成全要素、多領域、高效益的軍民融合深度發展格局,構建軍民一體化的國家戰略體系和能力;在總體要求上
  • 中國多地瞄準太空產業培育發展新動能
    新華社發(汪江波 攝)新華社長春1月31日電(記者張建)探索浩瀚的宇宙是人類的夢想,但夢想需要有科技和產業的支撐。目前,中國多地正挖掘自身比較優勢,瞄準太空產業,培育發展新動能。這是2019年中國多地地方兩會傳遞出來的信息。吉林省地處東北老工業基地。
  • 青島(古鎮口)軍民融合創新示範區:打造「樣板」
    4月15日,山東省政府信息調研室就軍民融合來到青島(古鎮口)軍民融合創新示範區進行調研。2013年2月,我國首艘航母駐泊古鎮口軍港後,青島市緊靠軍港建設靠前綜合保障平臺——青島(古鎮口)軍民融合創新示範區。示範區啟動建設以來,以軍民融合國家戰略為指導,以軍港保障需求為牽引,配合軍隊改革,大力打造擔負國家使命任務、適應戰區海上方向軍事鬥爭準備要求的軍民深度融合發展樣板。
  • ...牢記「兩個更好」在老區振興發展上走在前列 深化軍民融合凝聚...
    規劃綱要草案深刻分析了新發展階段面臨的新機遇新挑戰,闡明了「十四五」時期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的指導方針、主要目標和重點任務,符合中央精神、切合河南實際、順應人民期待,具有很強的指導性、針對性和可操作性。  在參加信陽代表團審議時,王國生說,「十四五」時期我省正處於戰略疊加的機遇期、蓄勢躍升的突破期、調整轉型的攻堅期、風險挑戰的凸顯期。
  • 從「老三線」到「軍民融合」:老城襄陽換上經濟發展新「引擎」
    新華社武漢8月21日電題:從「老三線」到「軍民融合」:老城襄陽換上經濟發展新「引擎」新華社記者 侯文坤「瞧,這些座椅將要發往法國土魯斯的空客組裝線,那邊的貨箱則是要發往美國西雅圖的波音組裝線……」在湖北襄陽市樊城區航空航天工業園的湖北航宇嘉泰飛機設備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內
  • 軍民融合助推產業 北航長鷹振翅高飛
    作為「中國製造2025」的重點發展產業,中國無人機產業受到高度關注,正面臨巨大發展機遇,已成為我國經濟創新發展的新亮點和增長點。近日在第十二屆中國國際航空航天博覽會上,航空航天領域的一大批軍民融合新技術、新產品相繼亮相,展示了軍民融合的最新科技成果。
  • 軍事科學院專家眼中的軍民融合戰略管理
    從初步融合向深度融合邁進,為什麼一定要避免行業「指頭硬」、地方「拳頭軟」?這是我國社會基本矛盾發展變化的必然要求,也是從高速度發展向高質量發展轉型的必然反映。從各地實際來看,以發展當地經濟為目的來發展軍民融合,甚至把軍民融合當作普通產業來抓落實的情形,還一定程度存在。
  • 河北省首屆軍民融合十大傑出人物評選活動啟動
    軍民融合產業是利用國防科技資源優勢,發展與軍工技術同源、工藝相近的軍民兩用產品及服務而形成的戰略新興產業和高技術產業。河北省是國防科技工業的重要省份,軍民融合型企業達500餘家,涉及核、航空、航天、船舶、軍工電子和裝修維修保障共7大領域。
  • 文山州將從五方面振興發展革命老區
    近日,中共文山州委辦公室印發《中共文山州委關於傳承紅色基因助推革命老區振興發展的意見》,《意見》指出,要以愛國主義和革命傳統教育為主題,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為引領,大力傳承紅色基因,創新創優紅色文化品牌,做新做精經濟發展亮點,努力把文山打造成全國革命老區振興發展示範州,全國具有影響力的理想信念教育基地
  • 銀川材料產業研究院和軍民融合創新中心揭牌
    1月23日,上海交通大學(銀川)材料產業研究院、中國電科(銀川)軍民融合創新中心揭牌及籤約儀式舉行。自治區黨委副書記、銀川市委書記姜志剛,中國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學教授丁文江,自治區科技廳黨組書記郭秉晨,上海交大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黨委書記單愛黨共同為「上海交通大學(銀川)材料產業研究院」揭牌;銀川市市長楊玉經、北京市科委副主任鄭煥敏、自治區發改委副主任冀曉翀、中國電子科技集團電科院副院長張龍共同為「中國電科(銀川)軍民融合創新中心」揭牌。1月22日下午,姜志剛會見了丁文江、鄭煥敏一行。
  • 華高萊斯:軍民融合產業領域之通信領域
    對軍民融合產業、軍工科研體制機制建設、區域開發、旅遊開發、產業策劃、新農村建設等多領域有深入研究。張天天,清華大學英語語言文學學士。對軍民融合、城市戰略、城市更新、區域發展、產業發展、文旅融合等多領域有深入研究。李豔芳,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金融學、經濟學碩士。對軍民融合、特色小鎮、城市戰略、區域發展、產業發展等多領域有深入研究。
  • 國家軍民兩用技術交易中心重慶分中心和四川軍民融合大型科學儀器...
    新華網 曹妤 攝  新華網重慶10月28日電(曹妤)10月28日,國家軍民兩用技術交易中心重慶分中心和四川軍民融合大型科學儀器共享平臺(17共享網)重慶中心揭牌儀式暨綿碚協同創新精準對接會在重慶北碚舉行。這是今年4月綿陽與北碚締結為友好城市以來,又一次「綿碚」合作的新成果。北碚區將藉此契機搭建兩地軍民兩用技術成果轉化平臺,推動兩地共享科技資源、共促產業發展。
  • 深度剖析軍工產業十大變化,「賽道+卡位」把握歷史性機遇
    細數軍工產業十大變化,變化帶來歷史性投資機遇我們認為,2021 年始軍工產業將迎來十大變化,是軍工產業投資邏輯從「主題事件驅 動」向「產業基本面驅動」的拐點之年。3)深入調整(2017 年 6 月至今):改革調整、優化和完善,軍民融合深度發展。根據我軍各大軍兵種發展戰略,我軍在「十四五」之前,已正在逐步發展成為「五代為 牽引、四代為骨幹、三代為主體」的武器裝備結構,近年來列裝部隊的新型武器裝備型 號、種類明顯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