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多地瞄準太空產業培育發展新動能

2020-12-16 新華社客戶端

中國首個自主研發的商用遙感衛星星座「吉林一號」再添兩顆新衛星,光譜01、02星成功升空。新華社發(汪江波 攝)

新華社長春1月31日電(記者張建)探索浩瀚的宇宙是人類的夢想,但夢想需要有科技和產業的支撐。目前,中國多地正挖掘自身比較優勢,瞄準太空產業,培育發展新動能。這是2019年中國多地地方兩會傳遞出來的信息。

吉林省地處東北老工業基地。近年來,該省藉助中國科學院長春光機所等科研院的航空航天科研力量和成果,大力發展航空航天產業。

吉林省省長景俊海在吉林兩會上表示,今年,吉林裝備製造業重點推動「吉林一號」衛星星座組網,積極參與國家低軌網際網路星座建設等重大項目,並將大力發展衛星及航天信息等一批戰略性新興產業,抓好進取空間探空「小型運載火箭」等項目。

據了解,吉林進取空間探空項目採取整體規劃、分期建設的形式。目前,該項目正在長春新區進行總裝聯調測試和辦公條件建設,並擬在吉林境內規劃建設發動機總裝車間,項目一期達產後,每年可滿足交付35發以上高性能小型運載火箭,同時兼顧航天產品主要零部組件及發動機的生產製造。

長光衛星生產的吉林林草一號衛星。長光衛星技術有限公司供圖

景俊海說,長光公司「吉林一號」已實現12顆衛星在軌運行,承制的全球首顆專業夜光遙感衛星「珞珈一號」也已成功入軌。

多個項目的實施,正在推動吉林省航天產業快速發展。長光衛星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宣明表示,由長光衛星投資建設的航天信息產業園去年已實現全面投產,具備年產30顆衛星、200架無人機的能力,正逐步形成從衛星及無人機研發、生產,到遙感信息加工、應用的產業集群。依託產業園集群條件,吉林省計劃於2030年底實現138顆衛星組網。

除了吉林外,擁有文昌衛星發射中心的海南提出,推動文昌國際航天城相關規劃編制實施,加快航天領域重大科技創新基地建設。作為擁有眾多航天科技研發力量的北京,提出爭取深空探測等重點任務和項目在京落地。

長光衛星航天信息產業園一期投產儀式。長光衛星技術有限公司供圖

在航天科技研發製造方面擁有比較優勢的四川、黑龍江、湖北等地,也確立了發展航天產業的重要方向。

四川提出,抓好國家智慧財產權軍民融合試點示範,創建國家軍民融合創新示範區,圍繞航天及衛星應用等優勢領域,培育十大軍民融合產業集群,推動軍民融合重大工程、重點項目落地實施。湖北提出,將深化與央企軍工集團、軍工科技院校的戰略合作,加快航空航天、北鬥導航等產業發展。黑龍江提出,將立足大型軍工企業、高校和科研院所在燃氣輪機、航空航天、裝備製造、新材料等領域的科教及產業優勢,推動北鬥導航、遙感及測繪地理信息等軍民兩用技術產業化。

長光衛星大樓。長光衛星技術有限公司供圖

中國多地積極發展航天產業的行動,也得到了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等單位的積極回應。該集團去年表示,將積極開放供應鏈,向擁有關鍵核心技術、具備自主可控能力、符合集團公司合格供應方要求的企業和單位敞開大門。

國家科技部高新技術司副巡視員梅建平認為,近年來,中國航空航天產業發展迅速,商業航天前景廣闊,東北等老工業基地在航空航天等領域擁有比較優勢,發展潛力很大。

相關焦點

  • 瞄準「太空經濟」:中國多地確立面向太空發展航天產業
    探索浩瀚的宇宙是人類的夢想,夢想需要有科技和產業的支撐。我國多地正在挖掘自身比較優勢,瞄準「太空經濟」,打造發展新引擎——這是吉林、海南、四川、湖北等地近來傳遞出來的新信號。吉林省地處東北老工業基地,汽車、石化、軌道客車等是支柱產業。近年來,該省藉助中國科學院長春光機所等科研院的航空航天科研力量和成果,面向太空大力發展航空航天產業。
  • 驅動產業數位化 培育發展新動能
    雲端互動、數據拼單、工業網際網路轉產……今年以來,線下經濟遭遇挑戰,以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數位技術為支撐的新業態新模式迅速「補位」,推動我國經濟社會發展。  當前,我國經濟運行延續穩定恢復態勢,如何搶抓產業數位化賦予的機遇,更好培育發展新動能?
  • 驅動產業數位化 培育發展新動能(政策解讀)
    本文轉自【人民日報】;雲端互動、數據拼單、工業網際網路轉產……今年以來,線下經濟遭遇挑戰,以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數位技術為支撐的新業態新模式迅速「補位」,推動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當前,我國經濟運行延續穩定恢復態勢,如何搶抓產業數位化賦予的機遇,更好培育發展新動能?
  • ...關於創新管理優化服務培育壯大經濟發展新動能加快新舊動能接續...
    最近習近平總書記在世界經濟論壇開幕式上指出,中國將不斷激發增長動力和市場活力,加大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力度,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牽住創新這個「牛鼻子」,推進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注重用新技術新業態改造提升傳統產業,促進新動能發展壯大、傳統動能換發生機。總體看,《意見》的出臺體現在「三個需要」上。
  • ...培育壯大經濟發展新動能加快新舊動能接續轉換的實施方案》的通知
    《關於創新管理優化服務培育壯大經濟發展新動能加快新舊動能接續轉換的實施意見》(內政辦發〔2018〕51號)精神,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實體經濟優化升級,培育壯大經濟發展新動能,實現新舊動能有效接續轉換,結合我市實際,制定實施方案。
  • 機器人產業崛起 轉型發展再添動能
    在經濟發展新常態下,河北智造機器人的崛起,對於我省構築新的產業版圖、推動產業轉型起到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為全省經濟轉型發展增添了新動能。近年來,我省將機器人產業發展作為工業提檔升級的一個重要內容。省第九次黨代會提出的積極培育壯大的七大新興產業集群中,特種機器人即位列其中。我省特種機器人產業在技術研發、企業數量、基地規模等方面,都代表了環渤海區域的較高水平,與長三角、珠三角的機器人產業發展集聚地一起,形成了國內機器人的產業高地。
  • 山東省政協「培育高質量發展新動能」專題調研工作綜述
    十二屆山東省政協立足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的總體思路,發揮人才薈萃、智力密集的獨特優勢,聚焦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組織全省政協系統力量持續開展專題調研。繼2018年「推進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2019年「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後,2020年圍繞「培育高質量發展新動能」,精心謀劃、持續發力,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履職答卷。
  • 「創新管理優化服務培育壯大經濟發展新動能加快新舊動能接續轉換...
    「創新管理優化服務培育壯大經濟發展新動能加快新舊動能接續轉換」系列專家解讀文章之二:   以包容性、創新性監管助推新動能   加快培育新動能是適應和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近年來,隨著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深入實施,「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蓬勃興起,新技術、新應用的不斷湧現,我國新動能發展已經初具規模。2016年前三季度,以新產業、新業態、新商業模式為代表的「三新」經濟增加值已超過GDP的15%,為經濟結構優化和轉型升級提供了新的活力。新動能培育和傳統動能的改造提升,不僅要靠市場機制發揮作用,更有賴於監管制度和治理模式的創新。
  • ...管理優化服務培育壯大經濟發展新動能加快新舊動能接續轉換的意見
    ,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當今世界,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呈現多領域、跨學科、群體性突破新態勢,正在向經濟社會各領域廣泛深入滲透。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深入實施,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蓬勃興起,諸多新產業、新業態蘊含巨大發展潛力,呈現技術更迭快、業態多元化、產業融合化、組織網絡化、發展個性化、要素成果分享化等新特徵,以技術創新為引領,以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為核心,以知識、技術、信息、數據等新生產要素為支撐的經濟發展新動能正在形成。
  • 優化產業結構 培育發展新動能 雲南省著力構建智能製造新體系
    雲南網訊(記者 胡曉蓉)12月24日,記者從雲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了解到,「十三五」以來,我省以「兩型三化」為核心促進產業轉型升級和結構優化,加速智能製造產業布局,不斷完善智能製造新體系,培育產業新動能。
  • 磐石市松山鎮:打造紅色引領「新引擎」,培育綠色發展「新動能」
    今年以來,磐石市松山鎮為深入貫徹落實 「紅色引領,綠色發展」理念,進一步挖掘紅色歷史文化,圍繞打造特色中藥材小鎮目標,加快產業結構調整步伐,培育綠色發展動能,推進新理念落地生根、開花結果。6月和9月,松山鎮分兩批次組織磐石市紅色歷史專家學者到松山鎮踏查,對紅色革命歷史進行全方位挖掘梳理,重點打造「楊靖宇將軍戰鬥地」「原磐石中心縣委所在地」「磐石市第一個農村黨小組誕生地」三塊金字招牌。完成黨建示範點——愛耕村研學基地建設。
  • 浙江培育發展新動能——生產性服務業「提質」
    不難發現,在轉型升級大背景下,蓬勃發展的生產性服務業,正給經濟高質量發展帶來更多充滿活力的新動能。「設備新,產品自然好,有了訂單,就有實力更新好設備,這是一個良性循環。」此間,生產性服務業發展被確定為優先發展交通運輸業,大力發展現代物流業,有序發展金融服務業,積極發展信息服務業,規範發展商務服務業。及至「十二五」規劃,則明確要求有序拓展金融服務業,大力發展現代物流業,培育壯大高技術服務業,規範提升商務服務業。
  • 產業結構優化換擋提速 海南自貿港培育經濟新動能
    從海南省的產業結構演變過程來看,近十年第一產業和第二產業佔比呈逐年下降趨勢,第三產業呈擴張態勢。2019年第三產業產值佔比接近六成,主要因為自2009年獲批建設國際旅遊島及2015年的「多規合一」改革後,海南島產業情況有所好轉,尤其是旅遊行業得到快速發展,增加了旅遊收入和第三產業的就業。
  • 山東豐源集團股份公司:適應新常態 培育新動能 加快新發展
    「創新發展看棗企」採訪團首次走進山東豐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通過產業結構調整、產業轉型升級的一個個項目,山東豐源集團開拓創新,不斷改造提成傳統動能,加快培育壯大新動能,不僅保持了經濟運行中向好的發展態勢,而且夯實了加快產業結構轉型和升級的發展後勁。
  • 南明區:發展「芯」產業 引育「芯」動能
    2018年,集成電路被列為加快製造強國建設五大產業首位。同年12月,省政府印發《貴州省十大千億級工業產業振興行動方案》,指出以設計為龍頭、製造為核心、封裝測試為支撐,培育集成電路產業。作為省會貴陽的核心區,南明區積極搶抓發展新機遇,聚焦推動「芯」產業,引育 「芯」動能。
  • ...創新管理優化服務培育壯大經濟發展新動能 加快新舊動能接續...
    ,強化制度創新,培育壯大經濟發展新動能,加快新舊動能接續轉換,經省政府同意,提出以下實施意見。,培育壯大經濟發展新動能,加快利用新技術、新業態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創造更多適應市場需求的新產品、新模式,大力振興實體經濟,為建設五大發展美好安徽奠定堅實基礎。
  • 澎湃新動能——株洲市加速新舊動能轉換促進高質量發展解碼(上)
    在新發展理念指引下,株洲從清水塘破局做「減法」,向「中國動力谷」發力做「加法」。這個承載新中國工業榮光的老工業城市,正從轉型升級、新舊動能轉換的強烈陣痛中重獲「新生」,躍升為國家重要先進位造業新城,在實施「三高四新」戰略中迸發出澎湃新動能。把握新方位——不看短期看長遠,為發展闖關,為未來蓄勢清水塘,曾是中國版「魯爾區」。
  • 德建集團「走出去」培育發展新動能
    「我們在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加快新舊動能轉換方面,立足企業實際,選擇了以開放帶動發展、以合作謀求多贏的發展理念,除繼續做強做大建築板塊外,我們拓展了建築產業化、投資貿易、新能源、生物醫藥等發展新動能,加快了企業轉型升級。 」德建集團董事長、黨委書記靳海洋介紹。
  • 山東魚臺:品牌戰略培育農業發展新動能
    「我們整個示範園今年種植了2500多畝『五統一』水稻,因為稻米品質好、顆粒飽滿,每畝比往年能增收80-100斤,畝產可達1200斤。」閆領階激動地說。俯瞰魚米之鄉提到魚臺,就讓人聯想到江北「魚米之鄉」;說起魚臺大米,就不得不提到魚臺「五統一」綠色稻米。
  • A5301 全力打造一流創新生態培育壯大轉型發展新動能
    A5301 全力打造一流創新生態培育壯大轉型發展新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