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段時間,生產性服務業再度成為熱詞——
不久前,《浙江生產性服務業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 (2019-2022年)》(以下簡稱《計劃》)出爐,《計劃》稱,將著力做大生產性服務業規模、優化結構,到2022年,生產性服務業增加值達到23500億元,年均增速7.2%左右,佔服務業增加值比重超過63%。
而在剛剛過去的7月,浙江公布的上半年經濟運行情況顯示,今年1月至6月,服務業增加值增速高於生產總值1.2個百分點,其中,金融、軟體和信息技術等生產性服務業增加值分別達到了11.7%、12.1%。
不難發現,在轉型升級大背景下,蓬勃發展的生產性服務業,正給經濟高質量發展帶來更多充滿活力的新動能。
「設備新,產品自然好,有了訂單,就有實力更新好設備,這是一個良性循環。」
賦能製造 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如果沒有足夠的錢買好設備,怎麼辦?對不少經營者來說,眼下,融資租賃已成為他們解決難題的重要方式之一。
「簡單地說,和房貸差不多,就是租賃公司把設備買下來給我們用,我們再分期還款給他們。」談及融資租賃,在杭州經營著一家機械零部件企業的老張說。
兩年前,老張第一次通過融資租賃購置了一臺高端工具機設備,應用到生產線上後,產品穩定性立即有了明顯提升。
他表示,對資金有限的中小企業來說,購置設備是一項不小的投入,如果不買,企業很可能原地踏步,買,每臺設備都不便宜,融資租賃則可以幫助企業以較低的成本先行獲得設備投入生產經營。
「設備新,產品自然好,有了訂單,就有實力更新好設備,這是一個良性循環。」老張說。
而除了「輸血」,生產性服務業也能賦予製造業更多的附加值。
比如,工業設計。作為新材料、新工藝等的整合應用,其在製造產業鏈中的作用舉足輕重。導報記者了解到,目前的工業設計,已經不僅僅可以把產品變得更美觀,而且能把科技變成產品。
那麼,給製造業植入「設計」的大腦,威力究竟有多大?在浙江,有兩個百億產業集群——嘉興的集成吊頂產業集群以及餘姚的集成環保灶產業集群,都是極具說服力的體現。
就具體的賦能方式而言,傳統產業智能化改造是其一。比如,有家做割草機的企業,利用設計對產品進行改造後,就把割草機變成了遊泳池清潔器、下水道清潔器等新產品。
新興產業應用是其二。早前,上虞一家醫療器械有限公司採用了浙江大學工業設計團隊研發出的新技術,隨後,其開發出的智能護理機在市場上受到了消費者的普遍青睞。
上述之外,個性化定製同樣使工業設計有了大展拳腳的機會。
群升集團是永康的一家門企,早前,其專門開發軟體推出了電腦的個性化定製,只要點一點滑鼠,消費者喜歡什麼,可以自己在電腦裡設計好,訂單就會自動轉入生產流程,這樣一來,不僅讓用戶成為設計師,產品也更為個性化。
「它是引領產業向價值鏈高端提升、實現彎道超車的關鍵環節和根本途徑。」
待開發的藍海 什麼是生產性服務業?導報記者了解到,它是生產上下遊活動的延伸,主要為生產經營主體而非直接向消費者提供的服務,其本質上是一種中間投入。
近年來,從概念萌生到蓬勃發展,生產性服務業的內涵和外延也在不斷變化——
早在2006年,「十一五」規劃就明確提出拓展生產性服務業,大力發展主要面向生產者的服務業,細化深化專業化分工,降低社會交易成本,提高資源配置效率。
此間,生產性服務業發展被確定為優先發展交通運輸業,大力發展現代物流業,有序發展金融服務業,積極發展信息服務業,規範發展商務服務業。
及至「十二五」規劃,則明確要求有序拓展金融服務業,大力發展現代物流業,培育壯大高技術服務業,規範提升商務服務業。
如今,生產性服務業包含了專業服務、信息和中介服務、金融保險服務以及與貿易相關的各種服務,涉及農業、工業等產業的多個環節。
一直以來,在經濟學上有一條「兩個70%」的經濟規律,即服務業增加值佔GDP的70%,生產性服務業佔服務業增加值的70%——達到了這「兩個70%」,就意味著經濟實力邁向了高水平。
眼下,一些國家正是依靠研發設計、商務服務、市場營銷等生產性服務業領域的領先優勢,主導著全球生產網絡和產品價值鏈。
之於我國,在新一輪科技革命以及結構調整、產業轉型的機遇下,同樣正加快推進智能製造,努力實現從製造大國到製造強國的轉變。
這個過程中,生產性服務業則被視為引領產業向價值鏈高端提升、實現彎道超車的關鍵環節和根本途徑。
「到2022年,生產性服務業增加值達到23500億元,佔服務業增加值比重超過63%。」
這塊經濟拼圖,浙江要做大 長時間以來,走在改革
前列的浙江,圍繞積極培育
經濟發展新動能,始終不斷加
快發展生產性服務業,並取得
了積極成效——
剛剛過去的7月,浙江公
布的上半年經濟運行情況顯示,今年1月至6月,服務業增加值增速高於生產總值1.2個百分點,其中,金融、軟體和信息技術等生產性服務業增加值分別達到了11.7%、12.1%。
不過,有專家表示,從目前來看,浙江生產性服務業總量規模依然偏小、行業發展不均衡、產業融合度不高。結構上,科技含量較高的研發設計與其他技術服務、節能與環保服務比重偏低,專業化、規模化水平較低,與製造業聯動發展不足。
正因為此,不久前,《浙江省生產性服務業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2019-2022年)》出爐。《計劃》稱,將以高質量發展為主線,著力做大生產性服務業規模、優化結構,提升專業化服務水平,建設一批高水平生產性服務業集聚示範區,培育一批行業領軍企業,實施一批重大項目,加快生產性服務業向價值鏈高端提升,構建產業競爭新優勢。到2022年,生產性服務業增加值達到23500億元,年均增速7.2%左右,佔服務業增加值比重超過63%。
《計劃》還提及,未來將重點發展軟體與信息、科技、現代物流、金融、數字貿易、創意設計、檢驗檢測認證、節能環保、商務、人力資源等10個重點領域的生產性服務業。
比如,檢驗檢測認證。記者注意到,接下來浙江將全面提升檢驗檢測供給質量,重點發展檢驗、檢測、標準、計量、認證認可等第三方檢驗檢測認證服務。
其中包括引進培育一批國內外知名檢驗檢測品牌機構,推廣「智慧檢測」「共享實驗室」等檢驗檢測新模式,加快建立產業計量測試技術服務體系,建設一批國家、省級產業計量測試中心,培育一批計量校準服務品牌,全面推動校準服務業發展,深入推進浙江省認證認可檢驗檢測綜合改革試點,等等。
相應的目標是,到2022年,檢驗檢測認證產業收入達300億元以上,基本形成適應浙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檢驗檢測認證服務體系。
(文章來源:市場導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