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託產業基礎 突出優勢行業 鹽城市力促生產性服務業集聚發展

2020-12-11 華龍網

黨的十八大以來,鹽城市堅持把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作為深化產業結構調整的戰略重點,依託汽車等產業基礎,加快推進生產性服務業發展和空間集聚,以重點項目建設和龍頭企業培育為主抓手,服務業提速增效取得明顯進展,呈現出比重提高、速度加快、結構優化、水平提升的良好態勢,為全市經濟轉型升級和持續健康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服務業發展速度明顯加快

鹽城市近年來服務業發展提速,總量規模不斷擴大,有效帶動和促進了經濟轉型升級。2016年,全市完成服務業增加值1992.2億元,是2012年的1.7倍,佔GDP比重由2012年的38.2%上升到2015年的43.5%,年均提高1.3個百分點;2016年,全市完成服務業投資1542.5億元,是2012年的2.3倍,年均增長22.8%;完成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630.9億元,是2012年的1.6倍。

服務業內部結構持續優化

該市服務業內部結構持續調優,以科技服務、現代物流、信息服務為主體的生產服務體系正在加快形成,生產性服務業、新興高端服務業佔比呈現快速提升的態勢。2016年,全市生產性服務業增加值佔服務業增加值的比重為40.5%,以物流、金融、信息技術服務等為代表的現代服務業年均增幅均超過同期GDP增長速度1.8個百分點。新興高端服務業項目不斷落戶鹽城,五年內先後引進了省級大數據產業園、中汽中心鹽城汽車試驗場、中建材環境服務總包等知識含量高、輻射能力強、填補全市空白的服務業項目。

服務業集聚效應逐步顯現

鹽城始終將現代服務業集聚區當作實現服務業快速發展的主陣地,強化服務業的集聚集約發展。到2016年底,全市擁有現代物流、科技信息等八大類市級以上服務業集聚區31家,其中省級現代服務業集聚區8家,省級生產性服務業集聚示範區2家。2016年,31個市級以上服務業集聚區完成投資204.5億元,成為拉動全市服務業投資的主要力量;完成營業收入511.5億元,實現稅收26.9億元,集聚區特別是依託傳統產業基礎和新興大數據產業的集聚區正日益成為支撐全市服務業總量擴張、層次提升和結構優化的主陣地和主戰場,對全市服務業發展的示範引領作用日益增強。

服務業貢獻份額大幅提高

2016年,鹽城市實現服務業稅收收入287.7億元,是2012年的1.4倍,年均增長8.3%,服務業稅收對全部稅收貢獻過半,服務業已成為全市重要的稅源支柱產業。服務業從業人員從2012年的164.5萬人上升為2016年的176萬人,佔全市從業人口比重達到39.5%,服務業已經成為吸納社會勞動力就業、提高城鄉居民收入的重要渠道。全市規上服務業企業從2012年的484家上升到1504家,年均增長32.8%;規上服務業營業收入597.1億元,是2012年的3.1倍,年均增長32.3%。

束珝 徐靜

相關焦點

  • 發展先進生產性服務業 成都未來怎麼幹
    生產性服務業是世界城市搶佔產業競爭制高點、提升城市能級位勢、構建國際供應鏈體系的關鍵產業。在11月20日舉行的成都市先進生產性服務業發展大會上,《成都市生產性服務業發展總體規劃》(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規劃》)首次亮相。結合成都城市長遠發展目標,《規劃》提出近中遠三個階段目標。
  • 全面打響「成都服務」品牌 成都生產性服務業發展總規亮相
    生產性服務產業是與製造業直接相關的配套服務業,指為保持工業生產過程的連續性、促進工業技術進步、產業升級和提高生產效率提供保障服務的服務行業。國際普遍認為,當服務業佔GDP的70%、生產性服務業佔服務業的70%時,城市進入了以創新為主動能的服務經濟時代。
  • 十四五:發展壯大生產性服務業對重慶的戰略意義
    悅來國際會展城助力重慶打造「設計之都」,是重慶近年來高度重視生產性服務業發展的一個縮影。《中共重慶市委關於制定重慶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提出「推動生產性服務業向專業化和價值鏈高端延伸,推動各類市場主體參與服務供給,加快發展研發設計、現代物流、現代會展、法律服務等服務業,建設國家檢驗檢測高技術服務業集聚區。」
  • 兩大方案促生產性服務業搶佔制高點
    為深入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加快發展生產性服務業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升級的指導意見》和《省政府關於加快發展生產性服務業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升級的實施意見》,6月29日,我省出臺了《江蘇省生產性服務業雙百工程實施方案》(《百區提升示範工程實施方案》和《百企升級引領工程實施方案》)。兩個升級版實施方案,意味著我省發展生產性服務業將有創新模式。
  • 構建具有鮮明特色現代服務業產業體系
    總體要求 堅守「兩條底線」跨越式發展    堅持主基調主戰略,堅守發展與生態兩條底線,充分發揮貴州省生態、資源和後發優勢,堅持市場化、高新化、融合化和集聚化導向,圍繞物流、人流、資金流、信息流,突出重點領域大力發展生產性服務業和生活性服務業,突出關鍵環節著力推動改革創新、集聚發展、平臺建設、市場主體和項目建設,積極構建與工業化、城鎮化相協調的服務業發展新格局,努力形成具有鮮明貴州特色的現代服務業產業體系
  • 三大領域十二個產業方向 青島出臺行動計劃加快現代服務業集聚區發展
    《行動計劃》提出,爭取到2022年,現代服務業集聚區實現數量、規模、質量、效益同步提升,基本形成規劃布局合理、協同推進有力、產業特色突出、集聚效應明顯的發展新格局。依託所在區市資源稟賦和產業優勢,集聚區成為區域發展的重要支撐。高起點規劃建設的金家嶺金融區,過億元稅收樓宇達到20座。上半年,該區域金融業增加值85.43億元,增速13.1%,佔嶗山區GDP比重21.5%。
  • 省發展改革委開展第四批省級生產性服務業集聚示範區認定工作
    省發展改革委開展第四批省級生產性服務業集聚示範區認定工作 發布日期:2019-09-29 16:18 來源:省發展改革委辦公室 字體:[大 中 小] 為了更好發揮集聚示範區在加快發展生產性服務業發展促進產業轉型升級中的引領輻射帶動作用
  • 關於印發青島市加快現代服務業集聚區發展行動計劃(2020—2022年...
    一、總體目標  爭取到2022年,現代服務業集聚區實現數量、規模、質量、效益同步提升,基本形成規劃布局合理、協同推進有力、產業特色突出、集聚效應明顯的發展新格局。  空間更加集中。爭取省級以上服務業集聚區達到15家以上,新認定市級現代服務業集聚區30家左右,同時引導各區(市)、經濟功能區培育儲備一批重點服務業集聚區。  產業更加集聚。
  • 上海退出低端製造業打造生產性服務業
    新華網上海10月30日電(記者 徐壽松)老工業基地在引進設計、研發、營銷等中心時,實現功能轉型、整體產業結構升級。日前,上海在閘北區正式啟動中心城區內最大的生產性服務業集聚區建設。     此舉表明,上海開始放棄對低端製造業的爭奪,改而向高端生產、服務業融合領域進軍,並為長三角世界級製造基地提供服務支撐。
  • 生產性服務業是我國經濟發展方向
    現在越來越多的國家主動地把服務業分為生產性服務業和消費性服務業,著力發展生產性服務業,推動現代工業升級換代,使服務業成為工農業發展的重要動力。假如把服務業簡單理解成消費娛樂產業,而沒有充分意識到服務業對傳統農業和工業的促進作用,沒有看到服務業對現代工業發展的輔助性作用,那麼,在發展服務業過程中就會本末倒置,就會把娛樂業視為服務業的全部或服務業發展的主要方向。
  • 浙江培育發展新動能——生產性服務業「提質」
    這段時間,生產性服務業再度成為熱詞——不久前,《浙江生產性服務業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 (2019-2022年)》(以下簡稱《計劃》)出爐,《計劃》稱,將著力做大生產性服務業規模、優化結構,到2022年,生產性服務業增加值達到23500億元,年均增速7.2%左右,佔服務業增加值比重超過63%。
  • 學習德國工業4.0版,國務院細分生產性服務業重點領域
    近年來陸續出臺了家庭、養老、健康、文化創意等生活性服務業發展指導意見,服務供給規模和質量水平明顯提高。與此同時,生產性服務業發展相對滯後、水平不高、結構不合理等問題突出,亟待加快發展。生產性服務業涉及農業、工業等產業的多個環節,具有專業性強、創新活躍、產業融合度高、帶動作用顯著等特點,是全球產業競爭的戰略制高點。
  • 評論:化解阻礙生產性服務業發展四大難題
    2013年我國第三產業總量和GDP佔比均超過第二產業。這也意味著,我國經濟正從「生產時代」步入「服務時代」,一場深刻的「服務革命」已經到來。當前阻礙我國生產性服務業發展的主要難點和障礙有四個方面。可以說,這是未來相當長一個時期內,我國發展生產性服務業的最大難點,即「發展生產」與「發展服務業」兩類政策的普遍性「不兼容」問題。  如果說,「服務時代」相當於手機的4G時代一樣,那麼,我國現行產業政策大多還停留在2G或3G時代。在這樣一種大背景下,不少領導幹部和決策制定者普遍不熟悉服務業,對服務業ABC還處於啟蒙狀態,對於如何發展服務業還一片茫然。
  • 產業結構優化升級 現代服務業快速發展
    大部分行業的增幅都在100%之上,尤其是金融業達到了620%。  從行業分類來看,生產性服務業、社科文、貿易、投資業數量上呈現翻倍增長,工業保持平穩態勢。  現代服務業的蓬勃發展,也正體現了開發區大力發展「4+1」主導產業體系的鮮明特徵,在打造生物醫藥、信息技術、高端裝備製造、新能源新材料四大產業的同時,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為產業轉型升級、產城融合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 藉助區位優勢謀劃高質量發展 打造城市副中心和產業集聚區
    近日,南朗鎮黨委書記劉銳濠在「對標先進,迎難而上」的主題系列採訪中表示,此趟中山市黨政代表團前往佛山、江門、深圳、東莞考察學習,每到一個城市,南朗都能從中找到「破隱憂、強基礎、增後勁」的借鑑之處,南朗也將藉助區位優勢和其他城市的發展經驗,努力將偉人故裡建設成為中山「環灣布局向東發展」的城市副中心和產業集聚區。
  • 江西省服務業發展「十三五」規劃 推進節能環保服務業發展
    四、發展布局依託各地區位優勢、資源稟賦和產業基礎,遵循服務業分布規律和工業化城鎮化發展趨勢,進一步優化重點產業空間布局,著力構建「一核集聚、兩軸帶動、七帶輻射、百點支撐」的服務業發展格局。(一)一核集聚充分發揮南昌省會城市的綜合優勢和獨特功能,重點發展金融保險、現代物流、總部經濟、商務會展、品牌消費、文化創意、虛擬實境VR產業、服務外包、高技術服務業、旅遊休閒、健康養老等產業,打造都市型高端服務業核心集聚區。
  • 農業部:加快發展農業生產性服務業
    記者從發布會上獲悉,近年來,隨著現代農業深入發展,農業生產性服務業加快發展,各類服務組織蓬勃興起,數量超過115萬個,服務領域涵蓋種植業、畜牧業、漁業等各個產業,湧現出全程託管、代耕代種、聯耕聯種等多種服務方式。
  • 無錫市服務業發展重點推進八大產業
    2018年,無錫市深入貫徹中央、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認真落實市委十三屆六次全會精神,緊緊圍繞產業強市主導戰略,積極貫徹發展新理念,把握引領發展新常態,紮實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完成了全市服務業相關重點工作各項時序目標任務,服務業發展取得了一定成效。
  • 劉荷:以現代服務業助力實體經濟 共創高質量發展新局面
    這其中更是突出強調:「始終把實體經濟作為高質量發展落實趕超的第一支撐」,對現代服務業也提出了「提比重、促融合」的發展要求。我們認為,以現代服務業助力實體經濟,是共創高質量發展新局面的重要途徑。為此建議: 一是強基礎,聚焦重點領域,不斷提升現代服務業發展速度和質量。 根據福建服務業的比較優勢和資源稟賦,突出導向性和拉動性,依託「海絲」核心區優勢和生態優勢,以現代物流、金融業、旅遊業為主導,以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電子商務、科研和技術服務業為先導,引導資源向這些領域集聚,形成福建特色的優勢服務業。
  • 吉林省服務業發展亮點觀察
    重點行業實現創新突破,鑄就堅實發展基礎 放眼全省,現代物流、商務服務、信息諮詢等生產性服務業加快發展;健康養老、社區服務、休閒娛樂等生活性服務業服務功能和水平不斷提升。金融、旅遊、文化產業實現高速增長。 「熱電廠把設備維修工作交給我們的專業隊伍,既降低了成本,又保證了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