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活就業人員退休後,養老金待遇和正常退休的人有差別嗎?

2020-12-14 社保分析師

靈活就業人員繳納的社保和單位繳納的社保沒有區別,只不過因為靈活就業繳納人員繳納的身份不同,所以養老、醫療保險的待遇,養老金計算方式和醫保的報銷比例都是一樣的,但是這兩者仍然有三個地方不一樣。

1、靈活就業人員只需要繳納兩險,相對於職工來說少了生育、失業和工傷保險。

2、靈活就業人員需要個人承擔一部分的統籌繳費。以養老金為例,如果在單位繳納的話,個人承擔8%,單位承擔20%進入統籌帳戶,如果靈活就業繳納,個人承擔全部20%,但其中仍然只有8%進入個人帳戶,因此個人帳戶的錢會差很多。

3、部分地區靈活就業的女性要55歲才能退休,而普通女工人只需要50歲就可以退休。

要了解的一個事情是,個人繳納的社保,又叫居民社保,主要針對自由職業者,無業居民,兒童和老人這一類人的社保,以個人身份繳納的社保,只包括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兩種。

以北京市為例,自由職業者以本事上一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作為繳費基數,按20%的比例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要注意四,交的錢只有40%進入個人帳戶,剩餘的60%進入統籌帳戶。

每個地區繳費基數不一樣,養老保險的繳費基數一般是18%-28%,醫療保險一般是6%-10%。加入所在地社保繳費基數是3000元,那麼按照18%的養老保險比例和6%的醫保比例繳納,一個月需要繳納720元。

相關焦點

  • 靈活就業人員退休以後,養老金待遇每年也會增長嗎?
    目前我國有很多靈活就業人員,這些人的社保都是自己繳納的,那在這些靈活就業人員退休之後,他們養老金每年是否會增長呢?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一下什麼是靈活就業人員,以及他們養老金的發放方式。
  • 正常辦理退休和辭職自己交養老保險辦理退休,養老金的差別大嗎?
    正常辦理退休和辭職以後,自己來交這個養老保險,辦理退休養老金有沒有差別?實際上這個問題,主要還是取決於,你的一個繳費指數來決定,因為你都說了正常辦理退休,那麼也就意味著,你可以一直在工作單位工作下去,並且你的繳費年限,都是能夠正常累積的,所以說這個繳費年限,和你辭職以後,自己選擇以靈活就業的形式,來繳納個人的基本養老保險,他獲得的這個養老金待遇,實際上是大體相同的,是沒有區別的,因為累計繳費年限是相同的一個條件!
  • 靈活就業人員有希望50歲退休嗎?為什麼人們總盼著提前退休?
    靈活就業人員由於收入不穩定,工作條件很艱苦,非常盼望著早點退休。國家設置的靈活就業人員退休年齡是,女同志55歲、男同志60歲。像青海、四川等一些地區女同志退休年齡仍然執行的是50歲。有的人想,如果不管男女都能夠靈活就業人員50歲退休就好了。
  • 靈活就業人員,什麼時候可以辦理退休呢
    先弄明白什麼是靈活就業人員:所謂靈活就業人員:就是非國家公務人員之外的就業人員,沒有和任何就業單位籤訂勞動合同,繳納社保的人員。而靈活人員退休指的是:上述的沒有用人單位繳納社保的人員,通過自負自繳社保費用,達到一定年齡後開始享受社保退休待遇的人員。靈活就業人員在符合繳費期限(最少15年)的要求下就可以辦理退休,享受退休保險金待遇:男性60歲,女性55歲。
  • 女性靈活就業人員是50歲退休,還是55歲退休?
    另外按照《社會保險法》的規定,如果達到法定退休年齡,養老金累計繳納滿15年的,就可以按月享受養老金待遇。 女性靈活就業人員是50歲退休,還是55歲退休?這種情況比較複雜,這需要分兩種情況來回答。
  • 靈活就業人員,多大年齡辦理退休呢?
    作為靈活就業人員來講,其實它跟我們的企業在職職工基本上是沒有本質區別的,因為靈活就業人員所參加的基本養老保險,也是屬於職工養老保險的範疇,他跟企業在職職工,包括現行的這個機關養老保險的繳費群體,都是相同的法定退休年齡男性,按照60周歲去辦理退休,女性幹部按照55周歲去辦理退休,女性工人按照50周歲去辦理退休。  自己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對比,到底是多少歲來辦理退休。
  • 事業編人員在職和退休工資待遇的差別是這樣形成的
    事業編人員在職和退休,工資待遇有差別嗎?當然肯定是由有差別的,因為兩者的屬性不一樣,在職時我們領取的是工資,工資是什麼,就是勞動報酬,退休後我們領取的是養老金,而且還是基本養老金,這是完全不同的兩種性質。
  • 30年工齡,退休能領多少養老金,企業退休和事業單位差別有多大?
    導讀:退休時有30年的工齡,領取多少養老金,需要考慮以下兩方面因素:一是以何種方式辦理退休的;二是養老金(退休金)的計算方式。在養老金雙軌制改革以前:機關事業單位退休職工領取的是退休金,企業退休職工(含靈活就業人員)領取的是養老金,二者的計算方式有明顯差異。
  • 其它條件相同,正高和副高職稱人員退休後養老金差別大嗎?
    在其它條件相同的情況下,正高和副高職稱人員退休後工資差別大嗎?大約多少?老張晉為正高后,對老張崗位工資、薪級工資、績效工資及生活補貼都會有較大幅度的提升,如老張原來是副高5級,那么正高4級應該比之前多1000元以上。但,對老張與老李的養老金有多大差異呢?我們來看一下養老金。
  • 延遲退休以後,靈活就業繼續參保,可以和之前的社保合併嗎?
    延遲退休以後,靈活就業繼續參保,可以和之前的社保合併嗎?那麼延遲退休以後,如果作為靈活就業人員繼續參保,完全可以和之前的社保來進行合併的。因為無論你之前是作為企業在職職工參保的,自己的個人社保也好,還是作為靈活就業人員自己參保的社保也好,那麼他們都是這種職工養老保險,所以說職工養老保險的年限是可以正常累積計算的。比如說你曾經在企業單位工作了13年。
  • 靈活就業人員按照60%和100%繳費,以後領取養老金,有多大差別?
    導讀:靈活就業人員按照60%和100%參保繳費,以後領取養老金,有多大差別?實際上:差別很大,主要體現在以下3個方面:一是個人帳戶養老金;二是基礎養老金;三是回本時間。下面結合問題,通過數據對比,做具體分析,希望能夠對你有所幫助!
  • 退休年齡到了,在單位辦退休和在社會上辦退休,待遇有什麼不同?
    問題:到退休年齡,在單位辦退休和社會上辦退休,兩者有什麼不同?題主說的應該是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參保人員辦理退休的待遇問題,或者說就是在問養老金的計算有何不同。在單位辦退休的概念比較清晰,在社會上辦退休,指什麼情況,有些同志不見得清楚。其實主要是指沒有穩定工作單位,個人繳納全部社保費用的人,包括普通個人存檔身份參保人員,靈活就業人員,4050人員和失業人員。那麼到了退休年齡,在單位辦退休和社會上辦退休,兩者有什麼不同呢?要分退休審批和養老金待遇兩方面來說。
  • 2020年退休,買斷工齡會影響正常退休和養老金高低嗎?
    昨天就有一個網友給我留言說,如魚我今年2020年退休,但是我以前已經買斷工齡了,就是說買斷工齡30年,那麼今年我退休,我會不會影響我今年退休和我養老金的待遇,這裡如意就給大家講一講,買斷工齡是什麼意思?
  • 省人社部門解讀:企業職工和靈活就業人員正常退休有關政策
    東北網8月23日訊(記者 孫英鑫)23日,省人社部門發布了企業職工和靈活就業人員正常退休有關政策,對人們關心的一些熱點問題進行了解讀。  參保人員退休時間認定問題  依據勞社部發[1999]8號文件,實行居民身份證與職工檔案相結合的辦法。
  • 自由職業者和企業在編人員退休之後,退休金會有區別嗎?
    自由職業者和企業在職職工退休以後,所獲得退休金的待遇會有區別嗎?所以說我們沒有工作單位的個人,也完全可以按照自由職業者靈活就業的形式,來繳納自己的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最終所獲得養老金的待遇,包括退休醫保的待遇和在職企業的職工是完全一致的,是沒有任何區別的。雖然說養老金的待遇是完全一致的,但是再繳納養老保險的過程中還是有很明顯的差別。
  • 【市民雲解讀】靈活就業人員如何辦理退休?
    【市民雲解讀】靈活就業人員如何辦理退休?隨申辦市民雲APP按照國家和本市規定,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靈活就業人員,男性年滿60周歲、女性年滿55周歲,累計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滿15年,符合國家關於養老待遇領取地確定為本市條件的,可以在本市提出按月領取城鎮職工基本養老金申請
  • 靈活就業的女性,50歲和55歲時退休?看完心裡有數了!
    很多靈活就業的女性都會繳納社會保險,所以她們在50歲和55歲時就退休了?希望通過今天的分享來解決你的問題。事實上,退休年齡與工作單位和社保繳費類型有關。社會保險全稱為「社會保險」。社會保障分為三類:一是企業為職工支付的城鎮職工社會保障,二是靈活就業人員支付的自由職業者社會保障,三是農村失業人員支付的城鄉居民社會保障。1.城鎮職工社會保障正常法定退休年齡:女職工50歲,女幹部55歲,男職工60歲;2。
  • 女靈活就業人員養老保險交了20年,50歲可以退休嗎?為什麼?
    問題:女性靈活就業養老保險已交了20年,其中自己交了15年,單位交了5年,50歲可以退休嗎?為什麼?不一定。簡單地回答可以還是不可以是不負責任的。題主實際是在問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女性參保人應該如何確定法定退休年齡的問題。有三種可能45歲,50歲和55歲。
  • 靈活就業社保和單位社保相同嗎?最終獲得的養老金待遇會一樣嗎?
    靈活就業人員繳納的社保,和企業單位人員繳納的社保一樣嗎?領到的退休金會不會是相同的呢?這個靈活就業人員繳納的社保,實際上它也是屬於職工養老金的一個範疇。當然作為企業在職職工來講,他所參保的也是職工養老保險的範疇,所以說他們二者之間是同屬於一種養老保險,是沒有任何區別的。
  • 中小學教師退休待遇與高校教師退休待遇有什麼差別?
    現在國家在醫院和高校試點取消事業編制限制,打造更加靈活的用人機制。2014年10月,國家推動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大家都開始參加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的待遇有四大部分:基礎養老金、個人帳戶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和職業年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