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活就業人員繳納的社保,和企業單位人員繳納的社保一樣嗎?領到的退休金會不會是相同的呢?這個靈活就業人員繳納的社保,實際上它也是屬於職工養老金的一個範疇。當然作為企業在職職工來講,他所參保的也是職工養老保險的範疇,所以說他們二者之間是同屬於一種養老保險,是沒有任何區別的。
當然最終養老金的待遇高低,取決於很多必備的條件,那麼這些必備條件有哪一項不相同,就意味著自己所獲得的養老金待遇,也會有所不同。比如說累積參保年限,這樣的一個條件就是直接決定養老金高低,一個非常重要的條件。
舉個例子按照靈活就業人員參保和按照企業在職職工參保,那麼擁有一個不同的累計參保年限,實際上最終獲得的養老金待遇也會是不相同的。雖然說他們倆都屬於同一種養老保險,但是這個累計繳費年限是直接決定,自己養老金待遇高低的一個重要因素。
還有就是平均繳費指數。平均繳費指數的高低也決定養老金待遇的高低。平均繳費指數可以由60~%300%,自由的選擇,那麼根據個人的經濟能力,作為靈活就業參保人員都是可以自由的選擇,而且每一年在交費的過程中可以自由的進行變換。選擇的繳費指數越高,那麼所獲得的養老金待遇,相對來說也是比較高的。
所以說自己能不能夠獲得一個較高的養老金,並不在於自己參保的是靈活就業的養老保險還是企業在職職工的養老保險,因為不論是哪一種養老保險,對於計算養老金的方式方法都是完全相同的。都取決於累計繳費年限,平均繳費指數和社會平均工資,這三大主要條件來決定。
那麼最終能不能獲得一個相同的養老金呢?主要還是根據這些因素來決定。當然靈活就業人員和企業在職職工最大的區別就是,繳費比例是不相同的。因為這個企業在職人員我們都知道,他的這個繳費比例,是由企業單位和個人來共同承擔完成這個社保的交費。而作為靈活就業的個人,實際上就需要個人自主,來全額承擔自己的一個繳費比例了,所以說,這一點是有明顯的一個區別。
當然作為靈活就業的個人,自己所承擔的社保繳費比例會更多。因為畢竟是自主需要全額承擔所有的一個繳費比例。靈活就業人員需要承擔20%的繳費比例。那麼企業在職職工個人只需要承擔8%的一個繳費比例,所以說他們二者之間幾乎是有接近於兩倍半的一個差距。但是最終進入到個人帳戶的比例都是按照8%進行劃轉的,所以說,計算養老金的待遇是沒有任何偏差的。
感謝閱讀,每天講點退休知識那點事兒,本人專注於社保和退休領域,有喜歡我文章的小夥伴可以加我的關注,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