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三方聯合設中心研究與水相關項目

2020-12-15 中國水網

國大、公用事業局與荷蘭公司 聯合設中心研究與水相關項目

  一顆雨點落在集水區最遠處,20分鐘內就能流到濱海蓄水池,比開車還快。雨水猛漲時應如何控制蓄水池的水位、雨點穿越空氣中的煙霧後又受到了多少汙染,這些都是公用事業局希望科學實驗室能給予的答案。

5年撥款6400萬元

  新加坡國立大學、荷蘭代爾夫特水利公司(Delft Hydraulics)與公用事業局昨天下午籤署聯盟協議,承諾在5年內撥出6400萬元成立研究中心,進行水利、水文地理、水質及水底生態的研究,和水資料及政策的分析。

  中心將在未來7年聘請70名研究員,並栽培40名博士生及360名碩士生,以滿足新加坡在水務方面的專才需要。

聯辦雙碩士課程

  國大也將同代爾夫特科技大學(TU Delft)聯辦水源管理及水利工程雙碩士課程。首屆課程明年8月開課,學生將在本地念一年,然後去荷蘭念第二年。

  代爾夫特水利公司是荷蘭的頂尖水研究及諮詢公司之一,過去80年為海內外客戶提供有關水的技術援助及專家意見,包括最近為公用事業局研究濱海蓄水池的水流動屬性。

  荷蘭是低洼國,約半數土地面積不超過海拔1公尺,洪水一度泛濫成災。以風車聞名的荷蘭,在建造及管理排水道、築堤、水壩方面自有一套系統,在預測暴風雲及監測河水流量等方面也頗有心得。

  地少的新加坡視水為特別寶貴的資源。正如荷蘭王儲威廉·亞歷山德拉(Willem-Alexan-der)曾說:「沒水,就沒前途!」
  政府一方面展開水道美化工程把新加坡打造成「花園與濱水的城市」,另一方面則致力於將新加坡發展成水務業環球樞紐。

  國立研究基金會(National Research Foundation)去年7月宣布,將在5年內撥出3億3000萬元推動環境及水務科技的發展。

貿工部政務部長易華仁昨早宣布,將投入其中的6000萬元開發世界級研究中心,以進行水研究並栽培研究生。

  國大—代爾夫特水務研究聯盟(Singapore-Delft Water Alliance)是首個應運而生的研究中心。新中心今年4月起步,主要將使用國大現有的水利實驗室進行模擬測試及電腦分析。

  中心將著手研究的項目,包括用來填海的泥沙被海浪衝走的速度、河底植物減緩河流速度的功效、測量水質的儀器、海浪及季候風預測和綜合水源管理。

  國大校長施春風教授說:「我們要進行的是跨學科的全方位研究,中心由土木工程系的維拉丹(Vladan)副教授領導,而法學院、醫學院、化學系等學科的教職員也將參與研究,探討環繞水務業的公共衛生問題、淨化處理過程、水域法律糾紛等課題。」

  公用事業局總裁兼環境及水務業發展理事會執行理事長邱鼎財在籤署儀式上說:「本局將開放新加坡水域,讓中心實地測試研究成果。日後,中心就可以有效地把新成果出口到急需水科技以持續成長的其他亞洲國家。」

  代爾夫特水利公司董事長赫魯恩(Groen)受訪時說:「我們跟荷蘭和其他歐美國家的多所大學都有研究項目。這次來新希望能更了解熱帶水域的特別屬性。」
  荷蘭駐新加坡代大使可然(Kraan)和數十名荷蘭政商界代表,見證了籤署儀式。● 遊潤恬

編輯:全新麗

相關焦點

  • 新加坡海水淡化項目對中國水治理PPP模式的啟示
    2018年5月,習近平主席在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強調,要採取多種方式支持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項目,加大重大項目科技公關,對涉及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生態環境問題開展對策性研究。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中國的水環境汙染問題日益嚴重,以上具有指導性意義的政策文件和講話進一步推動了PPP模式在環境和水治理領域的快速廣泛運用。
  • 新加坡國立大學商學院中國商務研究中心成立
    中國商務研究中心促進中國商業研究和教學,助力中國經濟轉型和全球化,此中心致力於研究和教學,並促進從業人員和學術人員之間的對話與交流;匯聚來自新加坡和中國的傑出業界領袖。    這是首個由新加坡大學設立的、聚焦於中國商業的中心。通過對中國商業環境的深入了解,中國商務研究中心致力於為中國商業的轉型和全球化做出貢獻。
  • 新加坡國立大學商學院成立中國商務研究中心
    在中國商務研究中心即將開展的諸多項目中包括:針對在中國經商所面臨的管理挑戰等問題的研究,在中國的商業戰略的案例分析,並為商業領袖提供培訓課程。為了加強新國大商學院的實力,此中心還將設立「中國商務研究中心訪問學者」項目(China Business Center Fellowship),邀請傑出的學術界和商界領袖在研究上進行合作,在聚焦中國的項目上進行公開的學術講座或者對學生進行指導。
  • 亞洲兒童護膚創新中心ACSIC在新加坡成立研究性平臺
    (原標題:亞洲兒童護膚創新中心ACSIC在新加坡成立研究性平臺)
  • GE與新加坡國立大學共同建立GE-NUS水技術中心
    建立後的中心將位於新加坡國立大學校園內,致力於開發解決全球水資源匱乏的先進技術。GE和新加坡國立大學共同投資1億5千萬新加坡元(1億美元)建立GE-NUS新加坡水技術中心。GE的技術專家和工程師們將在該中心內開發新的解決方案以實現低能耗海水淡化,水資源回收和更高效的水回用解決方案。該中心的成立將推動水處理行業的基礎技術研究和創新成果產出,同時也將推動政府和行業間密切合作。
  • 重磅|2018國際通證研究中心論壇會議於昨日在新加坡成功舉辦!
    由國際通證研究中心主辦,新加坡IFTC基金會、AI TOKEN承辦的,「2018國際通證研究中心論壇會議」會議於今日(8月30日)在新加坡·希爾頓酒店成功舉辦!最後,Alex wong宣布2018國際通證研究中心論壇會議正式開啟並預祝本次會議取得圓滿成功。以下為論壇會議詳細紀要:-1-會議在IFTC全棧運營官吳俊偉先生的主持下順利召開:首先由獨立投資人、IFTC合伙人 Joshua發表了「國際通證研究中心(TRIM)」主題演講。
  • ...交流項目系列報告—劉偉: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研究鋰離子電池...
    時間:2020年12月12日(周六)上午10:00報告地點:騰訊會議會議號689 852 940報告人簡介:劉偉,材料學院2018級碩士研究生,師從黃曉教授,主要從事鋰離子電池矽基負極材料及電解液添加劑的相關研究
  • 中德清潔水創新研究合作項目在同濟大學正式啟動
    新華社上海1月10日電(仇逸、黃艾嬌)被列入首輪中德政府磋商專項內容之一的「中德清潔水創新研究合作項目」,10日在同濟大學正式啟動。    全國政協副主席、科技部部長萬鋼和德國聯邦教育研究部部長安奈特·沙萬出席合作啟動儀式。這一合作框架下的2個《諒解備忘錄》一併籤署。
  • 新加坡國立大學-北京大學深圳研究生院碩士雙學位聯合培養項目(SPO...
    F.Y.Li教授,北京大學深圳研究生院院長吳雲東院士,北京大學深研院教務處副處長林宏海及學校相關負責人出席了此次籤約儀式。  新加坡國立大學化學系系主任Wong教授和新加坡國立大學SPO項目主任Li教授分別對新加坡國立大學及SPO項目的實施情況進行了詳細的介紹,新加坡國立大學共有教學人員2000餘人,研究人員3000餘人,行政與專業人員2668
  • 新加坡寶利根集團相關項目擬落戶 西鹹新區能源金貿區總部經濟集聚...
    10月31日上午,西鹹新區能源金融貿易區與新加坡寶利根集團、四川省原子能研究院,就企業總部、研發中心等項目落戶籤署了合作協議。新加坡寶利根集團是專業從事高精密模具零件製造的公司,其計劃在西鹹新區能源金貿區設立西部總部。四川省原子能研究院,則是四川省從事原子能科學技術應用研究的重點開發性研究機構。此次,該院計劃在西鹹新區能源金貿區設立四川省原子能研究院西鹹分院。
  • 研究新突破,新加坡國大南大與A*STAR三方重磅合作
    由南洋理工大學(NTU)、新加坡科技研究局(A*STAR)、與新加坡國立大學(NUS)科學家組成的研究團隊近日發現,蛋白質在發現普通感冒病毒以及啟動抵抗感染的免疫反應中的作用。該研究於2020年10月22日發表在世界領先的科學期刊之一《科學 (Science)》 。研究表明,在皮膚和呼吸道中發現的NLRP1蛋白,是檢測人類鼻病毒(HRV)的傳感器。當病毒感染呼吸道細胞時,NLRP1觸發免疫反應,導致肺部炎症並引起普通感冒症狀。
  • 著名水研究中心Wetsus發布2018年水科技聯合研發課題
    與其他的科研機構有所不同,Wetsus的科研項目是由水務相關領域的企業提出並確定的,然後由世界一流的大學和研究院所開展多學科結合的研究工作,而具體的日常實驗工作則是在Wetsus的實驗室展開的。Wetsus執行院長Johannes Boontra在年中大會上發表講話在科研方面,2018年Wetsus會在5個研究方向,23個研究主題中進行78個具體的研究項目。5個研究方向分別是可持續水供應、汙水處理和回用、新的水資源、物質的回收利用和產能、以及傳感和微米/納米汙染物。
  • 電子科技大學大數據研究中心、成都市教科院、武侯區教育局籤署三方戰略合作協議
    2018年1月12日,電子科技大學大數據研究中心、成都市教育科學研究院和武侯區教育局舉行了教育大數據與人工智慧項目戰略合作協議籤約儀式。▲▲羅清紅院長隨後,電子科技大學大數據研究中心主任周濤、成都市教育科學研究院院長羅清紅、成都市武侯區教育局黨工委書記、局長陳兵,共同籤署了戰略合作協議。
  • 工業園區環境汙染第三方治理研究
    工業園區環境汙染第三方治理研究北極星水處理網訊:摘要:第三方治理是推進環保設施建設和運營市場化、專業化、產業化的重要途徑,是提升我國工業園區汙染治理績效的重要手段。(一)政策制度保障1.在國家層面,研究出臺有關政策推進試點不斷深化2015年發布的《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推行環境汙染第三方治理的意見》和2017年《環境保護部關於推進環境汙染第三方治理的實施意見》,提出以工業園區為重點領域之一和突破口,推行第三方治理。
  • 新加坡如何解決水的後顧之憂
    根據當年與馬來西亞籤署的雙邊協議,新加坡從馬來西亞進口水的時間將在2061年到期。新加坡政府認識到,淡水對於新加坡人來說,就像人體血管裡的血液一樣重要,一旦被斷,國家安全就將受到威脅。因此,水的問題在新加坡已經被迫上升到戰略高度。  地處島國,四面環海,新加坡最不缺的就是海水。所以在解決水的問題上,新加坡人首先想到的就是淡化海水。
  • 給水排水 |他山之石:新加坡城市水管理經驗與啟示
    梳理了新加坡城市水管理的系統化發展歷程,總結了新加坡在規劃利用、法制建設、監管實施、宣傳教育等方面治水經驗,從推進綜合規劃、完善政策體系、強化監管手段、創新運營模式、倡導共建共治共享等方面提出了對我國城市水管理工作的相關建議。新加坡地處東南亞,四面環海,是一個城市島國,國土面積719 km2,熱帶氣候,多年平均降雨量2 400 mm。
  • 新加坡政府投資890萬美元支持區塊鏈研究
    新加坡企業、新加坡資訊通信發展管理局(IMDA)和新加坡國家研究基金會已經啟動了一項1200萬新元(約合890萬美元)的計劃,以進一步加強區塊鏈生態系統。
  • 新加坡地產考察:哪些地產項目值得考察?
    新加坡是亞洲發達國家,在發展房地產項目上,新加坡政府研究出一套理性有序的解決方案,在保障經濟增長的同時,保證居者有其屋,推動房地產的發展。它的發展經驗非常值得我們參考借鑑,新加坡地產考察,行與知商務考察推薦參訪這些地產項目。
  • 新加坡PPP模式對國內相關發展的啟示(上)
    筆者在這裡想介紹一下新加坡政府採用PPP模式的一些情況和經驗,供相關人士參考。  新加坡政府早在十多年前就開始在公共基礎設施領域尤其是大型一次性項目建設中引入PPP模式。涉及領域包括水務、電力和能源、住宅建設、教育和文體等。
  • 新加坡水的故事
    在學習考察中,我一方面加深了對新加坡國情的了解,另一方面對他們在淡水資源的開發利用上所採取的非凡舉措,所創造的驚人奇蹟,無不感到驚嘆,可以說,短短半月,新加坡給我留下印象最深刻的是關於水的故事。可憐的新加坡只好打掉牙往肚裡吞,可見其憂患之深,多麼可怕。水是生命之源,作為一個沒有淡水資源的國度,可想而知,是沒有生存可言的。因此,水,是新加坡人最大的憂患。總理李顯龍辦公室牆上掛著一幅字,赫然寫著「居安思危,戒奢以儉」。提醒市民時刻保持憂患意識。他們為水而憂,視水為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