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如何解決水的後顧之憂

2020-12-15 中國網財經

  作為萬物之源,水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隨著水資源利用量的急劇上升,越來越多的國家出現了水危機,不僅嚴重製約著經濟的發展,而且威脅著人類生存。為了應對嚴峻的用水形勢,不同國家和地區正紛紛採取措施加強水資源管理

  如果跟你說新加坡是個缺水的國家,可能沒有人會相信,但是新加坡確實曾經是世界上人均淡水資源佔有量倒數第二的國家。自1965年以來,其日常生活用水幾乎全部從鄰國馬來西亞進口。根據當年與馬來西亞籤署的雙邊協議,新加坡從馬來西亞進口水的時間將在2061年到期。新加坡政府認識到,淡水對於新加坡人來說,就像人體血管裡的血液一樣重要,一旦被斷,國家安全就將受到威脅。因此,水的問題在新加坡已經被迫上升到戰略高度。

  地處島國,四面環海,新加坡最不缺的就是海水。所以在解決水的問題上,新加坡人首先想到的就是淡化海水。2005年9月,大士新泉海水淡化廠項目正式啟動,為新加坡開闢了新的水源。該廠每天可生產13.6萬立方米的淡水,是東南亞規模最大的反滲透技術的海水淡化廠之一。但是儘管新加坡科技發達,技術先進,海水淡化不成問題,但是海水淡化的成本卻是一個不能不考慮的現實問題。因此,海水淡化只能是其中一個選擇,即解決應急問題或者部分問題,但不能解決新加坡用水的全部問題。

  那麼,另外一個選擇就是利用新加坡天然的地理優勢,即由熱帶雨林氣候帶來的一年四季充沛的雨水。為此,新加坡政府開始在全島範圍內,大興水利設施,修建蓄水庫和蓄水池。同時在所有的道路兩旁以及所有的居民住宅區修建蓄水管道,把雨水收集起來,然後加以利用。目前新加坡共有近20個蓄水池和一個在下暴雨時防洪的雨水收集池系統,集水區佔國土面積的三分之二,全國幾乎變成了一個巨大的水庫。新加坡政府的最終計劃是把集水區擴大到全島面積的90%。換句話說,就是新加坡本地的大小河流將來都有可能成為供水來源。為此,新加坡政府將採用「雙用海水淡化器」技術,利用靠近海岸線的小河小溪的水源生產用水。「雙用海水淡化器」的原理是在感應水源的鹽性後,自動啟動海水淡化程序或新生水處理程序。另外,隨著集水區面積的不斷擴大,居民住家附近的溝渠也會成為集水點,因此,新加坡政府時刻提醒居民為了自己能喝上潔淨的飲用水,一定要保持周圍水源的乾淨。

  新加坡政府解決水資源問題的第三種方法,就是充分利用高科技手段,回收所有的工業和家庭生活廢舊水,然後經過各種過濾和消毒,使其達到可以飲用的水標準,即所謂的新生水。新生水是將處理過的用後回收水經先進的膜技術進一步淨化而產生出來的,經過6.5萬次的科學測試檢驗後,不僅超純淨,而且超越了世界衛生組織的飲用水標準。目前新生水主要供應給工商業用戶使用,由於其高度純淨,所以是高質量晶片廠的理想用水。另有少量(5%左右)的新生水被注入國家蓄水系統,與其他生水混合,最後再處理成飲用水。目前新加坡共有5座新生水廠,所生產的新生水差不多能夠滿足全島30%的用水總需求。

  如此一來,通過新生水、國內集水區水源、進口水和海水淡化這四項措施,新加坡基本上解決了全島的缺水問題。但是新加坡公用事業局並沒有滿足現狀,他們仍然繼續投資於科技與研發,以尋求更具成本效益的生產與處理用水的新途徑。另外,新加坡公用事業局還建立了一整套的關於水資源的計劃,不僅在生產食用水的每一個階段都嚴密監測水的質量,以確保其品質優良,而且在落實各項計劃的同時,公用事業局還高度關注環境、景觀和社區的需求,以實現可持續發展。

  新加坡政府認為,能夠確保充足供水實際上並沒有解決水資源的全部問題,因此,除了開源之外,還非常重視節流。新加坡政府公用事業局建立了一個廣泛的節約用水計劃,鼓勵居民和工業用戶理性用水。在這個計劃下,新加坡的人均家庭用水量已從2003年的每日165升下降到目前的155升。預計到2060年,新加坡的人口將達到650萬至690萬,那時全島的用水量將從目前的每天3.8億加侖增加到7.6億加侖。其中家庭用水量所佔的比重將從現在的45%降低到30%,非家庭用水量則從目前的55%增加到70%。新加坡政府的目標是到2030年,人均家庭用水量能夠降到每日140升的水平。

  目前,新加坡政府水務治理的研發重點已經從增加水源、保持水質以及如何降低用水成本等方面,開始轉向如何提升能源效率、水質監測以及減少水蒸發等課題上面。此外,在採取各種措施擴大水源、增加水量的同時,新加坡政府還想出各種辦法讓民眾親水、愛水,以保護自己有限的水資源。如政府出資把各個大型的集水區改建成無汙染、環保型的水上遊樂中心和水上公園。街邊和道路兩旁的蓄水溝也都用花草裝點得更加漂亮。為了切實提高民眾對水的了解和認識,新加坡政府公用事業局還於2003年興建了「新生水訪問中心」。通過對新生水生產過程的剖析,讓人們了解生活廢水是如何一步一步地變成潔淨飲用水的,不僅讓民眾了解水在人們生活中的重要地位,更讓人們知道水的來之不易。在免費參觀的同時,還讓參觀者免費品嘗瓶裝新生水,讓人們親身感受新生水的魅力。

相關焦點

  • 集美推動託育服務試點 為雙職工家庭解決後顧之憂
    圖:小朋友在託育中心開心地玩耍。日前,位於集美濱水二裡的託圃宜貝託育中心正式開業,並迎來了第一批特殊的小顧客,為雙職工家庭解決後顧之憂。作為普惠託育服務試點機構,託圃宜貝託育中心為3歲以下嬰幼兒提供日間照護、結合社區親子活動給予家庭託育指導、承擔嬰幼兒照護服務培訓等,同時由政府財政補貼提供普惠託育服務價格,惠及於民。
  • 新加坡水的故事
    在學習考察中,我一方面加深了對新加坡國情的了解,另一方面對他們在淡水資源的開發利用上所採取的非凡舉措,所創造的驚人奇蹟,無不感到驚嘆,可以說,短短半月,新加坡給我留下印象最深刻的是關於水的故事。可憐的新加坡只好打掉牙往肚裡吞,可見其憂患之深,多麼可怕。水是生命之源,作為一個沒有淡水資源的國度,可想而知,是沒有生存可言的。因此,水,是新加坡人最大的憂患。總理李顯龍辦公室牆上掛著一幅字,赫然寫著「居安思危,戒奢以儉」。提醒市民時刻保持憂患意識。他們為水而憂,視水為命。
  • 能夠實時為教師們解決後顧之憂的校長一定是一位好校長
    評判一位校長好壞的標準,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有的可能把升學率作為唯一的標準,比如xx著名的高考工廠,曾經引得全國人的關注,每天前往取經的絡繹不絕,好不熱鬧,但筆者認為,一個好的校長首先應該懂得體貼自己的員工,幫助他們解決後顧之憂
  • 未雨綢繆以水為先 新加坡化解水危機啟示錄
    新加坡治水啟示錄面對中國華北地區水資源堪憂的狀況,筆者認為,只要未雨綢繆,規劃以水為先,這一地區所面臨的水問題完全可以得到有效解決,而新加坡成功化解水危機的經驗亦能提供若干啟示文
  • 解決後顧之憂 小米手機公布售後維修點
    據了解,針對小米手機的售後服務,小米公司除了籤約授權維修網點以外還會開設一些小米之家這樣的直營店,目前已經在北京、上海、廣東、深圳、成都、武漢以及南京這7座城市建立,在2012年將會擴建到30家;授權維修點也會在今年擴至25個省份超過100個城市,以便解決用戶維修的後顧之憂。
  • GE與新加坡國立大學共同建立GE-NUS水技術中心
    建立後的中心將位於新加坡國立大學校園內,致力於開發解決全球水資源匱乏的先進技術。GE和新加坡國立大學共同投資1億5千萬新加坡元(1億美元)建立GE-NUS新加坡水技術中心。GE的技術專家和工程師們將在該中心內開發新的解決方案以實現低能耗海水淡化,水資源回收和更高效的水回用解決方案。該中心的成立將推動水處理行業的基礎技術研究和創新成果產出,同時也將推動政府和行業間密切合作。
  • 面積還不如北京一個區大,新加坡是如何解決住房問題的?
    許多人對於新加坡的印象是一個城邦小國家,但其實很多人不知道,新加坡全國都坐落在一個叫新加坡島的小島上,是一個貨真價實的小島國。(新加坡就是一個小島國)新加坡的國土面積大約721平方公裡,還不如北京的通州區大。可即便如此,這其中還有23%的土地是依靠填海而來的,要知道在新加坡剛剛獨立時,其面積只有581.5平方公裡。
  • 雞西法院:發揮司法保障作用 解決企業後顧之憂
    公司董事長、省人大代表許德峰對法院長期以來的支持表示感謝,企業作為債權人涉訴的三個案件,在雞東法院的努力下均已妥善執結,切實解決了企業的後顧之憂。
  • 佛科院工會切實解決高層次人才後顧之憂
    齊浩亮對對佛科院工會勇於擔當、積極為教職工辦實事、切實為高層次人才解決後顧之憂表示感謝。他說,會帶領電子信息工程學院全體師生員工凝心聚力向前發展,以更加飽滿的熱情投入佛科院第二輪高水平理工科大學建設中去,努力帶出一流的團隊,創出一流的業績。
  • 新加坡科學館,讓娃探索科學的奧秘
    您將能夠近距離看到珊瑚和其它水中生物,並控制魚缸中的水相機。海洋凹室中也有一些有趣的海洋生物 – 有我們所熟悉的,也有非常罕見的。石頭魚被認為是世界上具有最劇烈毒性的魚類之一,石頭魚因為它具有像石頭一般的而得名。在它的背上長有十三個銳的背鰭鰭棘,其中具有毒性非常強的毒液。若不加處理,該毒液可在兩到三個小時內讓人致命。嘗試在一堆石頭中辨認出石頭魚!
  • 新加坡:三方聯合設中心研究與水相關項目
    雨水猛漲時應如何控制蓄水池的水位、雨點穿越空氣中的煙霧後又受到了多少汙染,這些都是公用事業局希望科學實驗室能給予的答案。5年撥款6400萬元  新加坡國立大學、荷蘭代爾夫特水利公司(Delft Hydraulics)與公用事業局昨天下午籤署聯盟協議,承諾在5年內撥出6400萬元成立研究中心,進行水利、水文地理、水質及水底生態的研究,和水資料及政策的分析。
  • 如何處理才無後顧之憂?
    如何處理才無後顧之憂?有考生給小水留言:「我被調劑到不理想的學校去讀研,甚至己擬錄取,現在不去讀,想直接考公務員或事業單位,或下年再二戰考研,我該怎麼辦?」類似的問題想必很多考生有疑問,小水就好好和諸位考生來說說這個事情。研究生正式錄取之後,如何處理才無後顧之憂?
  • 新加坡南洋藝術學院優勢分析
    新加坡南洋藝術學院是新加坡首屈一指的綜合性藝術院校,始創於1938年,前身為南洋美術專科學校,自創立以來,不斷發展壯大,如今已培養了大批卓越的畫家、表演藝術家、設計師以及傑出校友。 下面就和選校帝了解一下 新加坡南洋藝術學院優勢分析,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 新加坡海水淡化項目對中國水治理PPP模式的啟示
    從2014年國務院常務委員會首批推出80個基礎設施項目向社會公開招標至今,環境(特別是水治理)領域已經成為PPP模式推進的重點和熱點。在《水汙染防治行動計劃》(簡稱「水十條」)發布的2015年年底,財政部、環境部就聯合發布《關於推進水汙染防治領域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的實施意見》,對運用PPP模式解決水治理問題提出了明確要求和基本操作規範。
  • 新加坡模式先進在哪裡,深圳要學新加坡?
    吸引全球富國來新加坡投資,新加坡的目的不僅是未來儘快擺脫生存的危機,更重要的是出於其自身安全的考慮。 如何吸引外資?是新加坡當時面臨的最大挑戰。 新加坡政府的做法: 政府以補貼的方式鼓勵外資落戶。最終這種做法效果非常成功。接下來補貼外資的資金從何而來呢?
  • 李光耀:新加坡面臨的人口問題非常嚴重,我無從解決,也早已放棄
    他曾在自己的著作《李光耀觀天下》一書中坦言:「假如讓我說出什麼問題對新加坡的生存威脅最大,我認為是人口問題。這個問題我無從解決,也早已放棄,我把它交給下一代,希望他們能最終找到出路。」那麼新加坡的人口問題究竟嚴重到了什麼程度呢?
  • 範清涵:線上授課解決援鄂醫療隊員的後顧之憂
    疫情期間,範清涵作為山東大學21屆研究生支教團成員,一方面積極備課為遠在新疆的孩子們進行線上授課,一方面向校團委提出倡議,發起山東大學「手拉手」專項志願服務,組織校內青年志願者,為山東大學援鄂醫療隊隊員的子女提供線上課業輔導,以解決援鄂醫療隊員的後顧之憂。
  • 嘉善新聞網丨「愛心暑託班」開班 為家長解決「後顧之憂」
    「解決我們家長的後顧之憂,也為我們省一筆,現在外面託班費也很貴。」家長們都對暑託班表示了肯定。來源:嘉善新聞網申明: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 中小學校內託管服務能否解決家長的後顧之憂?
    中國商報/中國商網湖南報導(李佳 記者 謝作欽)根據《長沙市中小學課後服務工作實施辦法》(以下簡稱辦法),為解決中小學放學時間與家長下班時間不匹配的問題,今年秋季學期開始,長沙公辦小學和初中開展課後服務,學生和家長可自願參加。
  • 給水排水 |他山之石:新加坡城市水管理經驗與啟示
    梳理了新加坡城市水管理的系統化發展歷程,總結了新加坡在規劃利用、法制建設、監管實施、宣傳教育等方面治水經驗,從推進綜合規劃、完善政策體系、強化監管手段、創新運營模式、倡導共建共治共享等方面提出了對我國城市水管理工作的相關建議。新加坡地處東南亞,四面環海,是一個城市島國,國土面積719 km2,熱帶氣候,多年平均降雨量2 400 mm。